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水知識
01
關於風水的定義,從古到今都有過無數的解釋。其中最早做出解釋的要數晉朝的郭璞。
郭璞有一本名作,即《葬書》,其中說到:“葬者,乘生氣也,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風水之法,得水為上,藏風次之。”
在這裏,風水就是相地的意思,其基本原則就是“藏風聚水”。古人認為風是邪氣,入侵人體會使人生病;而水則具有流動性,上善若水,是生命的源泉,因此居所要選在有水的地方。
從這裏,我們也可以看出,風水就是處理人的居所(陽宅和陰宅)和環境的關係,風水總的一個原則就是“天人合一”、趨吉避凶。
02
居住的地方要與環境相和諧,人才能健康。健康的體魄促進人丁和財富的增長。所以人們每當建築宮殿、住宅、村落、墓室時都會按照“風水”的指導原則來修建,以確定其選址、座向及建設原則和方法。
我們不禁會提出疑問,“風水”可靠嗎,它到底有何依據呢?
其實,風水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興起了。風和水是自然界中的兩種生活離不開的自然因素。宇宙是一個大磁場,風和水在宇宙磁場作用下變化。風代表元氣和場能,水代表流動和變化,風和水能夠協調宇宙磁場,使其內外、強弱、遠近、幅度等等各個方面協調。
03
由於選址會有所區別,便使得風水進一步發展為形勢派和理氣派。
形勢派更注重尋龍、察砂、觀水、點穴、取向等立體形巒;而理氣派則注重陰陽、五行、干支、八卦等相生相剋理論,並據此發明出現場操作神器――羅盤工具,用於確定選址和規劃方位。
無論是形巒派和理氣派,雖然在操作方法上會有所區別,但它們都有自己共同的原理。
總結起來,就是天人合一、陰陽平衡、五行生克這三大原理。
04
中國古代的風水分為形法、理法、日法、符鎮法等。
所謂的“形法”,顧名思義就是選形擇址;所謂的“理法”則是確定室內外的方位格局;所謂“日法”則是確定良辰吉日以動工;所謂“符法”則是面對不利條件時的補救措施。
根據所處環境的不同,分為井邑之宅、曠野之宅和山谷之宅。由於曠野之宅和山谷之宅多處於野外,和自然地理環境的關係較為密切,故而更注重形法;而井邑之宅多處於人類活動較為頻繁的地區,受環境的限制較大,故而會採用形法、理法並重。
05
風水術看着神秘,但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它是多學科交叉的一門綜合科學。
其中包含了現代科學中的物理學、地質學、氣象學城市環境學、生態學等一系列科學。
不論它的原理如何深奧,操作方法如何複雜,總的來說就一個原則:人與環境的和諧。
古人常說:“宅以形勢為身體,以泉水為血脈,以土地為皮肉,以草木為毛髮,以舍屋為衣服,以門戶為冠帶。若是如斯,是事儼雅,乃為上吉。”
由此,可見良好的環境對於居所的重要性。
@[email protected]
聲明:部分內容來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以上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站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