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十二生肖 民間習俗 正文

客家人的民間禁忌

禁坐西炕

客家人的民間禁忌
    禁忌是人們出於對某種神秘氣力的畏懼、基於某些履歷、看法和情緒而形成的行為指向和行為方式上的自我限制。
    客家民間有許多禁忌。例如:
    1、春節禁忌。 春節禁忌也稱“過年禁忌”,指十二月十六日至正月十五日一個月的禁忌。
    春節原本出於對“年”的禁忌。鄧雲鄉《紅樓習慣談》(中華書局1987年版)謂“年”字,按古文的寫法,是一個象形字,有頭有尾 ,腳向四周張開,像一個大壁虎。聽說是一種很恐怖的爬蟲,一歲之中,人家不遇到它,最好了,便平安無事渡過了,因此燒一堆火,弄了一些好器械人人好好吃一頓,以示慶祝,這就叫做“過年”。厥後,歡慶除舊迎新的歲首,就釀成現在的“新年”和“過年”。
    在傳承歷程中,春節禁忌所包羅的畏懼和迷信的色彩漸為人與人之間皆大歡喜、相互敬服的情調所取。
    客家俗話說:“入哩年界(年關)禁忌多”。客家民間推行的春節禁忌包羅:禁打罵小孩;禁打碎器皿;禁講粗話惡語。張祖基的《客家舊禮俗》謂:“月朔該日稀奇鄭重,唔敢講惡話罵人,也少人出門,若使在月朔早晨碰着好的事情、聽到好的話,就作為系一年的好兆頭,作為今年會利市。以是碰着人,就相互恭賀,講各樣的好話”;忌用不吉祥的字眼,如病、死、苦、貧、災、亂、荒、殺等;初三日忌出門探友,初三各家都習慣掃倒垃圾,送出屋外曠地或河畔去,喊做送窮鬼。因此這日少人出門;忌用針線,尤其忌在廳堂做針線活。
    2、数字禁忌。 客家民間舊時禁忌四、六、七、八及初五、十四、二十三(舊稱月忌日)。幼兒四歲,稱兩雙歲,“四”與“死”諧音,故忌而諱之。客家人對数字“七”也很禁忌,正月初七日吃“七樣菜”就是一個典型例子,除了因七樣菜的諧音象徵示意人們祈願伶俐勤勞、幸福恆久之外,還隱含着人們對“七”這一数字的禁忌。由於在客家話中“七七八八”就是窮苦的意思。客家人的喪葬習俗中有“走七”、“七七”、“四七”、“做七”     禁忌之俗,也反映了客家人對於“七“的隱諱。“走七”俗稱“撞七”,報喪后第28天(俗稱“四七”)忌逢陰曆初七、十七、二十七,“撞七”則須舉家走避,俗謂“撞三沒撞四,撞得生人沒點氣”;“七七”(即報喪后49天)內禁孝子孝孫剃頭;忌碗筷疊放以防喪事層出不窮。“四七”俗稱“妹子七”,有孝女備物祭祀的習慣。“做七”是指從死者去世那一天算起,每七日,孝子孝孫即須穿着孝服備牲醴拜靈,又稱“篩七”。以“三七”、“五七”、“圓七”(即七七)為大七,一樣平常中上家庭,常備牲醴果品等延僧誦經,儀式犹如臨喪“做齋”。     此外,每月的初五、十四、二十三,舊時稱“月忌日”(即每月之忌日),俗語謂:“初五、十四、二十三,且婆有銀莫去擔”、“初五、十四、二十三
,老君灶里不煉丹。”凡逢舊曆七、八之日,鄉下不相親,有“七不出行,八不回家”的禮貌,如客家歌謠所唱“月朔就系月朔頭,初二還系新年頭。初三就系窮鬼日,初四就系妹家日(回外家)。初五又話出年卦,初六又喊嬲一日。七不去,八不歸,九九十十看打獅。十一十二龍燈到,索性月半正來歸。”
    3、生育禁忌。客家民間有“六月六,伯勞掰伯母”之說盛行,以為六月六日出生的孩子將禍及怙恃,故有所禁忌。
    中國民間舊有“忌舉五月子”的說法,《史記・孟嘗君傳》記雲:“五月子長與戶齊,將晦氣其怙恃”;《宋書・王鎮惡列傳》亦記:“鎮惡以五月五日生,家人以俗忌,故令出繼�宗,猛(鎮惡祖父)奇之,曰:‘此異常兒,昔孟嘗君惡月生而相齊,是兒亦將興吾門矣!’故名為鎮惡”。客家民間“忌舉六月子”可能是從“忌舉五月子”移易而來的。
    客家民間舊時另有“胎神”之說。廣東興寧羅姓編造的《通書》內“逐日都寫明胎神佔在某處”。 客家民間的孕婦禁忌,有的同“胎神”之說有關,有的卻是有益的履歷。客家民間的孕婦禁忌包羅:禁食羊肝、鯉魚、狗肉、兔肉、雀肉、山羊肉、蝦蟆、黃蟮等,聽說這類食物將引起災、病因包羅破相如“兔唇”等);忌跨牛、馬繩,聽說牛馬皆妊娠12月而產,孕婦跨過牛馬韁繩,將引起難產;忌坐“木馬”,木馬即木匠事情時常用的木架,聽說孕婦坐了木架,木匠蓋的屋子就不吉祥,這裡有輕視婦女的“不潔”的看法在作祟;忌孕婦並排而坐,聽說這樣會影響胎氣。
    4.一樣平常生涯禁忌
      衣服忌反着穿。反穿衣服如穿孝服,示意家中服喪事。
      食飯挾菜忌用筷敲擊盤碗,用筷子敲擊盤碗是托缽人討吃的手法,也是逗狗貓等畜牲進食的訊號。同時忌將筷子豎插在飯菜碗上,這是祭死人的方式。
    住房內鋪排眠床忌正對屋頂橫樑。以為橫樑壓頂預凶,且易生噩夢。床位不能直向房門,

民俗十二生肖禁忌住宅方向

也不宜腳朝門口睡覺,這是喪事象徵。
    出門做事忌逢“三煞日”、“空亡時”。
      生了小孩不直呼生了,稱“供”了或“輕”了,“產”了。
      老人年邁了不宜直呼“老”了。“老”了是死的代名詞,宜呼年歲多了或年歲高了。
      探病時間忌在下晝、晚上和陰曆月朔、十五日。下晝諭日已過晝,晚上諭日落西天,月朔、十五日是敬神祭鬼的日子。問訊病人忌直呼病字,宜問“那時不自在?”“那裡不自然?”稱小兒病了叫“不乖”。
      死人忌逢陰曆月朔、十一、二十一。死後七天逢七叫“撞死”,以為家中會鬧“風煞”。逢七的當天,全家人和共屋的鄰人都要清早離家出外“避煞”,午後才氣回來。
      忌用豬、貓無償贈親友。客家俗諺“豬來窮、狗來富、貓來帶麻布”之說,帶麻布是指要穿孝服,不吉祥。縱然對方收了狗貓也要回贈禮物才算吉祥。
      路遇不熟悉的中、青年婦女問訊,忌稱“大嫂”、“大嬸”、“伯母”、“叔娘”之類稱,宜稱“大姐”或“細妹”。否則易錯稱冒犯人。
“胞衣”保密。胞衣,即嬰兒胎盤,在梅州客家區域,人們十分珍視自己的“胞衣跡”(埋藏胞衣的地方),向來有對嬰兒的“胞衣”保密的習俗,每當嬰兒出生后,嬰兒胞衣 只有當祖母的才有權處置(若是祖母不在,則由父親處置,)一樣平常是將胞衣埋藏於自家祖居地局限內,埋藏胞衣的地址是永遠保密的。
     舊時紫金民間多隱諱:烏鴉叫,烏鴉為鬼馬,叫了必有人死。忌黃昏雞啼。有一更(啼)火(失火),二更(啼)賊(失賊)之說。忌母雞打鳴。謂母雞啼為陰陽顛倒,陰盛陽衰,主禍事,家門不吉。忌耳朵發燒。有“左耳燒財(破財)”、“右耳燒事(禍事)”,“兩耳燒沒點事”之說,有人耳燒時,撕紙一張,中央挖空,套於發燒之耳,謂之“戴紙枷”,說是可“避邪”。忌眼皮跳,說是“眼皮跳,有路跑”(指有事要跑路)。忌遺體入屋,以為“冷屍入屋敗到篤(底)”,故身死異地者,只能停屍於屋檐下。孕婦忌看怪相聽怪聲,看了、聽了怪相、怪聲,會產怪嬰。有“看猴生猴,看伯公生伯公”(指泥菩薩)之說。忌說“血”字,客家話“血”、“黑”同音,故豬血稱為豬紅。做屋忌說上樑,客家話中“上、喪”諧間,故上樑稱“升梁”。忌大年頭三作客,大年頭三為“窮鬼日”,這天有客上門,則客為“窮鬼”,主人一年不吉。
    佛岡客家人雖然耐久與講白話的民系雜住,但仍然保留許多傳統的禁忌:忌啟齒罵人“X你媽”!常因打罵時罵了“X你媽”而引起鬥毆,由於這句話侮辱了人的母親,太令人難忍。忌做客坐橫頭(即靠屋尾台桌那行座位),由於那一行座位要讓給主家父老坐的。忌新生兒安的名與尊長統一名,稀奇是不能跟直屬尊長統一名。
    揭西的客家區域,孕婦若遇親人逝世,送葬戴孝時腰身不縛麻皮。凡辦種種巨細喜事或其它事情都不要見到孕婦,以為被孕婦遇着或看了會不吉祥。小孩不能讓孕婦抱,以為抱后小孩會多災疾。釀灑、蒸種種糕、蒸米干,制米乾糧(米干是用糯蒸熟,晒乾后炒,加白糖,麥芽等製成米枋糖塊:稱米干。河婆、五雲、上砂,下砂等州里,每年過春節,都有制米干糖的習俗)等,也不能讓孕婦加入,以為被她看了,米干糖會鬆散不成塊。母豬,母牛產子或啼后不滿月,也不能讓孕婦看到,否則,豬、牛子會多病。新娘的床沿或嬰兒睡的眠床邊緣,孕婦不能亂坐,坐了會引起他(她)們伉儷反面或小孩多災疾。孕婦睡床上的被席,枕套、蚊帳等,洗時不用滾水燙,怕燙傷了“胎神”。
    揭西有些姓氏與某種動物的名稱同音,這一姓氏的人,就會給這種動物另起一名稱,以免犯諱。揭西河婆一帶的姓氏雖然未滿國民,但也不下七八十姓之多。其中也有一些姓氏與某種動物或言詞避忌。例如楊姓人就把“羊”稱作“幼毛”,把宰羊說成是“宰幼毛”,把山羊稱作“黃京”;黃姓人把黃牛稱作赤牛或沙牛;馬姓人就把馬說成“四腳”;朱姓人就把豬叫作“肥貨”……除此以外,姓溫人就不說“豬瘟”“雞瘟”;姓謝人就不喜歡人對他們說“謝謝”,而應說“多謝”,由於客家話“感”與“減”同音;姓劉的人就不說“割瘤”;姓古的人就不說“打鼓”;姓壯的人就不喜歡聽“裝死”一詞;姓羅的人也不喜歡聽“爛籮”或“壞籮”等名稱……
    因此在與揭西人來往時,如不懂這些隱諱,就會引起誤會並因此而帶來不愉快。


西藏傳統的人和人名的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