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風水 正文

娶親習俗

耳朵的輪廓與朝向與人性格命運的關係(講解)

  娶親習俗是民間主要習俗,也是世代傳承的主要歷程,人倫之始,配偶之道與血脈之延續。

  男子娶親稱為小錄取,女子娶親稱為及笄禮,經此婚禮儀式,始為被認可之正式伉儷。

  古文曰:嫁者,家也,娶者,取也,以是嫁娶為婚姻兩面,女方言嫁,男方為娶。

  古禮有謂六禮,即為民間傳統嫁娶的六禮程序。六禮備,謂之聘;六禮不備,謂之奔。

  1、納采(提親、說親、議婚)

  男方家人請媒妁去女方家提親,女方家准許議婚後,男女家備禮前往求婚。

  2、問名(問八字)

  男方家請媒妁問女方的名字與年生年月日時。

  3、納吉(小定、過定)

  男方家卜得佳兆后,備禮通知女方家,決議締娶親姻。

  4、納徵(大定、完聘、行聘)

  又稱納幣或納定,男女家以聘禮送給女方家。

  5、請期(送日頭、送日子)

  男方擇日婚期,備禮通知女方家,以求贊成。

  6、親迎(迎親)

  新郎至女家迎娶。

  六禮為中華古禮,現今社會於娶親習俗,因時代變遷與環境人事因素,已有些許的改變與簡化,大致簡化成訂親習俗與娶親習俗兩程序。

  訂親習俗

  訂親習俗:男方應備禮物

  一、聘禮

  男女訂親準備禮物,可分為六禮或十二禮。

  六禮內容:

  大餅:又稱日頭餅,為中式漢餅,男方謝謝女方家長養育之恩,並用以分贈女方親友,示意女兒出嫁。

  喜餅:盒餅,可為六入漢餅或西式喜餅。

  米香餅:中式小餅,取米香的台語諧語,吃米香嫁好夫。

  香、炮、燭、金(禮香炮燭):成對的龍鳳喜燭、鞭炮、排香與祖紙,比喻敬神祈福,平安幸福。

  福圓:祝福新人圓滿多福,福園就是龍眼干,俗曰:食福圓生子生孫中狀元。

  細軟、衣飾與布料(頭尾禮):細軟包羅整套的項鏈、耳飾和戒指,衣飾包羅重新到腳的衣服、裙子、皮包與皮鞋等,都由男方準備,看成給媳婦的碰頭禮。女方衣服六件或十二件,象徵錦衣玉食,富貴祥瑞。

  十二禮內容:

  上述六禮之外,再準備如下,

  四色糖:冬瓜糖、桔糖、冰糖、金棗。

  豬:全豬或半豬,一條豬腿也可。

  閹雞、鴨母:取婚姻永固之意。

  鮮魚生雞:象徵年年有餘、生氣蓬勃。

  好酒:讓女方膜拜祖先,二十四瓶(兩打)好酒也象微整年二十四節氣都能平安順遂。

  麵線:象徵白頭偕老,姻緣完善,延年益壽,福氣恆久。

  二、聘金

  大聘:數目大示意男方注重水平,一樣平常女方會退還,或留與子女當創業基金。

  小聘:紅紙封好,不显示數目贈與女方。

  三、依各地習俗禮儀,可另備如下:

  相見禮:到女方家門時,會有晚輩來幫新郎開門的紅包。

  舅仔禮:男方贈予新外家的未婚弟妹。

  端臉盆禮:新郎抵達時會有人端洗臉水讓新郎洗手摖臉的紅包。

  端茶禮:給指導新娘敬茶之福德雙全婦人。(由媒妁代給)

  點燭禮:女方娘舅會認真點燭、點香、獻餅與聘禮,應給女方娘舅的紅包。

  挽面禮:化妝禮,現在都由化妝師包套。

  壓茶甌:新娘出來奉茶時,壓茶甌的紅包。

  壓桌禮:女方準備酒席設晏款待男方親友,男方需備壓桌禮。

  媒妁禮:男方要比女方多。

  事情職員:來協助的親友密友,事情職員的小紅包。

  廚儀:廚師禮。

  端儀:端菜服務禮。

  盥洗儀:端臉盆水禮。

  攜儀:迎送接待禮。

  簪儀:化妝禮,捧茶儀。

  哺儀:答謝從小養育之恩。轎儀:請新娘上車轎之禮。

  阿婆菜:雞一隻、豬肉一塊、魷魚一條女方應備辦的禮物。

  抬禮物禮:幫女方抬男方行聘禮物者的紅包禮。

  訂親習俗:女方應備禮物

  抬禮物禮:給幫女方抬男女行聘禮物者的紅包禮。

  盒餅:以六盒或十二盒回禮較佳。(訂購時需多加)

  日頭餅:以六盒或十二盒回禮較佳。(訂購時需多加)

  禮物:若干,可買禮盒裝或參茸海味。

  贈予新郎的六件或十二禮(頭尾禮):手錶、領帶、領夾、袖扣、皮帶、襪子、對筆、皮夾等,作為還聘(象徵錦衣玉食與富貴祥瑞)。禮香炮燭。六色喜糖。

  甜茶:新娘獻茶給男女親友用。

  甜湯圓與點心:招待男方親友用,小同夥就給他一包乖乖。

  五穀種子、生炭、燈芯、棉、袋仔絲、紅糖、鉛錢、鉛粉、肚圍。(可於娶親日帶回)

  石榴、桂花盆栽各一盆。蓮蕉花,芋恭弘=叶 恭弘。(可於娶親日帶回)

  媒妁禮:若干。

  酒席:訂親請,若天訂親儀式完成后,款待男方親友及來賓。

  貢官禮:給男方納采壓箱的人,即認真送聘禮的人。

  車伕禮:給載送訂親禮物來的人,即認真開車的人。

  事情職員:來協助的親友密友,事情職員的小紅包。

  訂親習俗:訂親儀式

  訂親儀式在閩南語又稱過訂,一樣平常稱文訂,昔稱結吉及納徵。

  祭祖:

  新郎出發之前,先祭拜家中祖先,以納接納的大餅或盒仔餅祭祖,上香稟明事由,祈求保佑平安順遂。

  出發:

  男女備六禮或十二禮,以盛乘之,嗚炮后出發前往女方家,男女成員多為家人或尊長,取祥瑞雙數的人數,大多為六人或八人,新郎與媒妁坐統一車,依約準時間到達新外家。

  迎納:

  男方納聘車隊到達女方家前約一百公尺處時先鳴炮,女方也鳴炮回應,媒妁先下車,然後由女方親友來開車門請出新郎,並端洗臉水予新郎洗手與摖手,新郎回開門禮給幼輩。

  先容:

  男方親友依序進入女方家,由媒妁正式先容雙方親友,先先容男女親友再先容女友親友,然後先容準新郎,並加添祥瑞話,祝福新人。

  納徵:

  男方職員抬入聘禮到女方客廳,女方接受聘禮並賞紅包(扛伕禮或車伕禮),將聘禮逐一陳列,媒妁居中將巨細聘禮與細軟交予女方,女方收入聘禮后將其陳列於神桌上。

  奉甜茶:

  女方尊長請男方家族長幼入座,新郎居未座,新娘此時由福氣婦人牽引出堂,捧着甜茶向男方來賓逐一敬茶,杯數與被奉茶人數應相同,媒妁隨旁念祥瑞話。

  壓茶甌:

  片晌再由福氣婦人牽引新娘,捧茶盤出堂收茶甌(茶杯),男方親友將紅包與茶杯(紅包捲起放入杯中),逐一置於茶盤,由新娘收下,爾退卻堂時向男方親友一鞠躬。

  戴戒指:

  又稱掛手指,吉時到,福氣婦人牽引新娘至大聽,在雙方家長及親友的祝福與見證下,準新娘面向外坐在客廳的高椅上,腳置於矮椅上,俗稱高椅坐,矮椅翹腳。(如為招贅則面向內)。戴戒指時,新郎站在新娘的右邊,面臨新娘,新郎以右手拿戒指,先戴新娘右手中指,媒妁念祥瑞話,新郎將紅包交予新娘(官頷錢),媒妁念祥瑞話,再理由新娘將戒指戴在新郎左手中指,媒妁念祥瑞話,新郎與新娘交流信物后,互行三鞠躬禮,再來准婆婆替新娘戴上項鏈,碰頭禮之意,戴好訂親戒指后,媒妁提出雙方替換稱謂,再逐一稱謂過。

  稟祖:

  請新娘之母舅(男女回敬點燭禮)點燃排香兩對,女方怙恃及新郎新娘各一對,女方受聘后,由福德尊長在神明與祖先前點燭、燃香、獻餅與獻禮,並曰祥瑞話,隨之由女方父方拜神明與祖先,稟告親事已定,祈求保佑,后將排香插入香爐(一次插定位,不能重插)。

  女方回禮:

  女方回送男方禮物稱回盛,又稱壓盛,擺入男方行聘禮物取出后的空盛內,女方將男方所送來的行聘禮物回送一部份,乃置於取出后的空盛內,再添入新娘送給新郎的六件或十二件禮。如不收聘金或只收小定,女方留下紅條,媒妁自女方家長手中接下后,再轉交男方家長。

  媒妁禮:

  媒妁禮若干,需比女方家多,女方家可回送喜餅即可。

  訂親宴:

  訂親儀式完成后,由女方設宴款待親友。男方於訂親宴未完成前就先行脫離,不能說再見,送客不相辭。跨門檻時不能踢到門檻。女方應備雞腿扎紅紙附上紅包一份給男方幼輩。用餐畢男方備壓桌禮與姐妹桌紅包,女方幼輩捧盆水給男方來客洗手(男方備捧面盆水禮紅包)。

  贈餅:

  女方於訂親宴席中將訂親喜餅贈於親友密友,新娘不能目己吃喜餅。

  告祖禮:

  男方回家后應由怙恃或尊長陪同,焚香稟明神明與祖先,今日訂親儀式順遂圓滿,謝謝保佑。

  娶親習俗

  娶親習俗:迎親前準備

  安床:依安床日課上的吉日吉時,來舉行安床儀式,將床位移置正位即可,最好龍虎邊都有吉字。安床后請生肖屬龍的童子在床上翻轉,俗稱翻床或翻鋪,有早生貴子之意。安床完成后,於晚間祭拜床母,晚上睡覺時不能空房,忌單人獨睡,以是大喜之前,最好有一男伴陪同。安床日起至親迎前,嫁娶之家通常會貼雙囍於中堂、門楣、棉被、枕頭與傢具上,象徵好兆頭。

  拜天公:台灣中南部,男方迎親前日,會於家門前設壇叩謝天公,酬神與謝神,謝謝天公保佑新郎長大成人,順遂授室。

  食姐妹桌:新娘於娶親前數日,設宴款待至親者(伯、叔、舅、姑、姨、兄弟祖妹等),謂之餞別。新娘於出嫁當天辭祖前或前一夜,由兄弟姐妹,人數取奇數,請新娘入座后成偶數,新娘腳墊小椅,徵婚后幸福完善,一起用飯,尊長用筷子夾數樣菜入新娘口,邊念祥瑞話,在座每位都發一份紅包,俗稱食姐妹桌。

  吃上轎:迎親出發前,男方廳堂在八仙桌擺上代表祥瑞的十二道菜肴,由新郎坐在首席,儐相與小叔陪吃,約請尊長母舅或姨丈等至祥瑞人數后開動,每道菜肴都要吃上一口,俗稱吃上轎。

  娶親習俗:男方應備物品

  十二版帖:丈人帖與娘舅帖,新郎須親送十二版帖,約請岳父、岳母及舅怙恃,需差異於一樣平常喜帖,以示尊重。

  各項紅包禮:開門禮、舅仔禮、食佬禮、挽面禮、梳頭禮、袷裙禮以及紅包數包,以備不時之需。

2020年農曆閏四月初九可以訂婚嗎,是結婚吉日嗎?

  八卦米篩或玄色雨傘:為避邪之用,供新郎新娘上轎與下轎時遮於頭頂。新娘若有身孕宜改用玄色雨傘為佳。

  轎斗圓或蘋果:大糯米湯圓十二粒(每粒一台斤),或蘋果十二粒,女方收下六粒。

  祭祀供品:豬腿(女方只收骨頭以外)、全雞、鮮魚。

  豬腳麵線:打盤禮,新娘謝謝丈母娘養育之恩。

  紅蛋:偶數若干顆,女方收下后,須紅蛋每兩顆用紅紙包起一袋,分送男女接嫁職員。

  八仙彩或紅彩:掛於大廳正門上。

  喜幛:掛於洞房門上。

  紅紙:洞房內所有的鏡子,須用紅紙蒙住,滿四個月始可拆掉。

  捧花、喜花(香仔花,供女方尊長插於頭上)、胸花(插於胸前或腰部,男左紅花,女右粉紅花)、車彩及采帶。

  柑橘:二粒,用紅紙包起來,拜轎用。

  鞭炮:數串,劃分於出發迎親,迎娶回門、最先宴客與婚後送客時,各燃一串。

  排炮:前導車出發時、到達女方家前、從女方家出發時與到達男方家前,以及沿路各路口、橋頭均須燃放。

  瓦片、烘爐、木炭或檀香、茉草:為傳宗接代之意,新娘下轎后入門前須跨過烘爐(內點燃木炭、檀香或茉草),再踩破瓦片,稱為生炭與破瓦。

  食新娘茶回禮:公公為戒指,婆婆為金簪,親友之禮物如手帕、香皂、皮包與褻服等。

  金炮燭香:新郎與新娘拜堂祭祀用。

  湯圓:男方祭祀時,新郎新娘進房后須吃圓仔湯,又稱新娘圓仔,也請親友密友沾沾喜氣。

  娶親證書及印章:觀禮用,男方主婚人、女方主婚人、證婚人、先容人、新郎與新娘。

  禮金薄、署名綢。禮條、謝帖。拉炮、噴彩。

  喜糖與香煙:於宴客完畢后,送客用。

  娶親習俗:女方應備物品

  雞蛋茶:新娘上轎前,請新郎及接嫁職員食用,只能品茗,雞蛋用筷子攪動即可。

  豬心:娶親日,洞房花燭夜時食用,兩人吃豬心,意表同心。

  鉛錢、鉛粉、烏糖、雞蛋、密柑與五穀。

  火籠一個。

  木炭:炭與湠同,繁衍之意,帶有多生子女之意。

  芋頭:落地生根之意。

  蓮蕉花:連招生子之。

  石榴:石榴因種子繁多,有多子多孫之意。

  桂花:早生貴子之意。

  帶路雞:約二、三月大的公雞與母雞各一隻(或各一對),為頭轉客(歸寧)回禮,現今婚俗則於娶親日帶回,也可用塑膠雞取代。

  子孫桶:又稱尾擔(因排在迎取隊伍的最後),為三種紅色桶子(蛟桶、溲桶與育桶),加上新娘的盥洗用具,紅包一個,用紅花布包起來。桃子孫桶的人必須是富、貴、才、子、壽五福俱全之人(具有全福之人),喪偶者不得擔仼,否則對新人不吉。

  舅仔燈:一對,紅色宮燈,又稱新娘燈。

  扇子:備兩把,其中一把尾部系一紅包及手帕,於起轎時(現今為禮車),丟出車外讓弟妹拾回,俗稱放性地,即在嫁出之時把性子放下,不會把仼性脾性帶到夫家。

  青竹掃:青竹一枝,連根帶恭弘=叶 恭弘代表透腳青,示意翁姑配偶子孫都有福氣健在的佳兆。青竹有節示意新娘有節,也可代表新娘初嫁。

  甘蔗:兩根,連根帶恭弘=叶 恭弘,代表有頭有尾,生生不息之意。古時為歸寧回禮,現今於娶親日帶回。

  紅圓、米糕與麵線:偶數,古時為歸寧回禮,現今婚俗於娶親日帶回。

  娶親習俗:迎親儀式

  準備:

  男方於娶親佳期當日,將轎斗圓、豬腿及雞魚等應備禮物,用紅木盒裝盛上車。新郎、家人及接嫁職員別上胸花及名條於左胸前(男左女右)。

  祭祖:

  男方主婚人與新郎,於出發迎娶新娘之前,先祭拜家中神明與祖先,祈求保佑平安順遂圓滿。(男方在婚禮前一天,可祭拜神明與祖先,稟明有婚禮即將舉行,並依八字配合衡宇座向來拜床母)。

  出發迎親:

  新郎、媒妁、儐相,驅車前往女方家,迎娶車隊一樣平常以兩輛或六輛為佳,迎娶人數應六人或十人以上為佳,出發前先發紅包予陪同迎親職員,遇過橋或另一隊迎親職員需放排炮。車前檔風玻璃右上角貼喜字,手把繫上紅綵帶。新娘車外加二條大紅帶及車彩,或將鮮花置於引擎蓋上。第一車為前導車,認真帶路及沿途燃放鞭炮。第二車為新娘車,媒妁坐前面,新郎持捧花及花童坐後座。事前應將時間、流程、路徑、電話等都交待清晰,車隊保持行進完整。出發前新郎將紅包發給接嫁職員。擇吉時出發,前導車燃炮,車隊依序出發。於路口或橋頭需燃炮以驅凶避邪。

  姐妹桌:

  新娘子與家人、兄弟姐妹和閨中密友一起用飯,以表依依不拾之情,席間人人說些祥瑞話與好話來祝福新娘。菜色需有豆乾、茄子、魚、雞、蘿蔔與長豆。

  鳴炮:

  迎親車隊到達新外家前一百公尺處,應燃炮通知,然後女方燃炮回應,車隊徐徐開進。

  拜轎:

  禮車到達女方家時,女方家一男童捧着盛滿橘子或糖果瓜子的盤子去開車門請新娘下車,新郎發給男童開門紅包禮。新郎持捧花下車,由媒妁陪統一起進門。接嫁職員將車上物品搬下車交給女方親友。女方尊長將接嫁職員引進客廳入座。媒妁偕同女方主婚人清點禮物與紅包。女方陪嫁職員將喜花及名條別於胸前,男左女右。

  喝甜茶(湯)

  女方準備湯圓或甜茶,請男方迎娶親友喝,新娘則是喝雞蛋茶(用甜湯煮兩顆水煮蛋,煮好要用碗裝,新郎用筷子攪一攪雞蛋,只喝湯不吃蛋)。

  討喜:

  新娘手持喜花放置神案上並向女方家人問候后,手持棒花,到新娘房間,此時新娘的姐妹或女性友人可以對新郎提出要求或問問題,新郎需通過磨練才得以見新娘,或者新郎需與新外家族問候一番后,並給予紅包后(紅包放九九九元,代表長恆久久),手持捧花到新娘房間接新娘。女方請男方吃湯圓滑不能吃完)及雞蛋茶(只可品茗)。

  辭祖:

  由新娘的怙恃、娘舅或尊長,舉行「點燭」與「點香」,讓新人在祖先牌位前上香、立下恩愛折誓詞,向新外家的祖先告別,說明要嫁到夫家。

  離去怙恃:

  女方親方將祭祀物品擺於神案前祭祖。新郎與新娘並立(男左女右),祭拜神明與祖先,應對外家祖先辭祖,再離去怙恃與謝謝怙恃養育之恩,並由怙恃蓋上頭紗,新娘應叩拜怙恃作別,新郎行禮鞠躬。后新郎與新娘成面臨面,新郎將捧花交給新娘,兩人互行三鞠躬禮或膜拜禮(新郎將新娘頭紗蓋下)。女方主婚人坐於廳前,新郎與新娘跪於眼前,主婚人面誡兩人要恩愛相處,新郎與新娘齊口向主婚人祝曰身體康健、長壽百歲,後行三叩禮,女方再主婚人將頭新娘紗蓋下,併發給新人紅包后將兩人扶起。

  蓋頭紗:

  離去怙恃後由新娘父親為女兒蓋頭紗,媽媽為女兒夾髮夾或繫上金黃豐滿的稻穗,新郎將捧花雙手親自送給新娘,並相互行三鞠躬禮。

  敬扇:

  由女方一位小男童手持托盤,托盤上放兩把扇子,一把要綁紅包,另一把不用,請新娘取走這兩把扇子,俗稱敬扇。

  新娘上轎(新娘上禮車):

  男方接嫁職員將女方準備之青竹甘蔗,繫於禮車車頂,並於根部掛豬肉及紅包,女方將陪嫁物品及回禮交給男女裝載上車。吉時到,由福德婦人與新郎牽新娘,頭上以竹篩遮掩(這天新娘最大,不與天公爭大),有身者以黑傘遮掩,護新娘入車內,出大廳時不能踩到門檻。陪嫁姐妹一同準備上禮車,新娘拿兩把扇子,扇子各包上紅包,車開動時,新娘丟下一把扇子,由新娘的兄弟拾起(放性地意謂丟掉少女習性準備做好婦人,不把脾性帶到夫家,也有留扇留善給外家之意,及情緒不散之意),帶走一把扇子(代表丟掉欠好的壞習性,把好的帶走),新婚不能轉頭看。女方陪嫁職員都上車后,前導車燃炮出發,女方亦應鳴炮以示祥瑞。禮車開動之同時,女方主婚人用嘴含酒,噴向車后,或用臉盆裝水潑向車后,示意覆水難收,叫新娘不要轉頭或痛恨,不會被休妻。

  新娘出門與上轎后不能轉頭看,以免走轉頭路。女方準備的用品及妝奩,一併隨禮車送去。所有人要脫離女方家時,絕對不能向女方家人說再見。

  潑水:

  所有人在脫離女方家時都不能說再見,新娘母親待禮車開動后,即潑一盆水,示意希望女兒嫁后不要太想外家,凡事以夫家為主。

  報喜:

  車隊到達男方家門時,迎親隊及男方家人燃炮祝賀。

  結緣:

  迎娶到達新郎家前,鳴炮迎接,媒妁先到下車,將緣錢掛在男方家大門頭上或先撒緣粉,嘴裏還要念祥瑞話:人未到,緣先到,進大廳,得因緣。

  拜轎:

  禮車到達新郎家時,新郎先用扇子在車頂上敲三下,又用腳輕踢車門三下。

  下轎:

  新娘由牙婆持竹篩(米篩)或黑傘(有身者),指導新娘下車。新郎給牙婆一個紅包答禮。

  入門:

  禮車到達新郎家時,由小男孩捧兩顆橘子(或蘋果)來開車門,新媳婦下車前應摸一下橘子(或蘋果),或將橘子蘋果位置交流(橘子與蘋果新人當天晚上要吃掉),併發給一個紅包(祈求祥瑞平安),下車時,由一好命婦人或媒妁婆,持米篩或黑傘(有身者),撐在新娘頭上,牽新娘進門。下轎后入門前須跨過烘爐(內點燃木炭、檀香或茉草),再踩破瓦片,稱為生炭與破瓦。新娘進門時應跨過門檻,不能踩到門檻。依序為偏激爐,跨過門檻,踩瓦片,完成入門。

  敬茶:

  新娘由一名福壽雙全的好命婦人率領出堂,依序送上甜茶給男方怙恃及尊長,此稱敬茶,敬茶時牙婆應先容男方親戚熟悉,並以祥瑞話祝福新人。

  稟祖(膜拜祖先)、拜高堂:

  新娘進門后,先焚香膜拜家中神明與祖先,稟明媳婦今天嫁到夫家,謝謝神明與祖先保佑,此為稟祖。膜拜祖先時口曰:參拜九玄七祖,祖公祖媽,某家祖先,今日吉日良時,某府陽世子孫某某某娶媳婦,謝謝祖先保佑平安順遂,今日媳婦某某某入門,特來稟明某家祖先,請祖先保佑伉儷恩愛,家庭圓滿,早生貴子。謝謝。膜拜好神明祖先之後,即拜高堂,其程序為新人一拜天地,二拜高堂,伉儷交拜,送入洞房。

  禮成:送入洞房

  入洞房后,將米篩放在新床上(意會生子),倆人坐在圓凳,二張圓凳的各一支腳椅,用一件褲子的兩條褲管套入(意謂未來將同心協力似同穿一褲)或者新郎與新娘同坐在墊有新郎長褲的椅子上(坐庫或坐財),示意兩人往後一心,然後新郎揭開新娘的頭紗,飲交杯酒,一起吃甜湯圓(由蓮子、花生、桂圓、黑棗等煮成,意謂早生貴子),新娘未脫下白紗忌坐在新床上(阻止有身時易害喜得厲害),其他親友密友忌入新居與坐新床上。桌上可放銅鏡壓驚。生肖屬虎者皆不宜進入洞房。

  拍全家福:

  全家人在家裡、喜宴最先前或送客后,可與所有親友拍攝合照。

  加入喜宴:

  準時入席,宴客大吉,賓主盡歡。

  娶親習俗:吃新娘茶

  婚宴之後,會舉行吃茶儀式,稱為「吃新娘茶」,題男方親友與新娘正式碰頭的時刻,舉行時要依倫理輩份,尊長至親優先,爾後平輩與同夥,親友們依輩份而坐,新娘由媒妁陪同,逐一敬奉。

  吃茶的順序,一樣平常分為六道,劃分如下:

  第一道:新娘端甜茶,媒妁口念,新娘出大廳,錢銀滿大廳,按輩份座位巨細,依序送上甜茶,然後轉回新娘房。

  第二道:端冬瓜糖或糖果奉敬。

  第三道:敬香煙。

  第四道:拿洋火點煙。

  第五道:收回茶杯,親友贈予紅包,講祥瑞話,新娘茶甜甜,明天生兒子。

  第六道:新娘贈予回禮給每一位吃茶的客人。

  吃新娘茶一方面是新娘與男方尊長親戚正式相見之禮,同時也是男方親友對新娘祝福的一種碰頭禮。

  娶親習俗:探房儀式

  新娘的兄弟提新娘燈(舅子燈)來探房,將燈置於床上,並口念「舅子進燈,新人出丁」。早年舅子探房多在娶親第三天,新娘的兄弟要帶紅花及餅來探,紅花獻給姐妹,姐妹接下后插在頭上,把原來插在頭上的取下,俗稱換花。新郎要給舅子探房紅包答禮。

  歸寧習俗

  歸寧習俗,即為女子出嫁后第一次回外家,婚後第四天、六天、十天或十二天,新婚配偶回女方家稱之為「回門」、「做客」、「返外家」、「歸省」。

  娶親的第三日新婚配偶攜帶禮物相揭同往女家,是新娘回外家省親的禮俗。新娘出嫁三天便回門,稱為「歸寧」、「三朝回門」、「頭轉客」,含有「立室不忘娘」之意。第六天或第十二天回外家,稱「二轉客」;滿月回外家,稱「三轉客」;滿四個月也有再回外家的習俗。而新女婿去參見岳怙恃,則有向他們示意「感恩感恩」之意,藉以增厚姻親之誼。

  探房娶親第三日女家派人(通常為新娘的弟妹)到新郎家,請新郎新娘相偕回外家,男方應給予紅包。新娘的弟妹應到新郎家,請新人一起回外家,俗稱雙人返。一樣平常都是上午接受約請,中午聚餐,日落時回家,俗稱「悄悄摸,生查埔」。新婚未滿四個月忌在外住宿,以是歸寧宴畢,新郎新娘即相偕齊返夫家。

  歸寧時,新郎準備禮物,如:橘子、蘋果(象徵甜蜜)、香蕉、椪餅或椪柑(象徵新娘肚皮會有身)、酒等等,禮物的數目均應為雙數。新人進入廳堂先拜祖先,新女婿要隨同去參見岳怙恃,有示意「感恩感恩」之意,最後會見弟妹子姪,並贈禮儀。入門抵女家門前時,即由女先走,男隨後,進廳后同拜祖先,次拜岳怙恃及尊親友好。聚餐晏餐中,每一道菜上桌,必由新婿先動筷子。

  辭寧時,外家準備回禮,如米香、糯米糕、桃餅、蜜餞、兩隻有根有恭弘=叶 恭弘的甘蔗(祝福新人甜甜蜜蜜、透頭透尾),種子雞一或二對(約二~三個月大的公雞、母雞各一隻,準備新娘生產時進補用)。橘子、香蕉供新人帶回男方家中。辭歸女婿辭歸時,女家贈以糕餅、雛雞二對(示意繁衍)。新娘將鉸剪針線鞋等一併帶回夫家。進入男方家返抵男家時,應男前女後進入家門。

  歸寧習俗,北部習俗,女方於訂親日宴客;南部習俗,女方于歸寧日宴客。

  滿月習俗

  滿月習俗,滿月禮在嬰兒出生滿一月舉行,又稱「彌月禮」,滿月時所做的祝賀稱「做滿月」。

  滿月代表母親與嬰兒已經正式做完月子,並宴請親友密友,現代人多數以彌月蛋糕或彌月油飯分送親友。親戚與密友,攜賀禮前來,主人家也宴客款待客人。

  滿月習俗除祝賀「彌月之喜」外,並舉行儀俗,有剃頭、祭拜祖先神明、送頭尾與遊行。

  剃頭(落胎髮),剃髮儀式,讓嬰兒有去除穢氣。剃胎毛能夠使新長頭髮濃密漂亮,另有重新最先、圓滿一生之意。剃頭時,準備紅雞蛋、鴨蛋、艾草、蔥、石頭,請有履歷的剃頭師傅,同時在浴盆里備好陰陽水(一半煮開的水+一半生水)放入紅雞蛋(紅頂)、鴨蛋(壓煞)、艾草(清凈)、蔥(伶俐)、石頭(代表作膽以及頭殼堅硬),由剃頭師傅幫寶寶剃掉頭髮及眉毛后,拿起雞蛋在寶寶臉上滾一圈,再拿鴨蛋在身上滾一圈,說著"雞卵面、鴨卵身"等祥瑞話,希望寶寶能有雞蛋般漂亮的面龐,及鴨蛋般結實的身體。

  祭拜祖先神明,稟明家中新添男(女)兒其生辰、八字,並祈求庇佑。

  送頭尾,祝賀外孫彌月之喜,外婆家要送外孫重新到腳穿着的所有衣物,指的就是寶寶重新到腳所需的種種器械,包羅衣服、帽子、鞋襪、蒙被、蝦仔衫等等,另有外媽圓、紅龜稞、紅桃、禮燭等。通常外婆家送來的衣服背後都市綉上"卍"字,象徵保平安的意義。


陰陽宅立向的秘訣(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