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風水 正文

教你看風水之龍的傳人

風水知識

  中華民族是龍的傳人,什麼是龍的傳人?

  中國總的地理結構

  (一)一脈三龍

  昆崙山為我國山之祖,由昆崙山發脈,延伸到我國境內的(東面)有三條幹龍脈:北干龍、中干龍、南干龍。

  北干龍――黃河與鴨綠江夾北干龍盡於日本海

  中干龍――黃河與長江夾中干龍盡於黃海

  南干龍――長江與怒江(黑水)夾南干龍

  ①一支盡於緬甸,注入印度洋;(緬甸越南等國的人民都屬於龍的傳人)

  ②另一支由雲南至桂林至廣東注入南海;

  ③還有一支繼續北上至江浙注入東海。

  1、北干陰山系

  由崑崙發脈,經青海、甘肅、寧夏、綏遠至太行山,橫亘千里、星峰磊落、氣勢雄偉。大都在西北境內,后延伸到東北。

  太行山自西北而來,盤旋於山西、河北境內的支龍,層巒疊嶂、聳入霄漢。大同在燕然山之後稱為“雲”,北京在其前稱為“燕”。北京為陰山系的乾結(非支結),后稱“雲燕之地”。

  太行山一支自長城外經內蒙古到大、小興安嶺及長白山,結黑龍江、吉林等省,由吉林一支延伸到韓國,由黑龍江一支延伸到西伯利亞,再渡海到日本等處。

  朝鮮、韓國、日本大和民族都是龍的傳人。

  2、中干秦嶺系

  脈出崑崙,越青海、甘肅、出天水、入陝西,結西安。西安古稱長安,周、秦、漢、唐皆建都於此。

  西安后再起終南山,前行至中嶽嵩山,東嶽泰山而渡海。

  中干一支甘肅來,左東行為鳳翔,中東行為西安,右南行為岷山,而岷山一支則結四川全省,四川古稱西蜀,有岷江、沱江、嘉陵江、長江四大川,故稱“四川”。其水分別在宜賓、瀘洲、合川及重慶會合后流入長江。

  3、南干嶺系

  脈出崑崙,經青海、西康、趨大雪山而南行,結雲南全省。自雲南又折婁山,結貴州全省。再由此東南行至廣西,復轉北行結桂林。

  南干入桂一支龍,盤旋於湘、粵、�M之境,奠五嶺之表,結廣東韶關、江西信豐、福建龍岩等。由此山脈又轉南行,經南雄、曲江、從化至羅浮山、廣州白雲橫山橫例錦屏,中心出脈結作於越秀山、頓起圓頂后撒落平洋而結廣州。東江、西江、北江三江大水會注珠江、廣州,可謂山停水蓄,加之虎門鎮鎖水口,龍穴益真益旺。

  五嶺之龍由桂入湘,延至湖北漢陽為盡結;

  五嶺一支由粵入贛,再延南京為結;

  五嶺另一支亦由贛入浙,結作杭州;

  五嶺另一支由由粵入閩,結作於福建諸城。

  朱熹雲:“江西之山都從五嶺贛上來,自南而北,故皆逆,閩中卻是自北而南,故皆順。”

  又雲:“閩中山多自北來,水皆東南流,江浙之山多自南來,水多北流,故江浙冬寒夏熱。”廣西北流市,水從南到北。

  總結:①北干龍所在地,多為西北、華北、東北地區;

  ②中干龍所在地,多為中原地區(黃河與長江之間)

  ③南干龍所在地,多為江南地區,長江以南之謂。如江浙粵桂雲貴蘇等。

  (二)地形地貌

  北高南低,西高東低,西北、東北高,東南、南低。

  1、四大水系

  (1)東北水系(如松花江)

  (2)黃淮水系;

  (3)長江水系(下面還有浙江水系、福建水系)

  (4)珠江水系。

  2、四大高原

  (1)表藏高原;(2)黃土高原;(3)蒙古高原;(4)雲貴高原。

  3、三大平原

  (1)東北平原;(2)華北平原;(3)長江中下游平原。

  4、四大丘陵

  (1)閩都盆地;(2)吐魯番盆地;(3)川桂丘陵;(4)蒙冀丘陵。

  5、四大盆地

  (1)成都盆地;(2)吐魯番盆地;(3)塔爾木盆地;(4)准藹爾盆地。

  6、四大走向山脈

  (1)南北走向的山脈

  位於我國中部地區。主要有:

  賀蘭山、六盤山及橫繼後山脈;還有川西、滇北的:

  邛崍山、大雪山、沙魯里山、寧靜山、怒山、高黎貢山等6條。

  這些山脈大多在4000米以上,山脈之間夾持着黃河、漢江、大渡河、雅礱江、金沙江、瀾滄江、怒江等。

  (2)東西向的山脈

  在北緯40°―43°有:天山、陰山(內蒙境內);

  在北緯33°―37°有:昆崙山、秦嶺、淮陽山、桐柏山;

  在北緯30°左右有:可可西里山、大巴山、大別山;

  在北緯27°左右有:岡底斯山、唐古拉山、大婁山等;

  在北緯25°左右有:喜馬拉雅山、南嶺等;

  在北緯20°左右有:廣西的十萬大山、雲開大山等;

  在北緯15°左右有:海南的五指山等。

  這些山脈呈西高東低�O勢,西高約4000米左右,東高約1000―2000米;南嶺與五指山在1000米以下。

  (3)西北東南走向的山脈

  主要有:阿爾泰山、祁連山、巴顏客拉山、客刺昆崙山橫斷山脈和興安嶺等。這些山脈山勢高峻,平均海拔在5000米以上,氣候嚴寒。

  (4)東北西南走向的山脈

  主要有:大興安嶺、太行山、中條山、五台山、雪峰山、長白山、千山、泰山、武夷山、天台山、台灣山脈等。

  受三大幹龍福蔭的民族稱為龍的傳人。

  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是要傳宗接代、開枝散恭弘=叶 恭弘、開花結果、光宗耀祖。

  一個家族我們可比作是一棵龍眼樹,祖墳代表樹根,陽宅代表樹桿,子孫後代是枝恭弘=叶 恭弘,福祿壽是果實。

  風水中的龍脈與龍穴和龍眼樹相似,在干龍上結穴最大,在枝龍上結穴次之,丫龍上結穴再次,沒龍脈的孤崗上更次。龍眼樹多在樹枝上掛果,也可以在樹桿上掛果的。

  龍眼樹還有兩個特點:一是嫁接之後長的果實更好,又大又甜,二是修剪枝恭弘=叶 恭弘之後掛果更多,好比現時的計劃生育,少生快富。

  這株龍眼樹位於廣東省花都市新華鎮官祿布村洪秀全故居紀念館旁。據說是洪秀全13歲(1827年)時所植。此樹蔥蘢多姿。樹高8.3米,冠幅14�w12米。遠看像一條蒼勁的卧龍,有龍頭和龍尾,樹身披甲帶鱗;“龍體”上有5條分枝,好像洪秀全當年所使用的長桿劍,筆直頂天。

  據說太平天國運動失敗那年被雷劈成兩半,清軍乘機宣傳反清正如這樹的下場一樣,結果是樹反而越長越茂盛了,樹枝還略成一龍形。這棵龍眼樹歷經百多年滄桑,如今枝幹盤埏,樹的主幹部分酷似一翻騰的蛟龍。


@-------------------------------------------------------@

聲明:部分內容來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以上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站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