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風水 正文

民間習俗中關於漢族的孝服

幸福婚姻的家居風水要點有哪些?(一)

  兩千年來,漢族的孝服雖然有穿承和變異,但仍然保持了原有的定製,基本上分為斬榱、齊榱、大功、小功、緦麻五等。

  第一等孝服叫作“斬榱”,是五服中最主要的一種。“榱”是指喪服中披於胸前的上衣,下衣則叫作裳。斬榱上衣下裳都用最粗的生麻布製成的,左右衣旁和下邊下縫,使斷處外露,以示意未經修飾,以是叫作斬榱。對“榱”的註釋,就是指不縫緝的意思。凡諸侯為天子、臣為君、男子及未嫁女為怙恃、媳對公婆、承重孫對祖怙恃、妻對夫,都要穿斬榱。

  第二等孝服叫作“齊榱”,是用本色粗生麻布製成的。自此制以下的孝衣,凡剪斷處均可以收邊;下擺貼邊都在砸邊際。孫子、孫女為其祖父、祖母穿孝服;重子、重女為其曾祖父、曾祖母穿孝服;為高祖父、高祖母穿孝服均遵“齊榱”的禮制。孫子孝帽子上釘紅棉球,長孫釘一個,次孫釘兩個;余者類推。孫子媳婦帶三花包頭,插一小紅福字。未出嫁、且未梳頭的孫女用長孝帶子在頭上圍一寬榱,結於頭后,余頭下垂脊背,頭上亦插一小紅福字。孫子、孫女的孝袍子肩上釘有紅布一塊,有的剪成蝙蝠、有的剪成其他圖案。按亡人性別,男左女右。謂之“釘紅兒”。重孫子孝帽子上釘粉紅棉球,亦長孫釘一個,次孫釘兩個;余者類推。孝袍子肩上釘有紅布兩塊,亦男左女右。渭之“釘雙補丁兒”。元孫肩上釘三個“釘丁兒”。

  第三等孝服叫作“大功”,是輕於“齊榱”的喪服,是用熟麻布製作的,質料比“齊榱”用料稍細。為伯叔怙恃、為堂兄弟、未嫁的堂姐妹、已嫁的姑、姐妹,以及已嫁女為母親、伯叔父、兄弟服喪都要穿這種“大功”喪服。

2020年寒食節的財神方位在哪裡?

  第四等孝服叫作“小功”,是輕於“大功”的喪服,是用較細的熟麻布製作的。這種喪服是為從祖怙恃、堂伯叔怙恃、未嫁祖姑、堂姑、已嫁堂姐妹、兄弟之妻、從堂兄弟、未嫁從堂姐妹,和為外祖怙恃、娘舅、母姨等服喪而穿的。

  最輕的孝服是“緦麻”,是用稍細的熟布做成的。現在大多用漂白的布做成。稱為“漂孝”。凡為曾祖怙恃、族伯怙恃、族兄弟姐妹、未嫁族姐妹和外姓中為表兄弟、岳怙恃穿孝都用這個檔次。

  可見傳統禮儀是憑證喪服的質料和穿喪服的時間是非,來體現血緣關係的尊與卑、親與疏的差異的。

  五服之外,古代另有一種更輕的服喪方式,叫“袒免”。在史籍中紀錄:同夥之間,若是親自前往奔喪,在靈堂或殯葬時也要披麻;若是在異鄉,那就“袒免”就可以了。袒,是袒露左肩;免,指不戴冠,用布帶縛髻。

什麼時候店鋪的財位會在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