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中秋節偷摸不算偷
端午節的厭勝物
清代端午節的厭勝物已從古代朱索桃印、艾人、五彩縷、赤靈符中滋生出更多的新的厭勝物,但其中驅邪除穢的基本意義沒有變。
(1)天師符
據清人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紀錄,每逢端午節,北京一帶的街麵店
鋪,都用尺幅黃紙蓋以朱印,或繪畫天師、鍾馗之像,或繪畫五毒符咒之形,
懸而出售。人們爭相購置此物,並將其粘貼在中門,以此避災驅邪。天師符
一樣平常為端午節那天貼掛,於五月初六日撕去。很顯著,這一厭勝物是由古代
朱索桃印、赤靈符演變而來的,增添了更形象的文化內在。
(2)彩葫蘆
這是一種盛行於北方區域的端午厭勝物,它是用五色彩紙摺疊成形后,
用鉸剪剪裁或漿糊粘貼而成的。有圓形、方形、菱形等多種式樣,下綴以彩
穗,掛在房門上。這些被剪成的“各樣葫蘆,倒粘於門闌之上,以泄毒氣,
至初五午後,則取而棄之。”①
這種厭勝葫蘆還被深閨中的巧女用綾羅製做成葫蘆狀的小巧之物,配以
小虎、粽子、櫻桃、桑椹等,用綵線穿為一體,然後於端午日懸於女人的釵
頭,或系在小兒的背上②。
這是古代五彩縷的變體,使這一抽象的、簡樸的厭勝物注入了重生動形
象、厚實詳細的內容。
①參見清・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
②參見清・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
(3)問鼎甲
清代,此俗盛行於天下許多區域。端午日,年輕婦女要摘鳳仙花,並將
其搗成汁,然後用它塗問鼎甲,直至指甲染紅為止。通常要依據歲數來確定
問鼎的若干,小女孩一樣平常十指均染,歲數稍父老僅染無名指和小指①。民間
以為,問鼎可以避邪,加之問鼎亦美,故形成民俗。
此外,端午的厭勝物另有插於門旁,以禳不祥的菖蒲、艾子;為孩子特
制的百草袋,綉有花果圖案的彩色肚兜,纏在手、腳、頸上的五綵線;用菖
蒲、艾等熬制的沐浴水等等。
(4)惡五月的禁忌
自古以來撒播着五月為“惡月”、“毒月”之說。民間以為該月毒蟲滋
生,瘟疫盛行,易得病災,因此形成了許多禁忌。至清代,五月禁忌沿其古
俗又有所生長,形成了該月不遷居、不糊窗隔②的禁忌習俗。
北京一帶民間撒播端午日井水有毒之說,故該日禁忌從井中汲水,每戶
都要在前一日爭相汲水,蓄滿缸釜③。
上海一帶隱諱稱惡,故稱善月。
①參見清・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
②參見清・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
③參見清・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
清代中秋節偷摸不算偷
花朝節演變成“春龍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