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彭煒珀(鐵筆居士)
龍是以山為骨架,山以石礦為精髓,這是不二易法,山形走勢和水流環境決定一個個城主和地方的興旺發達。當然,同的氣勢和動態,又體現出力量上的大小不同。
中龍,也就是中國來論,以中間來看,中龍左右有黃河和長江兩邊護送,風水上也叫護龍水,北邊黃河起自高原地帶,南邊長江源頭起之岷江雪山匯流。兩水夾一山龍,說明這龍在力量上就要強於南北,南北各伴有一水,力量上也不夠強大,北龍雖然黑龍江的松花江,南龍也有湘江珠江、金砂江等相伴,但在力量上都沒有長江黃河的長遠和強大。黃河素有天懸河流之稱,石有黃河十八曲,天上黃河來等句,黃河也是中國的母親河,黃河兩岸生活着南北地方的人民,也就造就中華民族的炎黃特性。
中國的古文化易經,也是出自黃河流域,據傳說,河出圖,洛出書,易經在天水和寶雞兩地成卦,現如今,天水還保留着畫卦台,寶雞也號稱為黃帝陵的存在,中國最先的人類發源地,也是以中間地帶為主,也就是現在說的中龍之地,中龍接近崑崙山脈,從昆崙山直下,就是寧夏甘肅一帶高原地方,再經過太白山脈,到達華山成頂,在山龍走勢上,從天水下來,到寶雞一帶,山形仍是高竣,而到了寶雞后,形成一個灣環走勢,四面環拱出來所謂的八百里平川,這塊地方北有黃河天險,東有潼關把守,後有太白環拱,西有甘肅一帶高山拱照,這裏就是中間龍第一拱出的風水寶地,千年帝都―陝西西安,古稱為長安,意思是長治久安。自中國第一個統一全國的秦始皇建都咸陽開始,長安都一直作為帝都興旺着。
本人曾經在西安住過多年,對於西安的地勢還是比較了解,西安古稱為八水繞長安,山形包拱,水流環繞,八百里平川土地肥饒,是西安作為帝都的重要基礎。西安最主要的一條河流,叫渭河,渭河從甘肅起源,一直順流直下,有上千里的流程,八水繞長安,其它的枝水,都是算為山流小水,在二十年前,西安有河流還存有灃河和灞河,�漢誘庖恍┬〉暮恿鰨�渭河算是大的河流,長年也都有水流動,不過,近幾年來,小河逐步也開始斷流,渭河也是成溝形枝水了。
山和水是人類生活的重要基礎,山可以擋風吹保曖,水可以保住生命之源,延續人類生存環境,濕潤土地,生長人們生活所需要的生活物質,這也就是風水的上藏風納水意思,同時,風水上也叫山管人丁水管財,人無財不能自立,家國無丁就難以延續,所以,這一山一水,都是人類生存的重要基礎物質。
再到河南洛陽,洛陽作為中華文化的起源點,洛水是啊,洛出書,也就是現在洛書,據說是出自洛水之濱,洛陽也是有過作為帝都的城市,然而,這個地方因為龍勢不大,山形到三門峽就開始弱化,到了洛陽,基本上就是接近平原了,這樣來說,在山龍上,洛陽的氣勢確實要小很多,並且,也沒有大山來環拱,沒有安全把守的環境。相反過來,按地形來說,洛陽只能是作為長安的一個辛門戶看守地方,因為要進入長安,必定要經過洛陽這個重鎮。洛陽這個地方,雖然沒有山龍可結,只是一些小山相護,但水勢較好,黃河相距較遠,不過,洛水穿城而過,後面本來也有一條河流伊河,不過,現在也沒有水流了。另加上地方狹小,發展力不足,洛陽最終也就成為一個陪都吧,為長安守護門戶的地方。
過了洛陽,順行而下,地勢也逐步轉平,到了鄭州后,也都是一望平川的地勢了,而黃河下游的開封,也是中國皇朝帝都之地,不過,開封這個地方,更是平原地勢,依靠黃河來源,開封最為興盛時期,應該是屬於宋朝時期,中國有名的畫作清明河上圖,畫的就是開封在宋朝時期興盛畫面。開封在地理上,並沒有什麼好的環境,也沒有什麼大的龍勢結作,不過,在宋朝建都的時候,據說引入黃河水流,環繞開封,作為護城河。這也體現風水上的水龍氣勢。水為財,環城繞水,富有之地,因此,宋朝時期,經濟高度發達,這也可以作為一個歷史上的佐證吧。
中龍從開封后,到達泰山,通過淄博東營中間,延着海線到煙台威海,最入歸於海流。到了文登和威海這一帶,中龍也是最後結作的地方,在文登有一座叫昆俞山,據說是當年中國道教重要始祖王重陽以及龍門派始祖邱處機修鍊地方。
@[email protected]
聲明:部分內容來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以上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站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