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十二生肖 民間習俗 正文

重陽節簡介

傣族潑水節

重陽節簡介

  陰曆九月九日,為傳統的重陽節,又稱“老人節”。由於古老的《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往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重陽節”名稱見於紀錄卻在三國時代。據曹丕《九日與鍾徭書》中載:“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恆久,故以享宴高會。”

  重陽節首先有登高的習俗,金秋九月,天高氣爽,這個季節登高遠望可到達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和登高相聯繫的有吃重陽糕的習慣。高和糕諧音,作為節日食物,最早是慶祝秋糧豐收、喜嘗新糧的用意,之後民間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高的祥瑞之意。

  重陽日,向來就有賞菊花的習慣,以是古來又稱菊花節。陰曆九月俗稱菊月,節日舉行菊花大會,傾城的人潮赴會賞菊。從三國魏晉以來,重陽聚會飲酒、賞菊賦詩已成時尚。在漢族古俗中,菊花象徵長壽。古代還流行九九插茱萸的習俗,以是又叫做茱萸節。茱萸入葯,可制酒養身祛病。

  昔人以為是個值得祝賀的吉祥日子,而且從很早就最先過此節日。 重陽節是雜糅多種民俗為一體而形成的漢族傳統節日。慶祝重陽節的流動一樣平常包羅出遊賞景、登高遠眺、鑒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流動。九九重陽,由於與“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數,有恆悠久壽的寄義,況且秋季也是一年收穫的黃金季節,重陽佳節,寓意深遠,人們對此節向來有着特殊的情緒,唐詩宋詞中有不少賀重陽,詠菊花的詩詞佳作。

  在民俗看法中,九九重陽,由於與“久久”同音,包羅有生命恆久、康健長壽的寓意。1989年,我國把每年的陰曆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提倡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民俗,因此重陽節又多了一層新含意。

  國家異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珍愛,2006年5月20日,該民俗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重陽節起源

  重陽節是個歷史悠久的節日,由於年月久遠,節日的形成不易考察明確。因此,關於重陽節的起源,有種種差其餘說法:

  其一:

  重陽的源頭,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呂氏春秋》之中《季秋紀》載:“(九月)命家宰,農事備收,舉五種之要。藏帝籍之收於神倉,祗敬必飭。”“是日也,大饗帝,嘗犧牲,告備於天子。”可見那時已有在秋九月農作物豐收之時祭饗天帝、祭祖,以謝天帝、祖先恩義的流動。

  漢代,《西京雜記》中記西漢時的宮人賈佩蘭稱:“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雲令人長壽。”相傳自此時起,有了重陽節求壽之俗。這是受古代巫師(後為羽士)追求永生,採集藥物服用的影響。同時另有大型飲宴流動,是由先秦時慶豐收之宴飲生長而來的。《荊楚歲時記》雲:“九月九日,四民並籍野飲宴。”隋杜公瞻注云:“九月九日宴會,未知起於何代,然自駐至宋未改。”求長壽及飲宴,組成了重陽節的基礎。

  三國時,魏文帝曹丕《九日與鍾繇書》說:“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倍嘉其名,以為宜於恆久,故以享宴高會。”可見那時節俗已定型了。重陽節主題,是求長壽、戴茱萸、釀菊酒、賞菊、釀酒及祭把酒業神等。在撒播至往後又添加了敬老等內在,更具有意義,另外有登高野宴流動及種種遊戲等。[1]

  其二:

  重陽節的原型之一是古代的祭祀大火的儀式。

  作為古代季節星宿標誌的“大火”(即心宿二),在季秋九月隱退,《夏小正》稱“九月內火”,大火星的退隱,不僅使一直以大火星為季節生產與季節生涯標識的昔人失去了時間的坐標,同時使將大火奉若神明的昔人發生莫名的恐懼,火神的休眠意味着漫漫長東的到來,因此,在“內火”時節,一如其泛起時要有迎火儀式那樣,人們要舉行響應的送行祭儀。古代的祭儀情形雖渺茫難曉,但我們照樣可以從後世的重陽節儀中尋找到一些古俗遺痕。如江南部門區域有重陽祭灶的習俗,是家居的火神,由此可見古代九月祭祀“大火”的蛛絲馬跡。昔人長將重陽與上巳或寒食、九月九與三月三作為對應的春秋大節。漢劉歆《西京雜記》稱:“三月上巳,九月重陽,使女遊戲,就此祓禊登高。”上巳、寒食與重陽的對應,是以“大火”出沒為依據的。

  隨着人們營生手藝的提高,人們對時間有了新的熟悉,“火歷”讓位於一樣平常曆法。九月祭火的儀式衰亡,但人們對九月因陽氣的衰減而引起的自然物侯轉變仍然有着特殊的感受,因此登高避忌的古俗依舊傳城,雖然眾人已有了新的註釋。

  重陽在民眾生涯中成為夏冬交接的時間界標。若是說上巳、寒食是人們渡過漫長冬季后出室暢遊的春節,那麼重陽約莫是在秋寒新至、人民即將隱居時的具有儀式意義的秋遊,以是民俗有上巳“踏青”,重陽“辭青”。重陽節俗就圍繞着人們的這一時季感受睜開。[2]

  重陽節習俗

  賞菊

  菊花,又叫黃花,屬菊科,品種繁多。我國是菊花的田園,自古培種菊花就很普遍。菊是長壽之花,又為文人們讚美作凌  賞菊霜不屈的象徵,以是人們愛它、贊它,故常舉行大型的菊展。菊展自然多在重陽舉行,由於菊與重陽關係太深了;因此,重陽又稱菊花節,而菊花又稱九花。賞菊也就成了重陽節習俗的組成部門。宋代《東京楚華錄》卷八:“九月重陽,都下賞菊,有數種。其黃、白色蕊者蓮房曰‘萬齡菊’,粉紅色曰‘桃花菊’,白而檀心曰‘木香菊’,黃色而圓者‘金齡菊’,純白而大者曰‘喜容菊。無處無之。

  明代,在《陶庵夢憶》中紀錄有:“兗州紹紳家民俗襲王府。賞菊之日,其桌、其炕、其燈、其爐、其盤、其盒、其盆盎、其看器、其杯盤大觥、其壺、其幃、其褥、其酒;其麵食、其衣服名堂,無不菊者夜燒燭照之,蒸蒸烘染,較日色更浮出數層。席散,撤葦簾以受繁露。”

  清代賞菊,如《燕京歲時記》:“九花者,菊花也。每屆重陽,富貴之家,以九花數百盆,架度廣廈中前軒后輕(軒輊,車前高后低叫軒,前低后高叫軒,比喻崎嶇優劣),望之若山,曰‘九花山子’。四周聚積者,曰‘九花塔’。”在《清嘉錄》中記蘇州賞菊流動說:“畦菊乍放,虎阜花農,已干盎(古代腹大口小的器皿)百盂擔入都會。居人買為瓶洗供賞者,或五器七器為一台,梗中置熟鐵絲,偃仰能如人意。或於廣庭大廈堆壘千百盆為玩者,縐紙為山,號菊花山。而茶肆尤盛。”另如《金瓶梅》、《浮生六記》等書中也有賞菊之紀錄。至今,重陽節時代,各大公園也仍組織大型菊展,並將菊縛紮成各種動植物,人物等造型,十分雅觀。

  登高

  重陽最主要的節日流動之一,即是登高。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同等的劃定,一樣平常是登高山、登高塔。

  登高 早在西漢,《長安志》中就有漢代京城九月九日時人們嬉戲觀景之紀錄。在東晉時,有著名的“龍山落帽”故事。據《晉書》中《孟嘉傳》載,九月重陽這天,晉朝大司馬桓溫及參軍上將孟嘉等人登上龍山(今湖北江陵縣西北的一座山),孟嘉鑒賞山景,連帽被風吹走也不知道。桓溫叫人作文笑他,他也不示弱,作文答辯,一時傳為美談。

  南朝時,梁人吳均在《續齊諧記》中紀錄一個神異的故事:汝南人桓景,隨費長房遊學,費長房要他在重陽這天讓家人各作絳囊,盛茱萸系臂,並登高,飲菊花酒,才可免禍。桓景照辦了,才逃走災禍。這個故事,生動地反映出重陽時人們的避邪除災心理。

  固然人們登高也不然則攀緣而已,還要鑒賞山上的紅恭弘=叶 恭弘野花,並飲酒吃肉,享受一番,使登高與野宴連繫起來,更有吸引力。如隋時孫思邈《千金方・月令》:“重陽日,必以看酒登高遠眺,為時宴之游賞,以暢秋志。酒必采茱萸、菊以泛之,即醉而歸。”記隋代習慣,已與後世近似。在南宋的《夢粱錄》卷五載:“日月梭飛,轉盼重陽。……是日‘孟嘉登龍山落帽,淵明向東籬賞菊’,正是故事。”南宋韓元吉《水調歌頭・九日》上片:“今日我重九,莫負菊花開。試尋高處,攜手攝展上崔嵬。放目蒼崖萬仞,雲護曉霜成陣,知我與君來。古寺倚修竹,飛檻絕尖埃。”形貌了重陽賞菊及登高觀景的韻致。

  明清時,北京區域登高頗盛,《燕京歲時記》雲:“京師謂重陽為九月九。每屆九月九日則都人提壺攜楹,出都登高。南則天寧寺、陶然亭、龍爪槐等處,北則薊門煙樹、清凈化域等處,遠則西山八處。賦詩飲酒,烤肉分糕,詢一時之快樂也。”豈論文人國民,都喜歡登高后在山上野餐、烤肉食用。有些貴戚富家則帶上幕帳、烤具、車馬、樂器,登高台、土坡,架起幕帳、桌椅,大吃爆烤羊肉或涮羊肉,並唱戲奏樂,聽歌看舞。如清末慈禧太后,每年重陽於北海東的桃花山登高、野餐、烤肉,並架藍布圍障,防止閑人偷看。在玉淵潭釣魚台等處,也集中了不少登高之客。故宮御花園裡也有登高之山。

  又如廣州區域,遊客多於重陽登上白雲山,飲酒賦詩,熱鬧特殊,影響至今。在上海,周圍無山丘,便把滬南丹風樓及豫園的大假山作為登文雅集之所,也很熱鬧。至民國年間爽性又登二十四層高的國際飯館。而近代的北京香山、山東的牛山、江西南昌的滕王閣等等,也都是登高勝地。尤其是滕王閣,因了唐代王勃於重陽節時在閣上寫出千古名文《滕王閣序》,更著名天下。至於湖北江陵龍山上的紀念晉代孟嘉落帽的落帽台事迹,也吸引着許多遊客。

  由於重陽為秋節,節后草木最先凋零,以是有稱重陽節野遊流動為“辭青”,與三月春遊“踏青”之說法相對應。清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記:“(重陽)有治看攜酌於各門田野痛飲終日,謂之‘辭青’。”這也是一個頗有詩意的名稱。

  關於登高習俗的起源,有差其餘說法:

  一說可能源於古代對山神的崇敬,以為山神能使人免去災難。以是人們在“陽極必變”的重陽日子里,要前往山上嬉戲,以避災禍。或許最初還要祭拜山神以求祥瑞,厥後才逐漸轉化成為一種娛樂流動了。(古代以為“九為老陽,陽極必變”,九月・九日,月、日均為老陽之數,不吉祥。故而衍化出一系列避不祥、求長壽的流動,並非如魏文帝曹丕所稱九為“宜於恆久”之數。這是明代謝肇制《五雜咀》中的看法。

  一說重陽時節,秋收已經完畢,農事相對對照空閑。這時山野里的野果、藥材之類又正是成熟的季節,农民紛紛上山採集野果、藥材和供副業用的植物質料。這種上山採集农民們把它叫做“小秋收”。登高的習慣最初可能就是往後演變而來的。至於集中到重陽這一天則是厥後的事。那意思是以此作為一種象徵,起點提倡作用,正像春天宜於植樹,人們就定個植樹節的原理一樣。此外重陽節時代天氣晴朗,氣溫涼爽,相宜於登高望遠。

  佩茱萸・簪菊花

  重陽節有佩茱萸的習慣,因此又被稱為“茱萸節”。茱萸是重陽節的主要標誌。重陽節時人們還喜歡佩帶菊花。茱萸雅號“辟邪翁”,菊花又名“延壽客”。  佩茱萸

  茱萸是一種可以做中藥的果實,由於生產於吳地(今江浙一帶)的茱萸質量最好,因而又叫吳茱萸,也叫越椒或艾子,它是一種常綠小喬木,樹險些可以長到一丈多高,恭弘=叶 恭弘為羽狀複葉,初夏開綠白色的小花,結實似椒子;秋後成熟。果實嫩時呈黃色,成熟后釀成紫紅色,有溫中、止痛、理氣等功效。茱萸恭弘=叶 恭弘還可治霍亂,根可以殺蟲。《本草綱目》說它氣息辛辣芬芳,性溫熱,可以治寒驅毒。昔人以為佩帶茱萸,可以辟邪去災。

  重陽佩茱萸的習俗在唐代很盛行,人們以為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逃亡消災;或佩帶於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內里佩帶,稱為茱萸囊,另有插在頭上的。大多是婦女、兒童佩帶,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帶。重陽節佩茱萸,在晉代葛洪《西經雜記》中就有紀錄。除了佩帶茱萸,人們也有頭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經云云,歷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陽節的習俗是把菊花枝恭弘=叶 恭弘貼在門窗上,“排除凶穢,以招祥瑞”。這是頭上簪菊的變俗。宋代,另有將彩繒剪成茱萸、菊花來相贈佩帶的。

  重陽茱萸實在也和端午節的雄黃和菖蒲的作用差不多,目的在於除蟲防蛀。由於過了重陽節,就是十月小陽春,天氣有一段時間回暖;而在重陽以前的一段時間內,秋雨濕潤,秋熱也尚未退盡,衣物容易霉變。這段時間又是桂花盛開之時,以是民間稱之為“桂花蒸”,這時必須防蟲。茱萸有小毒,有除蟲作用,制茱萸囊的習慣正是這樣來的。

  然則在宋元之後,佩茱萸的習俗逐漸稀見了。其轉變的因由大提要從重陽節俗的重心的潛移中去理。重陽在早期民眾的時間生涯中強調的是避邪消災,隨着人們生涯狀態的改善,人們不僅關注現在的現實生涯,而且對未來生涯給予了更多的期盼,祈求永生與延壽。以是“延壽客”(菊花)的職位最終蓋過了“避邪瓮”(茱萸)。

  放紙鷂

  放紙鷂是惠州過重陽節的主要習俗。換句話說,惠州民間過重陽節是以放紙鷂為主要特徵的。此習,除惠州撒播的民謠中有敘述以外,光緒《惠州府志》亦有記述。  放紙鷂

  紙鷂亦現在的鷂子。鷂子是五代以後的稱謂,五代之前,北方習慣稱“紙鳶”,南方則多叫“鷂子”,惠州的“紙鷂”稱謂很顯著的是保留了五代以前的古老名稱,且有“南北夾雜”的味道。

  鷂子始見於春秋時期,初型均是鳥類。相傳公輸般(魯班)“削竹為鶴,成而飛之”,“作木鳶以窺宋城”。這裏的“竹鵲”“木鳶”,就是代鷂子的雛型。不外,那時沒有紙,只能用竹木製成。清人條記中說 “韓信率軍十萬圍攻項羽於垓下,以牛皮製鷂子一具,下置善笛之人吹思鄉之曲,其聲悲怨,楚軍學生八千人盡皆散去”。這裏所說的漢代鷂子,也只不外是牛皮製的鷂子。東漢蔡倫造紙術面世后,始有紙制鷂子,泛起了“紙鳶”和“鷂子”的稱謂。“鷂子”之名的泛起,據記是泛起在五代,《詢芻錄》記曰:“鷂子,即紙鳶,又名風鳶。初,五代李鄴於宮中作紙鳶,引線採風為戲,後於鳶首以竹為笛,使風入竹,聲如箏 鳴,俗呼鷂子。”唐以後,鷂子盛行,並定清明節為鷂子節,宋已后更是在老國民中央普及了。從這以後,鷂子的形狀已不局限於鵲、鳶、鷂等鳥類,蟲、魚、人神均有之,明清以後,鷂子製作已成為一種十分精湛的手工藝術。

  惠州民間的紙鷂,已非原本面目,多為四方平面,帶一尾巴,其形狀與民間所貼門神、神位相似,故疑為神狀鷂子的一種簡化。在惠州民間,風疹製作極為簡樸,采竹一枝彎曲,一支直豎,撐住一張四方紙,貼上尾巴調好線,即可放飛。有一種不帶尾巴,四方狀紙稍大,稱“阿婆鷂”,以放飛時平穩、清閑而得名。

  除此外,其他形狀的紙鷂也偶而有之。

  重陽這天,人們多伴以凳高,於街道和田野處放飛鷂子,孩童、成人均有之,亦甚壯觀。

  按我國的傳統習慣,放飛鷂子多在清明。重陽放紙鷂可說是惠州民間特有習俗。其理由無從考究。但從惠州的領南天氣觀之,時間上似乎頗為適當。清明前後為雨季,春雨不停,這時顯然是不適合於放紙鷂的,而重陽前後天高氣爽,勁風不停,人們按傳統習俗要爬山登高,舉行戶外流動,此時放紙鷂,天時人地相宜,是頗多為適合的。

  吃重陽糕

  重陽的飲食之風,除前所述的飲茱萸、菊花酒,吃菊花食物之外,另有好些,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吃糕。在北方,吃重陽糕之風尤盛。  重陽糕

  據《西京雜記》載,漢代時已有九月九日吃蓬餌之俗,即最初的重陽糕。餌,即古代之糕。《周禮》載餌用作祭祀或在宴會上食用。漢代又記有黍糕,可能與今天的糕已差不遠。蓬餌,想必也類似於黍糕之類。至宋代,吃重陽糕之風大盛了。糕與高諧音,吃糕是為了取祥瑞之意義,因而才受到人們的青睞。

  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有“糙花糕”、“細花糕”和“款項花糕”。

  粘些香菜恭弘=叶 恭弘以為標誌,中央夾上青果、小棗、核桃仁之類的糙乾果;細花糕 有3層、2層不等,每層中央都夾有較細的蜜餞乾果,如蘋果脯、桃脯、杏 脯、烏棗之類;款項花糕與細花糕基本同樣,但個兒較小,犹如“款項”一 般,多是上層府第貴族的食物。

  聽說,早年不家用發麵餅夾上棗,栗諸果的, 或以江米、黃米面蒸成粘糕餅,似“上金”、“下銀”的花糕。

  有詩形貌重陽糕的製作:

  蔡雲:

  篝火鳴機夜作忙,

  織工一飲登高酒,

  依然風雨古重陽,

  蒸出棗糕滿店香。

  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後裔頭額,口中念念有詞,祝願子女百事俱高,乃昔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考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隻小羊,以相符重陽(羊)之義。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並點蠟燭燈。這也許是用“點燈”、“吃糕”取代“登高”的意思,用小紅紙旗取代茱萸。當今的重陽糕,仍無牢靠品種,各地在重陽節吃的鬆軟糕類都稱之為重陽糕。

  重陽糕不僅自家食用,還饋送親友,稱“送糕”;又請出嫁女兒回家食糕,稱“迎寧”。

  飲菊酒

  菊花,是我國名花,也是長壽名花。在“霜降之時,唯此草盛茂”,由於菊的怪異品性,菊成為生命力的象徵。

  早在屈原筆下,就已有“夕餐秋菊之落英”之句,即服食菊花瓣。漢代就已有了菊花酒。魏時曹五曾在重陽贈菊給鍾蹈,祝他長壽。晉代葛洪在《抱朴子》中記河南南陽山中人家,因飲了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延年益壽的事。梁簡文帝《採菊篇》中則有“相呼提筐採菊珠,朝起露濕沾羅懦”之句,亦採菊釀酒之舉。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箋》中仍有紀錄,是盛行的健身飲料。

  重陽佳節,我國有飲菊花酒的傳統習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祥瑞酒”。

  我國釀製菊花酒,早在漢魏時期就已盛行。據《西京雜記》載稱“菊花舒時,並采莖恭弘=叶 恭弘,雜黍為釀之,至來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飲焉,故謂之菊花酒。”

  晉代陶淵明也有“酒能祛百病,菊能制頹齡”之說。厥後飲菊花酒逐漸成了民間的一種習慣習慣,尤其是在重陽時節,更要飲菊花酒。《荊楚歲時記》載稱“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蓮耳,飲菊花酒,令長壽。”

  到了明清時代,菊花酒中又加入多種草藥,其效更佳。製作方式為:用甘菊花煎汁,用曲、米釀酒或加地黃、當歸、枸杞諸葯。

  由於菊花酒能疏風除熱、養肝明目、消炎解毒,故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明代醫學家李時珍指出,菊花具有“治頭風、明線人、去瘺癉、治百病”的功效。

  古時菊花酒,是頭年重陽節時專為第二年重陽節釀的。九月九日這天,採下初開的菊花和一點青翠的枝恭弘=叶 恭弘,摻和在準備釀酒的糧食中,然後一齊用來釀酒,放至第二年九月九日飲用。傳說喝了這種酒,可以延年益壽。從醫學角度看,菊花酒可以明目、治頭昏、降血壓,有減肥、輕身、補肝氣、安腸胃、利血之妙。時逢佳節,清秋氣爽,菊花盛開,窗前籬下,片片金黃。除登高插茱萸外,親友們三五相邀,同飲菊酒,共賞黃花,確實別有一番情趣。尤其是詩人們,賞菊飲酒,吟詩唱酬,給後世留下不少佳句。

  由於菊花酒的緣故,重陽又成了祭祀酒業神的酒神節。如《山東民俗・重陽節》先容,山東酒坊於重陽節祭缸神,神為杜康。在貴州仁懷縣茅台鎮,每年重陽,最先投料下藥釀酒,傳說是因九九重陽,陽氣興旺才釀得出好酒。每當烤出初酒時,老闆在貼“杜康先師之神位”的地方點香燭,擺供品祈禱釀酒順遂(見《中國民俗采英錄》)。在湖南寧遠,每於九月九日“競造酒,日重陽酒”。這些習慣說明,重陽與酒的關係極深。
各地重陽節

  除了以上較為普遍的習俗外,各地另有些怪異的過節形式。

  重陽節在陝北正值收割的季節,有首謳歌道:“九月里九重陽,收呀么收秋忙。穀子呀,糜子呀,上呀么上了場”。陝北過重陽在晚上,日間是一整天的收割、打場。晚上月上樹梢,人們喜歡享用蕎面熬羊肉,待吃過晚飯後,人們三三兩兩地走出家門,爬上周圍山頭,點上火光,談天說地,待雞叫才回家。夜裡爬山,許多人都摘幾把野菊花,回家插在女兒的頭上,以之避邪。在福建莆仙,人們沿襲舊俗,要蒸九層的重陽米果,我國古代就有重陽“食餌”之俗,“餌”即今之糕點、米果之類。宋代《玉燭寶典》雲:“九日食餌,飲菊花酒者,其時黍、秫並收,以因粘米嘉味觸類嘗新,遂成積習”。清初莆仙詩人宋祖謙《閩酒麴》曰:“驚聞佳節近重陽,縴手攜籃拾野香。玉杵搗成綠粉濕,明珠顆顆喚郎嘗”。近代以來,人們又把米果改製為一種很有特色的九重米果。將優質晚米用清水淘洗,浸泡2小時,撈出瀝干,摻水磨成稀漿,加入明礬(用水消融)攪拌,加紅板糖(摻水熬成糖濃液),爾後置於蒸籠於鍋上,鋪上清潔炊布,然後分九次,舀入米果漿,蒸若干時即熟出籠,米果面抹上花生油。此米果分九層重疊,可以揭開,切成菱角,四邊井井有條,呈半透明體,食之甜軟適口,又不粘牙,堪稱重陽敬老的最佳禮饌。

  一些地方的群眾也有行使重陽爬山的時機,祭掃祖墓,紀念祖先。莆仙人以重陽祭祖者比清明為多,故俗有以三月為小清明,重九為大清明之說。由於莆仙沿海,九月初九也是媽祖羽化升天的忌日,鄉民多到湄洲媽祖廟或港里的天後祖祠、宮廟祭祀,求得保佑。

  新中國確立后,重陽節的流動充實了新的內容。1989年,我國重陽節定為老人節。每到這一日,各地都要組織暮年人爬山秋遊,坦蕩視野,交流情緒,磨鍊身體,培育人們回歸自然,熱愛祖國大好山河的高尚人品。

  【河北省】 香河縣九月九日,有姻親關係的家庭會相互送禮,稱為“追節”。永平府以重陽的天氣占未來晴雨。重陽節若下雨,這幾個日子也都市下雨。典周縣境內無山,縣民多於重陽節上城樓登高。

  【山東省】 昌邑北部人家於重陽節吃辣蘿蔔湯,有諺語道:“喝了蘿蔔湯,全家不遭殃”。鄄城民間稱重陽節為財神生日,家家烙焦餅祭財神。鄒平則在重陽祭祀范仲淹,舊時,染坊及酒坊也在九月九日祭缸神。滕州出嫁不到三年的女兒,忌回外家過節,有“回家過重陽,死她婆婆浪”的說法。

  【陝西省】 西鄉縣重陽節,親友以菊花、菊糕相饋贈。士子以詩酒相賞。聽說婦女這天以口采茱萸,可以治心疼。

  【江蘇省】 重陽節,南京人家以五色紙鑿成斜面形,連綴成旗,插於庭中。長洲縣重陽節吃一種叫做“駱駝蹄”的麵食。無錫縣重陽節吃重陽糕、九品羹。

  【上海市】 上海豫園於重陽節辦菊花會,以新巧、尊貴、珍異三項評分定高下。

  【浙江省】 紹興府重陽節相互造訪,除非親友家有喪事,才往靈前哭拜。桐盧縣九月九日備豬羊以祖,稱為秋祭。同時也在重陽節綁粽子,相互饋贈,稱為重陽粽。

  【江西省】 德興縣九月九日割晚稻。

  【安徽省】 銅陵縣以九日重陽為龍燭會,以迎山神。削竹馬為戲,聽說可以驅逐瘟疫。

  【湖北省】武昌縣於重陽日釀酒,聽說此所釀之酒最為清洌,且久藏不壞。應城縣重陽節是還願的日期,甚家皆於這天祭拜方社田祖之神。

  【福建省】長汀縣農家采田中毛豆相饋贈,稱為毛豆節。海澄縣重陽節放鷂子為戲,稱為“風槎”。 

  【廣東省】連川重陽,童男童女皆至城外相聚答歌,州人圍觀。南雄府九月九日請茅山羽士建王母會,想求取子嗣的青年婦女都市前來加入。陽江縣重陽節放紙鳶,並系藤弓於其上,在半空中聲音十分嘹亮。臨高縣民重陽節早起,人人齊聲高喊"趕山貓",以此為安和富利之佳兆。 

  【廣西省】懷集縣以重陽為元帝得道之辰。男女老小,傾城而出,賽神酬願,皆用大炮。隆安縣九月九日放任牛羊自行覓食,俗語說:“九月九,牛羊各自守”。

  【四川省】舊時南溪縣念書人於這天在龍騰山岑山樓聚會,紀念詩人岑參,稱為“岑公會”。民間舊俗,重陽前後要以糯米蒸酒,制醪糟。俗話說:“重陽蒸酒,香甜適口”。

  【山西省】山西晉南區域自古就有九月九日登高的傳統習慣。飽覽大好河山,觀仰勝景事迹,成為節日的盛舉。至今還在民間傳誦着“乾坤開勝概,我輩合登高”,“東風留不住,冉冉起峰頭”,“九月欣新霽,三農慶有秋”等名言。

  【河南省】南陽喊山大賽以“祝您長壽康健”、“白頭偕老”、“家庭完善”等美妙話語為主要內容,固然,也可以憑證自己的意願,喊出怪異的心裡話。屆時,99位老人將一同加入爬山競賽,登頂后舉行喊山大賽,事情職員將藉助分貝儀,憑證选手的聲音巨細決出競賽名次。清豐縣兒童於重陽節放紙鳶為戲。
重陽節傳說

  較早有關重陽節的傳說,見於梁朝吳均的《續齊諧記》:

  “汝南桓景,隨費長房遊學累年。長房謂日九月九日汝家中當有災,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絳�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飲菊花酒,此蝸禍可除。景如言舉家爬山。夕還,見�犬牛羊一時暴死。長房聞之日,此可代也。今眾人九日登高飲酒,婦人帶茱萸囊,蓋始於此。”

  唐代的《初學記》和宋代的《太平御覽》等多種主要類書都轉述了吳均《續齊諧記》里的這個故事,並以為九月九日登高喝菊花酒,婦女在胳膊上系茱萸囊辟邪去災的習俗由此而來。和大多數傳統節日一樣,重陽節也有古老的傳說。

  干寶《搜神記》雲:淮南全椒縣有一丁氏,嫁給同縣姓謝家,由於謝家是豪富戶,她婆婆卻兇險殘暴,荼毒丁氏,強迫她干繁重的家務,經常遭到痛罵和毒打。丁氏最終忍受不住,在重陽節懸樑自殺。死後冤魂不散,依附在巫祝身上說:"做人家媳婦天天辛勤勞動不得休息,重陽節請婆家不要讓她們再操勞。"以是,江南人每逢重陽日,都讓婦女休息,叫做“休息日”。這位姓丁氏的婦人立祠祭祀,稱為“丁姑祠”。以後,每逢重陽節,怙恃們要把嫁出去的女兒接回家吃花糕;到明代,甚至將重陽節稱為“女兒節”。

  漢劉歆《西京雜記》紀錄:漢高祖劉邦的愛妾戚夫人被呂后害死後,戚夫人的侍女賈佩蘭也被驅逐出宮,嫁給扶風人段儒,閑談時曾提到她在宮廷時,每年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以辟邪延壽。

  唐代詩人沈�期《九日臨渭亭侍宴應製得長字》詩:“魏文頌菊蕊,漢武賜萸囊…,年年重九慶,日月奉天長”。

  《舊唐書・王勃傳》紀錄:王勃的《滕王閣序》就是在重陽節這一天寫出來的。那時王勃的父親擔任交趾令,王勃前往探視父親,九月九日途經南昌時,洪州牧閻伯嶼正在重修的滕王閣中宴請來賓及屬下,他想炫耀女婿吳子章的才氣,便事先拿出紙筆請來賓動筆作序,所有的來賓都知道他的用意,沒有人敢作。卻不意王勃事先並不知道州牧的專心,於是絕不忍讓接過紙筆。州牧原良心中十分生氣,立刻派人在旁邊看王勃謄寫,誰知道王勃才氣特殊,蓄積已久的心情完全發泄出來,文章越寫越好,當寫到“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詞句時,忍不住拍案叫絕!王勃往後一舉名震詩壇。

  民間故事繼續了《續齊諧記》的故事梗概,再添上民間藝人想像締造的情節,又發生了許多重陽節傳說的異文。這裏選擇了三則異文展示給人人。

  第一則:采自河南

  良久以前,汝南縣有小我私人名叫桓景。他和怙恃妻子一家人守着幾片地,循分守己的過日子。誰知天有意外風雲,汝河兩岸溘然盛行起瘟疫,奪走了不少人的性命。桓景子時刻曾聽大人說過,汝河裡住了一個瘟魔,每年都市出來散布瘟疫,危害人世。為了替鄉民除害,桓景探問到東南山中住了一個叫費長房的仙人。他就決議前往造訪。

  誰知他翻越了千山萬水,照樣找不到仙人的縱跡。有一天,他忽炙看碰頭前站着一隻雪白的鴿子不停地向他頷首,桓景走近前一看,鴿子溘然飛了兩三丈遠,落地后又不停地向桓景頷首。就這樣,桓景隨着白鴿,終於找到了費長房的仙居。桓景走到門口,恭尊重敬的跪了两天兩夜。到了第三天,大門溘然開了,一個鶴髮老人笑眯眯的對他說:“學生為民除害心切,快跟我進院吧”。

  費長房就給了桓景一把降妖青龍劍,讓他演習降妖的竅門。有一天桓景正在練劍,費長房走過來對他說:“今年九月九,汝河瘟魔又要出來害人。你趕快回鄉為民除害,我給你茱萸恭弘=叶 恭弘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讓你家鄉父老登高逃難」。說完,就用手招來一隻仙鶴,把桓景載回汝南去了。

  桓景回抵家鄉,就把費長房的話向大伙兒說了一遍。到了九月九那天,他就帶着全村老小登上了周圍的一座山。把茱萸恭弘=叶 恭弘子分給每人一片,讓瘟魔不敢近前。又把菊花酒倒出來,每人喝了一口,說是可以避瘟疫。放置穩健后,他就帶着降妖青龍劍回到村中,等着斬殺瘟魔。

  紛歧會兒,汝河裡狂風咆哮,瘟魔出水走上岸來。溘然仰面瞥見人群都在山上歡聚,它便沖至山下,卻被酒氣及茱萸的香味嚇得不敢上前。一轉頭,又瞥見桓景抽出寶劍,和瘟魔鬥了幾個回合,瘟魔斗他不外,轉身就跑。桓景“嗖”的一聲射出了寶劍,寶劍閃着冷光,一眨眼就把瘟魔釘死在地上。

  往後汝河兩岸的國民,再也不受瘟疫的侵襲了。人們就把九月九日登高逃難的習俗,一代代的傳到現在。

  第二則:撒播在陝西關中一帶

  說是很早以前,有個莊戶人家住在驪山下,全家人都很勤快,日子過得也不錯。

  有一天,這家主人從地里回來,半路上碰上個算卦先生,由於天快黑了,這先生還沒找上歇處。由於主人家裡很窄,只有個草棚子房,於是就在灶房裡打了個草鋪,讓妻子後裔都在草鋪上睡,自己陪着算卦先生睡在炕上,拼集着過。

習俗滿月

  第二天天剛亮,算卦先生要走,莊戶人叫醒妻子給先生做了一頓好吃喝,又給先生裝了一袋白蒸饃。算卦先生出了門,看了看莊戶人住的地方,吩咐他說:"到九月九,全家高處走。

  "庄 戶人想,我通常沒做啥怪事,又不想陞官,上高處走啥呢?但又一想,人常說算命先生會看風水醒目天文,說不定我住的地方會出啥麻瘩。到了九月九,就到高處走一走吧,全當讓全家人看看景物。

  到了九月九,莊戶人就帶着妻子後裔背上花糕香酒,登上驪山岑嶺去嬉戲。等他們上山後,半山腰突然冒出一股泉水直衝他家,把他家的草棚子一下子就衝垮了。不大功夫,整個一條山溝都被泡了。莊戶人家這才明了算卦先生為什麼讓他全家九月九登高。

  這事傳開后,人們就每逢夏曆九月九,扶老攜幼去登高,沿用成俗,一直撒播到今。

  吃重陽糕的傳說

  時興起,便騎馬登上了項羽戲馬台。等他即位稱帝后,便劃定每年九月九日為騎馬射箭、校閱軍隊的日子。據傳說,厥後盛行的重陽糕,就是昔時發給士兵的乾糧。

  另一種傳說則撒播於陝西周圍。傳說明朝的狀元康海是陝西武功人。他加入八月中的鄉試后,卧病長安,八月下旨放榜后,報喜的報子兼程將此喜訊送到武功,但此時康海尚未抵家。家裡沒人打發賞錢,報子就不願走,一定要等到康海回來。等康海病好回家時,已經是重陽節了。這時他才打發報子,�了他賞錢,並蒸了一鍋糕給他回程作乾糧。又多蒸了一些糕分給左鄰右舍。由於這糕是用來慶祝康海中狀元,以是厥後有子弟上學的人家,也在重陽節蒸糕分發,討一個好兆頭。重陽節吃糕的習俗就這樣傳開來了。
重陽節歌謠

  民間歌謠俗語中有許多是關於歲時節日的,重陽節也不破例。下面這幾則都是有關重陽節的歌謠俗語,體現出了重陽節飲菊酒、放鷂子的習慣,以及在重陽這日佔卜天氣的習慣。

  菊花黃,黃種強;菊花香,黃種康;九月九,飲菊酒,人共菊花醉重陽。

  九月九,是重陽;放紙鷂,線愛長。

  八月中秋哥送餅,九月重陽妹送鞋(仫佬族)

  九月九風吹滿天哮。

  重陽無雨一冬晴。
 
  重陽節詩詞

  秋登蘭山寄張五 (孟浩然)

  北山白雲里,隱者自怡悅。相望始登高,心隨雁飛滅。

  愁因黃昏起,興是清秋髮。時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

  天涯樹若薺,江畔洲如月。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

   過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登高 (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滔滔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羽觴。

  九月十日即事 (李白)

  昨日登高罷,現在再舉觴。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李白)

  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

  手持綠玉杖,朝別黃鶴樓。

  五嶽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游。

  廬山秀出南斗傍,屏風九疊雲錦張。

  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闕前開二峰長。

  銀河倒掛三石樑,香爐瀑布遙相望。

  回崖沓障凌蒼蒼。

  翠影紅霞映朝日,鳥飛不到吳天長。

  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黃。

  黃雲萬里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為廬山謠,興因廬山發。

  閑窺石鏡清我心,謝公行處蒼苔沒。

  早服還丹無世情,琴心三疊道初成。

  遙見仙人彩雲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願接盧敖游太清。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日齊山登高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紅塵難逢啟齒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作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云云,牛山何須獨沾衣。

  重陽席上賦白菊 (白居易)

  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白霜。

  還似現在歌舞席,白頭翁入少年場。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盧照鄰)

  九月九日眺山水,歸心望積風煙。

  異鄉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

  蜀中九日 (王勃)

  九月九日望鄉台,他席異鄉送客杯。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九日作 (王縉)

  莫將邊地比京都,八月嚴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無。

  九日 (楊衡)

  黃花紫菊傍籬落,摘菊泛酒愛芳新。

  不堪今日望鄉意,強插茱萸隨眾人。

  奉和九日幸臨渭亭登高得枝字 (韋安石)

  重九開秋節,得一動宸儀。

  金風飄菊蕊,玉露泣萸枝。

  睿覽八�外,天文七曜披。

  臨深應在即,居高豈忘危。

  踏莎行 (庚戌中秋後二夕帶湖篆岡小酌・辛棄疾)

  夜月樓台,秋香院宇,笑吟吟地人往複。是誰秋到便凄涼?昔時宋玉悲這樣!

  隨分杯盤,容易歌舞,問他有甚堪悲處?思量卻也有悲時,重陽節近多風雨。

  醉花蔭 (李清照)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銷金獸。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午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幽香盈袖。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陶醉東風・重九 (關漢卿)

  題紅恭弘=叶 恭弘清流御溝,賞黃花人醉歌樓。

  天長雁影稀,月落山容瘦。

  冷清清暮秋時刻,衰柳寒蟬一片愁,

  誰肯教白衣送酒。

  九日 (文森)

  三載重陽菊,開時不在家。

  何期今日酒,忽對故園花。

  野曠雲連樹,天寒雁聚沙。

  登臨無限意,那邊望京華。

   採桑子・重陽 (毛澤東)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

  今又重陽,戰地黃花格外香。

  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景,

  勝似春景,寥廓江天萬里霜。

   重陽 (文天祥)

  萬里漂蕩兩鬢蓬,田園秋色老梧桐。

  雁棲新月江湖滿,燕別斜陽巷陌空。

  落恭弘=叶 恭弘何心定流水,黃花無主更西風。

  乾坤遺恨知若干,前日龍山如夢中。

  九日渡江 (李東陽)

  秋風江口聽鳴榔,遠客歸心正渺茫。

  萬古乾坤此江水,百年風日幾重陽。

  中樹色浮瓜步,城上山形繞建康。

  酬過真州更東下,夜深燈火宿維揚。

  酬王處士九日見懷之作 (顧炎武)

  是日驚秋老,相望各一涯。

  離懷銷濁酒,愁眼見黃花。

  天地存肝膽,山河閱鬢華。

  多蒙千里訊,逐客已無家。[3]


安塞腰鼓“天下第一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