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20年時間完成的事
行動樂成學:跳蚤與爬蚤
時間:2014-09-13 作者:未知2 編輯:小故事
科學家做過一個有趣的實驗:他們把跳蚤放在桌上,一拍桌子,跳蚤迅即跳起,跳起高度均在其身高的100倍以上,堪稱天下上跳得最高的動物!
然後在跳蚤頭上罩一個玻璃罩,再讓它跳;這一次跳蚤碰着了玻璃罩。延續多次后,跳蚤改變了起跳高度以順應環境,每次跳躍總保持在罩頂以下高度。
接下來逐漸改變玻璃罩的高度,跳蚤都在碰釘子后自動改變自己的高度。最後,玻璃罩靠近桌面,這時跳蚤已無法再跳了。
科學家於是把玻璃罩打開,再拍桌子,跳蚤仍然不會跳,釀成“爬蚤”了。
跳蚤釀成“爬蚤”,並非它已損失了跳躍的能力,而是由於一次次受挫學乖了,習慣了,麻木了。最可悲之處就在於,現實上的玻璃罩已經不存在,它卻連“再試一次”的勇氣都沒有。
玻璃罩已經罩在了潛意識里,罩在了心靈上。行動的慾望和潛能被自己抹殺!科學家把這種徵象叫做“自我設限”。
許多人的遭遇與此極為相似。在發展的歷程中稀奇是幼年時代,遭受外界(包羅家庭)太多的指斥、襲擊和挫折,於是振奮向上的熱情、慾望被“自我設限”壓制封殺,沒有獲得實時的疏導與激勵。
既對失敗驚慌不安,又對失敗習以為常,損失了信心和勇氣,逐漸養成了懦弱、猶疑、狹隘、自卑、孤僻、畏懼肩負責任、不思進取、不敢拼搏的精神面目。
這樣的性格,在生涯中最顯著的显示就是同流合污。與生俱來的樂成火種過早的熄滅。
樂成是每一小我私人的夢。這個夢與生命同在,至死方休。根據弗洛伊德的理論,人生來就有“做偉人”的慾望。“做偉人”實在就是“樂成”的集中显示。
弗氏之後的一些心理學家經由研究,也得出一個相似的結論:豈論民族、文化、歷史、家庭、性別和歲數,
人天生就有愛受讚美、喜歡人尊重的強烈願望和傾向。這是“人”的共性。只追前一名
因此,可以這麼說,樂成的渴求與生俱來——由於,樂成是獲得讚美與尊重最有用的途徑。正如美國的約翰·杜威所以為,人類本質里最深遠的驅使力是“希望有主要性”。
以至於有些罪犯自述,他之以是縱火、殺人,就是為了讓人們知道他,親眼眼見別人一聽到他的名字就犹如五雷轟頂,那是他最感知足之處。
追求樂成是人類的本能。人為樂成而來,也為樂成而活。絕大多數人能堅韌不拔地走完人生歷程,就是由於樂成的盼望始終存在。把它稱做信心也好,使命也好,責任也好,義務也好,總有期盼和懸念,總有要完成的欲求。否則心有不甘,難以暝目。
樂成意味着富足、康健、幸福、快樂、氣力……在人類社會裡,這些器械總能獲得最多的尊重和讚美。人人追求樂成。普天之下,貧富貴賤,有誰會站出來說,我不想樂成, 我不願樂成?!
樂成始於心動,成於行動。要排除“自我設限”,要害在自己。西諺說得好:“天主只拯救能夠自救的人。”樂成屬於願意樂成的人。樂成有明確的偏向和目的。你不願樂成,誰拿你也沒設施;你自己不行動,天主也幫不了你。
樂成並不是一個牢靠的蛋糕,數目有限,別人切了,你就沒有了。不是那樣,樂成的蛋糕是切不完的,要害是你是否去切。你能否樂成,與別人的成敗毫無關係。
只有自己想樂成,才有樂成的可能。
把斧頭推銷給小布什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