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風水 正文

南方北方小年為什麼不是統一天

寒食節的風俗活動和意義

  小年並不是一個節日,由於這一天意味着我們離新年不遠了,我們在這一天我們會掃除房間,掃除一年的晦氣,為新的一年做好準備。那麼南北方小年為什麼不是統一天呢?一起來看看吧。

  全文目錄

  1、為什麼南方小年和北方小年不是統一天

  2、小年有什麼禁忌

  3、小年習俗

南方北方小年為什麼不是統一天

  為什麼南方小年和北方小年不是統一天

  民俗專家說,在古代,過小年有“官三民四船五”的傳統,也就是說,官家的小年是臘月二十三,國民家的是臘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則是臘月二十五。像北方,在南宋以前都是政治中央,受官氣影響較重,因此小年多為臘月二十三;相反,南方遠離政治中央,小年便為臘月二十四;而鄱陽湖等沿湖的住民,則保留了船家的傳統,小年定在臘月二十五,“無論是哪天過小年,人們辭舊迎新的願望卻是一致的”。四川和貴州等部門區域臘月三十為小年,正月十五為大年。

  日曆上,通常會將臘月廿三和廿四都標註為小年,緣故原由在於南北方的小年會相差一天,廿三是北方人民的小年,而南方人的小年則要晚一天。而一最先,過小年是不分两天的。唐宋時為臘月廿四祭灶,元明沿襲舊俗,清朝時發生了轉變。有一種說法是,雍正年間起,每年臘月廿三天子要在坤寧宮祀神,也就是向天地神明彙報一下事情情形。為了節約開支,天子順便把灶王爺也拜了。以後王族、貝勒隨之效仿,於臘月廿三祭灶,並逐漸形成了“官三民四船家五”的傳統。也就是說,官府小年臘月廿三過,一樣平常民家廿四日過,沿湖、海的住民則遵守船家的傳統,為廿五日舉行祭灶。厥後,受官氣影響對照重的北方,民間逐漸演變為廿三祭灶,南方仍沿舊習。

南方北方小年為什麼不是統一天

  小年有什麼禁忌

  小年各地的禁忌各有差異。相傳湖北部門區域,小年忌宰殺。河南有些地方隱諱搗蒜,以為小年搗蒜會把家裡搗窮了。台灣則忌舂米,聽說會有把風神搗下來之虞,生怕給來年帶來風災。

立秋為什麼吃西瓜 各地立秋吃什麼

南方北方小年為什麼不是統一天

  小年習俗

  1.吃灶糖

  小年,大年的同伴,曾化身神龜為大禹敬獻洛書,其背上神秘的“洛書”圖案同樣是被稱為中國萬經之首的《易經》的起源。“陣勢坤君子厚德載物”的易經坤卦正是小年的體現。每年除夕事後,大年都市回到它的棲身地北斗七星宮閉關蓄積祥瑞能量,直到除夕夜(臘月二十九或三十)。每年臘月二十三日的時刻,它都市派小年先到人世,看看都有哪些人需要祥瑞能量的彌補,為它轉達情形。小年愛吃灶糖,於是人們為了小年和灶王爺能“上天言好事”,就形成了中國人過小年吃灶糖的民俗。

  2.掃灰塵

  過了二十三,離春節只剩下六、七天了,過年的準備事情顯得加倍熱烈了。要徹底掃除室內,俗稱掃塵,掃塵為的是除舊迎新,拔除不祥。各家各戶都要認真徹底地舉行清掃,做到窗明几淨。粉刷牆壁,擦洗玻璃,糊花窗,貼年畫等等。掃塵主要是將家裡舉行徹底清潔,主婦通常先將房裡的床鋪傢具遮罩起來,用頭巾將頭包好,然後用掃帚將牆壁上下掃清潔。掃屋之後,擦洗桌椅,沖洗地面。掃房之後,各店肆、住民家面目一新。新貼的對聯,鮮艷精明,显示着紅紅火火的鴻福盛景。活龍活現的門神,仰面見喜的橫幅,優美的窗花,五彩的年畫,五彩繽紛的燈籠,和神龕上豐饒的祭品,無不显示着喜氣洋洋、欣欣向榮的節日情景。

  3.剪窗花

  所有準備事情中,剪貼窗花是最盛行的民俗流動。內容有種種動、植物等掌故,如喜鵲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戲牡丹 ,獅子滾繡球 ,三羊(陽)開泰,二龍戲珠,鹿鶴桐椿(六條約春),五蝠(福)捧壽,犀牛望月,蓮(連)年有魚(餘),鴛鴦戲水,劉海戲金蟬,和合二仙等等。

  4.貼對聯

  家家戶戶都要寫對聯。民間考究有神必貼,每門必貼,每物必貼,以是對聯數目最多,內容最全。神靈前的對聯稀奇考究,多為敬仰和祈福之言。常見的有天地神聯:"天恩深似海,地德重如山";土地神聯:"土中生白玉,地內出黃金";財神聯:"天上財源主,人世福祿神";井神聯:"井能通四海,家可達三江"。面糧倉、畜圈等處的對聯,則都是示意熱烈的祝賀與希望。如" 五穀豐登 ,六畜興旺";"米面如山厚,油鹽似海深";" 牛似南山虎 、馬如北海龍";"大羊年年盛,小羔月月增"等等。另外另有一些單聯,如每個室內都貼"仰面見喜",門子劈面貼"出門見喜",旺火上貼"旺氣衝天",院內貼"滿院生金",樹上貼"根深恭弘=叶 恭弘茂",石磨上貼"白虎大吉"等等。大門上的對聯,是一家的門面,稀奇重視,或抒情,或寫景,內容厚實,趣話聯珠。

  5.沐浴

  大人、小孩都要沐浴、剃頭。民間有"有錢沒錢,剃頭過年"的說法。

立夏要吃雞蛋 習俗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