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夏天是幾月幾號(講解)
2020年小滿節氣是什麼時刻
陽曆時刻:2020年5月20日21:49:09,星期三
陰曆日期:二〇二〇年四月廿八,星期三
最先時刻:2020年5月20日21:49:09,星期三
竣事時刻:2020年6月5日12:58,星期五
小滿——其寄義是夏熟作物的籽粒最先灌漿豐滿,但還未成熟,只是小滿,還未大滿。約莫每年公曆5月21日這天為小滿。我國古代將小滿分為三候:“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麥秋至。”是說小滿節氣中,苦菜已經枝恭弘=叶 恭弘興隆;而喜陰的一些枝條細軟的草類在強烈的陽光下最先枯死;此時麥子最先成熟。
小全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每年5月21日或22日視太陽到達黃徑60°時為小滿。《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小滿者,物致於此小得盈滿。”這時天下北方區域麥類等夏熟作物籽粒已最先豐滿,但還沒有成熟,約相當乳熟後期,以是叫小滿。此時宜抓緊麥田蟲害的防治,預防乾熱風和突如其來的雷雨大風的襲擊。
南方宜抓緊水稻的追肥、耘禾,促進分孽,抓緊晴天舉行夏熟作物的收打和晾曬。小滿以後,黃河以南到長江中下游區域最先泛起35℃以上的高溫天氣,有關部門和單元應注重防暑事情。“小滿”時節謹防災。小全是二十四節氣中第八個節氣。“斗指甲為小滿,萬物長於此少得盈滿,麥至此方小滿而未全熟,故名也”。
這是說從小滿最先,北方大麥、冬小麥等夏收作物已經效果,籽粒漸見豐滿,但尚未成熟,約相當乳熟後期,以是叫小滿。它是一個示意物候轉變的節氣。南方區域的農諺賦予小滿以新的寓意:“小滿不滿,干斷思坎”;“小滿不滿,芒種不管”。
把“滿”用來形容雨水的盈缺,指出小滿時田裡若是蓄不滿水,就可能造成田坎乾裂,甚至芒種時也無法栽插水稻。由於“立夏小滿正栽秧”,“秧奔小滿谷奔秋”,小滿正是相宜水稻栽插的季節。
小全是夏日的第幾個節氣?
小全是夏日的第二個節氣。
《中國天文年曆》显示,北京時間5月20日21時49分,將迎來“小滿”節氣。關於“小滿”這一節氣名的泉源,一說是反映了南方降雨量大的天氣特徵:“小滿江河滿”,另一註釋是指北方夏熟作物的籽粒最先灌漿豐滿,但還未成熟,只是小滿,還未大滿。
在一些稻作區,“小滿”照樣插秧的時日,“插小滿秧”,可以保證收穫季節開鐮割稻。總之,小滿的來臨,將帶我們步入炎炎夏日,掀開收穫的篇章。
擴展資料
小滿的習俗
小滿的習俗大多與農作有關,祭車神就其中之一。祭車神是一些農村區域古老的小滿習俗。舊時水車車水排灌為農村大事,諺雲:“小滿動三車”,水車例於小滿時啟動。
傳說“車神”為白龍,農家在車水前於車基上置魚肉、香燭等祭拜之,特殊之處為祭品中有白水一杯,祭時潑入田中,水源涌旺之意,解釋晰舊時农民對水利排灌的重視。
懷孕1月日曆表
江浙一帶在小滿節氣時代另有一個“祈蠶節”。古時小滿節氣時新絲已行將上市,絲市轉旺在即,蠶農絲商無不滿懷期望,守候着收穫的日子快快到來。為了祈求養蠶有個好的收穫,因此人們在放蠶時節舉行祈蠶節。
食野菜也是小滿的習慣之一。苦菜是中國人最早食用的野菜之一,苦中帶澀,新鮮爽口,營養厚實,含有人體所需要的多種營養物質,具有清熱、涼血息爭毒的功效。
參考資料泉源:河北新聞網-二十四節氣丨“小滿”來臨:小滿小滿,小得盈滿
什麼是小滿:節氣的由來和習俗有哪些
胡冰卿先容小滿時節
二十四節氣的時間是什麼時刻?它們劃分代表什麼意思?
二十四節氣為: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
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各個節氣的時間和寄義:
1、立春:2月3—5日,太陽達315度黃經.“立”是最先的意思,示意萬物蘇醒的春天有最先了,天氣回暖,萬物更新,是農事流動最先的標誌,這一天春季最先.2、雨水:2月18—20日,太陽移至330度黃經.示意逐漸回暖,冰雪融化,雨水逐漸增多,空氣濕度不停增大,但冷空氣流動十分頻仍.
3、驚蟄:3月5—7日,太陽移至345度黃經.春雷最先轟鳴,驚醒了蟄伏在土壤里過蟄伏的昆蟲和小動物,過冬是蟲卵快要孵化了,這個節氣示意春意漸濃,氣溫升高,但乍暖,氣溫順風的轉變都較大.4、春分:3月21—22日,太陽移至0度,陽光直照赤道.“分”是“半”的意思,這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點,叫春分,這一天晝夜相等,我國寬大區域越冬作物進入春季生長階段.
5、清明:4月5—6日,太陽移至15度.這個節氣示意氣溫已變暖,草木萌動,自然界泛起一片秀朗的情景.6、穀雨:4月19—21日,太陽移至黃經30度.“雨生百穀“,這一天起雨量增多,對穀物生長有利.
7、立夏:5月5—6日,這個節氣示意夏日最先,萬物生長,炎熱的天氣將要來臨,農事流動也已進入夏日欣欣向榮的忙碌季節了.8、小滿:5月20—22日,“滿”,豐滿,麥類等夏熟作物子粒逐漸豐滿,但未成熟.
9、芒種:6月5—7日,此時太陽移至黃經75度.“芒”是指殼實尖端的細毛,在北方是刻麥種稻的時刻,也是耕作最忙的時節,需要實時舉行夏收,夏管和夏種了.10、夏至:6月20—22日,此時太陽移至黃經90度.日光直射北回歸線,泛起“日北至,日長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這一天北半球日間最長,黑夜最短,示意盛夏就要來臨,氣溫將繼續升高.
夏至前後,我國許多地方都進入了悶熱的夏日,氣溫一樣平常都在30攝氏度以上,最高氣溫經常突破37攝氏度.11、小暑:7月6—8日,太陽達黃經105度,入暑,標志著我國大部門區域舉行炎熱季節.
12、大暑:7月22—24日,此時太陽已達120度,正值中伏前後.這一時期,是我國寬大區域一年中最炎熱的時期,但也有“大暑不熱”雨水偏多的反常年份.13、立秋:8月7—9日,此時太陽移至黃經135度.這個節氣示意炎熱的夏日將過,天高氣爽的秋天最先,草木最先效果,到了收穫的季節.
14、處暑:8月22—24日,“處”是終止的意思,示意炎熱即將已往,暑氣於這一天竣事,我國大部門區域氣溫逐漸下降.由於正值秋收之際,降水十分名貴.15、白露:9月7—9日,此時太陽達黃經165度,由於太陽直射點顯著南移,各地氣溫下降很快,天氣涼爽,晚上貼近地面的水氣在草木上結成白色露珠,由此得名“白露”.
16、秋分:9月22—24日,太陽移至黃經180度,日光直射點又回到赤道,這是秋季九十天的中分點,這一天晝夜再次相等,從這一天後,北半球日短夜長.17、寒露:10月8—9日,太陽移至黃經195度.此時太陽直射點最先向南移動,北半球氣溫繼續下降,天氣更冷,露珠有森林寒意,故名為“寒露風”.這個節氣示意冬季最先,預示天氣的寒涼水平將逐漸加劇.
18、霜降:10月23—24日,此時太陽達黃經210度.黃河流域初霜期一樣平常在10月下旬,與“霜降”節令相吻合,霜是地面的水汽遇到嚴寒天氣凝聚而成的.以是,霜降並不是霜降.天氣嚴寒造成,對生長中的作物危害很大.19、立冬:11月7—8日,太陽移至黃經225度.這一天起冬天最先.
20、小雪:11月22—23日,此時太陽到達黃經240度,北方冷空氣焰力增強,氣溫迅速下降,降水泛起雪花,但此時為初雪階段,雪量小,次數不多,黃河流域多在“小雪”節氣后降雪.21、大雪:12月6—8日,降雪天數和降雪量比小雪節氣增多,地面漸有積雪.
22、冬至:12月21—23日,太陽移至黃經270度,此時太陽險些直射南回歸線,北半球則形成了“日南至,日短至,日影長至”,成為一年中白晝最短的一天.冬至以後北半球白晝漸短,氣溫連續下降,並最先進入數九寒天.23、小寒:1月5—7日,這個節氣示意最先進入冬季最嚴寒的季節,會有霜凍.
24、大寒:1月20—21日,天氣冷到極點,到了天寒地凍的時期,是一年中最冷的時節.中元節表達的哀思句子有些什麼?(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