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夢吧用一個夢來解釋如何用格榮的釋夢理論來釋夢,來分析一下這和周公解夢又有何異同,夢者是一位21歲的女青年。
夢境:這個夢重複出現過四五次。我爸爸被敵人追捕,我和媽媽要到寺廟裡避難。寺廟在一條大河的那一邊,河上有一座優雅的竹橋。我和媽媽在竹橋上與爸爸告別,敵人也在橋上拉扯爸爸。我只想快快和媽媽下橋,而爸爸註定是要被敵人帶走的。下了橋就是極樂世界了,沒有紛爭,只有安寧。
有 關夢的背景材料和一部分聯想是:夢者女,今年快21了,要讀大四了。跟爸爸媽媽關係都很好。爸爸很疼我。媽媽是我的朋友。爸爸不愛說話,媽媽這幾年有點歇斯底里,但可能是更年期的癥狀。家庭條件一直不錯啊。爸爸是大學,媽媽是中專。那座橋很優雅,配在那個情景里,像一幅山水寫意畫。河那邊的寺廟很古樸,但很有感召力。寺廟後面還有山,朦朧的連綿起伏的山。敵人至少有兩三個吧,並不是太凶。旅遊的時候去過不少寺廟,只是讓我感到心裏很安靜,並沒有產生其他的想法。在那個夢裡,我能感覺到到了橋的那一邊,就是我的歸宿了。但有一次還夢到過是要到那裡暫時當尼姑,等躲避開這一段,爸爸回來好團聚。有過幾次遇到流氓的經歷,其實讓我對男性覺得有些厭惡。我的戀父情節確實挺重的。我找的男朋友是我崇拜的對象,可後來我發現我們性格上有那麼多不協調的地方。每次媽媽歇斯底里發泄的時候,我和爸爸雖然不說話,但內心必定是相互同情的,因此和爸爸的感情,雖然沒有過溝通,卻是異常深厚的。小時侯得過嚴重的氣管炎,吃藥吃的腎不好了。
用與周公解夢不同的格榮理論如何來分析這個夢的呢?我們來分析一下:
解釋1:如果這是個大夢的話,則夢中的所有都是夢者的心靈結構的投射。
如夢中的大河是集體無意識,敵人是陰影原型,媽媽是大母神原型,爸爸是阿尼姆斯原型,橋既是隔離意識和集體無意識的東西(如語言、前意識、個人無意識等),又是通往集體無意識的橋樑。寺廟是大母神的居所。廟后的“朦朧的連綿起伏的大山”和大河一樣,也是集體無意識象徵。我則是人格面具。夢就是夢者的集體無意識要告訴夢者:你需要讓你的阿尼穆斯原型的利比多和陰影原型的力比多更好地分化,更多地進入意識(留在橋上),讓你的人格面具和大母神回到他們的發源地——集體無意識那裡(下橋)。
夢是向夢者指出了一條個性化的道路。用大白話說,就是警告夢者不要老是女人味十足,不要壓抑自己身上的攻擊性和男性氣質。這樣一來,意味着夢者的虛假的、分裂的自我(ego )的死亡,假自我死亡的結果是夢者真正達到集體無意識和意識渾然一體的極樂世界。
解釋2:這是一個集體無意識的夢,什麼叫集體無意識,我過去曾下個一個定義:精神演變過程中要經歷的場境,集體無意識是種再教育,關於死亡與再生的再教育,至於這個夢和自己的生活有什麼關係要接受精神分析才能知道。從民間傳說和文學中我們知道,人死了要經過一座橋,才能到閻王那裡報到,然後閻王說你死期未到,你又得回來,在橋上被人推下橋,這樣才能再生,章子怡演那個電影跳下橋就是表現的這樣死亡與再生的主題,指環王中的斷橋也是這個主題:橋必需斷掉或超自我掉下橋。橋下的確是極樂世界,那個廟即是死亡世界,廟:佛、道、祖先的處所,只有進入死亡狀態(這裏的所謂死亡實際就是體驗虛空)你才能和你被壓抑的自我即以佛道、祖先為符號的衝動接觸,你的超自我死了,你才能振救自己的父親,廟同時還是自居的母親或肉體象徵,這裏自居的母體的場境你如果進去了會發現很象著名遊戲《竟技場》中某些場境,這裏永遠在毫不留情的互相殘殺,外部世界只不過是它的投影而已,就肉體而言,我們從不擁有自己的身體,我們貪戀舒適的身體或異性的身體只不過是無意識的對過去身體和母體的先前佔有,宗教修行或微精神分析中出現的權威幻影都是超自我的化身,但也是被壓抑的衝動。弗洛伊德說,超自我和自我的關係就是未分化的自我和客體之間的關係:
超自我=夢中的自我
自我=所有的客體
你夢中的父親既是現實中的父親又是你自居的父親,那些敵人是你對父親的愛與恨的情感,同時也是你身體和精神上處於無意識狀態的自毀力量,夢中你既然完全是旁觀者,所以要在這夢中得到什麼東西當然是不可能的。
現在我覺得要是榮格的方法的話,解釋應該更加簡單明了一些,雖然解釋的過程中會用到很多神話和意象,榮格說:‘分析者本人就某一特殊的語言要素或語言意象,盡可能多地搜集有關的知識。這些知識可以來自種種不同的渠道:分析者本人的經驗和知識;產生這一意象的人自己所作的提示和聯想;歷史資料和考證;人類學和考古學的發現;以及文學、藝術、神話、宗教等等。”
當然,也有可能這個夢就是簡單的預示:比如說叫夢者去修行凈土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