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十二生肖 民間習俗 正文

中國傳統臘八習俗

春節祭灶神習俗

中國傳統臘八習俗

  陰曆十二月初八,民俗謂之臘八,是春節前的第一個節令,往後“年味”日漸濃郁起來。臘八吃臘八粥的食俗,在我國已有千年之久了,別有一番來源。

  臘八節除祭祖敬神的流動外,人們還要逐疫。這項流動泉源於古代的儺(古代驅鬼避疫的儀式)。史前時代的醫療方式之一即驅鬼治疾。作為巫術流動的臘月擊鼓驅疫之俗,今在湖南新化等區域仍有留存。另有悼念亡國、寄託哀思等。

  臘八這一天有吃臘八粥的習俗,臘八粥也叫七寶五味粥。

  我國喝臘八粥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最先於宋代。每逢臘八這一天,豈論是朝廷、官府、寺院照樣黎民國民家都要做臘八粥。到了清朝,喝臘八粥的習慣更是盛行。在宮廷,天子、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隨從宮女賜臘八粥,並向各個寺院發放米、果等供僧侶食用。在民間,家家戶戶也要做臘八粥,祭祀祖先;同時,合家團圓在一起食用,饋贈親友密友。

小年趣談:呂蒙正得賜狀元命

  中國各地臘八粥的名堂,争奇競巧,品種繁多。其中以北平的最為考究,攙在白米中的物品較多,如紅棗、蓮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圓、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絲、玫瑰、紅豆、花生……總計不下二十種。人們在臘月初七的晚上,就最先忙碌起來,洗米、泡果、撥皮、去核、精揀然後在午夜時離最先煮,再用微火燉,一直燉到第二天的早晨,臘八粥才算熬好了。更為考究的人家,還要先將果子鐫刻成人形、動物、名堂,再放在鍋中煮。對照有特色的就是在臘八粥中放上果獅。果獅是用幾種果子做成的獅形物,用剔去棗核烤乾的脆棗作為獅身,半個核桃仁作為獅頭,桃仁作為獅腳,甜杏仁用來作獅子尾巴。然後用糖粘在一起,放在粥碗里,活像頭小獅子。若是碗較大,可以擺上雙獅或是四頭小獅子。更考究的,就是用棗泥、豆沙、山藥、山楂糕等具備種種顏色的食物,捏成八仙人、老壽星、羅漢像。這種裝飾的臘八粥,只有在以前的大寺廟的供桌上才可以見到。

  臘八粥熬好之後,要先敬神祭祖。之後要贈予親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後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臘八粥,保留着吃了幾天另有剩下來的,卻是好兆頭,取其年年有餘的意義。若是把粥送給窮苦的人吃,那更是為自己行善。臘八粥在民間另有巫術的作用。若是院子里種着花卉和果樹,也要在枝幹上塗抹一些臘八粥,信託來年多效果實。

  下旬辦年貨貼對聯迎新年

  魯迅先生說:“舊曆的年底事實最像年底。”一入了臘月下旬,春節語言也就到了。這隧道的中國節日有着某種狂歡的性子,有着粘稠的非理性的味覺、視覺和聽覺感受。城鄉里逐漸顯出節日氣氛,人們忙碌着,對於世代沿襲下來的習慣念茲在茲:“小孩小孩你別讒,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過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兒黏;二十四,掃房日;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燉羊肉;二十七,殺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頭一去賀年,您新禧,您多禮;一手的面不攙你,抵家給你怙恃道個喜……”

  為了過一個豐盛的年,人們在年前爭先恐后地購置年貨。辦年貨的內容除了吃的、用的、節日禮物外,另有幾種用品是絕對少不了的:好比祝賀時用的煙火、花炮等;部署環境用的紅紙(寫對聯、春條幅)和門神、年畫等。


春節習俗掃塵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