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十二生肖 民間習俗 正文

傳統民俗文化知識

杭州民俗風俗文化

傳統民俗文化知識

 

以月朔到初十的陰晴寒暖來占卜一年中谷、人、畜是否興旺,是天下局限內都較為盛行的做法,雖然在差其餘地方,哪一日是什麼日並不完全一樣。好比東北一樣平常相傳為一日為雞、二日為鴨,三日為貓,四日為狗,五日為豬,六日為羊,七日為人,八日為谷,九日為果,十日為菜。在湖北黃陂,則有這樣的諺訣:“一雞二犬三豬四羊五牛六馬七人八谷九麻十豆。”河南林縣的諺訣是:“一雞二犬三牛四馬五豬六羊七人八谷九果十菜。” 但大致都以為若是當天天晴,就主收,陰則否。在湖北黃陂,一樣平常是看月朔到初十這十天的陰晴,來占測一年的事物,其諺訣是:“一雞二犬三豬四羊五牛六馬七人八谷九麻十豆。”若是當天天晴,就主收,陰則否。在河南林縣,也有類似的做法,其諺訣是:“一雞二犬三牛四馬五豬六羊七人八谷九果十菜。” 不外,也有在“一日至八日,候陰晴以占災祥”的,河南安陽即是云云。

也有捏面燈或以其他方式占歲的。如在山西武鄉,“以谷面為盞形,凡十二盞以按十二月,閏月年作十三盞,以次列置籠內;候蒸熟時,視第幾盞內有水,則為第幾月有雨,無則主旱,多則主澇。”[77]又在浙江諸暨縣,“十二向晨,於社廟前集眾架木,高五六尺,上插小彩旗,謂之‘豎斛斗’”用以占卜年成的豐歉。到十六日早晨拆除,叫做“落斛”。又在浙江寧波,漁人看正月十四日晚的陰晴來占今年烏賊的若干,所謂“正月十四夜暗,烏賊爬上岸;正月十四夜亮,烏賊裝裝樣”。

(二) 卜紫姑

卜紫姑,又稱邀紫姑或邀廁姑,聽說紫姑神本是山東萊陽人,姓何名媚,字麗娘,嫁給壽陽李景作妾,因不容於李景妻,而弔死於廁中,後人以為神,婦女多作其形,邀其占卜休咎。卜紫姑的習俗天下都十分普遍,只是時間略有差異,或正月十六,或正月十五,或此前的某一天,形式也因地而異。多數是用炊具扎製成人形骨架,用木、葫蘆飯勺或笊籬為頭,畫上眉眼,戴上花,披上女子衣服。到夜間由眾女子帶到廁邊或欄邊燒紙請神。神來時,所做神偶就會有所動作,眾女子即乞願,或問婚姻,或問蠶事,以紫姑是否頷首來定休咎。

在山東莒縣、安徽桐城,都是正月初七日有卜紫姑事。在四川三台,是初九日晚上,婦女、小孩請紫姑神或猛虎神。

據遼寧《錦西縣誌》載:“十一日為‘請紫姑日’。小後裔以新勺或笠架扎裝束如小女子形,擊太平鼓,繞行井堰、糞際,回室秤之,如重即雲紫姑來,則列供具香,兩人扶拽之。有卜年景休咎者,以紫姑叩頭若干定之。”[78]而海城則在十三日。這天,“墟落婦女多用香燭、茶酒,夜請天仙或紫姑,問休咎豐歉。婦女二人,各用三箸三雙,祝曰:‘姑姑靈,姑姑聖,筷子姑姑有靈應。’然後問事,是則點首應之,否則不動。或有用笊籬者。”[79]又《義縣誌》載:“十三日以前,墟落婦女用香燭、茶酒夜請天仙(俗謂‘包仙人哥’),或紫姑(俗謂‘請姑姑’),問休咎、休咎、豐歉。婦或女二人各各(個)用筷子三隻,謂曰:‘姑姑靈,姑姑聖,筷子姑姑有靈應。’”[80]在浙江定海縣,正月十四日夜裡,婦女在家邀廁姑,來占卜豐歉休咎及雜事。詳細做法是:“以箸一插溲箕前,圍縐帕於箕緣,二童舁之至廁,口中祝告,稍候而返。案上設香燭、果餌,布米於上,二童左右各以指懸,掀之,隨箕自動,動則曰姑至矣。卜竣,送神回。”[81]

我國一些地方另有一些類似於邀廁姑的做法。好比山東招遠、黃縣一帶有請簸箕女人的習俗。正月間(不定哪一日),未嫁少女相約幾人,拿一簸箕,上放一碗水,一桿秤、一面鏡子,眾人用指頂起簸箕,口中念道:“正月月朔(或二日、三日等)百草靈,我請簸箕女人來算命。清是水,明似鏡,戥子不靈問到秤,問一問婚姻動不動?”誰問誰就念一遍。若是水碗跳動,即示意可以找到一個如意郎君。又浙江嘉興,三日為“小年朝”。這天兒童婦女在夜裡將爐夾子插到灰上請來灰七姑,或用飯箕從灶上請下灶神第七妹,來占卜休咎。安徽蒙城縣,七日,各家女子鳴鑼鼓邀天仙,或問時歲休咎。

(三) 卜流花

卜流花也叫“卜流”、“爆孛婁”、“卜流年”等,該習俗流動主要集中在上海、江蘇一帶,通常在每年的正月十三日或十四日舉行,即家人拿着糯谷或珍珠米(通常一人一顆),投到鍋中爆成花,以花開巨細占卜一年內的休咎。據1961年《上海史料叢編》本《外岡志》:“十三日,爆糯谷於釜,名曰‘爆孛婁’,以卜一歲休咎;又名‘卜流’,卜一歲之流年也。諺雲:‘十三炒,十四爆,十五夜裡嗒嗒咬。’又炒豆米食之。”[82]

在浙江諸暨縣,也有類似的習俗,不外時間在元宵節,當地叫做“孛羅花”或“谷蒡”,用以供奉灶神,並占卜蠶事,俗以為翻白多者吉祥。

 

冬至飲食中的餃子習俗的由來

四、祭神、敬祖:

在天下局限內,元宵節前祭祀神靈和祖宗是極其普遍的事情,只是各地祭祀的日子和方式差異。

先說祭祖。祭祖多在家中供設供品舉行祭祀,如在浙江德清縣,初三日為小年朝,上午祀祖先遺像,并行春祭。貴州麻江,初二或初三日,烹菜肴祭祀祖先,叫做“煮生”。廣西來賓則、在初七日這天天明,擺上茶果祭拜祖先。在浙江定海縣,十三日,將除夕夜懸挂初五日摘下的歷代祖先畫像再次懸挂於廳堂,並加以祭祀,直到十八日。但也不盡然,不少地方也上墳祭祀。如在河北固安,初二日,每家都要到祖墳上焚紙錢,行四拜禮。在河北棗強,初二日上墳,俗名“送爺娘” 。在河南,初三日亦有墓祭習俗。

至於祭神,各地祭祀的日子和方式也大不相同,遼寧《海城縣誌》:“由月朔迄初五日,所供諸神位前,香燼即續,謂之‘長香’,過此則朝、午、餐三次焚香。”[83]在廣東高要,二日,祀先祈神,叫“開年”。六日懸花燈於社壇與祖祠,叫“開燈”。設宴聚飲,叫“燈酒”。

在台灣,初四日為“接神節”。這天,說灶君和其他神靈都要從天上回來,以是,家家備祭品供奉,虔敬地迎接他們的到來。

不僅云云,各地所祭神靈也有很大差異。財神是許多地方祭祀的工具。《吉林通志》:“(正月)二日黎明,商戶祀財神,燃鞭爆。院中建席棚祀天地、神祗,前植松樹二株,或四,或六不等,皆高丈余,上貼桃符,張設燈彩。”[84]據《天津通志》,“初二日之晨,住民、商鋪,均祀財神,焚香放炮,以羊、雞、魚供之,曰‘三牲’。又燃火於羽觴中,以供神,燃盡,奉財神碼(以紙繪神像曰神碼)出庭,置松、柏枝於芝麻秸之上,加黃錢、阡張、元寶而焚之。”[85]廣西融縣也是初二日祀財神。在貴州畢節,初二日祀財神,俗名“打牙祭”。在平壩,叫“敬財神”。二日午前,燃香燭,設清酒,宰一隻雞供龕前。然後行膜拜禮,點燃鞭炮。商家最重此俗,爆竹格外多,而且憑證宰雞時雞血的顏色,來判斷今年的財源若何。這天最先汲水,叫做“進財”。

除了財神外,另有其他一些神靈,如灶神、土地、火神以及一些地方神靈等。在浙江歸安縣,初三日為小歲朝,以灶神供設灶上神龕內,曰“安灶”,並祀土地。在江蘇連雲港,以正月初六為鹽生日,鹽民於是日祭鹽婆婆。在陝西宜川,初七日晚上敬灶神。

在山東鄒縣,初七日這天祭祀火神,“舉燭,同社畢至,曰‘守駕’。”[86]在山東單縣,對於火神接納了差其餘方式。黃昏時,城中每街為一會,會扎一五綵樓,中供火帝真君,抬之而行,家出一人手執籠燈,或紅或白,上書街名,或用綠竹挑之,間以火龍、竹馬、鬼會、高翹(蹺)等事。四鄉觀者,人相枕壓。鼓樂喧天,花炮滿地。至阜財門外真君廟中焚綵樓,拈香叩頭。叫做送火神。農村與此相似,每庄搭一神棚,送至南方路口而止。在山東曹縣桃園集,從正月初五到初七日有花供會,屆時,當地鄉民搭神棚,掛神像,用白面、雞蛋、蘿蔔等鐫刻或捏塑成人物、動物、修建物及瓜果花卉等名堂眾多的供品,祭祀火神。由於供品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吸引了周圍的鄉民前來圍觀。由於人太多,旁觀花供時不能駐足,遂形成了“桃源集的花供――走着瞧”的歇後語。[87]

在河南獲嘉、河北邯鄲等地則初八日祭祀火神。或賽會,或燃放煙火祭神,異常熱鬧。

在江蘇吳縣,這天,官府要到祥瑞庵祭祀劉猛將神,而通俗人家最先在灶前懸挂蓮燈。一直到十八日才落。在台灣彰化,十三日為“關帝爺生”,關帝即關雲長。每逢這天,除有關廟宇舉行祭典外,工商業者也都備辦供品致祭,並於黃昏設宴招待員工聚飲,希望員工能夠效法關帝爺的美德。在河南陽武,十三日要炒茶麵、蒸大饃敬神,並蒸棗巷布袋,說是庄稼人吃了添氣力。又蒸刺蝟、長蟲,第二天將刺蝟頭向內埋到囤中,說是能使糧食豐收。這天為楊公忌,諸事不宜。在河北邯鄲,十四日為井龍王生日,這天人們要給井龍王燒香,求得這年井水盛旺甘甜。

除了上述祭神流動外,一些地方另有迎神、抬神的的流動。好比在海南,初八日,都會迎神,男女化妝,乘坐在馬上,後面追隨着木偶、神像等,周遊一周,叫做“裝軍”。在山西陵川縣,“上元前二日,自西溪迎二仙真人入城,張揚導行,各設香供於門,晚駐太清觀行宮。其頂香、炷香者凡一、二時,婦人則以所簪花簪神鬢,已復取簪之,以邀神惠。遠邇喧闐社火,至二十日,送二仙歸西溪。謂之‘春祈’。”[88]又在福建霞浦,元宵節前二日,“東社迎城隍神出巡四城,俗稱‘迎龍袍’。各社贈台閣古事並鬼臉八將七八隊,尤怪者扈駕有陰陽二將,俗稱‘七爺、八爺’,約十餘隊。七爺高與檐齊,面長而白,服色同之,眼微垂,舌吐出二三寸許,形如吊鬼;八爺身長不及半,頭絕巨,面黑與服色同,口大張作獰笑狀。上年兩將手執牌鏈,今改執巾扇。像皆頭木身竹,而虛其腹,人入其中而舞蹈之,高者漫步,矮者快跪(跑),沿途搖晃作勢,山僻婦孺驟見之輒驚避。又,祈福者散發披枷,至四五百人,俗稱‘還枷願’。”[89]

在廣東潮州的河婆鄉,每年正月初四都要抬三山神出遊。女人們會在三山神經由的路上都放上稻草,請三山神踏過,然後拿回家中放到豬圈中,聽說豬睡在草上就會“日大千斤,夜大萬兩”。又游過神,會燒掉許多紙錠,將紙錠的灰放到雞窩裡,雞就不容易生病。

五、送神

我國許多地方的民眾都市在年前請種種神靈及去世的祖先(的靈魂)來家過年,而過年後,就要送他們回去,叫做送神,送祖宗回去也叫送家堂、送家親等。送神時間各地紛歧。有在元宵節前的,也有元宵節后,另有在元宵節當天的。遼寧《安東縣誌》載:“初二日,黃昏時就先祖位前焚香楮,奠酒叩拜,遂撤供饌,鳴爆竹,謂之‘送神’。亦有夜半及三日黎明送神者。”[90]《吉林新志》:“三日,送神。是夕,家長率家族在宗譜前焚香紙叩拜后,謂祖宗曰:‘老爹!老母!過完年啦!回去罷!過年再來家罷!’語畢,提燈攜紙、酒出至屯西十字路口,焚紙叩拜而返,是曰‘送神’。蓋送祖宗還墓也。”[91]在黑龍江安達縣,初二送神。“二日黃昏時,焚香楮,送祖先回去,曰‘送神’;亦煮餃子,名曰‘送神餃子’。”[92]安徽宿松縣,三日、四日,要送走祖先,“士民各就本業”[93]。在甘莊嚴寧,三日,撤祖先奠,夜間在門外燒香、酹酒,叫做“送家親”。吉林梨樹縣,在初五晚間,“焚香奠酒,敬禮膜拜,名曰‘送神’。”[94]在山東臨清,也是初五送家堂。天還未亮,人們就煮好餃子,上供、燒紙、叩頭,接着把神主牌位收存起來,只等三聲大炮一響,全族男子就帶着香紙鞭炮聚集一起,排着隊伍去上墳,叫做送老祖宗回家。一起上,抬供的抬供,放鞭的放鞭,再焚香紙叩頭,喊着:“爺爺奶奶,抵家了!”在東北,多是初六日送神。據《關東歲時習慣論》[95],初六一大早,油鹽店、乾果店及綢緞店的掌柜們就帶着夥計向“天地三界十八佛諸神”上香嗑頭,然後將神碼、香根等請到當街,放在芝麻稈、松木枝架上焚燒,叫做送神。送神亦有在元宵節當日或節后的。易德軒為你舉行解說。


關於明清時期木雕的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