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人不理解的中國禁忌
生涯中的一些民俗禁忌
民俗禁忌衣服忌反着穿。反穿衣服如穿孝服,示意家中服喪事。食飯挾菜忌用筷敲擊盤碗,用筷子敲擊盤碗是托缽人討吃的手法,也是逗狗貓等畜牲進食的訊號。同時忌將筷子豎插在飯菜碗上,這是祭死人的方式。住房內鋪排眠床忌正對屋頂橫樑。以為橫樑壓頂預凶,且易生噩夢。床位不能直向房門,也不宜腳朝門口睡覺,這是喪事象徵。出門做事忌逢“三煞日”、“空亡時”。生了小孩不直呼生了,稱“供”了或“輕”了,“產”了。老人年邁了不宜直呼“老”了。“老”了是死的代名詞,宜呼年歲多了或年歲高了。探病時間忌在下晝、晚上和陰曆月朔、十五日。下晝諭日已過晝,晚上諭日落西天,月朔、十五日是敬神祭鬼的日子。問訊病人忌直呼病字,宜問“那時不自在?”“那裡不自然?”稱小兒病了叫“不乖”。
死人忌逢陰曆月朔、十一、二十一。死後七天逢七叫“撞死”,以為家中會鬧“風煞”。逢七的當天,全家人和共屋的鄰人都要清早離家出外“避煞”,午後才氣回來忌用豬、貓無償贈親友。客家俗諺“豬來窮、狗來富、貓來帶麻布”之說,帶麻布是指要穿孝服,不吉祥。縱然對方收了狗貓也要回贈禮物才算吉祥。路遇不熟悉的中、青年婦女問訊,忌稱“大嫂”、“大嬸”、“伯母”、“叔娘”之類稱,宜稱“大姐”或“細妹”。否則易錯稱冒犯人。“胞衣”保密。胞衣,即嬰兒胎盤,在梅州客家區域,人們十分珍視自己的“胞衣跡”(埋藏胞衣的地方),向來有對嬰兒的“胞衣”保密的習俗,每當嬰兒出生后,嬰兒胞衣 只有當祖母的才有權處置(若是祖母不在,則由父親處置,)一樣平常是將胞衣埋藏於自家祖居地局限內,埋藏胞衣的地址是永遠保密的。
一年之中的月份劃分
舊時紫金民間多隱諱:烏鴉叫,烏鴉為鬼馬,叫了必有人死。忌黃昏雞啼。有一更(啼)火(失火),二更(啼)賊(失賊)之說。忌母雞打鳴。謂母雞啼為陰陽顛倒,陰盛陽衰,主禍事,家門不吉。忌耳朵發燒。有“左耳燒財(破財)”、“右耳燒事(禍事)”,“兩耳燒沒點事”之說,有人耳燒時,撕紙一張,中央挖空,套於發燒之耳,謂之“戴紙枷”,說是可“避邪”。忌眼皮跳,說是“眼皮跳,有路跑”(指有事要跑路)。忌遺體入屋,以為“冷屍入屋敗到篤(底)”,故身死異地者,只能停屍於屋檐下。孕婦忌看怪相聽怪聲,看了、聽了怪相、怪聲,會產怪嬰。有“看猴生猴,看伯公生伯公”(指泥菩薩)之說。忌說“血”字,“血”、“黑”同音,故豬血稱為豬紅。做屋忌說上樑,客家話中“上、喪”諧間,故上樑稱“升梁”。忌大年頭三作客,大年頭三為“窮鬼日”,這天有客上門,則客為“窮鬼”,主人一年不吉。
佛岡客家人雖然耐久與講白話的民系雜住,但仍然保留許多傳統的禁忌:忌啟齒罵人“X你媽”!常因打罵時罵了“X你媽”而引起鬥毆,由於這句話侮辱了人的母親,太令人難忍。忌做客坐橫頭(即靠屋尾台桌那行座位),由於那一行座位要讓給主家父老坐的。忌新生兒安的名與尊長統一名,稀奇是不能跟直屬尊長統一名。
揭西的客家區域,孕婦若遇親人逝世,送葬戴孝時腰身不縛麻皮。凡辦種種巨細喜事或其它事情都不要見到孕婦,以為被孕婦遇着或看了會不吉祥。小孩不能讓孕婦抱,以為抱后小孩會多災疾。釀灑、蒸種種糕、蒸米干,制米乾糧(米干是用糯蒸熟,晒乾后炒,加白糖,麥芽等製成米枋糖塊:稱米干。河婆、五雲、上砂,下砂等州里,每年過春節,都有制米干糖的習俗)等,也不能讓孕婦加入,以為被她看了,米干糖會鬆散不成塊。母豬,母牛產子或啼后不滿月,也不能讓孕婦看到,否則,豬、牛子會多病。新娘的床沿或嬰兒睡的眠床邊緣,孕婦不能亂坐,坐了會引起他(她)們伉儷反面或小孩多災疾。孕婦睡床上的被席,枕套、蚊帳等,洗時不用滾水燙,怕燙傷了“胎神”。
揭西有些姓氏與某種動物的名稱同音,這一姓氏的人,就會給這種動物另起一名稱,以免犯諱。揭西河婆一帶的姓氏雖然未滿國民,但也不下七八十姓之多。其中也有一些姓氏與某種動物或言詞避忌。例如楊姓人就把“羊”稱作“幼毛”,把宰羊說成是“宰幼毛”,把山羊稱作“黃京”;黃姓人把黃牛稱作赤牛或沙牛;馬姓人就把馬說成“四腳”;朱姓人就把豬叫作“肥貨”……除此以外,姓溫人就不說“豬瘟”“雞瘟”;姓謝人就不喜歡人對他們說“謝謝”,而應說“多謝”,由於客家話“感”與“減”同音;姓劉的人就不說“割瘤”;姓古的人就不說“打鼓”;姓壯的人就不喜歡聽“裝死”一詞;姓羅的人也不喜歡聽“爛籮”或“壞籮”等名稱, 因此在與揭西人來往時,如不懂這些隱諱,就會引起誤會並因此而帶來不愉快。
農曆五月九毒日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