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然,秦漢之際,陰陽五行說已日臻完善。陰陽五行屬性在本質上是一種關於事物之間普遍聯繫的學說。陰陽着重於事物部具有相反屬性的兩個方面的對立和統一,由此揭示事物發生和變化的原因。五行則側重於亊物的分類及其屬性的關係系統,有利於揭示事物內部結構和相互關係。
有了陰陽五行這樣的思維模式和理論工具,在當時海內大一統的政治需要和天人合一的社會思潮影響下,學者們紛紛去構建自己龐大的統一的宇宙圖式。
陰陽五行屬性,比起齊國稷下學派的《管子》的自然界體系來說,戰國末的《呂氏春秋》中的《十二紀》已蔚為大觀。它根據人法天的思想,以陰陽五行為基礎,為自然變化和社會活動編製了一個無所不包的龐大體系。這個體系就是以四時十二紀(時間)為框架的宇宙圖式。其中涉及天、地、人三方面十多項事物,包括農事(生產活動)祭祀(宗教活動)和政令(政治活動)。作者認為它們彼此關聯,相互配合,皆以陰陽的消長、季節的變換而相應地發生變化。因此,首先把五行跟四時配合起來。在作者看來,季節的變化是照着五行相生的次序進行的。這裏出現了個矛盾,季節只有四時,不成其為五。怎麼辦?作者便將五行中的土安排在季夏之末,“其位中央”,“其數五”。土雖不佔一個整月,卻處於了五行的中心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