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玄門之正教 必通夙世之善根 道家收徒八規之三忌十不傳
玄門舉行迎真祈福道場的禁忌 祀神時常用祭品有哪些?
玄門舉行宗教流動的醮壇,是神靈降至之所,既神聖又莊重。因此,玄門在舉行迎真祈福道場時,切不能有弔喪、問病、畜產等不潔之物進入道場。親臨醮壇之人,主要是羽士,也不能不有諸多禁忌,即勿飲酒、勿食五辛、勿與別人同坐、勿視死看生、勿嗔怒、勿悲痛、勿見血。醮壇中人尤應忌食牛肉。羽士自己也應保持清凈之身,在行儀式之前,要齋戒沐浴,清潔身心。羽士沐浴時忌俗人見浴,並忌用不潔之水。
玄門祀神時常用香、花、燈、水、果五種祭品奉獻於神壇之上,稱為齋供。對於齋供中的五種供品,各有劃定和禁忌。香是羽士及信徒通感神靈之物。羽士要上香,信眾求神也要上香,上香時,持香者要手指清潔,切忌“信手拈香,觸以腥穢”;現代供神之花,常以梅、蘭、菊、竹四序之花為上品,次為水仙、牡丹、蓮花。敬神所用鮮花,首重清香芬芳,全無芬芳者,或香味強烈、令人生厭者,忌用於敬神;醮壇所用之燈,須用一色芝麻油燃點,忌用六畜脂膏之油,否則會觸穢神靈;道門稱奉獻齋壇之水為七寶漿。此水忌用生水及不潔之水;玄門所用的供果必須是“時新果實,切宜精潔”,忌用石榴、甘蔗之類及穢泥之物。食過之物、冬瓜、蕃石榴、芭樂、李子、單碗菜也都不能用於祭神。
燒香敬神是玄門的一種信仰行為。玄門燒香禁忌主要有:忌戊日燒香;忌雙香祀神,玄門祭神一樣平常多以三柱香為準;忌用右手捻香,須左手持香,右手護香;忌以口嚙香,也就是不能用嘴叼香;燒香忌回首,要心神專一;忌用灶中火燃香。
玄門衣飾禁忌內容許多,主要包羅:忌穢褻法服;忌法服不潔、形儀慢黷;忌衣服雜色;忌衣飾華美、與俗無別;忌法服借人等等。
玄門對於酒、肉及五辛之菜等的禁絕。全真派恪守古訓,苦心厲志,不立家室,禁絕葷辛;正一派則允許立室,除齋醮流動時代,一樣平常不禁絕葷辛飲酒,但求心凈而已。
參訪宮觀時也有一些禮儀應該注重:一是同羽士打招呼,不能用釋教的“合十”禮儀,而要用“拱手”禮儀。拱手就是兩手抱拳。二是見了羽士不得問羽士的歲數。三是重大的玄門醮儀,主祭羽士都用中國傳統的三跪九叩儀。若是入門問禁,入鄉隨俗,可以在神壇前行鞠躬禮。四是進入道觀,應當衣冠整齊,注重形儀,不能光身光腳,也不能高聲喧囂。稀奇是全真羽士茹素吃齋,入全真道觀決不能夾帶葷菜。正一羽士通常可以吃葷,惟逢齋必須食齋。
尋找玄門起源地之一新津老君山
民俗中的禁忌 職業和信仰不同對禁忌的不同見解
“蜀國多仙山,峨嵋邈難匹”-----我國古代傳說的方士有�鏗(彭祖)、素女等都是成都人;許多中國歷史上赫赫著名的神祗,多數與巴蜀有關,如二郎神、文昌帝君、財神趙公明等等;因而,自古以來,巴蜀區域就是人們尋仙問道的地方也是中國玄門的主要起源地;帶着一直以來對道家頭腦的崇敬與敬仰,道法自然sir於2016年的春節前夕最先了四川尋找玄門起源地之旅,第一站來到位於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南部,縣城距成都市區28公里的新津老君山。
由於玄門始祖軒轅黃帝、道祖老子、教祖張道陵都曾在老君山修鍊傳道,因此,老君山被譽為“玄門三祖靈山”。相傳山上生有仙草,名稠粳,食之可以永生,故又名稠粳山。該山諸峰拱衛,孤峰高聳,雲纏霧繞,時隱時現,遙望如畫,故有“稠粳出雲”之稱……
據《道藏輯要》中《老子歷世演化圖》第69化說:“唐開元十七年(公元730年)四月,太上老君在此山演化”,故后眾人稱為“老君山”。現老君洞內有“牛馭出涵關,百二河山無隱處;蠶叢來蜀道,五千文字有傳人”的楹聯足可佐證。
中唐羽士王懸河在其所著《三洞珠囊》卷七中說:“第四,稠粳治,去成都一百一十里,汶山江水九里。山高平地一千七百丈,昔軒轅黃帝學道之處也。稠粳治左右山崗相續,西北有味江水,山亦有芝草之葯,可養性命。治應危宿,朱紫發之,治王五十年。”晚唐羽士杜光庭於天復辛酉歲(公元901年)在成都玉局觀撰成《洞天福地岳瀆名山記》,其中的《靈化二十四》說:“稠粳化,在蜀州新津縣南十里,黃帝煉丹於此山,上有天池、石碑,丹灶存焉。”;宋代祝穆在其所著《方輿勝覽》卷五十二“天社山,北枕大江,南接連嶺,益土有難,人多依焉。”、“稠粳山,有草名稠粳,服之永生不死”;明代曹學�在其所著《蜀小勝景記》卷七“成都府・新津縣”條下引《勝覽》說:“稠粳山,在新津縣南八里。有草名稠粳,服之永生不死。上有丹灶、古碑、宮闕、天池,軒轅帝於此得仙。中第四稠粳治也,上應危宿”。可見,老君山即是稠粳山,是中國玄門主要起源地之一。
據史載,唐、宋、元時期,老君山建設面積甚廣,道觀殿宇在唐代建起,明洪武年間又曾重修廟觀,明末甲申年(公元1644年)毀於戰火,清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最先修復,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邑侯楊公儀重修,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再修。自乾隆以後,四川學者劉止唐先生一家傾注心力使其成為具有文化內在的道觀。1926年重修八卦亭,1931年修三清殿,1939年修靈祖殿,1944年修三元殿、觀音殿。宜到1966年,上述殿堂仍存。
道觀殿宇均坐東向西,中軸線上計有靈祖樓、混元殿、八卦亭、三清殿、七真殿、三元殿、斗姥樓。右側為慈航殿、老君洞、來鶴軒客廳、單房左側是一廂好事祠、齋堂、廚房。靈祖樓、斗姥樓是歇山式,八卦亭是重檐八角尖攢式修建體外;其餘各殿都是模擬清代典型修建名目――單檐硬山式修建的。八角亭前有六六三十六級(象徵三十六洞天)石級,連天接地,踏上石級有登青雲之趣;亭後有十二生肖石刻既是我們先民計時之物,又賦予祥瑞如意之慶,亭閣周邊是八卦圖解,八八六十四卦,誨人以天地洞開之理;老君廟座落於稠梗山顛,四周群峰拱衛,古柏森森,環境幽靜,景物宜人。
混元殿右側的老君洞,相傳是老子李聃隱居之處,也是張道陵“天師道”稠粳治的遺址。洞壁和龕額上有兩幅對聯:“似洞非洞,石室為洞;有門無門,道德之門。”;“牛馭出函關,百二河山無隱處;蠶叢來蜀道,五千文宇有傳人。”示意了老子修五千言《道德經》后,騎青牛回蜀隱居煉丹修道於老君山的神秘和玄機。洞內有座小巧的雕塑,老子慈眉善目,金燦燦的身軀披着一襲紅彤彤的絲袍穩坐青牛之上,似乎在微笑述說:“道可道,異常道;名可名,異常名。”
老君廟依山取勢製作,現存混元、慈航、三清、三元諸殿及八卦亭、來鶴軒、迎真亭和長廊。廟內楹聯、石刻、匾額均出自名家之手。各殿修建都很嚴謹,結構也十分精巧而且屋宇寬敞高峻,殿貌巍峨壯觀,給人以肅穆莊重之感。。。。。新津的老君山不愧是玄門靈山!然而,遺憾的是,老君山的珍愛和治理顯然不足!一是周邊環境太過商業化開發,二是對於道觀的維修與珍愛不夠,三是缺乏道家的文化氣氛,等等。究其緣故原由是與當今眾人重利輕道,太過於最求商業利益,而忽視道家文化乃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根的熟悉!
古代黃曆擇日喜忌大全擇日簡明對照表 入學擇日宜成日、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