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風水 正文

中國風水龍脈走勢圖震撼曝光

風水知識

  “龍脈是中古傳統堪輿術中對一種特殊地理形態的叫法,實際是藏風蓄水、大富大貴的風水寶地。

  因為龍脈也分很多種,實際的地形也千變萬化,所以看龍脈要有足夠的理論和實踐經驗,有的風水師可能窮盡一生都不一定能找到你認為可以出帝的“龍脈”,通常能找到大富之地就非常不錯了,大貴那是可遇不可求的。

  壹

  “風水中借龍的名稱來代表山脈的走向、起伏、轉折、變化。因為龍善變化,能大能小,能屈能伸,能隱能現,能飛能潛。山勢就象龍一樣變化多端,故以龍稱呼。平地也有龍脈,其標誌是微地形和水流。對龍脈好壞的看法,是審定山脈的長遠,辨別山脈的大小興衰如何。

  山脈來得綿遠者,發富亦綿遠,山脈來得短促者,發富亦短促。總之,風水龍脈大致反映了我國的山脈走向,是古代先哲對中華地理的樸素認識,是千百年經驗的積累”。

  風水學把綿延的山脈稱為龍脈。龍脈源於西北的昆崙山,向東南延伸出三條龍脈,北龍從陰山、賀蘭山入山西,起太原,渡海而止。中龍由岷山入關中,至秦山入海。南龍由雲貴、湖南至福建、浙江入海。每條大龍脈都有干龍、支龍、真龍、假龍、藏龍、飛龍、潛龍、閃龍、勘測風水首先要搞清楚來龍去脈,順應龍脈的走向”。

  貳

  中國的氣,是沿地勢由西流向東方的。由於氣的靈妙,氣聚之地大都出現許多大人物,通常把這種地方稱之為人傑地靈。而氣的源頭便是昆崙山。在國家地理上,它西起帕米爾高原東部,橫慣新疆、西藏;東延青海境地內,長達2500多公里。它的西段是塔里木盆地和藏北高原的介山,西北東南走向。

  東段成東西走向,分出三支;北支為祁漫塔格山;中支為阿爾格山,東延至布爾汗布達山及阿尼馬卿山;南支為可可西里山,東延為巴顏喀拉山,在四川邊境與岷山和邙山、郟山相會合。

  對於崑崙這座大山,人們只知道它的高大雄偉,實際上它是中國乃至世界龍脈的發源地和鼻祖。古時便被看作為產生源氣之所。黃河由它發祥而出,它是生氣之源,物本之源。氣脈從昆崙山向全世界擴展,所發端出的五支龍脈,其中三支在中國,兩支向歐洲方向延伸出去,因而成為天下的主山。

  叄

  中國的三支龍脈,從北方開始,以北干、中於、南乾的形式,在中國的大地上流動,與黃河、長江等大水系有着密切的關係。自古,地理的基幹龍脈對三支幹龍的分法為:

  北龍:沿黃河通過青海、甘肅、山西、河北、東三省等北部地區,延伸至朝鮮半島而止。實際上,北龍不應到朝鮮便終結,它相接於朝鮮的白頭山。也就是朝鮮的龍脈發於白頭山,但並未停止,只是隱入了海中,最後連接了日本列島。北京、天津等城市處於北龍之上。

  中龍:通過黃河、長江之間的地區,包括四川、陝西、河北、湖北、安徽、山東,到達渤海終止;西安、洛陽、濟南等,均為中龍氣聚之所。

  南龍:沿長江通過雲南、貴州、廣西、湖南、江西、廣東、福建、浙江、江蘇等南部地區入海而停止,通常把香港、廣州、福州、南京、上海等城市划為南龍。

  肆

  這三條龍的干脈生出支脈,支脈又生出支脈,犹如人體血管和經絡一樣,遍佈於中華大地。三大幹龍中,北龍和中龍的分法古今大相一致,惟獨南龍未被取得共識。唐代的大地理家楊均松認為:江浙地區最平坦的當屬蘇州、松江、嘉興、湖州、常州五府;嘉興、松江的龍脈發自古目支脈,到杭州鳳凰山分出,沿江東北曲折而行后消失,到高亭忽然聳峙,進入海寧、海鹽。

  稍微靠中行走的有崇德、桐鄉、嘉興、秀水、嘉洋、平湖、松江,盡於西余等九峰,被太泖湖界開。稍靠外行走的,從上海到吳凇、江口為止;沿海往西靠內行走的,有苕水,各城郡都是西目的分支。湖州的龍脈發於東目支派,成為臨安、餘杭;從安吉出發,經武康、歸安,終正於烏程,廣德、宜興的離墨是正龍盡頭。

  長興弁山是大龍的盡頭,都為南龍的分支。常州是發於京口的支脈,接連丹陽,高原崗阜隱隱隆隆的是毗陵,與晉陵相連屬,支脈是夫椒、錫山;從晉陵沿太湖向東南行約六十里有洋山,方圓四十五里到天平山向東稍南斷伏,過金山。而金山出獅山。

  獅山又出索山,自此向東都是平原。三十里后聚為吳都,丹陽與武進交於濱江,再分支江陰;沿江往東偏南,虞山出現,便有常熟。北邊是大江,南面是昆湖,中間是平原;東南是崑山,東邊是嘉定,太倉也到吳凇、江口而止。

  而明代的劉伯溫考稱,南龍一脈,從峨眉山沿江東行后,一開始不知結局。從通州泛海勘察后,才發覺海鹽一帶的山脈是南龍的盡頭處。

  因為天目山雖為浙右鎮山,但山勢並未截止,而是蜿蜒而來,右挾黟浙,左帶苕水,直到海鹽長牆秦駐之間才終止。於是,以平松諸山為龍,左抱長江、淮河、泗水,以慶紹諸山為虎,右繞浙江曹娥之水,都朝拱着海鹽州。

  後邊的脈氣乘湖東出,前後以朝鮮、日本為岸,使南龍成為最大的干龍。應當說,楊均松和劉伯溫的論斷都很有道理。但南龍並未止於上海或海鹽,真正的南龍龍脈在福建繼續延伸入海,到達台灣島后仍末到盡頭。


@[email protected]

聲明:部分內容來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以上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站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