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趣談:呂蒙正得賜狀元命
祭灶神又稱 送灶神 , 漢族 節日,民間傳說 灶神 原是一個很善良的人,因貧困而死; 玉皇大帝 哀憐他,派他到人世作督善之神。每年十二月二十三日晚,上天彙報, 除夕 日返回人世。民間於二十三日晚祭灶為灶神配偶送行,舊時, 祭灶 一俗在我國十分普遍。 北京 俗曲《門神灶》雲:“年年有個家家忙,二十三日祭灶王。當中擺上二桌供,雙方配上兩碟糖,黑豆乾草一碗水,爐內焚上一股香。當家的過來忙祝賀,祝讚那灶王老爺降祥瑞。”這首俗曲已將民間祭灶的情形作了簡要的概述。
松柏 、 冬青 、 石楠 等小枝紮成小把,沿街叫賣,供人家祭灶和插年飯之用,稱為“送灶柴”。到了祭灶神這天,人們以舊燈糊上紅紙掛在灶龕兩旁,並貼上“ 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的紅紙 對聯 。天黑,供桌上擺着一造形特製的圓形 麥芽糖 ,叫“ 灶糖 ”。用糖祭灶,民間傳說有兩個用意:一是糖是甜的,灶王吃了,上天彙報時可以甜言甜言地“上天言好事”;另一意思是糖粘嘴,灶王吃了,把嘴粘住,在王帝眼前開不了口,壞話說不成。灶神上天要騎馬坐轎,放送灶人家要替他置備轎馬,其方式是穿扎一雙竹筷子作杠代轎子(有的做一紙馬紙轎),將稻草或蘆柴剪成一寸長的幾段,並擺一撮豆子作為喂馬的飼料一齊擺於供桌上。固然,這些都是迷信,在生產力和科學不蓬勃的古代,把灶事情為自然崇敬的工具是可以明白的。灶神升天之後,從臘月二十四日起,民間便最先撣灰塵掃屋子。箱籠櫥櫃,一概翻身,牆角床下及屋柱房梁,全要把歷年塵垢一舉蕩滌,稱為“ 掃塵 ”或“ 撣塵 ”。掃去灰塵,清潔庭戶,用面目一新的面目迎接新年。
臘月二十三 ,年兒就來到。
而晉東南區域民間撒播着兩首歌謠,其一是“二十三 ,打發老爺上了天;二十四,掃屋子;二十五,蒸糰子;二十六,割下肉;二十七,擦錫器;二十八,漚邋遢;二十九,洗腳手;三十日,門神、對聯一齊貼”。體現了時間緊迫和準備事情的主要。其二是一首童謠:“二十三,祭罷灶,小孩拍手哈哈笑。再過五,六天,大年就來到。辟邪盒,耍核桃,滴滴點點兩聲炮。五子錄取乒乓響,起火升得比天高。”反映了兒童希望過年的歡躍心理。
在北京的歌謠則是這樣唱的:“小孩兒小孩兒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 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屋子;二十五,凍豆腐;二十六,去買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月朔、初二滿街走。”
過了小年,又唱道:“糖瓜祭灶,新年來到;女人要花,小子要炮;
老頭兒要頂新氈帽,老太太要件新棉襖。”
春節習俗掃塵日
過小年 ,是在陰曆十二月(臘月)二十三, 這一天最主要的習慣就是祭灶。而我國春節,一樣平常是從祭灶揭開序幕的。民謠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謂“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說法,即官府在臘月二十三日,一樣平常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則為二十五日舉行祭灶。
祭灶,是一項在我國民間影響很大、撒播極廣的習俗。舊時,差不多家家灶間都設有“灶王爺”神位。人們稱這尊神為“司命菩薩”或“灶君司命”,傳說他是玉皇大帝封的 九天東廚司命灶王府君 ,認真治理各家的灶火,被作為一家的珍愛神而受到崇敬。灶神,俗稱“灶王爺”,灶王龕多數設在灶房的北面或東面,中央供上灶王爺的神像。沒有灶王龕的人家,也有將神像直接貼在牆上的。有的神像只畫灶王爺一人,有的則有男女兩人,女神被稱 灶王奶奶 。這也許是模擬人世配偶的形象。灶王爺像上多數還印有這一年的日曆,上書“東廚司命主”、“人世監察神 ”、“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解釋灶神的職位。兩旁貼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對聯,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范石湖《臘月村田樂府引》上說:“臘月二十四日夜祀灶。”《夢華錄》上說:“十二月二十四日交年,都人至夜以酒糟塗抹灶門,謂之醉司命。”現在用二十三日的緣故,也許是應在後夜祭。
灶王爺自上一年的除夕以來就一直留在家中,以珍愛和監察一家;以是民間最為重視灶王的來源,認定它是玉帝派往人世監視善惡之神,每年臘月二十四日都要去朝奏玉帝,講述所住之戶的善惡言行,玉皇大帝憑證灶王爺的彙報,再將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應該獲得的休咎禍福的運氣交於灶王爺之手。民間傳說,灶君爺上天專門告人世罪行,一旦被告,大罪要減壽三百天,小罪要減壽一百天。在《 太上感應篇 》里,又有“司命隨其輕重,奪其紀算”的記述。司命即指灶君,算為一百天,紀指十二年。在這裏,重罪判罰又增添到減壽十二年了。以是在祭灶時,要打點一下灶君,求其高抬貴手。
送灶 ”或“ 辭灶 ”。時間多選在黃昏天黑之時舉行。一家人先到灶房,擺上桌子,向設在灶壁神龕中的灶王爺敬香,並供上用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等。然後將竹篾紮成的紙馬和喂牲畜的草料。用飴糖供奉灶王爺,是讓他老人家甜甜嘴。有的地方,還將糖塗在灶王爺嘴的周圍,邊塗說:“好話多說,欠好話別說。”這是用糖塞住灶王爺的嘴,讓他別說壞話。在唐代著作《輦下歲時記》中,間有“以酒糟塗於灶上使司命(灶王爺)醉酒”的紀錄。人們用糖塗完灶王爺的嘴后,便將神像揭下,和紙與煙一起升天了。有的地方則是晚上在院子里堆上芝麻秸和松樹枝,再將供了一年的灶君像請入迷龕,連同紙馬和草料,焚燒焚燒。院子被火照得通明,此時一家人圍着火叩頭,邊燒邊祈禱: 今年又到二十三,敬送灶君上西天。有壯馬,有草料,一起順風平安到。供的糖瓜甜又甜,請對玉皇進好言。
有些區域供品中還要擺上幾顆雞蛋,是給狐狸、黃鼠狼之類的零食。聽說它們都是灶君的手下,不能不打點一下。祭灶時除上香,送酒以外,稀奇要為灶君坐騎撒馬料,要從灶台前一直撒到廚房門外。
送灶君時,有的地方尚有托缽人數名,喬裝服裝,挨家唱送灶君歌,跳送灶君舞,名為“送灶神”,以此換取食物。
春節貼年畫福字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