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博士:每個家庭都希望家人平平安安。哪個企業老闆又不希望員工平平安安,不要發生意外事故而引致傷亡呢?於是就有許多物品是用來增添吉祥的了。
天珠
天珠可以分為老天珠與新天珠。由一眼到十三眼。還有天地眼、寶瓶、蓮花、虎紋、馬齒、壽珠、板珠、線珠等。天珠可接天光引地氣,吸收日月星辰及大地之靈氣,持有者除可消災解厄外,還可在商場上事業順利。戴在身上就成為易經上所謂的天、地、人三才合一,對事業有很大的幫助。不論是老天珠或新天珠,它的寶貴就在於其強烈的磁場。一般而言,體積越大,磁場越強。
各類天珠的象徵性及意義功能:
一眼:具有一般利益、可使心情舒暢、心思清明。
二眼:並蒂蓮一般生長、玉樹連枝;主家庭美滿、夫妻和睦。
三眼:福祿壽三星拱照;主障礙快速平息。
四眼:旭日東升、各顯四方、生老病死、減輕四苦。
五眼:五方財神加持、得財添福;主無往不利。
六眼:解脫六道之苦、消災解厄;主六六大順。
七眼:正法不斷增長;主福慧圓滿。
八眼:得八大菩薩助持、平息八部的傷害;主獲入下直。
九眼:慈悲等自然增長、具九乘之功德;主權威顯赫。
十眼:鴻運當頭,十拿九穩,主大功告成。
十一眼:消災解厄、無往不利;主添福添壽。
十二眼:勇猛超群、六六大順、名聲響亮;主聲名遠揚。
十三眼:福德增上,金玉滿堂、趨吉避凶;主大吉大利。
龍眼:智能與福慧合而為一的最高境界。
如意:瑞氣千祥、美滿如意。
寶瓶:聚吉納財、生意興隆。
虎紋:剛毅堅韌、增長智能。
蓮花:和諧安祥、凈化人心。
閃電:步步高升、氣宇不凡。
日月:陰陽調和、離苦得樂。
龜甲:延年益壽、長命百歲。
天地:百福千祥、相得益彰。
杵:招福擋煞、趨吉避凶。
線珠:一世亨通、神妙無比。
麒麟
麒麟為瑞獸的一種,古時亦稱為“仁獸”。既是吉祥之瑞獸,也是仁慈之瑞獸。
相傳麒麟是最喜歡幫助好人的,它對孝道積善的人特別照顧,故有“仁獸”之稱。當麒麟見到壞人時,便會追着這人來咬。所以一些奸角或是從事與黃、賭、毒有關的行業,不論其住宅或是公司,都不可以擺放麒麟的。
麒麟的頭部有角,似龍;而其身似鹿身,滿身長滿麒甲片,長毛卷鬚,神態十分生動,是中國古代圖騰的一種瑞獸代表。
現在市面可買到的麒麟,種類很多,形狀各有不同。有的是瓷制,有的是銅製,有的是石制,當然也有玉制的。在風水上的用途各有不同。
我們的祖先相信這些圖騰有着原始的神秘力量及影響。
瑞獸是吉祥、祥和的化身。麒麟當然有這種特性。除此之外,麒麟更有以下的作用:
一是有避邪擋煞的作用。如門前見長廊直衝大門,犯了穿心煞,可用一對麒麟擋之。如查“煞氣弱”,如走廊不太長,可用一隻麒麟來擋煞。但如果“煞氣強”走廊又長又直的話,就必用三隻麒麟來擋煞。
二是有化解“三煞”的用途。三煞按流年的所屬而排在不同的方位。我們每年在通勝都可以查到,或可在流年運程上查到。解三煞必須用三隻麒麟(最好是已經開光的麒麟),放在三煞的位置便可,而頭部要向著三煞方。
三是有將家運轉好、災禍減輕的用途。麒麟是吉祥的代表,將其它放在家中, 有鎮宅避邪,增添家中吉祥的作用。不單令屋主事業順利,連帶財運亦會好轉。除此之外,麒麟還能替主人擋去滯運的霧氣。一般用於轉運的麒麟最好是經過開光的。其力量才能發揮得淋漓盡致。
四是有化解白虎的效用。在家居的白虎方位,安放一對麒麟,可化解白虎方的凶性,令宅內居住的人平安。物別是白虎方外面在煙囪或尖銳之物沖射外,更加要安放已開光的麒麟。
麒麟是一瑞獸,一般家庭不論什麼位置都可以安放。其外形也十分美觀。用於送給親友為禮物,是很好的。
竹樹
在家中或商鋪及工廠,多有種竹樹的。有着竹報平安的意義。當然在香港一類寸金尺土的地方,要實現是很困難的。其它地方尤其是平房建花園的則極容易做到。
不過,既然種竹樹,是取竹報平安的意義,便可以種文竹之類。也可以用花瓶來種竹。若不用花瓶種,也可以把一隻大花瓶放在竹樹旁邊,以達到名符其實的“竹報平安”。
花瓶
花瓶的“瓶”字與平安的“平”字音同。所以,在家中擺放花瓶有使家人平安的誘導。
在公司擺放花瓶,則希望工作人員身體健康,心情狀態良好,工作效率高。
擺花瓶是很有講究的,如花瓶的形狀、顏色、與方位,這都將影響到花瓶所起的作用與效果,比如,如果不合時宜地將花瓶擺放在某個人命局八字的“桃花位”上,則此花瓶就成了“招桃花”的物品了,而造成易惹男女是非。不過,這對於老大難的人來說就是一件喜事了。只須將花瓶擺放在桃花位內,則可變成招桃花的物品了。
心經
心經原名叫“般若波羅密多心經”,是佛教一篇經文,由唐朝三藏翻譯過來,現在民間十分流行。一般來說,住宅多掛在客廳中,而公司則掛在董事長或總經理的辦公室內。
角符
“角符”是一種菱形物體,其質是密臘。所謂“千年琥珀,萬年密臘”。它是樹木中流出來的脂,經過逾千萬年所形成的化石。
琥珀是可以入葯。它可以安神、利水、活血化瘀、鎮驚。
而在佛教中,認為琥珀密臘為吉祥物,可以擺放在壇前供奉,能令希望加速達成了。
角符便是利用密臘雕成菱形,中間鑽一孔,再將一咒文捲成圓柱形塞入孔中,然後被繩子穿着掛在寺內經眾法師寺僧嘴念數十年或至數百年。當寺中遇上大德捐款,便會除下角符給他們隨身佩戴,以期達到消災解難,保佑平安的效果。
有此僧侶會選上特別喜歡的角符,當念上某個數目的經文後,便會刻上印記。所以有些角符便出現一些符號,這些符號便是印記了。
現在的“角符”多是按需要所畫的“符咒”折成三角形,用黑布包竹恭弘=叶 恭弘、茶恭弘=叶 恭弘、稻穀等縫起來,隨身攜帶或放於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