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十二生肖 民間習俗 正文

安塞腰鼓“天下第一鼓”

“不落夫家”習俗

安塞腰鼓“天下第一鼓”

 安塞腰鼓是一種怪異的民間大型舞蹈藝術形式,具有2000年以上的歷史。獨具魅力的安塞腰鼓像掀起在黃土地上的狂飈,展示出西北黃土高原农民質樸而豁達的性格,張揚出怪異的藝術個性。在中國的首都北京,在香港,在中國的各地展現風貌,併為天下矚目。豁達粗獷的動作轉變,剛勁曠達的雄渾舞姿,充實體現着陝北高原民眾憨厚質樸、悍勇威猛的個性。早在1986年,安塞腰鼓就榮膺首屆中國民間舞蹈大賽最高聲譽大獎,近年來,它先後在第11屆亞運會開幕式、香港回歸慶典等大型流動中演出,並赴日本舉行演出。安塞腰鼓演出可由幾人或上千人一同舉行,磅礴的氣焰,精湛的显示力令人陶醉,被稱為“天下第一鼓”。1996年,安塞縣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腰鼓之鄉”。

    【演出先容】

    “腰鼓”是陝北各地普遍撒播的一種民間鼓舞形式,尤以延安區域的安塞縣、榆林區域的橫山、米脂、榆林等地最為盛行,是陝西民間舞蹈中具有較大影響的舞種之一。陝北腰鼓有着普遍的群眾基礎和悠久的生長歷史。在一些主要撒播區域,險些是村村有鼓隊,家家有鼓手。而且世代傳承,耐久不衰。正由於它撒播的時間長、局限廣,加入的人數多,以是,舞蹈的基本形式和動律雖然大致相同,但在差其餘區域,形成了各自差其餘演出氣概和習俗。安塞腰鼓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種。
 
    安塞腰鼓由來已久,本是古代軍旅以增軍中士氣及轉達情報所用,這裡是用來表達勝利的歡呼和豐收的喜悅。頗密的擊鼓聲,強悍的措施,幻化的陣勢,雄壯的吶喊,盡現男子陽剛之美,在國際上極富盛名。

    安塞腰鼓多接納整體演出形式,鼓手(稱“挎鼓子”或“踢鼓子”)少則數十人,多時可達百餘人。隊伍包羅拉花女角、傘頭、蠻婆、蠻漢等角色,和“跑驢’、“水船”,等種種小場節目組成陣容赫赫的民間舞隊。在演出上強調整體效果,要求動作的整齊統一和隊形轉變的規範性,主要通過鼓手們豁達粗獷的舞姿和剛勁有力的擊鼓技巧,充實展現生息在黃土高原上的男子漢們的陽剛之美。

    安塞腰鼓有完整的演出程式和流動習俗。已往,多在喜慶節日和廟會中演出,每年的春節至元宵節,是集中的流動時間。流動最先前,要由廟會會長(由各村選舉發生)先組織祭祀流動,稱為“謁廟”:舞隊在傘頭的率領下,敲起鑼鼓,吹着嗩吶,有時還要抬着整豬整羊和其他供品前往寺廟燒香敬神,祈求神靈保佑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並在廟內廣場踢打一陣,意在娛神。“謁廟”竣事,正月初八九后,腰鼓隊便最先了挨門賀年流動,俗稱“沿門子”。當地有這樣一句諺語:“鑼鼓嗩吶直響哩,屁股底下棍撬哩!”群眾也都坐不住了。這時,腰鼓隊按村中情形依次走串各家,在主家院中、窯前演出一陣,傘頭憑證各家情形,觸景生情演唱幾段吉祥秧歌,以表賀年之意。主家則以為腰鼓隊進院入戶敲敲打打、跳跳唱唱,可以消災免難、四序平安。這可能是古“鄉人儺”的習俗遺風。有時兩隊腰鼓在途中相遇,一樣平常都由傘頭互唱秧歌,共賀新年,讓道而行,但有時也會泛起互不讓道的情形,現在就要競技賽藝,爭個崎嶇。兩隊鑼鼓大作,嗩吶聲、腰鼓聲,恰似春雷轉動。鼓手們恣意擊打、跳躍,如瘋似狂,打至熱潮,鼓樂暫息,由雙方傘頭進場對歌,這也是競賽身手的一個方面。直至有一隊陣角先亂,動作不齊,鼓點、隊形也都統一不到一塊或對歌對答不上時,就算輸了,於是自動讓道,讓勝者先走。

    “沿門子”竣事後,鄰村之間的腰鼓隊還要相互賀年,相互互訪,舉行交流演出,這和陝北秧歌一樣,稱之為“搭彩門”。正月十五時,各村腰鼓隊雲集廣場,最先了互比互賽流動。各路鼓手各顯身手,互比崎嶇,成為一年裡腰鼓演出的熱潮。這不僅活躍了農村春節文娛流動,還通過相互觀摩、探討身手、推動了腰鼓的普及和提高。當晚還要舉行“轉燈”(也稱“轉九曲”),險些是人人爭游,闔家同轉。屆時鼓樂齊鳴,燈光閃灼,腰鼓隊在前指導,眾人隨後,出現出一派熱鬧特殊的情景。

    腰鼓隊的流動常延續到正月十七、十八,祭罷土地神後方告竣事。往後,老鄉們就放心去準備春耕生產了。

    腰鼓的演出形式可大致分為“路鼓”和“園地鼓”。

    “路鼓”是腰鼓隊在行進中邊走邊舞的一種演出形式,前由兩名傘頭領隊,后隨由挎鼓子和拉花組成的舞隊乙-傘頭死後緊隨的一位挎鼓子,稱“頭路鼓子”,他一定是身手精湛的擊鼓能手,全隊的動作變換和節奏急緩,統由他來指揮。隊伍的後部,是扮成蠻婆、蠻漢的丑角,也有的扮成孫悟空、豬八戒等唐僧取經中的人物,隨意扭動,逗笑取樂,以增添節慶的歡欣氣氛。“路鼓”由於在行進中演出,一樣平常動作簡樸,幅度較小,多做“十字步”、“走路步”、“馬步纏腰”等動作。常用的隊形有“單過街”、“雙過街”、“單龍擺尾”、“雙龍擺尾”等。

    “園地鼓”是指腰鼓隊到達演出地址,打開場子后的演出形式。最先時由傘頭揮傘呼籲,馬上鼓樂齊鳴,眾舞者隨傘頭翩翩起舞。這一段叫“踩大場”,演出節奏緩慢,目的是打開園地,拉開隊伍,穩住觀眾情緒。第二段載歌載舞,演出節奏漸快,動作幅度較大,隊形轉變繁多。常用的隊形有“神樓”、“古廟”、“神前掛金牌”、“富貴不停頭”、“僧人游門”等。到引出“太陽弧”圖案后,傘頭站加入中央領唱秧歌,唱詞視場所和工具而定,“謁廟”時,有拜廟祭文,一樣平常演出有向觀眾賀年問好的,也有喜慶豐收和祝願祥瑞等內容。傘頭唱時,眾舞者在場邊慢步轉圈,並重複接唱每段的最後一句,俗稱“接后音”。唱完后,傘頭退進園地,由挎鼓子和拉花入場演出,走出種種龐大多變的隊形。現在不受時間的限制,舞者恣意显示各自的身手絕招,情緒熱烈,升沉跌宕,使演出到達熱潮。

    近年來安塞腰鼓為了突出挎鼓子的技巧,演出“園地鼓”時由挎鼓子在場內單獨演出。眾鼓手在頭路鼓子的指揮下,精神振奮,擊鼓狂舞,此時只見鼓槌揮舞,綵綢翻飛,鼓聲如雷,震撼大地,陣容逼人,極富熏染力。

    這一段竣事後,再穿插演出其它形式的小場節目,如“跑驢”、“水船”、“高蹺”、“二鬼打架”、“大頭僧人”等。節目形式的若干,視各村的人才和條件而定。小場節目竣事後,再接着演出一段大場腰鼓。現在鑼鼓敲得快,嗩吶吹得緊,擊鼓更猛烈,情緒更歡快,使整場演出在強烈的氣氛和高昂的情緒中竣事。

    安塞腰鼓依據差其餘氣概韻律原有文、武之分,“文腰鼓”輕鬆愉快、瀟洒活躍,動作幅度小,類似秧歌的氣概;“武腰鼓”則歡快猛烈、粗獷曠達,並有較大的踢打、跳躍和旋轉動作,尤其是鼓手的騰空飛躍技巧,給人們以英武、激越的感受。現在,文、武腰鼓逐漸連繫形成新的氣概,而以安塞的西河口鄉與真武洞兩地最有特色。它們生動地反映了當地群眾憨厚、淳樸的氣質和性格特徵。稀奇在演出中,又有機地揉合了民間武術和秧歌舞動作,有弛有張、活而不亂,進退有序、氣焰磅礴、渾樸有力。群眾贊之為“式子慷慨碼子硬”。

陝西方言解釋

    【安塞腰鼓的氣概特徵可歸納綜合為以下幾點】:

    1.通過動律的轉變表達舞者的心裏激情。舞者擊鼓時情不自禁地微微搖頭晃肩,使內在情緒與外在的動律有機地連繫,到達神形兼備、協調自若;

    2.舞者揮槌擊鼓有股子狠勁,無論是上打、下打照樣纏腰打,雙手都要將鼓槌甩開。但雖狠而不蠻,顯得挺秀渾樸,猛勁中仍不失其細膩之感;

    3.做踢腿、跳躍動作時,無論是大踢、小踢或蹬腿動作,都要有股子“蠻”勁。節奏歡快,難度較大,代表了安塞腰鼓粗獷豪爽、剛勁兇惡的氣概;

    4.擊鼓轉身是安塞腰鼓演出的要害。在舞蹈中凡做蹲、踢動作必有轉身,轉身時必須要猛,稀奇是做騰空跳躍落地蹲,邊轉身、邊起步的一套動作組適時,必須在牢靠的節奏里,運用迅速地猛勁才氣完成動作的轉變與毗鄰;

    5.動律形態龐大,跳躍幅度較大。演出隨着節奏的加速,腳步便最先龐大的踢踏跳躍,並加大身體左右擺動的幅度。如做“馬步蹬腿”、“連身轉”、“馬步跳躍”等動作時,舞者運用弓步向後連跳兩次,然後左腿大步前跨,右腿發力蹬地而起,勢若龍騰虎躍,显示出一種頑強拼搏的精神狀態。

    挎鼓子的衣飾裝扮與傳統戲曲.中的武生相似,穿玄色緊身誇衣;頭戴草帽圈;戴髯口,臉要紅,眉毛要粗,演出時髯毛要擺開。隨着時代的變遷,舞者的衣飾也在變。近年來西河口鄉一帶的腰鼓衣飾,已靠近於生涯,而真武洞腰鼓隊的衣飾;仍然保留着古代武士的裝扮,頭扎英雄巾、腰束戰裙、腳蹬紅纓鞋,頗似古代征戰沙場的士卒將帥。

    安塞腰鼓除以舞者自身擊打的鼓點為主要伴奏外,也有以民間張揚樂隊伴奏的,樂器有鼓、鑔、鑼等,尚有嗩吶吹奏曲牌,常用曲牌有(搜山令)。

    【歷史生長】

    安塞腰鼓源遠流長,尋根溯源,還得從鼓提及。鼓是精神的象徵,舞是氣力的显示,鼓舞連繫開舞蹈文化之先河。若是說《尚書.益稷》中“擊石拊石,百獸率舞”記述了原始社會人們敲打着石器,模擬獸類的形象跳圖騰之舞的話,那麼《易.繫辭》中“鼓之舞之以盡神”則說明鼓的泛起,使舞蹈獲得飛躍,成為農耕舞蹈文化的劈頭,是弘揚民族精神的主要藝術形式。擊鼓助戰用於戰爭,預示戰爭的最先。

    鼓,不僅用於戰爭,而且成為民間舞蹈中不能缺少的襲擊樂器。春秋戰國后,以鼓為擊樂伴奏的民間舞蹈就更為繁多,甚至以鼓命名的舞蹈也漸已泛起。山東沂南漢畫中的《百戲圖》較完整地紀錄了“百戲”演出的盛況。其中伴奏的樂器有鍾、磐、鼓等襲擊樂器。在樣式華美的建鼓旁,一人着寬袍大袖衣,側身向鼓,雙臂高揚,正欲擊鼓,舞姿健美。

    安塞腰鼓淵源流長,距今已有千年歷史。據有關資料紀錄,遠古時代黃河流域各部落的男性,常用一中空之樹桿包以羊皮,攜於腰間,擊之以驅趕野獸。厥後,又用於報警和作戰。到春秋戰國時到達壯盛,且以秦國為最。安塞腰鼓的形式與生長,和當地的歷史地理環境及民情習俗是分不開的。安塞位於陝西省延安區域的北部,地域遼闊,溝壑縱橫,延河在境內蜿蜒流過,屬典型的黃土高原地貌。歷史上就是軍事重鎮,素有“上郡咽喉”、“北門鎖鑰”之稱,為抵禦外族入侵的邊防要塞之一。當地群眾傳說,早在秦、漢時期,腰鼓就被駐防將士視同刀槍、弓箭一樣不能少的裝備。遇到敵人突襲,就擊鼓報警,轉達訊息;兩軍對陣交鋒,以擊鼓助威;征戰取獲勝利,士卒又擊鼓祝賀。以後各代多用刁:邊塞守衛,擊之以報警呼籲和助戰。到了宋代,多用於邊關。今天的安塞縣,就是昔時北宋與西夏國(今寧夏)的界限,為清閑邊塞方設“安塞縣”。“安塞腰鼓”也因以得名,歷千年而不衰,而且成為具有深摯群眾基礎的民間藝術。據觀察,安塞縣12萬人口中,約有1萬戶人家有腰鼓,會舞弄者達五六萬之眾,隨着時間的流逝,腰鼓從軍事用途逐漸生長成為當地民眾祈求神靈、祝願豐收、歡度春節時的一種民俗性舞蹈,從而使腰鼓具有更大的群眾性,但在擊鼓的氣概和演出上,繼續保留着某些秦漢將士的勃勃英姿。

    1942年,延安和陝甘寧邊區興起的新秧歌運動,使安塞腰鼓這一古老的民間藝術獲得了生長,成為億萬軍民歡慶勝利、慶祝解放的一種象徵,並被譽為“勝利腰鼓”,普及中華大地,載入了革命文藝運動的絢爛史冊。1951年,安塞腰鼓加入了天下民間音樂、舞蹈會演,由安塞馮家營村的艾秀山等民間藝人向中國青年文工團教授了腰鼓身手,在布達佩斯舉行的天下青年與學生聯歡節上演出后,榮獲特等獎,從而使安塞腰鼓揚名海內外。

    1981年,在與安塞縣比鄰的延安市梁村鄉王莊村一處叫“墓陵塌”的小山坡上,群眾在耕地時發現一座古墓。其中出土了形制、人物造型相同的兩塊腰鼓畫像磚,均系翻模成型后燒制的。經延安區域文物考古專家判定,系宋代造物。畫像磚上所塑造的打鼓者,腰挎細腰鼓、側身、頭向左後揚起,左腳着地,右腿前跨蹬出,雙手一高一低作揮槌擊鼓狀;左側一人為敲鑔者,雙腳跳起,吸左腿,眼看左側,雙手在胸前做打鑔狀。擊鼓者赤膊,穿燈籠褲,腰系綵帶,飄至前下方。尤其是打鼓者的動作和形象,頗似當今安塞腰鼓中“馬步蹬腿”的第四拍和“條件高”的第二拍動作。腰鼓畫像磚的畫面清晰,造型雅觀,生動地显示了我國宋代陝北區域的腰鼓演出,對研究陝北腰鼓的歷史淵源和生長,提供了珍貴翔實的文物資料。


走近台灣的“拜拜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