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序
六壬的程序嚴整而精緻,變化多端而又有規律可循。在清代大作家李汝珍的《鏡花緣》一書中,大概細心的讀者都會注意到李氏在第七十五、第七十六回中,對六壬預測程序的生動描述。
紫芝走到芍藥軒。房內並無一人,窗外倒象有人說話,輕輕走到紗窗跟前,朝外一望,原來再芳同芸芝緊靠窗子,坐在那裡說話。只聽芸芝道:“這有甚麼要緊,怎說拜起老師來了?”再芳道:“此話倒出我的本心:妹子這個念頭,並非一朝一夕,已存心中幾年了。向日聞得古人有‘袖佔一課’之說,真是神乎其神,我只當總是神仙所為,凡人不能會的,後來才知袖佔一課,就是如今世上所傳大六壬課。妹子聽了,四處購求課書,日日習學,再也不能入門。要訪一位精於此道的求他指引,訪來訪去,比訪神仙還難。今幸遇姐姐,豈不是我心上老師么?妹子並非求精,只要姐姐指點,能夠入門,起得‘三傳四課’,心愿也就足了。”芸芝道:“若能會起三傳四課,底下功夫,自然容易。可惜妹子所着《大六壬指南》此乃小說中之《大六壬指南》,與陳公獻之同名書不是一回事。——作者注。尚未脫稿,姐姐如將此書一看,登時就能瞭然。至於古人之書,精微奧妙則有之,若講入門,倒是罕見的。”
再芳道:“請問姐姐:何謂‘地盤’?妹子再也弄不明白。”芸芝道:“世人學課,往往半途而廢者,皆因‘天地盤’分不明白之故。其所以然者,總由前人於入門一條,未能分晰指明,學者又不能細心體察,所以易於忽略。妹子今將地盤寫一樣式,再細細註解,自然易於領略。”……只見上面寫着:
巳 午 未 申
辰 酉
卯 戍
寅 丑 子 亥
……紫芝在窗內看的明白,不覺喜道:“原來地盤卻是如此。”
再芳道:“妹子適觀此式,地盤業已明白。請教天盤式子呢?”芸芝道:“天盤隨十二時流轉,每日式子十二。要明天盤,先記月將。月將者,太陽請看“十二將”。也。……假如正月雨水後起課,應用亥將,來人口報寅時,即以亥將加在地盤寅時之上,依次排去,就是天盤。今寫個樣兒請看。”
天 將 水 正
盤 寅 后 月
式 時 亥 雨
寅 卯 辰 巳
丑 午
子 未
亥 戌 酉 申
紫芝看了,只管暗暗點頭,記在心裏。
再芳道:“這天盤式子,妹子也明白了。請教‘四課’呢?”芸芝道:“凡起四課,有六句歌決須要讀熟:‘甲課在寅乙課辰,丙戊在巳不須論,丁己在未庚申上,辛戍壬亥是其真,癸課由來丑上坐,分明不用四正辰。’此訣皆指地盤而言,切須牢記。今以甲課在寅而論:即如甲日佔數,須在地盤寅上起第一課。寅上者,即天盤所加之時。假令三月穀雨后占課,應用酉將,來人口報丑時,本日系甲子日,今將先排日子,後起四課樣子寫來你看。”
子 甲
丑 寅 卯 辰
子 巳
亥 午
亥 酉 申 未
紫芝看了忖道:“原來起四課,先將本日干支排在兩處,倒要看她怎樣起法。”
……只聽芸芝對再芳道:“天盤排定,先將本日干支從中空一格寫在兩處,再起四課,今把一課、二課、三課、四課寫來你看。此是起課入門,最為切要,向來看課書從未指出,以致初學無人入手。這是妹妹因姐姐學課心切,所以獨出心裁,特將門戶指出,姐姐從此追尋,可以得其梗概了。”
紫芝忖道:“向來課書只講三傳,從未講到四課,令人無從下手,非口授不能明白;今既曉得天盤、四課,再將課書三傳合參,自能知其來路,何必又要口授。他向來不肯教我,那知我倒會了。”
辰 申 午 戌
申 子 戌 甲
丑 寅 卯 辰
子 巳
亥 午
戌 酉 申 未
芸芝道:“我把這個式子一層一層分開講給你聽:即如甲子日起課歌訣是‘甲課在寅’,即看地盤寅上所加之時,如所加是戍,即於日干甲上寫一戍字,支幹中間所空之處亦寫一戍,凡課皆如此。此是第一課。一課起后,再看地盤戍上所加之時,如所加是午,即於戍上與一午字,此是第二課,蓋寅上得戍,戍上得午也。二課起后,再行地盤子上所加之時,如所如是申,即於日支子上字一申字,子字之旁也寫一申,亦如第一課戍字一樣,凡占皆如此。此是第三課。三課起后,再看地盤申上所加之時,如所加是辰,即於申上寫一辰字,此是第四課。你把這話同那式子對看,無不瞭然。”……
紫芝在窗外喊道:“我明白了!”把二人嚇了一大跳。毛忠賢在《<鏡花緣>對<紅樓夢>女性問題的反思》中指出:“經學、史學、音韻學、訓詁學、音樂……壬課等等,都是影響重大而有實用價值,為社會國家所重視的專門學問。”(《文史知識》1989年第11期,第58頁。)
…………
從上文的描述中我們可以看:古代妙齡女子,她們是多麼純真,多麼樸實的態度來看待六壬和學習六壬的呵!有何迷信之謂呢?
看來李汝珍也是通曉六壬的,他不愧是博學多才的大作家。然而六壬的九大起課方法,他沒有講,這仍然使得試圖學會六壬的道德之士好似隔霧看花望洋興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