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十二生肖 民間習俗 正文

春節民俗除夕守歲

民間習俗小年的由來

春節民俗除夕守歲
除夕是指每年陰曆臘月的最後一天的晚上,它與春節(正月月朔)首尾相連。“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窮歲盡”,人們都要除舊部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是陰曆整年最後的一個晚上。故此時代的流動都圍繞着除舊部新,消災祈福為中央。
    周、秦時期每年將盡的時刻,皇宮裡要舉行“大儺”的儀式,擊鼓驅逐疫癘之鬼,稱為“逐除”,后又稱除夕的前一天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為大除,即年夜。
  除夕的主要流動有三項:吃團圓飯,

民間春節掃塵習俗

祭祀,守歲。
 我國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年夜燈火通明,全家人圍爐夜話,通宵不眠,名為“守歲”。晉朝已有守歲之俗,周處《風土記》說蜀人“至除夕達旦不眠,謂之守歲”。“守歲”顧名思義是守候新歲。
   守歲的習俗,既有對如水逝去的歲月含惜別依戀之情,又有對來臨的新年寄以美妙希望之意。從古至今,“守歲”都包羅了珍惜時間、珍惜生命的意思。 昔人在一首《守歲》詩中寫道:“相邀守歲阿戎家,蠟炬傳紅向碧紗;三十六旬都浪過,偏今後夜惜年華。”珍惜年華是人之常情,故大詩人蘇軾寫下了《守歲》名句:“明年豈無年,心事恐蹉跎;起勁盡今夕,少年猶可誇!”由此可見除夕守歲的努力意義。


春節習俗之貼春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