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神奇的測字算法:諸葛神推預測
測字算命
.....拆字與測字為同義字,測字就是用加減漢字筆劃,拆合字體結構的方式來掌握靈機之觸功,與用神的掌握去推斷或福休咎的一種占卜術,屬於“山、醫、命、卜、相、玄”之“卜”類。中國文字之六書-象形、形聲、會意、指事、轉注、假借,賦予了中國文字厚實的多樣性。顧自周朝最先就有“相字術”,厥後盛行於唐、宋,其應用學理之局限異常的普遍。可說融合了“命、卜、相、易、理、八卦、五行、文字學”,以及世間萬物於一爐之一門特有術數。
教你如何測字法(很靈驗)
然而初學測字或不是以測字為業者,平時亦可以簡樸的文字拆合、增減作為茶餘飯後,興緻的一種遊戲。云云可以增添聚會時的意見意義,也增添了談話內容的多樣性,久而久之自然能掌握一些徵驗及訣竅。
測字算命
(一)加筆法
測字者平時遇到要測的字很簡樸,如“一”、“卜”、“乙”等字,簡樸得無法再拆開。另有的字雖能拆解,但拆解后演繹,不能切中求測者提出的問題,測字者就得另闢蹊徑,在原來的字上添上幾筆釀成一個新字,再舉行測字,如“曹”字加“木”釀成“槽”字,“巴”字加“口”釀成“邑”字。在測字術中,這種拆字方式叫加筆法。
宋代大測字家謝石測字故事中就有不少是用加筆法的,例如:
一次,士人樊將的妻子丟失一頂珍珠冠,寫了一個“失”字,叫丈夫拿去討教於謝石,謝石見字后問樊將:“在你的婚姻中有沒有姓朱的人?”回覆說:“我的妻子就姓朱。”“那麼,在朱姓姻戚中有沒有排行第二十八的人?”“有,我妻子的史長。”“珍珠冠就在他那裡。”樊將不信,妻兄的行為一直檢核,家裡也很富有,怎麼會偷他妹妹的器械呢?他將信將疑地回抵家中,把謝石講的一番話告訴其妻,妻子就問婢女:“最近幾天里,二十八舅有沒有來借過器械?”婢女回覆說:“昨天,他曾經說要借帽子,厥後沒用,匣子也未曾開過。”樊將的妻子將帽匣取來,打開一看,珍珠冠果真在帽下。原來先前曾因曬帽子,誤將它放在其中,厥後也就忘了。
謝石在這裏用的是一種加筆測字法,在“失”字的中央加一豎,成一個“朱”字,由此推斷拿珍珠冠的為姓朱的人。同時,又將“朱”字拆成“二十八”三字,由此推斷此人排行第二十八。
“當添則添”,“添乃補不足”。在測字術中,加筆法是一種常用的方式。當用平時的方式行不通時,測字者經常會用加筆法來走出逆境。加筆不外乎在“左、右、上、下、中、內、外”等幾個部位。加筆法也就有加偏旁、加字頭、加字腳、加字中央、加字周圍五種。
加偏旁是最常用的加筆法,就是在字的左右加一個偏旁,如“王”字在其左邊加一個“日”字,便成一個“旺”字。“言”字在其左邊加一個“人”,便成一個“信”等。
加字頭就是在字上加一個字,使一字釀成另外一字。如戊→茂;里→童;古→苦、居;兄→克、況、兌;日→春、皆、百;爭→箏、事;艮→痕、良、食;非→菲、扉;元→玩、完;豕→家、豪、蒙;山→巒、岱;目→眉、着、眷;田→畜、富、留;巾→吊、幕、席;心→愁、忠;貝→貧、貴、貪、賀;皮→波、破、坡等等。
加字腳就是在字的下面加筆畫。如“王”字下面加一個“艹”字,便成“弄”字。“田”字下面加一個“糸”,便成“累”字等。如采→悉、番、釋;立→音、章、童;里→墨、黑;自→息、身。
加字中央就是在字的中央加筆畫。犹如穿心而過,因此清代程省《測字秘牒》中稱之為“穿心測法”。如文→吏;昌→量;鞋→�(難);月→用;旦→里,�(車);弓→弗、費;等等。上面講謝石測“失”字的故事,就是在“失”字中央加了一豎而成“朱”的。
加字周圍就是在字的周圍加筆,例幸虧“人”的周圍加“口”字,而成“囚”字;或加“門”字而成“閃”字。
測字中,這幾種加法時常混用,有時一字經由幾回增添,不停釀成新的字,用來知足測字的差異需要。如某人隨友搭船北游,途中鼻子流血不止,於是寫一“己”字去問凶吉。測字先生批斷說:“此大不吉祥,病人生怕憂傷明日,由於‘己’加一夕便成‘死’”。求測者不信託,以為流鼻血不會導致亡命。效果測字回去后,鼻血反而不流了。沒想到到了午夜,突然發作,血涌而死。又如某聶姓人和王姓人打訟事,王姓先千聶姓,聶姓人想求和而不允。聶姓人寫一個“元”字去問下場。測字先生推測說:“求和不允,你反而還要在訟事中勝他,由於‘元’字加‘官’字頭即為‘完’,因而見官始完。王姓加‘元’為‘玩’,他姓王,故知你反勝。”
那麼,憑證什麼來加筆呢?測字先生往往是增添由外界事物滲合的字。例若有一位母親用一“立”字問兒子的新聞,測字先生看看天,“現時正值日中天的時分,‘立’下加‘日’便成音。”於是,他就推測其子必有音訊。固然,決議加筆的條件是千變萬化的,但最主要的照樣天真。“當添則添”。
有的加筆法在解說的時刻,不是依據加筆后所成的新字,而照樣依附原來的字。如上面所測的“己”字,解說的時刻完全以“死”的意義來解,與原來的“己”字已毫無關係。而這裏說的加筆法現實上是先加后減,解說的時刻仍然回到原來的字。若有人以“章”字問子嗣,有的是這樣解說的,“應該生男,但生怕不會生育,由於章為童無根。”在這裏,先把“章”字加筆成為“童”,但在解說的時刻仍然回到“章”的形式上來,“章為童無根”,以此來判斷此人沒有子嗣。類似的另有把“也”字剖析為“他中無人”、“池中無水”、“地中無主”、“飛躍沒有馬”,由此可以推斷其親人、財富、遷徙等情形。又如“口”字可以剖析為“可無丁”、“如無女”、“何無人”,由此則可以推斷事情沒有好的下場。
加字(或筆畫)雖然是為所欲為的,但其中也有一定的紀律可尋,大致與測字時的時間(如上面的己加一夕),或者是中央涉及的人物(如上面的元字加王姓人的王)以及測字中所涉及的情景特徵,與測字效果有關的字或者筆畫。若有兩念書人一同去測字,問考試的運氣,先前一人寫了一個“串”字,因“串”字剖析開來是兩個“中”字。因此測字先生推斷他科舉考試中可能要雙中。后一人見此,也如法炮製,同樣寫一個“串”字問科舉的前途,測字先生笑了笑,說:“你是無心寫串,你是有心寫串,無心寫串為串,有心寫串則為患,你問科考大不吉祥”。這裏就是行使求測歷程中的情景特徵來加字。另一件事與些很相似,也是兩小我私人前往測字,都問科舉考試的前途。前一人測了一個“因”字,因“因”字分拆開來為“海內一人”,預示科舉當中頭名進士。后一人也寫“因”字求測,測字先生說:“有心書由於恩,你當考中恩科。”
另有一種較為特殊的加字測法,是借用旁人言語及萬事萬物,清代程省把這種測法稱為“假借測法”,現實上也是一種增添測法,只不外是行使外界萬物為測字者服務而已。如“立”字,逢人在旁則借為“位”、遇水在側則借為“泣”、有女則為“妾”、得男則為“童”。如“口”字,見鳥過則斷有欲鳴之象;如“心”字,聞音樂一定自滿。下面看一看用這種增添測法測字的實例。寧波胡宏善於相字,有一次在路上碰着兩個念書人赴鄉試,兩個念書人就問胡宏此次鄉試的前途怎麼樣。胡宏說:“你們兩小我私人中央一人高中,一人當有喪事”。兩人都不以為然,以為胡宏在瞎說。厥結果真一人喪父,不得加入考試,一人得中。有人就問其中的原理,胡宏說:“喪父者問的時刻,正好有人從旁汲水而過,水與立為泣,以是我知道他將有喪事。考中者問時,正好有人立於旁,人與立成位字,以是我知道他必中。”
清代浙江陳鍾年善於拆字,名噪一時。有一個大商人是江蘇人,姓吳,耐久在浙江做生意,有一天收抵家信,說他妻子病危,要他趕忙回去。吳某十分着急,就去找陳鍾年問這件事的休咎,到陳家的時刻門已經關了,吳某叩門,陳才打開窗戶詢問來意。那時有一條狗在旁邊亂咬亂叫。陳鍾年問明晰來意,就對吳某說:“你的妻子已經病死了。”吳某異常生氣:“字還沒有測,你怎麼知道我的妻子已經死了呢?”陳鍾年說:“先一會我的口與你的口在攀談,加在一起共是兩口,那時另有一條狗在旁邊亂叫,兩口加一犬,則成一‘哭’字,以是知道情形是這樣。”吳某異常懊惱,懷着不十分信託的態度就回去了。
外界萬物都可以拿來為自己服務,這就增添了測字的樂成率,也是測字中因時制宜能力的一種體現。
(二)減筆法
......展望師為人測字時,要想方想法使所報上來之字與求測之事相互協調有所聯繫,有時刻只需要所報的字的其中一部門,其他部門在測字中棄而不用,這種方式稱為減筆法。
減筆法正好與加筆法相反,將所測字的某些筆劃減去幾筆而成為一個新字,然後依據新字舉行測字。如“寬”字可減筆劃成“莧”字、“見”字;“袍”字可減筆為“祀”;“莫”字可減筆為“草”字。
例如,有一個病人寫了一個“申”字去測字,測字者將“申”字去掉是間一豎的兩頭,便成“田”字,然後再引伸至人體的“丹田”。這種減字測字法,在測字術中也是很常用的。但減筆也不是隨意亂減的,既要切中所問之事,還要不改變原字的字形。如上例中的“寬”字,不能減筆成“目”字、“兒”字;“申”字不能減筆成“十”,至使看不出字的原先的形狀。
減筆法與加筆法一樣,也有五種:減偏旁、減字頭、減字腳、減字中央、減字周圍。
減偏旁就是去掉所測字的偏旁。如“晴”字去掉偏旁“日”字便成“青”字;“腳”字去掉偏旁“月”字便成了“卻”字。
減字頭就是去掉所測字的上部,如“吉”字去字頭,“士”便成“口”字,“寄”字去“宀”字便成“奇”字。
減字腳就是去掉所拆字下部,如“烈”字去掉字下的“灬”便成“列”字。“暫”字去掉字下的“日”字便成“斬”字。
減字中央就是去掉字中央的一部門,如“未”字去掉中央的一劃便成“木”字,“間”字去掉中央的“日”字便成“門”字。
減字的周圍就是去掉字的上下左右或周圍的一部門筆劃,如“悶”字去掉“門”字便成“心”字,“因”字去掉“口”字便成“大”字。
程省在《測字秘牒》一書中說:“凡字不添不減不足以轉變。邵子曰:‘當添亦添,當減亦減’,或問何以用添減,余曰:‘此理易明,添乃補不足,減乃損有餘耳。’”因此,加筆與減筆都是為了求所測之字有轉變,以便測字者能切中求測者所問人事。減筆是將字中的多餘部門除去,突出與求測者相關的部門。但減筆法也不是隨意可用的。
古代測字理論以為,減筆法不是到了異常時刻不能濫用。縱然在應當減的時刻也只應該稍稍減一點。清代程省《測字秘牒》中說:“減筆一法,非事之當而理之下,不能漫然用之也。凡當減時亦當略減方是。”
也有一種特殊的減筆法,我們權且稱之為“選擇測法”,即只選擇字中的某一部門,包羅偏旁,某些筆畫。與一樣平常減筆法差其餘是,“選擇測法”可以行使字中的某一單獨部門,不需要單獨成字,一樣平常減筆規則是原字經由減筆后成為一個新字,再以此新字為依據來推測人事休咎。但兩者都是只運用了原字的一部門,去掉了其餘的多餘部門,因此,我們一切稱之為減筆法。
選擇測法運用得也對照活,凡字中有某些部門可以較好地與求測的事的話,就只用這一部門來測。如清時大兵圍建寧,軍中有人寫了一個“�”字去叨教周亮工,周亮工說:“‘�’中‘聿’字乃建破之象,預計建寧城可以破。”
宋太平興國四年(979年),上將曹翰攻打幽州時,在城東南角發現一種水中之物,但跑到陸地上來,失去了它原本應該在的地方。況且蟹多足,他們的援兵可能將要來了,我們不能再進發了。再者“蟹”者解也,生怕要班師了吧。
在這些實例中,測字者劃分只選擇“�”字中的一部門“聿”,“蟹”字的一部門“解”來測字,無論是增筆法,照樣減筆法,其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想法把原本不相吻合的所測之字與所斷之事相同起來,使測字者能夠聯繫現真相形,為求測者排憂解難。
(三)相似測法
....字有音、形、義等幾個要素,行使字的象形、諧音等來展望休咎的測字方式稱為“相似測法”。與增筆法、減筆法一樣,相似測法也是為了使字與事之間更好地協調、統一,增添測字說中的概率。與增減法差其餘是,增減法是通過原字的增減形成新的字,再憑證新字去拆解,相似測法是憑證字的相似特徵形成新的字,再據此去拆解。
在測字中,字形相似的測法許多。漢字有字形相似的特點,有些字之間只有細微的差異,如土與士、此與北、此與比、毛與手、任與住、布與有、角與用、瞻與儋。這就為測字者提供了天真運用的時機。
某鹽道御史朱某,其弟要返回京師,忽聞在途中染病,朱某很着急,不知道此事是凶是吉,就寫了一個“此”字去求測。測字先生推測說:“‘此’字占問兄弟不吉祥,由於‘此’字象‘比’字,比肩者,兄弟之稱也。但旁邊多了一直,成了‘止’字,說明兄弟比肩之數止了。況且字形又象‘死’字,你弟弟豈能生還嗎?”朱某接着又問其弟什麼時刻回家,測字先生說:“‘比’字與‘北’字相差不遠,縱然現在還沒有回家,也差不多遠了。”過了幾天,信就來了,稱其弟已經在幾天之前病死在歸途中。
好比一人以“�”字占病,因“�”字為世字在草木之間,說明人將不久於人世。又“�”有“棄”字形,更不是好兆頭,也說明病人將要病死。
若有一測字先生在鎮江碰着一舊友,舊友由於訟事之事,久等其親戚不來,就寫“�”字去問情形。測字先生說:“‘�’頭如門,字形象馬,旁邊三點水借作鎮江的江字用,則馬星已到江門間,你的親戚馬上就要到了。”
又如,一念書人以“攜”字問科舉,測字先生說:“你以‘攜’字問科舉,必不如意,由於攜字進不成進(�),秀不成秀,才不成才。”
又如一小我私人的兒子生了病,寫一“�”字去問休咎,測字先生推斷說:“見是�(兒)缺之形,說明你兒子的病不會好。”
一次,明代着名測字人人張乘槎來到浙江,正逢在浙江任職的王參政將舊有的一座拱北樓更名為來遠樓,王參政約請他加入來遠樓的揭匾儀式,並討教張乘槎樓名的凶吉。
張北槎馬上說:“三日之內,主人有哀喪之事。”王參政問張乘槎其緣故,張北槎回覆說:“‘來’字有‘喪’字形,‘�’字有‘哀’字形,走之二點相連,淚點也。”
這裏,張乘槎用的就是象形法,以字象字,以字的字形相似特點來測字。象形法可以以字象字,也可以以字象物。
測字術中的象形法共有以字象物,以物象字,以字象字,以意象字四種。
以字象物,如“穹”字,由“穴”和“弓”兩字組合,可以象穴和弓兩樣器械。有人以此字測前途,因“穹”是穴中之弓,不能遠射,“穴”又是“空”字的字頭,空有弓箭,有力也用不上,以是前途不佳。如以此問病,“穹”又像是一個蜷曲在穴中的人,是不吉之兆。以字象物的字另有許多,如“口”、“了”、“又”、“飛”、“馬”、“眉”、“木”、“雲”等。
下面看兩個測字的實例。某商賈耐久在外地做生意,有一天聽說他妻子病了,不知道是吉是凶,心裏很着急,就去測字,效果拈到了一個“�”字。測字先生說:“你的妻子已經死了。‘�’字上面兩個火,象徵一對蠟燭,中央一部門象墓台,下面是‘木’字,代表棺木。”另一人以“鳧”字問婚姻,測字先生說:“這樁婚姻很容易成,只怕是再婚。”其人點了頷首,並詢問字中之理,測字先生接着說“倒�顛鸞,象徵婚姻極美。字的上面是鳥字,下面‘幾’字似乎鳥巢,現在鳥已不在巢中,則是換巢鸞�之象,豈非不是再婚之婦嗎?”這裡是把“幾”字像鳥巢形,與上面的鳥字相連繫來說明問題。
以物象字,有乙(似魚鈎),弓(似蛇),且(似神主),鳧(似審犯),金(似斷柄傘),外(似旌旗),幾(似鍾),身(似皂隸)。以意象字,有辛(似幸),未(似來),乃(似了),兔(似免),夫(似失),桃(似挑),艮(似良),兩(似雨)。
宋代蘇軾(字子瞻)被貶儋州,蘇轍(字子由)貶雷州,黃魯直被貶宜州,那時就有人說:這是由於“瞻”字似“儋”,由字下面像“田”,“直”字類似“宜”的緣故。那時另有會測字之術的術士就此三個字拆字,說來也十分巧合。
因儋字從立人旁,立者,起立之意,蘇子瞻生怕要遇赦北還;雷字為雨在田中,承接上天之膏澤,也可能有赦還的希望;宜字為直有蓋棺之義,黃魯直生怕不會回來了。厥後,蘇子瞻遇赦而歸,至昆陵而卒。蘇子由赦回后在穎州養老,十餘年後才死。
而黃魯直竟死在宜州。
相似測法的另一種類型是音同型,漢字不僅有許多字形相似的字,有的讀音也相同,這就為音同相似測法提供了條件。
我國向來就有語音的崇敬,並由此形成了一系列的禁忌習俗,民間多喜歡諧音吉語,如以魚諧“余”,不喜歡一些不吉祥的讀音,如死等。
音同相似測法的局限很廣,它不僅僅局限於讀音的禁忌,通常能為測字者服務的都可借用,而掉臂及讀音與意義之間的聯繫。
下面舉兩則例子加以說明。一人以“陀”字問訟事休咎,測字先生說:“陀字從形象上看是有頭無尾,從意義上看可以要呵護對方(他方),另外陀音拖,生怕不能馬上了卻,要拖延一段時間。”這裡是諧“陀”音為“拖”,從而附會到拖的意義(拖遲)上去。
另據《晉書》紀錄,揚雄為舂陵令時,舉兵抵制王敦,後為王敦所獲。揚雄在被擒的晚上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搭車,車兩旁還掛有肉。
揚雄心下思忖:肉一定有筋,筋者斤也。車旁有斤為斬,我大提要被斬了吧。
音同測法也叫“諧聲測法”,這種用法另有許多,如倒同到,秤同稱,加同家,非同飛,桃同逃,梨同離,叉同差,鶯同陰,衣同醫,李同理,梅同媒。
如以“鶯”問天氣情形,則主天必陰難晴。其他如“逢衣須說問良醫”、“逢梅可說娣媒動”、“見梨怕主有星散”。
相似測法的運用,使得測字術獲取了更大的隨意性。它能脫離求測字的自己,而用另外的字來舉行解拆和展望,相符易經“不易、變易、淺易”當中的“變易”之理!(四)
子平八字測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