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格剖象法是如何計算的?
提及“掐指一算”,人人會很自然地遐想起那些語言神神叨叨、行蹤飄忽不定的江湖術士、算命先生。那些人總是以“察天地之理、通鬼神之志”自詡,每次占卜時,做一大堆的神秘儀式,然後掐指一算,便最先對你的宿世娓娓道來、對你的今生品頭論足,大有“乾坤盡收在手”的感受。
實在“掐指一算”並不神秘,並不能真算出未來的事情,更談不上什麼所謂的“天機”。“掐指”只是昔人在占算時,將天干、地支、八卦、五行等信息根據一定規則排納入左手食指到小拇指的指節后,再通過默念口訣用大拇指依次點算,到達將天干、地支、八卦與五行相配的目的,以利便占者通過五行的生克等關係來舉行推算展望而已。
下面就簡樸地先容兩種“掐指一算”的內容。
熟悉易經的同夥知道易學領域有兩套基本的排卦方式:伏羲先天八卦圖和文王後天八卦圖,這兩張圖都是後世易經占卜的基礎。為利便影象“九宮格”形式的八卦圖,昔人找到了一件自然的影象載體——左手手掌。由於每小我私人的食指、中指和無名指都劃分有三段指節,以是拼在一起便形成了一個自然的“九宮格”,若是將八卦圖的信息記在手掌上,那麼占者隨時都能夠挪用推算了。那麼為什麼選“左手”呢?筆者以為,這很有可能是由於右手需要握筆隨時紀錄推算效果所致,若是是“左撇子”,那麼他就會選“右手”了。下圖就是占算者默記在左手指節上的八卦圖。
在八卦納排入手以後,占算者再配合口訣,便可以將数字與八卦對應起來,利便“以數起卦”以及後續的推算。好比後天八卦的口訣是“一數坎兮二數坤,三震四巽數中分,五寄中宮六干是,七兌八艮九離門”。另外,除了數、卦對應外,基於後天八卦的京房八宮卦系統還將五行配入八宮,如上圖。這裏要注重,八卦圖的偏向是左東右西、上南下北!
【食神制殺格】即食神、七殺為主的組合
除八卦外,古代算者還將用來紀年月日時的天干地支(俗稱“時刻八字”)也納排入手,利便搭配五行舉行推算。在納排前,我們需要先領會五行在指節上的排布。這個排布與適才講的京房八宮卦系統中的五行排布基真相同,僅有一點小的區別,詳細見下圖。
在領會五行各自對應的指節區域后,我們再將天干、地支劃分根據“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葵”和“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順序依次納排入手,然則納排偏向有考究,“天干”的納排順序出現阿拉伯数字“3”狀,“地支”的納排順序出現“風車”狀。詳細見下圖箭頭所示。干支排定后,各自對應的五行便一目瞭然,好比甲、乙屬木,丙、丁屬火,又好比子屬水、丑屬土等等。
有了這些規則,昔人在占算時只需動着手指便可以輕鬆地將干支、八卦等龐大的信息與五行舉行搭配,再通過五行的生克等關係舉行後續的解卦占卜等事情。由於這個巧妙的規則,占算者自然能夠“曉天地之理、通鬼神之志於一手”了。
說到這兒,信託人人對“掐指一算”不會再感應神秘生疏了,而且會被我們中原文化的精妙和偉大所折服。在千百年前誰人生產力還對照低下的農業社會裡,我們的祖先居然能用一種逾越時代的哲學頭腦將“宇宙和人類社會的最終紀律”抽象成“用一隻手就能完全掌握的符號”,並通過這些符號的相互作用完善地詮釋着“天人合一”的哲理,真是可嘆啊!
源自:盧師傅博客
話說五行缺木的人究竟有啥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