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我人的心情是可以左右夢的內容的,今天我們來學習一下。
夢是人在睡眠過程中的一種正常生理現象。每個人都會做夢只是有多、有少;有的醒後記憶猶新,有的模糊不清或覺察不出。那些斷言自己從未做過夢的人,只不過是忘記了而已。
因此,對於做夢不必大驚小怪。當然,如果經常夢到死人什麼,或者做夢過多,影響正常的睡眠,醒後頭腦昏沉,精神恍惚,全身疲憊無力,夢境仍久久纏結腦中不散,這就屬於病態,有損於身體的健康。到底夢是怎樣形成的?周公解夢從中醫理論來說說,中醫學理論認為:陽入於陰則寐,陽出於陰則寤,再具體一些,就是衛氣入陰則寐。
當衛氣入於陰時,體表溫度降低,人進入了睡眠狀態。但是陰主靜,陽主動,在陰中潛藏的衛陽,其活躍主動的本性是不會改變的。當衛陽剛進入陰分時,陰陽處於相對穩定之中。衛陽雖然想衝破陰分的控制,但並不引起質的改變,故陰陽相抱而又不離的局面沒有變化,人此時多處於少夢的熟睡中; 隨著衛陽不斷地積蓄力量,到了某階段,陰分的控制力與衛陽衝出陰分的力量相抗爭,衛陽潛涵於陰分的平靜局面被打破,就出現了陰陽相對抗、相爭鬥的情況,人就進入了多夢的睡眠之中了,直到陰又控制了衛陽衝出去的勢頭,陰陽達到一個新的相對穩定時期,做夢多時刻就告一個段落。當人體衛陽再經過一段時間的力量積蓄和準備,又開始了衝出陰分的爭鬥,次準備的時間較上一次短,而陰陽相爭的時間較長,故做夢的時間自然較第一次做夢期長。
經過幾次這樣的反覆,陰陽相對穩定期越來越短,而對抗期越來越長,直到最後陰分的力量再也控制不住衛陽,衛陽終於衝出陰分的涵抱,人也就覺醒了。
陰陽的最後一次對抗的時間最長,程度最激烈,故做夢時間也最長,夢境的印象也最強烈,人們能回憶和記住的夢,多數是這時期的夢。
夢的形成是有規律的。如果你失眠多夢,或許能從中受點啟發。科學的假設只有兩個:
一,做夢是人腦在接收與處理來自遠祖遺留的內部信息,這些信息與人類生存有關。同時做夢也是分析與儲存當下生活中的信息,做夢時大腦活躍,神經觸突間信息交流頻繁,類似計算器。
二,人深睡時心跳呼吸變慢,體溫降低,到一個臨界點,心跳不能再慢,體溫不能再低,人的潛在意識發出警覺。做夢的時候肌體、內臟、大腦都開始活動,這些活動提高心律、加快呼吸、升高體溫、排除代謝毒素。做夢的文化假設相當多。比如把夢當做一種生活的啟迪或預兆;或把夢看做心靈的一種藝術創作;或把做夢看成靈魂脫離軀體到處漫遊……當人們在晚上分別時會說“做個好夢”,把美好的期待說成“夢想”,把達成心愿說成“圓夢”。把身處險境描述為“彷彿身處噩夢中”,面對不期而來的幸福,人們說:“我是不是在做夢?”
心理學者認為夢是潛意識打開的一扇窗戶,把釋夢看做是通達人潛意識的快捷方式,對夢的解析已成了心理治療中的重要內容。心理學家榮格認為,夢有一種重要的心理補償調節作用,是一個內在的自我平衡系統。在我的臨床中,的確發現許多幸福的人做悲傷的夢,閑適的人做緊張的夢,抑鬱的人做快樂的夢,滿足的人做失落的夢,這倒應驗了東方文化中“夢是反的”的學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