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八字 六爻占卜 正文

頻繁算卦有什麼好處

說到算卦這個話題,有點沉重,因為平台不提倡這類的話題,有些沉迷八字的人偏要較真這些論斷,年前一位老先生在網上聊天,自說對六壬非常擅長,由於是朋友也不好意思推脫,於是隔空給我測了一卦,說得頭頭是道,然一條也與我的實際不符,我也沒有過多地反駁此事,我對《易經》書籍接觸多年,不敢說精通,只能說是興趣愛好,因為喜歡傳統文化,有時也在琢磨,我們學習學《易經》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算命嗎?當然不是,《易經》是哲學,而且是古人認識自然規律與總結的結晶,被稱為“大道之源,群經之首”的確不為過,因為他對哲學、中醫包括我們日常生活都有比較大的影響。我們後人只有正確認識這件事,才能更好地學習它併發揚光大!所以,我個人不贊成總是勸人去算卦,特別是頻繁地去算卦。


相信什麼你將得到什麼--信仰


首先作為一個人,我們要有點信仰,只有信仰我們才可能活得更有意義!


當然這是大道理,信仰不一定是儒釋道,也不一定是什麼基督教,那馬克思主義也是一種信仰,不管你信什麼,總之建議你要信一個,如果你不信也沒有關係,至少你心中要有一種使命感,比如說你為誰活,你的夢想是什麼,你的做人做事的底線是什麼,總要有一個吧!只有這樣,我個人認為你才能“跳出三界之外,不在五行之中”,不受“命運”這個詞來困擾!


之前一位老上司,因為大家都喜歡傳統文化,而且彼此都喜歡與崇拜《易經》這個神密的文化,所以一碰到問題,這位老上司便喊我過去,要麼是搖一卦要麼是測一下,即使印個名片,我要用九宮圖套一下吉凶,搞得我也是哭笑不得,我個人認為我們對《易經》不應過於地迷信它,他就是一種古人認識自然規律的哲學書籍,孔子在做《易傳》時,也強調《易經》其實有四種用途,其一,以言者尚其辭;其二,以動者尚其變;其三,以制器者尚其象;其四,以卜筮尚其占。這是什麼意思呢?簡而言之,用以說教時,注重它的辭,即是關注《易經》的爻辭時,我們可以用它講解如何認識世界與宇宙;如果關注其變化時,可以用它指導我們的行動;如果觀察每一卦的外形,可以製造一些我們日常的工具,比如《離》卦形狀,古人製成了網,可以用來捕捉食物,比如《鼎》卦,可以用它來燒煮食物等。如果注重它的占筮方法,則只能用於算命了。所以我建議最好不要鑽進算卦這個牛角尖內,要做到“善《易》者不卜”的境界。不能動不動都歸到“命”當中,而忽略了自己的“全力以赴”的最後一拼。


我記得前幾年,我去考駕照,考科目三時,倒是這個過程讓我明白一個道理,自己需要逼自己一把,當時考試時,我剛坐進駕駛室內,考官告訴我下午考試,因為到中午下班時間,本來是第一次考科目三有點緊張,在模擬時,被一個小姑娘教練罵得狗屁不是,自信心受到了嚴重打擊,這個剛一開考便叫停,不知是吉還是凶。按照一般的常理應該等到下午開考看運氣了,而我沒有這樣想,我想着這次一定要考過去,因為我科目二我考了三次,自信心受到了打擊,而科目三不能就此受挫,我於是馬上打電話給那位早上的那位教練小姑娘,我又開着他的教練車將考試現場又模擬了兩圈,一圈費用是150元,有了中午的兩圈練習,下午我順利地過了科目三,當晚便拿到了駕照,教官也挺好奇問我是不是之前開過車,我便告訴他在實情,而與我同去的幾個女孩子,有好幾個未過關,現場還哭得不行,雖然對於大部分人而言考駕照可能是件小事,但從這件小事中我覺得,不管大事小事都要把握好每次的機會,如果沒有中途的開小灶多練的兩圈,我也不知道是否能過,所以我們要以积極的心態來對待每件事情,一定要做到全力以赴,這樣就不會給自己的人生留下遺憾。


《論語》:“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則無所得矣”,所以人一定要有一個信仰,如果沒有信仰,至少要有一個使命與信念,不能動不動就歸於“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