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水知識
傳說清朝乾隆年間,湖北蘄春縣漕河有一個吳財主,他的老娘死了,吳財主想為他老娘找一個最好的風水,以示孝心,也為子孫謀些福址。於是讓管家請來當地的石、賈二位風水先生,也從遠處請來了更有名的張、李二位先生。在這四個風水先生中,遠方的張先生技術第一,品德第一,李先生技術品行與張先生不相上下,本地的石先生應該排第三,但喜歡爭強好勝。賈先生技術最差,人品最差,臉皮也最厚。
張李二先生不知吳財主請了這麼多個風水先生,既然來了,就得去到山上走一遭。吳財主好酒好肉隆重地招待了四個風水先生,午飯後一起去到山上為他娘選墓地。
石賈二位因是當地的,見吳財主請來了遠方的張李二先生,心中甚是不悅,一路盤算着怎樣給外地先生個下馬威,讓他知趣而退。
到得山上,石先生首先開了口說:"我看這裏的龍脈很好,龍穴就在這個山凹的大石頭下面"。
賈先生說:“不對,我看這裏的龍穴就在這個山腰的泉水眼上方”。
石先生說:“'凡是星峰皆有石,若是土星全無力’跟着石頭找龍穴是不會錯的"。
賈先生說:"風水風水,豈有真龍寶穴不跟水走的道理"?
二人你一言我一語地爭執起來了,吳財主又是個外行,不知該聽哪個的好!轉身去問張先生,張先生想,今天我無論點什麼地方,都會被石�Z兩個厚臉皮的人否定,還要受一肚子氣呢?於是就說:“您這地方我也不常來,對您這裏的山形水勢我還不熟悉,若要尋得真龍穴,得要幾天熟悉地形才可以點地,還是聽石賈二位先生的選擇吧",吳財主又轉而問李先生,李先生也和張先生一樣的想法,用一樣的說辭推給了石�Z二先生。
這樣就達到了石賈二位先生排外的目的了,張李二位知趣地退出了這個尋龍點穴的差使,借口家裡有事,下山回家去了,剩下石賈兩個風水先生繼續爭論。
賈先生說:"我看過許多風水,從來就沒有出現半點差錯,發富發貴的人有幾百家,山腰泉眼處就是真龍真穴,葬后必出宰相”。
石先生說:“你看到龍從那泉眼裡扭進去了嗎?"
賈先反問:“你什麼時候看到龍從那石頭底下扭出來了呢?"
石先生說:“我所看山形來龍氣脈結穴而已,我不敢說要吳財主家出宰相,但我能保證他家三代后必出縣官”。
賈先生問:“你能保他家三代后出縣官,以何為憑?且那時你我都不在了,找誰兌現去”?就這樣,石賈二位先生爭得面紅耳赤,差點打了起來。
吳財主沒法,只好把他們勸下山來。石先生氣不過,自然是回家了,再也不理這事了。賈先生第2天帶來了一位出馬仙(馬腳)在吳財主家過陰,出馬仙上香叩頭后,坐在凳子上慢慢地,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然後變成了吳財主他爺爺的口氣說:“小子,你媽歸天了,你幫他找一塊風水吉地,這點孝心我們都知道了,很好,你所請的四個風水先生,其他三個技術都不行,就是這個賈先生才開了天眼,他才看得真准,聽他的�]錯,不要懷疑賈先生了,我去也",然後擺頭抖手搖腿幾分鐘,恢復平靜之後他問:“我剛才說了些什麼?"吳財主說:"大仙,是您請來了我的爺爺,爺爺告訴我,賈先生點的才是真龍穴,現在清楚了,我聽賈先生的”。
吳財主安葬了老母,出重金酬謝了出馬大仙和賈先生,本來吳財主有四個兒子,老大老二各生一個男孩已有兩個孫子。自他老母安葬了風水寶地后,老三老四也陸續的娶了媳婦,卻都不生育,老大老二的兩個孩子也因為在漕河裡捉魚玩,被突發而來的山洪沖走,連屍體也找不着,吳財主家在十年之內,又遭遇兩次火災,已由富甲一方的�主漸漸地變成窮人了,據說最後因�]有後代而絕戶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兩軍相遇勇者勝,兩匪相遇亡命者勝,兩風水先生相遇,無恥者勝!因為風水先生所言所談皆後來事,事主無法辨其真偽,高尚者不屑與無恥者去爭辨,自動退讓,無恥者則得寸進尺,無往而不勝!
正是:
風水先生莫爭論,
高低上下分不清,
各憑眼力點龍神,
本領高強運氣好,
寅葬卯發人欽敬。
倘若本領不啥樣,
風水術語來幫忙,
玄中玄來妙中妙,
口吐蓮花驚煞人,
雲里霧裡人不懂,
人不懂時我高明。
@-------------------------------------------------------@
聲明:部分內容來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以上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站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