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7月1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修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去掉了“算命、算卦、看相是封建迷信……”的條文。1982年12月4日,全國人大第五屆第五次會議通過修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不但無“迷信”二字,而且在第四十七條中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進行科學研究、文化、藝術創作和其他文化活動的自由。國家對於從事教育、科學技術、文學、藝術和其他文化事業的公民的有益於人民的創造性工作,給以鼓勵和幫助”。這不僅去掉了幾十年套在周易應用研究身上“封建迷信”的枷鎖,而且為我國的周易信息預測科學的應用研究指明了方向。因此,任何人任何單位以任何借口壓制打擊周易的研究與應用都是違法的。這正是憲法保駕護航,易學揚眉吐氣!
雷潔瓊副委員長在1997年海峽兩岸周易學術研究會上的講話指出:“在新世起之交的歷史時刻,科學地理解和研究《周易》,對於我們站在新的高度,重視審視人與自然的關係、人與社會的關係,包括各種人際關係、社區關係、民族關係、國際關係,都有重要意義……我們應該在跨入二十一世紀的關健歷史時期……,弘揚保合太和的精神……”
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當然不能割斷歷史,不能脫離包含歷史傳統在內的國情和民情,優秀傳統思想文化蘊含着許多精華,可以直接、間接地為建設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所利用或借鑒,讓更多的人了解我國優秀傳統思想文化,並從中吸取營養,這對於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質、增強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振興中華都有着不同尋常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