有對手的青春不寂寞
錢偉長眼裡的勤學生
2010年7月30日早晨,98歲的錢偉長帶着“一肚皮的問題”脫離了我們。對於我國的教育,錢老曾意味深長地說:“勤學生就是有一肚皮問題的學生。”(8月2日新華網《希望“三錢”別成大師的句號》)錢學森大師走的時刻,向國人發出了“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育不出卓越人才”這樣振聾發聵的世紀之問,而現在,錢偉長大師眼裡的勤學生尺度,則是對錢學森之問的最好解答。
耐久以來,我國學校教育的出口是大學,大學文憑是進入社會加入事情的需要條件,而大學以學生的考試分數作為錄取的唯一條件,這就形成了我國學校教育的應試靠山。這種應試教育,隨着現代社會個體的政治、經濟職位差距越來越大,競爭不停加劇。學生的考試分數已經成為社會評價學校,學校評價先生,先生評價學生的唯一依據。學生獲取高分的最佳途徑就是熟記試題中的尺度謎底,這樣的教育體制培育出來的勤學生,就是那些“有一肚皮尺度謎底的學生”。應試教育嚴重約束了學生的頭腦,那些經常提出問題的學生反而被學校和先生作為問題學生大加壓制,那些模擬能力強、聽話的孩子則被視為乖孩子而受到激勵。
應試教育下勤學生尺度,造成了我國學校培育出來的學生普遍缺乏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欠缺自力思索和自主判斷的能力。學生大學結業以後難以自力提出問題息爭決問題,缺乏創新能力,無法順應不停轉變的龐大情境,也難以順應在日益猛烈的國際政治、經濟競爭條件下社會對創新人才的需要。因此,把我國當前社會政治、經濟、科技、企業普遍創新乏力歸結於教育缺乏創新並不為過。
問題的嚴重性遠不止於此。應試教育下勤學生的尺度,正在顛倒着我國學校教育中師生之間服務與被服務的關係,教育民主化的缺失也直接影響着下一代的身心康健發展,危害着我國社會民主化歷程,晦氣於未來公民健全人格的形成。據8月6日荊楚網報道:2009年4月,正在某優質中學讀高二的李紅豪,在一次期中考試中寫了一篇題為《殺人如麻》的作文,
內里寫道:“先生說的你不能反駁,不管他說得對紕謬,否則你便犯了‘頂嘴’之罪。”這篇作文“明目張膽”地指斥現有教育制度,被先生指斥為“膽敢在考試作文中取笑學校和先生”,是“自毀前途”。隨後,學校要求李紅豪帶家長去學校商談,而且要“改變頭腦”,“否則就不許進課堂,不行就換班或轉學”。由於李紅豪拒不認錯,終被學校嚮導和先生趕出了校園,失去了繼續修業的時機,成為現行教育體制下的直接受害者。抓一顆藍色的星星許下心愿
李紅豪事宜決非伶仃事宜,它是我國當前學校教育中學生生命狀態的一個縮影。原本,學校教育中先生和學生的關係是服務與被服務的關係,學生的需要就是先生的職責。試想,沒有學生,要先生干什麼?然則,這種關係被嚴重顛倒成李紅豪同硯在作文中寫的:“先生說的你不能反駁,不管他說得對紕謬,否則你便犯了‘頂嘴’之罪。”這種只准學生規禮貌矩聽話,禁絕他們亂說亂動,否則便以有意搗亂的罪名趕出校園的教育體制,對下一代造成偉大的心理壓力,使他們的心靈受到無法填補的危險。在這樣民主化嚴重缺失的學校教育體制中,你能指望其所培育的學生具有民主精神嗎?它又怎能讓人信託未來的社會是充滿民主的社會。
錢偉長大師所提出的“勤學生就是有一肚皮問題的學生”真是切中時弊,一言中的,令人茅塞頓開,它是錢老留給我國教育界最名貴的履歷和精神財富。當前,在學校教育中,將勤學生的尺度從“有一肚皮尺度謎底的學生”轉變為“有一肚皮問題的學生”,不僅僅是評價看法和評價系統的轉變,更是教育看法、育人理念的轉變。
下一個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