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十二生肖 民間習俗 正文

嶺南民間信仰大多與“水”有關

中國茶道之十大名茶

嶺南民間信仰大多與“水”有關


  由於地緣因素的影響,以及族屬之間的差異,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嶺南的民間信仰保留了較為鮮明的地域特色。

  廣東自古海事流動十分活躍,海洋生計環境的風雲轉變使得民眾迫切需要追求護佑的神靈,獲得精神上的寄託和心裏的清閑。

  在有關媽祖的傳說中,她是一位慈悲為懷、救苦救難的海上女神,她成了歷代船工、海員、遊客、商人和漁民的精神寄託和珍愛神,獲得了民眾的敬仰和祭拜。在南宋時期,媽祖信仰已在海事流動最活躍的福建、廣東和浙江等沿海各省流傳。

  “肇跡於隋,靈顯於唐,受封於宋”的三山國王信仰同樣擁有普遍的信徒。

  1994年,德國漢學家傅吾康教授等曾到實地考察,他提出,三山國王信仰的起源當與中原王朝統治勢力進入內陸之前古越人的山神崇敬有關。

周易民俗之“開光”

  明清以來,隨着粵東移民足跡所及,三山國王的香火被帶往相近省市,另築宮廟奉祀,甚至漂洋過海,遠播海內外。人們把三山神作為化育子孫後裔和弘揚民族精神的楷模來敬奉。其千百年來貫串及弘揚的文化內在就是“護國庇民”、“國泰民安”。

  佛山祖廟的修建,也是源於佛山那時的水鄉環境。數百年來,三水一帶傳唱:“南雄灑濕石,清遠大三尺,三水佬拉屐。”意即南雄區域灑點小雨,到了三水已水漲田淹,逃難都來不及了。這絕不誇張,上世紀慘烈的“乙卯水災”,至今讓人談虎色變。於是,北帝以真武水神之身泛起在三水蘆苞胥江河畔。厥後由於佛山冶鐵業的生長,為防止火災,人們也把北帝看成防火神崇敬。

  這些民間信仰,沒有完整的義理系統和高遠的精神追求,显示為用香火和祭品換取現世的實利―――求財、求官、求平安、求子、求壽、求婚姻順遂等,通常現實中遭遇到的難題和不幸,都可以通過許願的形式,向神乞求庇佑。

  費孝通先生註釋中國人的信仰特徵時說:“我們對鬼神也很現實,供奉它們為的是風調雨順,為的是免災逃禍。我們的祭祀很有點像宴客、疏通、行賄。”

  這也正是民間信仰與其他宗教的差異―――沒有系統性、排他性,但考究“靈驗”,“現世感”很強。生病了,找藥師佛;要考大學了,去找文昌帝君;想生兒子了,就拜“金花夫人”或者“送子觀音”。明了了這一點,就不難明白嶺南區域甚至整其中華普遍出現的“眾神協調”徵象。

 


民間習俗“躲春”與“太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