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命理 正文

秋分:2020年庚子年9月22日

2020年庚子年農曆七月十一是吉日嗎?當日卦象显示!(詳解)

秋分,陰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時間一樣平常為每年的公曆9月22~24日。南方的天氣由這一節氣起才始入秋。一是太陽在這一天到達黃經180°(秋分點),太陽險些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晝夜等長(不思量大氣對太陽光的折射與晨昏蒙影)。秋分事後,太陽直射點繼續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各地最先晝短夜長,即一日中白晝短於黑夜;南半球各地最先晝長夜短,即一日中白晝長於黑夜。故秋分也稱降分。

而在南北南北極,秋分這一天,太陽整日都在地平線上。往後,隨着太陽直射點的繼續南移,北極周圍最先為期6個月的極夜,局限逐漸擴大再縮小;南極周圍最先為期6個月的極晝,局限逐漸擴大再縮小。

秋分先容

秋分是表徵季節轉變的節氣。秋分這天,太陽位於黃經180度,陽光險些直射赤道,晝夜險些等長。這時,四川盆地候溫普遍降至22℃以下,進入了涼爽的秋季。“一場秋雨一場寒”。一股股南下的冷空氣,與逐漸衰減的暖濕空氣相遇,發生一次次降雨,氣溫也一次次下降。在川西高原北部,日最低氣溫降到0℃以下,已經可見到漫天絮飛翔、大地素裹銀裝的壯麗雪景。秋分以後,四川省雨量顯著削減,暴雨、大雨一樣平常很少泛起;不外,降雨日數卻反而有所增添,經常陰雨綿延,夜雨率也較高。唐代著名詩人李商隱“巴山夜雨漲秋池”的名句,生動形象地描繪出四川秋多夜雨的天氣特色。我省盆地和涼山州秋多綿雨,濕害嚴重,對秋收、秋耕和秋種影響頗大。要搶晴收曬,理墒防漬,抓好“三秋”生產的質量和進度。同時,還要充實行使秋季陰雨寡照、土土壤墒情較好的氣象條件,不失時機地大搞植樹造林,起勁提高樹苗成活率。

秋分三侯

雷始收聲:昔人以為雷是由於陽氣盛而發聲,秋分后陰氣最先興旺,以是不再打雷了。

蟄蟲坯戶:一些春分出土流動的小蟲,在秋分事後也會陸陸續續回到土裡,準備過冬。

水始涸:水氣也不像炎天時那麼充沛,將最先逐漸乾枯,因此我們會以為空氣越來越乾燥了。

2019年-2037年秋分時間表

2019年秋分時間:9月23日15:50:02,陰曆2019年八月(大)廿五

2020年秋分時間:9月22日21:30:32,陰曆2020年八月(大)初六

2021年秋分時間:9月23日03:20:55,陰曆2021年八月(小)十七

2022年秋分時間:9月23日09:03:31,陰曆2022年八月(大)廿八

2023年秋分時間:9月23日14:49:46,陰曆2023年八月(大)初九

2024年秋分時間:9月22日20:43:27,陰曆2024年八月(大)二十

2025年秋分時間:9月23日02:19:04,陰曆2025年八月(小)初二

2026年秋分時間:9月23日08:04:56,陰曆2026年八月(小)十三

2027年秋分時間:9月23日14:01:23,陰曆2027年八月(小)廿三

2028年秋分時間:9月22日19:44:59,陰曆2028年八月(小)初四

2029年秋分時間:9月23日01:38:09,陰曆2029年八月(大)十六

2030年秋分時間:9月23日07:26:30,陰曆2030年八月(小)廿六

2031年秋分時間:9月23日13:14:54,陰曆2031年八月(小)初七

2032年秋分時間:9月22日19:10:27,陰曆2032年八月(小)十八

2033年秋分時間:9月23日00:51:12,陰曆2033年九月(大)月朔

2034年秋分時間:9月23日06:39:04,陰曆2034年八月(小)十一

2035年秋分時間:9月23日12:38:26,陰曆2035年八月(小)廿二

2036年秋分時間:9月22日18:22:46,陰曆2036年八月(小)初三

2037年秋分時間:9月23日00:12:31,陰曆2037年八月(小)十四

秋分習俗

秋分習俗:拜神

秋分前後的民俗節日有二月十五日開漳聖王誕辰:開漳聖王又稱“陳聖王”,為唐代武進士陳元光,對漳洲有功,死後成為漳洲守護神。二月十九日觀世音菩薩誕辰,每逢誕辰,信徒多茹素齊,前往各觀音寺廟祭拜。二月二十五日三山國王祭日:三山國王是指廣東省潮州府揭陽縣的獨山、明山、巾山三座山的山神,早年由潮州客家移民秋為守護神,因此信徒以客籍人士為主。

拜神是指到廟、道觀或其他宗教場所對神或者其他工具舉行的一種祭祀或者表達自己誠意和膜拜的行為或禮儀。

到廟中拜神可有覺察,除了廟中主神外,另有許多香爐,例如福德、天地、門神或其它神祇,若是沒有注意的,便要注重了。

拜神傳承生長

供香一樣平常來說,主壇供三支大香、三支細香或五支細香,隨着即是主壇以外的所有的神靈;一個香爐三支香,供滿全廟神靈方為完滿,這是入廟拜神的一個禮貌。傳承了中國幾千年的歷史

許願求籤,都一定要具備供品,這亦是一種禮貌,你們去探同夥時,也不會空手而去,必買些水果或糖果餅乾之類,人與人都考究禮貌,更莫論乎神靈,供品巨細由心,你可以托一隻金豬或三牲酒禮,亦可以帶五個水果、一碟齋菜作供品。

通常先將供品放上,然後才供香,若果在忙碌日子,香爐的香太多,可選擇另一個方式供香。即是將供品放在地上〔若果拜桌有空位便要放上拜桌〕,因地方擠迫才迫不得已這樣做,神靈是不會見責的;然後在前面方放一個水果,在水果上方插香,然後鞠躬,隨着可以向神靈祈求家人平安、財運亨通、子女念書伶俐智慧、得姻緣等等。

有些人主要想求籤,供祭后便可向廟祝借一簽筒〔通常善男信女都市捐些香油錢,或入廟前看一些攤檔可有簽筒賣,有則可以購備自用〕。

秋分習俗:放鷂子

放鷂子是漢族民間傳統遊戲之一,清明節節日習俗。鷂子又稱風琴、紙鷂、鷂子、紙鳶。起源於中國,是一種古代漢族勞悅耳民發現的通訊工具,第一個鷂子是魯班用竹子做的,厥後只有皇宮裡才有紙鳶。閩南語稱風吹。鷂子是一種比空氣重的,能夠藉助風力在空中漂浮的製品。晚唐,人們在紙鳶上加竹笛,紙鳶飛上天以後被風一吹,發出“嗚嗚”的聲響,似乎箏的彈奏聲,於是人們把‘紙鳶’改稱‘鷂子’現代以鷂子,風琴作為統稱,包羅沒有哨子的紙鳶。

鷂子起源

鷂子起源於中國,中國鷂子有悠久的歷史,聽說漢朝上將韓信曾行使鷂子舉行丈量。梁武帝時曾行使鷂子傳信,但未樂成。南北朝有人背着鷂子從高處跳下而沒有跌死。唐朝的張丕被圍困時曾行使鷂子傳信求援軍,取得了樂成。這些說明,中國鷂子的歷史至少有2000多年了。從唐朝最先,鷂子逐漸釀成玩具。到了晚唐,鷂子上已有用絲條或竹笛作成的響器,風吹聲鳴,因而有了“鷂子”的名字。也有人說“鷂子”這名字起源於五代,從李鄴用紙糊鷂子,並在它上面裝竹笛最先。中國傳統的鷂子一樣平常分為硬翅、軟翅、板子、串子、立體(筒形)等幾類,按地域和氣概又分為濰坊、天津、南通、北京等地方特色的鷂子。中國最大的鷂子製造地在山東的濰坊,被稱為天下鷂子之都,每年舉行鷂子會,2005年另有舉行鷂子錦標賽。放鷂子是中國漢族民間廣為盛行的一項傳統體育運動。漢族及部門少數民族傳統的娛樂習慣。盛行於中國各地,歷史悠久,至今已有2000餘年的歷史,被稱為人類最早的航行器。原用於軍事上,相傳春秋時期,著名的修建工匠魯班曾制木鳶飛上天空。厥後,以紙代木,稱為“紙鳶”;漢代起,人們最先將其用於丈量和轉達新聞;唐代時,鷂子傳入朝鮮、日本等周邊國家;到五代時期,又在紙鳶上系以竹哨,風入竹哨,聲如箏鳴,因此又稱“鷂子”。至宋代,放鷂子逐漸成為一種漢族民間娛樂遊戲;元代時,鷂子傳入歐洲諸國。唐以前的鷂子用絲綢製作,晚唐時改用紙制。品種繁多,結構有硬翅、軟翅、傘形、桶形、長串等。題材普遍,形式多樣。民間還締造了鷂子上的附加物,若有音響的“鶴琴”、“鑼鼓”,有燈光裝置的“燈籠”,有散落攜帶物的“送飯兒的”等,獨具特色。

鷂子,杭人稱“紙鳶”、“鳶兒”,為民間傳統遊戲。多數於東風暖和的二、三月放飛

鷂子。鷂子的身手全在做工,從扎細竹骨架,到糊以紙絹,塗以彩繪,調準提線,系以長線,各道工序十分考究。南宋時鷂子製作工藝相當生長,放鷂子在杭州成為盛行的娛樂遊戲。那時已有放鷂子競賽流動,競賽常在春遊時舉行,地址在西湖斷橋一帶,競賽方式據《武林往事》卷三“西湖游幸”載:“競縱紙鳶,以相誘惑,相牽剪截,以絕線者為負”。即兩根鷂子線絞在一起,以先絞斷者為輸。

鷂子傳說

鷂子起源古代中國,約14世紀傳到歐洲,鷂子的起源可能與木鳥有關,

它也起源於中國。鷂子又名紙鳶、風鳶,紙鷂或鷂子,中國古籍當中有關鷂子的史料比木鳥厚實。唐朝的《事物紀原》紀錄了漢初的韓信是鷂子的發現人。唐朝的記述是:楚霸王被困垓下,韓信制鷂子讓張良乘坐,飛上天空高唱楚歌,瓦解楚營軍心。宋朝的傳說為:劉邦征伐陳烯,韓信設計里應外合,便用鷂子丈量距離,想用挖隧道的方式攻入未央宮。

《事物紀原》和《新唐書》劃分紀錄了行使鷂子求援的軼事。公元549年,梁武帝蕭衍被侯景兵困南京。武帝的將軍羊侃用鷂子送出求援詔書。不意鷂子被侯軍誤為妖術而射落,求援因此失敗。

更為離奇的鷂子聽說見於《白石礁真稿》:公元559年,北齊文宣帝時,大殺“元”姓宗族,彭城王元勰的孫子元韶被囚地牢。元韶堂弟為元韶製作鷂子,他們二人從金風樓乘鷂子雙雙飛逃。這些傳奇故事反映了中國昔人的關於航行的奇思妙想。今天看來仍然很有意見意義。中國昔人發現晰鷂子,直到很晚鷂子才傳到歐洲,並逐漸傳遍了天下。

秋分習俗:粘雀子嘴

秋分這一天农民都按習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湯圓,而且還要把不用包心的湯圓十多個或二三十個煮好,用細竹叉扦着置於室外田邊地坎,名曰粘雀子嘴,省得雀子來損壞莊稼。

希望用湯圓將麻雀的嘴粘住固然只是农民同夥的美妙想象和願望,不外這其中也說明晰一個原理,那就是湯圓的黏性對照大,不易消化,不宜多食。湯圓多以糯米為主質料和其他一些配料製成,糯米性溫,味甘,所加配料亦往往是高糖分、高熱量之物,在春寒季節少量食用有助於彌補身體熱能,補虛調血、昇陽健脾。但糯米黏滯、難消化,多食容易導致食滯。搭配蔥、蒜等辛味食物,可以平衡湯圓的滯緩效果。

秋分習俗:吃湯圓

秋分這一天农民都按習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湯圓,而且還要把不用包心的湯圓十多個或二三十個煮好,用細竹叉扦着置於室外田邊地坎,名曰粘雀子嘴,省得雀子來損壞莊稼。

希望用湯圓將麻雀的嘴粘住固然只是农民同夥的美妙想象和願望,不外這其中也說明晰一個原理,那就是湯圓的黏性對照大,不易消化,不宜多食。

秋分習俗:送秋牛

秋分在每年公曆的9月22日,23日或24日,為中國傳統節日中的二十四節氣之一,此時太陽到達黃經180度。秋分的寄義《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八月中……解見春分”。“分”示晝夜中分之意,同春分一樣,這天陽光直射地球赤道,晝夜相等。往後,陽光直射位置最先進入南半球,北半球最先晝短夜長,氣溫降低,在天下具有普遍意義。秋分,“分”即為“半”。秋分時,地球絕大部門區域這一天晝夜均分,各12小時,在北極點(北緯90°)與南極點(南緯90°)周圍,這一天可以觀察到“太陽整日在地平線上轉圈”的特殊徵象。秋分之後,北半球各地晝短夜長,南半球各地晝長夜短。”秋分的特點秋分節氣是二十四節氣中對照特殊的。

秋分隨之即到,其時便泛起挨家送秋牛圖的。其圖是把二開紅紙或黃紙印上整年陰曆節氣,還要印上农民種田圖樣,名曰“秋牛圖”。送圖者都是些民間善言唱者,主要說些秋耕和祥瑞不違農時的話,每到一家更是即景生情,見啥說啥,說得主人樂而給錢為止。言詞雖隨口而出,卻句句有韻悅耳。俗稱“說秋”,說秋人便叫“秋官”。

秋分習俗:吃秋菜

在嶺南區域,昔日四邑(現在加上鶴山為五邑)的開平蒼城鎮的謝姓,有個不成節的習俗,叫做“秋分吃秋菜”。“秋菜”是一種野莧菜,鄉人稱之為“秋碧蒿”。逢秋分那天,全村人都去採摘秋菜。在野外中征采時,多見是嫩綠的,細細棵,約有巴掌那樣是非。採回的秋菜一樣平常家裡與魚片“滾湯”,名曰“秋湯”。有順口溜道:“秋湯灌臟,洗滌肝腸。闔家老小,平安康健。”一年自秋,人們祈求的照樣家宅安寧,身壯力健。

野莧菜含有多種營養因素。厚實的胡蘿蔔素、維生素c有助於增強人體免疫功效,提高人體抗癌作用。炒野莧菜具有情熱解毒、利尿、止痛、明目的功效,食之可增強抗病、防病能力,康健少病,潤膚美容。適用於痢疾、目赤、雀盲、乳癰、痔瘡等病症。

現實上,嶺南習俗所謂的“秋湯”也是和現在中醫學提倡的秋天滋補是一致的,只不外嶺南習俗加倍典型,有點土生土長的味道,沒有上升到中醫學理論的高度而已。

秋分習俗:祭月

秋分曾是傳統的“祭月節”。如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說。現在的中秋節則是由傳統的“祭月節”而來。據考證,最初“祭月節”是定在“秋分”這一天,不外由於這一天在陰曆八月里的日子每年差異,紛歧定都有圓月。而祭月無月則是大煞景物的。以是,厥後就將“祭月節”由“秋分”調至中秋。

據史書紀錄,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其祭祀的場所稱為日壇、地壇、月壇、天壇。分設在東南西北四個偏向。我國各地至今遺存着許多“拜月壇”、“拜月亭”、“望月樓”的事迹。民間的祭月習俗因區域差異儀式各異。

北京的“月壇”就是明嘉靖年間為皇家祭月修造的。《北京歲華記》紀錄北京祭月的習俗說:“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宮符象,符上兔如人立;陳瓜果於庭;餅面繪月宮蟾兔;男女肅拜燒香,旦而焚之。”北京祭月另有一個特其餘習慣,就是“惟供月時,男子多不叩拜”,此即民諺所說“男不拜月”。

秋分習俗:豎蛋

豎蛋流動不僅在春分才有,秋分時節同樣盛行。這項民俗不僅在海內普及,甚至已經走出國門,走向天下,許多國家和區域在秋分時節都市有這樣的流動。

秋分詩詞

《夜喜賀蘭三見訪》(唐)賈島

漏鍾仍夜淺,時節慾秋分。

泉聒棲松鶴,風除翳月雲。

踏苔行引興,枕石卧論文。

即此尋常靜,來多只是君。

《中秋對月》(唐)李頻

秋分一夜停,陰魄最晶熒。

好是生滄海,徐看歷杳冥。

層空疑洗色,萬怪想潛形。

他夕無相類,晨雞不能聽。

《秋分》左河水

暑退秋澄氣轉涼,日光夜色兩均長。

銀棉金稻千重秀,丹桂小菊萬徑香。

《點絳唇》

金氣秋分,風清露冷秋期半。

涼蟾光滿,桂子飄香遠。

素練寬衣,仙仗明飛觀。

霓裳亂,銀橋人散。

吹徹昭華管。

《依韻奉和司徒侍中庚戌秋分》(宋)強至

金氣才分向此朝,天清林恭弘=叶 恭弘擬辭條。

三秋半去吟蛩逼,百感中來醞蟻消。

候早初逢旬甫浹,月圓前距望非遙。

現在晝夜均是非,占錄無勞史姓譙。

《秋分後頓凄冷有感》(宋)陸遊

今年秋氣早,木落不待黃,

蟋蟀當在宇,遽已近我床。

況我老當逝,且復小彷徉。

豈無一樽酒,亦有書在傍。

飲酒讀古書,慨然想黃唐。

耄矣狂未除,誰能藥膏肓。

《浪淘沙·秋分》相城寒雨客丙申年八廿二

華亭賞秋月,夜夜星空。晝夜均分夜漸濃。在夜莫尋日來早,自有時令。

插花褪春紅,日日雲清。浮沉漂蕩幾落桐。涼風惠星綉月去,怎管向隅。

《秋分日憶用濟》(清)紫靜儀

遇節思吾子,吟詩對夕曛。

燕將明日去,秋向此時分。

逆旅空彈鋏,生涯只賣文。

歸帆宜早掛,莫待雪紛紛。

《二十四節氣之秋分》貴穀子

一分秋意一分涼,

野外繁露披衣裳。

八九菊黃蟹兒肥,

風和氣爽丹桂香。

二十四節氣專題【精選24篇】

1.立春(每年2月3日-5日)

2.雨水(每年2月18-20日)

3.驚蟄(每年3月5日-6日)

4.春分(每年3月19日-22日)

5.清明(每年4月5日-6日)

6.穀雨(每年4月19日-21日)

7.立夏(每年5月5日-7日)

8.小滿(每年5月20日-22日)

9.芒種(每年6月5日-7日)

10.夏至(每年6月20日-22日)

11.小暑(每年7月6日-8日)

12.大暑(每年7月22日-24日)

13.立秋(每年8月7日-9日)

14.處暑(每年8月22日-24日)

15.白露(每年9月7日-9日)

16.秋分(每年9月22日-24日)

17.寒露(每年10月7日-9日)

18.霜降(每年10月22日-24日)

19.立冬(每年11月7日-8日)

20.小雪(每年11月21日-23日)

21.大雪(每年12月6日-8日)

22.冬至(每年12月21日-23日)

23.小寒(每年1月4日-6日)

24.大寒(每年1月19日-21日)

中國傳統節日【精選22篇】

1.除夕(每年臘月的最後一個晚上)

2.春節(正月月朔)

3.元宵節(每年正月十五)

4.清明節(每年4月4日-6日)

5.端午節(每年五月初五)

6.七夕節(陰曆七月初七)

7.中元節(每年七月十五)

8.中秋節(每年八月十五)

9.重陽節(每年九月初九)

10.臘八節(每年臘月初八)

11.春社日(立春后第五個戊日)

12.填倉節(每年正月二十五)

13.龍仰面(每年二月初二)

14.上巳節(每年三月初三)

15.寒食節(清明節前一二日)

16.浴佛節(陰曆四月初八)

17.九毒日(五月初五,初六,初七,十五,十六,十七,廿五,廿六,廿七)

18.姑姑節(每年六月初六)

19.財神節(每年七月廿二)

20.寒衣節(每年十月月朔)

21.秋社日(立秋後第五個戊日)

22.下元節(每年十月十五)

中國現代節日【精選9篇】

1.元旦(每年1月1日)

2.植樹節(每年3月12日)

3.勞動節(每年5月1日)

4.五四青年節(每年5月4日)

5.兒童節(每年的6月1日)

6.建黨節(每年7月1日)

7.建軍節(每年8月1日)

8.西席節(每年9月10日)

9.國慶節(每年10月1日)

西方節日【精選10篇】

1.愚人節(每年4月1日)

2.感恩節(每年11月第四個周四)

3.平安夜(每年12月24日)

4.玄色星期五(每年11月的第四個星期五)

5.萬聖節(每年11月1日)

6.聖誕節(每年12月25日)

7.父親節(每年6月的第三個星期日)

8.情人節(每年2月14號)

9.復生節(每年過春分月圓后的第一個星期天)

10.母親節(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

天下節日大全【精選128篇】

1.國際麻風節(每年1月的最後一個星期日)

2.天下濕地日(每年2月2日)

3.天下抗癌症日(每年2月4日)

4.國際氣象節(每年2月10日)

5.國際母語日(每年2月21日)

6.否決殖民主義鬥爭日(每年2月21日)

7.天下棲身條件日(每年2月最後一天)

8.國際海豹日(每年3月1日)

9.天下青光眼日(每年3月6日)

10.婦女節(每年3月8日)

11.天下腎臟日(每年3月第二個星期四)

12.國際警員節(每年3月14日)

13.國際消費日(每年3月15日)

14.國際航海日(每年3月17日)

1994年農曆陽曆表,1994年日曆表,1994年黃曆(細解)

15.天下社會事情日(每年3月第三個星期二)

16.國際消除種族歧視日(每年3月21日)

17.天下童謠日(每年3月21日)

18.天下森林日(每年3月21日)

19.天下水日(每年3月22日)

20.天下氣象日(每年3月23日)

21.天下防治結核病日(每年3月24日)

22.天下中小學平安教育日(每年3月最後一周的星期一)

23.天下戲劇日(每年3月27日)

24.國際醫生節(每年3月30日)

25.國際枕頭大戰日(每年4月2日)

26.國際兒童圖書日(每年4月2日)

27.天下自閉症日(每年4月2日)

28.天下衛生日(每年4月7日)

29.天下高血壓日(每年4月7日)

30.天下帕金森日(每年4月11日)

31.天下血友病日(4月17日)

32.國際事迹遺址日(每年4月18日)

33.天下兒童日(每年4月第四個星期日)

34.天下地球日(每年4月22日)

35.天下念書日(每年4月23日)

36.天下防治瘧疾日(每年4月25日)

37.天下知識產權日(每年4月26日)

38.天下安整日(每年4月28日)

39.國際勞動節(每年5月1日)

40.天下防治哮喘日(每年5月第一個周二)

41.天下新聞自由日(每年5月3日)

42.天下碘缺乏病防治日(每年5月15日)

43.天下紅十字日(每年的5月8日)

44.國際護士節(每年5月12日)

45國際家庭日(每年5月15日)

46.天下電信日(每年5月17日)

47.國際博物館日(每年5月18日)]

48.天下文化生長日(每年5月21日)

49.國際生物多樣性日(每年5月22日)

50.天下向人體條件挑戰日(每年5月26日)

51.國際維和職員日(每年5月29日)

52.天下無煙日(每年5月31日)

53.天下牛奶日(每年6月1日)

54.天下環境日(每年6月5日)

55.天下海洋日(每年6月8日)

56.天下無童工日(每年6月12日)

57.天下獻血日(每年6月14日)

58.防治荒原化和乾旱日(每年6月17日)

59.天下災黎日(每年6月20日)

60.國際奧林匹剋日(每年6月23日)

61.國際禁毒品日(每年6月26日)

62.團結國憲章日(每年6月26日)

63.國際體育記者日(每年7月2日)

64.國際互助節(每年7月第一個星期六)

65.天下過敏性疾病日(每年7月8日)

66.天下人口日(每年7月11日)

67.天下肝炎日(每年7月28日)

68.國際土著人日(每年8月9日)

69.國際青年日(每年8月12日)

70.國際掃盲日(每年9月8日)

71.天下預防自殺日(每年9月10日)

72.天下搶救日(每年9月的第二個周六)

73.國際民主日(每年9月15日)

74.天下清潔地球日(9月的第三個周末)

75.國際臭氧層珍愛日(每年9月16日)

76.國際和通常(每年9月21日)

77.天下停火日(每年9月21日)

78.國際失智症日(每年9月21日)

79.天下無車日(每年9月22日)

80.國際愛牙日(每年9月20日)

81.國際聾人節(每年9月的第四個星期日)

82.天下海事日(每年9月的最後一周)

83.天下旅遊日(每年9月27日)

84.國際翻譯日(每年9月30日)

85.天下住房日(每年10月的第一個星期一)

86.國際暮年人日(每年10月1日)

87.國際音樂節(每年10月1日)

88.天下海事日(每年10月的第一個星期一)

89.天下動物日(每年10月4日)

90.天下西席日(每年10月5日)

91.天下高血壓日(每年10月8日)

92.天下郵政日(每年10月9日)

93.天下精神衛生日(每年10月10日)

94.天下鎮痛日(每年10月11日)

95.天下視力日(每年10月的第二個星期四)

96.天下樞紐炎日(每年10月12日)

97.天下60億人口日(每年10月12日)

98.天下保健日(每年10月13日)

99.國際尺度時間日(每年10月13日)

100.國際減輕自然災難日(每年10月13日)

101.天下農村婦女日(每年10月15日)

102.國際瞽者節(每年10月15日)

103.全球洗手日(每年10月15日)

104.天下糧食節(每年10月16日)

105.天下消除貧困日(每年10月17日)

106.天下廚師日(每年10月20日)

107.天下骨質鬆散日(每年10月20日)

108.天下傳統醫藥日(每年10月22日)

109.天下生長信息日(每年10月24日)

110.天下勤儉日(每年10月31日)

111.吉尼斯天下紀錄日(每年11月9日)

112.天下青年日(每年11月10日)

113.天下糖尿病日(每年11月14日)

114.國際寬容日(每年11月16日)

115.國際大學生節(每年11月17日)

116.天下茅廁日(每年11月19日)

117.天下問候日(每年11月21日)

118.天下電視日(每年11月21日)

119.聲援巴勒斯坦人民國際日(每年11月29日)

120.天下艾滋病日(每年12月1日)

121.天下殘疾人日(每年12月3日)

122.國際自願職員日(每年12月5日)

123.國際民航日(每年12月7日)

124.天下足球日(每年12月9日)

125.國際反潰爛日(每年12月9日)

126.國際兒童電視廣播日(每年12月的第二個星期日)

127.天下人權日(每年12月10日)[12.10]

128.天下強化免疫日(每年12月15日)

紀念日【精選12篇】

1.九一八事情紀念日(每年9月18日)

2.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每年9月3日)

3.孔子誕辰紀念日(每年9月28日)

4.香港回歸紀念日(每年7月1日)

5.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每年12月13日)

6.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紀念日(每年11月7日)

7.抗美援朝紀念日(每年10月25日)

8.台灣規復節(每年10月25日)

9.辛亥革命紀念日(每年10月10日)

10.西安事情紀念日(每年12月12日)

11.澳門回歸紀念日每年(12月20日)

12.孫中山紀念日(每月3月12日)

五十六個民族節日【精選56篇】

1.漢族的傳統節日,漢族有哪些節日,漢族節日

2.壯族的傳統節日,壯族有哪些節日,壯族節日

3.滿族的傳統節日,滿族有哪些節日,滿族節日

4.回族的傳統節日,回族有哪些節日,回族節日

5.苗族的傳統節日,苗族有哪些節日,苗族節日

6.維吾爾族的傳統節日,維吾爾族有哪些節日,維吾爾族節日

7.土家族的傳統節日,土家族有哪些節日,土家族節日

8.彝族的傳統節日,彝族有哪些節日,彝族節日

9.蒙古族的傳統節日,蒙古族有哪些節日,蒙古族節日

10.藏族的傳統節日,藏族有哪些節日,藏族節日

11.布依族的傳統節日,布依族有哪些節日,布依族節日

12.侗族的傳統節日,侗族有哪些節日,侗族節日

13.瑤族的傳統節日,瑤族有哪些節日,瑤族節日

14.朝鮮族的傳統節日,朝鮮族有哪些節日,朝鮮族節日

15.白族的傳統節日,白族有哪些節日,白族節日

16.哈尼族都有哪些節日的傳統節日,哈尼族有哪些節日,哈尼族節日

17.哈薩克族的傳統節日,哈薩克族有哪些節日,哈薩克族節日

18.黎族的傳統節日,黎族有哪些節日,黎族節日

19.傣族的傳統節日,傣族有哪些節日,傣族節日

20.畲族的傳統節日,畲族有哪些節日,畲族節日

21.傈僳族的傳統節日,傈僳族有哪些節日,傈僳族節日

22.仡佬族的傳統節日,仡佬族有哪些節日,仡佬族節日

23.東鄉族的傳統節日,東鄉族有哪些節日,東鄉族節日

24.高山族的傳統節日,高山族有哪些節日,高山族節日

25.拉祜族的傳統節日,拉祜族有哪些節日,拉祜族節日

26.水族的傳統節日,水族有哪些節日,水族節日

27.佤族的傳統節日,佤族有哪些節日,佤族節日

28.納西族的傳統節日,納西族有哪些節日,納西族節日

29.羌族的傳統節日,羌族有哪些節日,羌族節日

30.土族的傳統節日,土族有哪些節日,土族節日

31.仫佬族的傳統節日,仫佬族有哪些節日,仫佬族節日

32.錫伯族的傳統節日,錫伯族有哪些節日,錫伯族節日

33.柯爾克孜族的傳統節日,柯爾克孜族有哪些節日,柯爾克孜族節日

34.達斡爾族的傳統節日,達斡爾族有哪些節日,達斡爾族節日

35.景頗族的傳統節日,景頗族有哪些節日,景頗族節日

36.毛南族的傳統節日,毛南族有哪些節日,毛南族節日

37.撒拉族的傳統節日,撒拉族有哪些節日,撒拉族節日

38.塔吉克族的傳統節日,塔吉克族有哪些節日,塔吉克族節日

39.阿昌族的傳統節日,阿昌族有哪些節日,阿昌族節日

40.普米族的傳統節日,普米族有哪些節日,普米族節日

41.鄂溫克族的傳統節日,鄂溫克族有哪些節日,鄂溫克族節日

42.怒族的傳統節日,怒族有哪些節日,怒族節日

43.京族的傳統節日,京族有哪些節日,京族節日

44.基諾族的傳統節日,基諾族有哪些節日,基諾族節日

45.德昂族的傳統節日,德昂族有哪些節日,德昂族節日

46.保安族的傳統節日,保安族有哪些節日,保安族節日

47.俄羅斯族的傳統節日,俄羅斯族有哪些節日,俄羅斯族節日

48.裕固族的傳統節日,裕固族有哪些節日,裕固族節日

49.烏孜別克族的傳統節日,烏孜別克族有哪些節日,烏孜別克族節日

50.門巴族的傳統節日,門巴族有哪些節日,門巴族節日

51.鄂倫春族的傳統節日,鄂倫春族有哪些節日,鄂倫春族節日

52.獨龍族的傳統節日,獨龍族有哪些節日,獨龍族節日

53.塔塔爾族的傳統節日,塔塔爾族有哪些節日,塔塔爾族節日

54.赫哲族的傳統節日,赫哲族有哪些節日,赫哲族節日

55.珞巴族的傳統節日,珞巴族有哪些節日,珞巴族節日

56.布朗族的傳統節日,布朗族有哪些節日,布朗族節日

若何算八字的五行屬性?

性別女

出生:公元2009年9月22日14時40分(陽曆)

陰曆:二○○九年八月日未時

當月節氣:白露(9月7日20:41);

中氣:秋分

(9月23日5:56)

生辰八字:己丑年

癸酉月

庚午日

癸未時

一、八字命盤

下列是你的八字命盤。你是,出生於黃牛年。

日天干代表你,以是你是屬金。

(祖先)

(怙恃)

(自己)

(子孫)

陰土

陰水

陽金

陰水

黃牛

黑雞

白馬

黑羊

八字命盤從陰陽干支三合曆取得。上排是天干,由五行「金水木火土」輪流排下排是地支,用十二生肖順序排列。十二生肖可轉換成五行。

二、你的五行得分和喜神

下列算出你命盤中五行的

五行

(日主自己)

(體智外泄)

(錢財享受)

(職位壓力)

(珍愛求知)

分數

2

13

20

26.48

27.6

八字五行得分情形:

土20;

金26.48;

(同類得分:46.48)

木2;

火13;

水27.6;

(異類得分:42.6)

相差:3.88

綜合旺衰得分:3.88

八字對照平衡

八字喜用神:八字對照平衡,八字喜木,木就是此命的「喜神」。

叨教,6月22日(夏至)到9月23日(秋分),太陽的直射點是在南半球照樣北半球,9月3日時點在哪?

北半球,北半球
追問 追答 追問

2008年9月22日,23日,哪天是秋分,種種版本紛歧樣

2008年二十四節氣時間表
2008年二十四節氣時間表
作者:佚名 文章泉源:本站原創 點:305 更新時間:2008-5-6 21:39:25

立春:2008年02月04日 (陰曆十二月廿八日) 星期一 19:03
雨水:2008年02月19日 (陰曆一月十三日) 星期二 14:57
驚蟄:2008年03月05日 (陰曆一月廿八日) 星期三13:13
春分:2008年03月20日 (陰曆二月十三日) 星期四 14:10
清明:2008年04月04日 (陰曆二月廿八日) 星期五 18:16
穀雨:2008年04月20日 (陰曆三月十五日) 星期日 01:29
立夏:2008年05月05日 (陰曆四月月朔日) 星期一 11:50
小滿:2008年05月19日 (陰曆四月十五日) 星期一 00:51
芒種:2008年06月05日 (陰曆五月初二日) 星期四 16:12
夏至:2008年06月21日 (陰曆五月十八日,壬辰日) 星期六 08:57
小暑:2008年07月07日 (陰曆六月初五日) 星期一 02:35
(數伏:夏至后第三個庚日2008年7月19日(六月初六,庚申日)星期六)
大暑:2008年07月22日 (陰曆六月二十日) 星期二 19:50
立秋:2008年08月07日 (陰曆七月初七日) 星期四 12:18
處暑:2008年08月23日 (陰曆七月廿三日) 星期六 02:46
白露:2008年09月07日 (陰曆八月初八日) 星期日 15:02
秋分:2008年09月22日 (陰曆八月廿三日) 星期一 00:10
寒露:2008年10月08日 (陰曆九月初十日) 星期三 06:26
霜降:2008年10月23日 (陰曆九月廿五日) 星期四 09:16
立冬:2008年11月07日 (陰曆十月初十日) 星期五 09:21
小雪:2008年11月22日 (陰曆十月廿五日) 星期六 06:38
大雪:2008年12月07日 (陰曆十一月初十日) 星期日 02:01
冬至:2008年12月21日 (陰曆十一月廿四日) 星期日 10:51
(冬至日最先數九)
小寒:2008年01月05日 (陰曆十二月初十日) 星期一 13:10
大寒:2008年01月20日 (陰曆十二月廿五日) 星期二 06:29

周公解夢夢見油菜花(細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