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風水 正文

民間習俗中關於養牛的禁忌

安奉神位注意事項

  民諺說:“半個家業一頭牛,農家基本在牲畜。”“農家致富愛耕牛,人畜兩旺無憂悶。”

  元代農學家王禎在《農書》中說“農為牛本,有功於世”,由此可見,牛在農業生產中的勞績。對於靠農田用飯的农民來說,選擇一頭牛作為家中的“勞力”是稀奇主要的,人們對這件事的重視水平一點兒不亞於嫁女人娶媳婦兒,必須要精挑細選,不得有一絲紕漏。因此形成了許多關於牛的民間習俗與禁忌。

  忌牛倒梳頭

  在民間,隱諱牛倒梳頭。牛頭上的毛向前撲被人們稱為倒梳頭。聽說這樣的牛性格強項,不聽使喚,還愛傷人。俗語“買牛最怕倒梳頭,十人見了九人愁”就是這個意思。

  “牛旋”禁忌

  在民間,隱諱牛長拖屍旋、蜈蚣旋、落昌旋。由於這三個旋是主凶的。在民間有“四旋沒有前兩旋,醜名定為拖屍旋。此旋生來極不良,拖屍出人心張皇。養者主家不吉祥,齊牙花齒犯牛娘”的俗諺。

  “蜈蚣旋”則有“不怕蜈蚣飛上天(長在牛頭上),只怕蜈蚣草上眠(長於牛腹下)”的說法。

  通過這些民諺,我們可以看出這幾種旋長在牛身上是異常不吉祥的,不僅對牛自己欠好,還會有害主人,若是有人養這種牛會使主人家道衰落。

  對於“落昌旋”在民間有“落昌旋生肚腌中,此旋生來有災殃。主人旺相壽花齒,否則齊牙命也產”的說法。

  出牛欄糞隱諱

  一樣平常出牛欄糞隱諱即有即出,要擇吉日。若是牛糞積得太多,等不及吉日到來,農家就要到牛欄屋前,右腿跪地,左手掐掌,口裡念咒,右手拿鋤挖地三下,謂之“掐無期掌”。俗信這樣做以後不會因出牛糞而犯“地煞”。有的地方則在牛欄門前掛一牛蓑衣,聽說也有避邪作用。有的是在牛欄屋裡掛一桿鈎子長秤,秤上掛一秤砣,俗謂“秤砣雖小壓千斤”,此法也可壓邪避煞,珍愛耕牛平安無事。

  忌養青牛

  民間以為青牛會給主人家裡帶來災難。還隱諱養前額有白色斑塊的黑牛,以為這樣的牛樣子似乎穿黑戴孝,以是這種牛又俗稱“戴孝牛”。在民間,人們以為飼養了這種牛,會對主人自己發生不良影響,也多有禁忌。甚至有些區域以為牛的前額有任何雜毛,都以為是“戴孝牛”而禁忌飼養。

民間習俗中商業“取名”的忌諱有哪些?

  隱諱蕭條牛

  有民謠唱道:“農家六畜自古有,其中最苦是耕牛。春夏秋冬出鼎力,四時耕作為豐收。忍辱負重勤勞作,運輸拉車忙不休。風裡雨里專一干,任勞任怨無他求。”歌中唱出了農耕時代牛為农民做出的偉大孝順,以是隱諱蕭條牛。下雨的時刻,人們會由於怕牛着雨而為其加蓋牛蓑衣;炎天還會接納熏煙的方式為牛驅蚊;在冬至,為表彰耕牛一年辛勤耕作,牛主人一樣平常要用湯圓粘於牛頭牛尾,示意與牛一同慶祝。當牛得病的時刻,人們也都異常關注,會請專門的獸醫看病。牛耕作一世,年邁體弱的時刻,人們也不忍殺牛,讓其自然老死,死後還要點香燭相敬,並用土掩埋。

  母牛發情交配時的禁忌

  給母牛配種時,忌母牛的主人不給公牛的主人紅包。聽說若是不給公牛主人紅包,母牛就懷不了孕。若是在牛群中自由交配,要送牧童紅包並送草料給公牛吃。

  雲南一帶的一些少數民族以為黃牛與水牛交配,是不吉之兆,必須舉行驅邪的儀式來禳除災禍。

  忌不“破壓”。

  母牛生下小牛犢以後,忌不“破壓”。所謂“破壓”就是母牛生下牛犢之後不久,人們給母牛套上犁軛,在田地里轉上幾圈。聽說母牛生小牛的時刻骨頭鬆散了,若是不給母牛“破壓”,母牛以後種田就會不認真。

  殺牛禁忌

  農家視耕牛為“寶”,耕牛阻止宰殺,以為殺牛有罪。若要殺老弱病殘的耕牛,主人是不會自己着手的,得請人主刀,多“無後”之人為之。看殺牛的人均倒背雙手,示意自己並沒有介入。因此,“看殺牛”已成為眾人對事張望的代用語。聽說耕牛也通人性,被宰殺之前會流下眼淚,以是要用麻袋蒙住牛頭,然後才用斧頭將其擊斃。

  忌兩牛打架

  東北、內蒙古一帶的少數民族若是看到兩頭牛在打架,牛角在一起拉不開,那麼就以為是厄運之兆,會有禍事降臨。

  隱諱早起聽到牛叫

  安徽一帶,隱諱早起聽到牛叫,俗以為有人損害。

如何從客套話中閱讀對方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