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十二生肖 民間習俗 正文

中國傳統節日習慣-春節

處暑的緣由與養身風俗

中國傳統節日習慣-春節

來自布依族的舞獅


春節俗稱“年節”,是中華民族最盛大的傳  歡度春節統佳節。自漢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夏年(陰曆)正月月朔為“歲首”(即“年”),年節的日期由此牢靠下來,延續至今。年節古稱“元旦”。1911年辛亥革命以後,最先接納公曆(陽曆)計年,遂稱公曆1月1日為“元旦”,稱陰曆正月月朔為“春節”。 歲時節日,亦被稱為“傳統節日”。它們歷史悠久、撒播面廣,具有極大的普及性、群眾性、甚至全民性的特點。年節是除舊布新的日子。年節雖定在陰曆正月月朔,但年節的流動卻並不止於正月月朔這一天。從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小年節起,人們便最先“忙年”:掃衡宇、洗頭沐浴、準備年節用具等等。所有這些流動,有一個配合的主題,即“辭舊迎新”。人們以盛大的儀式和熱情,迎接新年,迎接春天。
年節也是祭祝祈年的日子。昔人謂穀子一熟為一“年”,五穀豐收為“大有年”。西周初年,即已泛起了一年一度的慶祝豐收的流動。厥後,祭天祈年成了年俗的主要內容之一。而且,諸如灶神、門神、財神、喜神、井神等諸路神明,在年節時代,都備享人世香火。人們藉此酬謝諸神已往的通知,並祈願在新的一年中能獲得更多的福佑。年節照樣合家團圓、敦親祀祖的日子。除夕,全家歡聚一堂,吃罷“團年飯”,尊長給孩子們分發“壓歲錢”,一家人團坐“守歲”。元日子時交年時刻,鞭炮齊響,辭舊歲、迎新年的流動達於熱潮。各家焚香致禮,敬天地、祭列祖,然後依次給尊長賀年,繼而同族親友互致祝賀。元日後,最先走親探友,互送禮物,以慶新年。年節更是民眾娛樂狂歡的節日。元日以後,種種厚實多彩的娛樂流動競相開展:耍獅子、舞龍燈、扭秧歌、踩高蹺、雜耍諸戲等,為新春佳節增添了濃郁的喜慶氣氛。此時,正值“立春”前後,古時要舉行盛大的迎春儀式,鞭牛迎春,祈願風調雨順、五穀豐收。種種社火流動到正月十五,再次形成熱潮。
因此,集祈年、祝賀、娛樂為一體的盛典年節就成了中華民族最盛大的佳節。而時至今日,除祀神祭祖等流動比以往有所淡化以外,年節的主要習俗,都完好地得以繼續與生長。春節是中華民族文化的優異傳統的主要載體,它蘊含着中華民族文化的智慧和結晶,凝聚着中原人民的生命追求和情緒寄託,傳承着中國人的家庭倫理和社會倫理看法。歷經千百年的積澱,異彩紛呈的春節民俗,已形成秘聞深摯且獨具特色的春節文化。近年來,隨着物質生涯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精神文化生涯的需求迅速增進,對親情、友誼、協調、完善的渴求更增強烈,春節等傳統節日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重視和關注。要鼎力弘揚春節所凝聚的優異傳統文化,突出辭舊迎新、祝福團圓平安、興旺蓬勃的主題,起勁營造家庭友善、清閑團結、歡欣祥和的喜慶氣氛,推動中華文化耐久彌新、不停生長壯大。
春節的習俗
貼對聯
對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緻、對偶、精練、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靠山,抒發美妙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都會照樣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對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添喜慶氣氛。這一習俗起於宋代,在明代最先盛行,到了清代,對聯的頭腦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編寫的對聯專著《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種作品的特色都作了敘述。   對聯的種類對照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披、春條、斗方等。“門心”貼於門板上端中央部位;“框對”貼於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於門媚的橫木上;“春條”憑證差其餘內容,貼於響應的地方;“斗斤”也叫“門恭弘=叶 恭弘”,為正方菱形,多貼在傢俱、影壁中。
貼窗花和倒貼“福”字
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種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陪襯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瀏覽性和適用性於一體。剪紙在我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歡,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以是也被稱其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歸納綜合和誇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妙願望显示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得紅火雄壯。   在貼對聯的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巨細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習慣。“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涯的憧憬,對美妙未來的祝願。為了更充實地體現這種憧憬和祝願,有的人爽性將“福”字倒過來貼,示意“幸福已到”“福氣已到”。民間另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種種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穀豐登、龍鳳呈祥等。
年畫
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欣的喜慶氣氛。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質樸的習慣和信仰,寄託着他們對未來的希望。年畫,也和對聯一樣,起源於“門神”。 隨着木板印刷術的興起,年畫的內容已不僅限於門神之類單調的主題,變得厚實多彩,在一些年畫作坊中發生了《福祿壽三星圖》、《天官賜福》、《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畫、以知足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妙願望。 我國泛起了年畫三個主要產地:蘇州桃花塢,天津楊柳青和山東濰坊;形成了中國年畫的三大派別,各具特色。   我國現今我國珍藏最早的年畫是南宋《隨朝窈窕呈傾國之芳容》的木刻年畫,畫的是王昭君、趙飛燕、班姬和綠珠四位古代尤物。民間撒播最廣的是一幅《老鼠娶親》的年畫。描繪了老鼠遵照人世的習慣迎娶新娘的有趣排場。民國初年,上海鄭曼陀將月曆和年畫二者連繫起來。這是年畫的一種新形式。這種合二而一的年畫,以後生長成掛歷,至今風靡天下。
爆竹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炮竹”、“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放爆竹可以締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流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祥。隨着時間的推移,爆竹的應用越來越普遍,品種花色也日見繁多,每逢重大節日及喜事慶典,及婚嫁、建房、開業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祝賀,圖個吉祥。現在,湖南瀏陽,廣東佛山和東堯,江西的宜春和萍鄉、浙江溫州等區域是我國著名的花炮之鄉,生產的爆竹花色多,品質高,不僅脫銷天下,而且還遠銷天下。
正月月朔
放爆竹(11張)  正月月朔原名“元旦”,“元”的本意為“頭”,后引申為“最先”。這一天是一年的頭一天,春季的頭一天,正月的頭一天,以是稱為“三元”;由於這一天照樣歲之朝,月之朝,日之朝,以是又稱“三朝”;又由於它是第一個朔日,以是又稱“元朔”,正月月朔另有上日、正朝、三朔、三始等別稱,意即年、月、日三者的最先。   開門炮仗   春節早晨,開門大吉,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爆竹聲后,碎紅滿地,燦若雲錦,稱為“滿堂紅”。這時滿街瑞氣,喜氣洋洋。   賀年   新年的月朔,男子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服裝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探友,相互賀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賀年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是同族長率領若干人挨家挨戶地賀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幾小我私人去賀年;也有人人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為“團拜”。由於登門賀年費時艱辛,厥後一些上層人物和士醫生便使用名貼相互投賀,由今生長出厥後的“賀年片”。   春節賀年時,晚輩要先給尊長賀年,祝尊長人長壽安康,尊長可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聽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由於“歲”與“祟”諧音,晚輩獲得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渡過一歲。壓歲錢有兩種,一種是以彩繩穿線編作龍形,置於床腳,此紀錄見於《燕京歲時記》;另一種是最常見的,即由家長用紅紙包裹分給孩子的錢。壓歲錢可在晚輩賀年後當眾賞給,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時,由家長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頭底下。現在尊長為晚輩分送壓歲錢的習俗仍然盛行。
占歲
舊時民間以進入新正初幾日的天氣陰晴來占今年年成。其說始於漢東方朔的《歲占》,謂歲后八日,一日為雞日,二日為犬,三日為豬,四日為羊,五日為牛,六日為馬,七日為人,八日為谷。若是當日晴朗,則所主之物繁育,當日陰,所主之日不昌。後裔沿其習,以為月朔至初十,皆以天氣清朗,無風無雪為吉。後裔由占歲生長成一系列的祭祀、慶祝流動。   飲屠蘇酒   屠蘇酒是一種藥酒。在古代習俗中,元日全家飲屠蘇酒,以祛不正之氣。製作屠蘇酒的方式是:用大黃一錢,桔梗,川椒各一錢五分,桂心一錢八分,茱萸一錢二分,防風一兩,以絳囊盛之懸於井中,至元日寅時取起,以酒煎四五沸。古時飲屠蘇酒,方式很別緻。一樣平凡人飲酒,總是從年父老飲起;然則飲屠蘇酒卻正好相反,是從最幼年的飲起。也許幼年者一天天長大,先飲酒以示祝賀,而年父老過一幼年一年,后飲以示挽留。宋朝文學家蘇轍的《除日》詩道“年年最後飲屠蘇,不覺年來七十餘”,說的就是這種習慣。這種另具匠心的飲酒順序,在古代往往令人發生種種感傷,以是給人留有深刻的印象。
聚財
俗傳正月月朔為掃帚生日,這一天不能動用掃帚,否則會掃走運氣、破財,而把“掃帚星”引來,招致霉運。倘使非要掃地不能,須從外頭掃到裡邊。這一天也不能往外潑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財。今天許多地方還保留着一習俗,年夜掃除清潔,年頭一不出掃帚,不倒垃圾,備一大桶,以盛廢水,當日不外潑。
正月初二
正月初二(北方區域為正月初三),嫁出去的女兒們便紛紛帶着丈夫、後裔回外家賀年女兒回外家,必備辦一大袋的餅乾、糖果,由母親分送鄰里鄉親,一如過年的情景。若是家中有多個女兒的,而這些女兒又不在統一天歸來,那麼,就要來一個分一次,禮物頗薄,四塊餅乾而已。然而,它反映的情誼卻甚濃,真正的是“禮輕情誼重”,它表達了女人對鄉親的切切忖量。女人回抵家中,若家中有侄兒,當姑母的必須再掏腰包,只管在月朔日給壓歲錢時已經送了,可這一次意義差異。這習俗,潮汕人稱為“食日晝”。顧名思義,僅僅是吃中午飯而已,女兒必須在晚飯前趕回婆家。   祭財神(北方)   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財神,這天無論是商貿店肆,照樣通俗家庭,都要舉行祭財神流動。各家把除夕夜接來的財神祭祀一番。現實上是把買來的粗拙印刷品焚化了事。這天中午要吃餛飩,俗稱“元寶湯”。祭祀的供品用魚和羊肉。老北京的大商號,這天均大肆祭祀流動,祭品要用“五大供”,即整豬、整羊、整雞、整鴨、紅色活鯉魚等,祈望今年要發大財。
正月初三
正月初三是女媧造羊的日子,故稱“羊日”。在這一天里,人們不能殺羊,若是天氣好,則意味着這一年裡,羊會養得很好,養羊的人家會有個好收穫。
燒門神紙
舊時初三日夜把年節時的松柏枝及節期所掛門神門箋等一併焚化,以示年已過完,又要最先營生。俗諺有“燒了門神紙,小我私人尋心理”。
穀子生日
民間以為正月初三為穀子生日,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飯。
小年朝
即天慶節。宋代宮廷節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傳有天書下降人世,真宗下詔書,定正月初三日為天慶節,官員等休假五日。厥後稱小年朝,不掃地、不乞火,不汲水,與歲朝相同。
貼“赤口”
在中國南方,大年頭三的早上要貼“赤口”(禁口),以為這一天里易生口角,不宜賀年。所謂“赤口”,一樣平常是用約長七八寸、寬一寸的紅紙條,上面寫上一些收支平安吉祥的話(花樣:“公元一九九四年歲次甲戌正月初三日當對神前香火前門釘斷四方男女赤口賊盜火星一切禍災去世大吉大利”),貼在前門和後門的門頂上,另外有一張是放在垃圾上面挑出外面倒掉。這些垃圾是月朔初二两天積下來的,一定要到初三才一起整理倒掉,否則,即是把家中的金銀財寶向外流一樣。總之,貼“赤口”,是使人們心理上以為一年到頭都能收支平安,不與人發生口角或種種不幸的災難,家中多多招財進寶,萬事如意。
“送年”
一樣平常晚上舉行送年儀式,是送諸神和祖先回天。
正月初五
 財神
正月初五,俗稱破五。民間有吃餃子的習俗,寓意着招財進寶。根據舊的習慣要吃“水餃子”(北方叫“煮餑餑”)五日,現在有的人家只吃三两天,有的隔一天一吃,然而沒有不吃的,古時從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戶都如是,就連待客也云云。婦女們也不再忌門,最先相互走訪賀年、祝賀。新嫁女子在這一天歸寧。 民俗一說破五前諸多禁忌過這天皆可破。一說破五這一天不宜做事,否則今年內遇事破敗。破五習俗除了以上禁忌外,主要是送窮,迎財神,開市商業。
祭財神(南方)
南方人在正月初五祭財神。民間傳說,財神即五路神。所謂五路,指器械南北中,意為出門五路,皆可得財。每到過年,人們都在正月初五零時零分,打開大門和窗戶,燃香放爆竹,點煙花,向財神示意迎接。接過財神,人人還要吃路頭酒,往往吃到天亮。人人滿懷發家的希望,希望財神爺能把金銀財寶帶來家裡,在新的一年裡大發豪富。俗以為接路頭,越早越好,最早接到的才是真神,稀奇靈驗,因此叫“搶路頭”。有的地方,真的在元日初四便“急遽搶路頭”了,且沿用成俗。
送窮
正月初五“送窮”,是中國古代民間一種很有特色的歲時習慣。其意就是祭送窮鬼(窮神)。窮鬼,又稱“窮子”,相傳窮鬼乃顓頊之子。他身體羸弱矮小,性喜穿破衣爛衫,喝稀飯。陝西韓城一帶,破五這一天忌出門,而且要將鮮肉放在鍋中炙烤,還要爆炒麻豆,令其崩裂發聲,以為這樣可以崩除窮氣,求得財運。此外舊時除夕或正月初五要吃得稀奇飽,俗稱“填窮坑”。民間普遍盛行的送窮習俗,反映了中國人民普遍希望辭舊迎新,送走昔日貧窮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妙生涯的傳統心理。
開市
舊俗春節時代巨細店肆從大年頭一起關門,而在正月初五開市。俗以正月初五為財神聖日,以為選擇這一天開市必將招財進寶。股票市場也是在這一天開市。
正月初七
正月初七是人日,亦稱“人勝節”、“人慶節”、“人口日”、“人七日”等。傳說女媧初創世,在造出了雞狗豬牛馬等動物后,於第七天造出了人,以是這一天是人類的生日。漢朝最先有人日節俗,魏晉后最先重視。古代人日有戴“人勝”的習俗,人勝是一種頭飾,又叫彩勝、華勝。從晉朝最先有剪綵為花、剪綵為人,或鏤金箔為人來貼屏風,也戴在頭髮上。此外,另有登高賦詩的習俗。唐代之後,更重視這個節日,每至人日天子賜群臣彩縷人勝,又登高峻宴群臣。若是正月初七天氣晴朗,則主一年人口平安,收支順遂。
“熏天”
民間這天要吃春餅卷“盒子菜”(一種熟肉食物),並在庭院攤煎餅“熏天”。
吃七寶羹
七寶羹是用七種菜做成的羹,在人日的時刻食用,以此來取佳兆,並說此物可以除去邪氣、醫治百病。各地物產差異,所用果菜差異,取意也有差異。廣東潮汕用芥菜、芥蘭、韭菜、春菜、芹菜、蒜、厚瓣菜;客家人用芹菜、蒜、蔥、芫茜、韭菜加魚、肉等;台灣、福建用菠菜、芹菜、蔥蒜、韭菜、芥菜、薺菜、白菜等。其中芹菜和蔥兆伶俐,蒜兆精於算計,芥菜令人長壽。
送火神
在山東半島,正月初七這天還要“送火神”,孩子們選一根兩米左右的木棒,用麥秸將其綁住,這就是所說的“火神”。黃昏時分,在家門口點着“火神”的一端,孩子們抱着“火神”的另一端跑向離家較遠的地方,直到燃燒殆盡為止。這個流動寓意於將“火神”送出家門,一年之內家裡沒有火災,平平安安。
正月初八
傳說初八是穀子的生日。這天天氣晴朗,則這一年稻穀豐收,天陰則年歉。
順星
順星又名祭星。正月初八晚上,人們無論是否去廟裡進香祀星君(即順星),等天上星斗出齊后,各家都要舉行一個順星的祭祀儀式。祭星時,要在案頭、灶台、門檻、鍋台等處各放一盞“金燈”(黃燈花)並點燃,叫“散燈花兒”,有避除不祥之意。祭星竣事後,全家聚在一起吃一頓元宵。
放生祈福
正月初八有“放生”流動,就是把家裡養的一些魚、鳥拿到外面,放歸野外。
明代劉侗在《帝京景物略》中紀錄說:“正月八日,石磴巷放生,籠禽雀、盆魚蝦、筐螺蚌,羅堂前,僧做梵語,數千相向,縱羽空飛,孽着落屋上,移時乃去,水之類投皇城金水河中網罟筍餌所希至。”
初八放生,不僅體現了昔人尊重自然萬物、協調相處的人品,也表達了新春之始,瞻仰世間種種生物興旺蓬勃的美妙願望。
正月初九
正月初九是天日,傳說這天為天界最高神�玉皇大帝生日,俗稱“天公生”。“天公”就是“玉皇大帝”,玄門稱之為“元始天尊”,是主宰宇宙最高的神,他是統領三界十方諸神以及人世萬靈的最高神,代表至高無上的“天”。主要習俗有祭玉皇、道觀齋天等,有些地方,天日時婦女備清香花燭、齋碗,擺在天井巷口露天地方膜拜蒼天,求天公賜福。
正月初十
十,諧音“石”,因此初十為石頭生日。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動,甚至設祭享祀石頭,恐傷莊稼。也稱“石不動”“十不動”。河南習慣這一日家家向石頭焚香致敬。午餐必食饃餅,以為吃餅一年之內便會財運亨通。在山東鄆城等地有抬石頭神之舉。初九夜,人們將一瓦罐凍結在一塊平滑的大石頭上,初十日早晨,以繩系罐鼻,由十個小伙子輪流抬着瓦罐走。石頭不落地則預示昔時豐收。
正月十一
“子婿日”,這天是岳父宴請子婿的日子。初九慶祝“天公生”剩下的食物,除了在初十吃了一天外,還剩下許多,以是外家不必再破費,就行使這些剩下的美食招待女婿及女兒,民歌稱為“十一請子婿”。
正月十二
十二搭燈棚:從剋日起人們最先準備慶祝元宵佳節,選購燈籠,搭蓋燈棚。有童謠雲:“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燈棚,十三人開燈,十四燈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燈。”
正月十五
元宵節
元宵節的節俗異常有特色。節期與節俗流動,也隨歷史的生長而延伸擴展。就節期是非而言,漢代才一天,到唐代已為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裡才落燈。整整十天。白晝為市,熱鬧特殊;夜間燃燈,蔚為壯觀。稀奇是那精巧、多彩的燈火,更使其成為新年時代娛樂流動的熱潮。
人們說,有海水的地方就有中華後裔,而有中華後裔的地方,就有春節。放眼中華大地,舉目五洲四海,每逢春節,禮花綻放,龍舞翻飛,歡聲笑語漣漪,春節熱鬧了中國,春節也正走向天下。
春節不僅是中國人的春節,也是天下的春節。
春節首先是個親人的節日、家庭的節日,而人稀奇是中國人最看重家庭和親情。中國有句老話:“大年三十吃餃子,沒有外人”,意思是說一年忙到頭的人們,四處漂流的人們,過春節時一樣平常都要回家,父子兩代,祖孫三代,甚至四世同堂,敬杯酒,鞠個躬,父慈子孝,母良妻賢,人們在鞭炮聲中,在鑼鼓聲中,在歡笑聲中,享受着人世溫暖。這種溫暖同款項無關,同權力無關,同勢利無關,是骨血情,闔家歡。同時,春節照樣加深人與人之間情緒、相同人與人之間關係的節日,是團結的節日。不只在親人之間,縱然在互不相識“外人”之間,包羅在有些隔膜、有些矛盾的人們之間,春節碰頭時也會虛心一點,會有笑容和寬容。有點明白和體貼,一句“恭喜發家”,一句“新春愉快”,誰聽了誰喜悅。總之,春節是使人和陸相處、歡欣愉快的盛大節日。
春節是集中展現傳統文化的節日。
過春節,是對和平、友誼和親情的校閱和激勵,是對未來美妙生涯的祝福和祈禱。春節文化是源遠流長的中國文化、東方文化,受人喜歡,深入人心。現在,春節不只深入中國人心,還深入了外國人心。重家庭、重親情,中國人、外國人都一樣。在一些有中國人的國家和區域,外國人也同中國人一起過春節。除了原來的幾萬萬華僑華人和留學職員,今天另有更多的中國人在走出國門,也有更多的外國人來到中國。人的進收支出,勢必促進文化的進收支出,有“西學東漸”,也有“東學西漸”,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器械方相互吸收文化的精髓,取長補短,通常康健的、文明的就是天下迎接的。文化交流使天下更文明,生涯更多彩。
春節的魅力是中國的魅力、東方的魅力,也是天下文明的魅力。中國的春節,是對天下文明的一種孝順,是送給全人類的一份厚禮。
最早和最遲的春節
春節在公曆1月21日至2月21日之間遊動。立春則一樣平常在2月4日或2月5日。“最早的春節”(如1966年的1月21日)和“最遲的春節”(如1985年的2月20日)相差整一個月。
憑證曆法盤算,若是陰曆不舉行人為調整的話,2319年2月21日將迎來“史上最晚春節”,此前春節最遲泛起在公曆2月20日,為1920年和1985年。易德軒為你舉行解說。


大理名俗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