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風水 正文

“切莫遷墳,十遷九敗”,老一輩經常說的講究,有道理嗎?

風水知識

  我國經過了幾千年的文化歷史,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在我國孕育出了很多優秀的傳統文化。我國地域遼闊,並且還在我國的土地上分佈着眾多的民族,在我國的不同地區不同民族,分佈着不同的風俗習慣。我國古代人對於紅白喜事都是非常看重的,甚至說白事要比紅事還要厲害。

  在若干年前,如果家裡有人去世,正是喪事辦的是非常隆重的。不過隨着經濟的發展,人們的思想也在不斷的進步,人們的喪禮已經簡化了很多,不過很多關於喪葬的俗語還是有很多的,這些俗語也能夠幫助我們了解喪葬文化。我們今天要說的一句俗語就是:“切莫遷墳,十遷九敗”,這是什麼意思呢?

  在古代的時候,通常都是講究土葬的,在人們的觀念當中,有“落恭弘=叶 恭弘歸根”的觀念,在人們的思想當中,入土為安這才是對去世者的尊重,通常已經有了墳墓以後,人們就很少去動墳墓了。

  不過在近些年當中,因為社會的發展,很多舊房子和一些土地都被徵用了,這當中就牽扯到了一些墳地被徵用,這樣一來就只能遷墳了。在老百姓的思想當中,遷墳是一件大事情。人們在下葬的時候是有很多講究的,比如說要看看風水等等,遷墳也是一樣有講究的。

  在遷墳的時候,有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不能夠讓太陽直射,所以在遷墳的時候就要注意,一定是選擇在沒有太陽的時間當中。在人們的思想當中,逝者是不能夠見光的,因此在遷墳的過程中,要有東西擋住。遷墳和下葬是一樣的,都是要選擇一個好的地方,如果挑不好就很有可能影響家裡的運勢和風水了。第二次遷墳的地方,通常都不如第一次的地方風水好,畢

  竟好的風水寶地早都被別人搶佔了,所以才有“切莫遷墳,十遷九敗”的說法。

  我國之前南北方因為飲食習慣的不同,在網絡上吵得不可開交,其實南北方有着很多東西都是不一樣的,南方相比較北方來說,他們就沒有很重視這些。南方有的地方會有二次下葬的習俗,通常都是待三五年之後,然後找人算過之後,在一個黃道吉日當中再埋葬一次,這個習俗是北方沒有的。

  喪葬文化在我國已經流傳了上千年了,在我國的傳統文化當中喪葬文化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喪葬文化當中對待死者有很多的規矩。比如說要沐浴更衣,還要有停屍、報喪、弔唁等等環節,可以說是非常複雜的。人們在經歷完了這一切之後,差不多就像是和去世的人告別的,因此他們不願意再遷墳折騰了。

  小編以前經過這樣的複雜的喪禮,那時候還小覺得沒有什麼必要,反正已經去世的人都感受不到了,後來長大以後才明白,原來這是活着的人對於先輩的尊重之情,這些複雜的流程並不是給去世的人看的,而是給在世的人看的,就像是對於死者的告別一樣。不得不說,我國古人真的是非常有智慧的!


@[email protected]

聲明:部分內容來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以上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站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