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個好名字的世俗
新生命的降生日
隨着一個新生命的來臨,給家庭帶來了無限的歡欣和希望。新生命來領,會有無數人來恭喜。這也是一種民俗。
古代醫療條件差,為了保孩子長壽百歲,平平安安,總要為其請來許多“祥瑞物”,好比這護身符吧,又被稱為護符、神符、靈符、秘符,就是謄寫佛、菩薩、諸天、鬼神等之形像、種子、真言之符札,將之置於貼身處,或吞食,可蒙各尊之加持護念,故有此名。符之種類極多,依祈願之意趣而有種種差異;而其作用亦多,可除厄難、水難、火難等。
在一些古代文學名著中,還提到一種叫寄名符的物什,它又是什麼呢?寄名符,古代為了後裔容易生長,就把他送到僧道處做寄名學生,以求神佛庇佑。這個寄名的師傅就要給這個小孩子寄名符佩帶。
為何中秋要吃月餅
寄名有一定的儀式,不外乎焚香禱祝一類。寄名時,出家人要給孩子一些器械,好比僧農、道衣等等。最突出的是寄名符和寄名鎖(索)。
請僧道給嬰兒取法名,這是國人的一種傳統習慣,至少在南北朝時已盛行。其發生緣故原由,首先在於那時醫療條件差,對於盼子心切的家庭來講,一旦如願以償后,又增添了恐其夭折或多病的鬱悶。於是除了仔細呵護外,就要靠求神拜佛;而仰仗神佛保佑的最簡捷、最牢靠的途徑,莫過於直接讓孩子皈依佛道――神佛法力無邊能護佑自己的學生。但真捨得讓孩子去佛陀或天尊跟前做個護法檀越、把門力士什麼的怙恃,着實沒有幾個。又企求兩全的竅門,便落到了名義上,也就是光讓孩子去佛寺道觀里掛個學生的名兒,但仍養在家裡,這就是“寄名”。“寄名”的體現,即是拜個師父,取個法名。佛廟裡“寄名”程序,和道觀大同小異,有時尚有將小兒年庚放在一隻紅布口袋裡掛在佛櫥上的,稱作“寄名袋”。“寄名”后,當師父的照例要送些“法寶”,如道髻、衲衣、銀鎖、符篆之類,用意是保佑學生無病無災,平安生長。
尚有這“寄名鎖”,和上面說的“寄名符”僅一字之差,人們對照熟悉的都叫它長壽鎖。它是明清時掛在兒童脖子上的一種裝飾物,按傳統說法,只要佩掛上這種飾物,就能辟災去邪,“鎖”住生命,以是許多兒童從出生不久起,就掛上了這種飾物,一直掛到成年。新生兒滿百日或周歲舉行的儀式中最為盛行的是掛長壽鎖。鎖是一種起封鎖作用的用具,門、箱等一旦上鎖,就只有用鑰匙才氣打開。把鎖的用處加以誇張引申,便可用來鎖住無形的事物。
長壽鎖的前身是“長壽縷”,也被稱之為“長壽縷”。也有叫“永生縷”、“續命縷”、“延年縷”、“五色縷”、“辟兵繒”、“朱索”、“百索”等名稱的。戰亂年月在小孩胸前掛鎖,其意義在於鎖住小孩的命,制止病魔疫鬼侵入危害小孩。人們以為小孩一旦戴上了鎖,就能無災無禍,平安長大。以是,人們把這種鎖稱作長壽鎖。現在的長壽鎖更多表達的是尊長對晚輩的祝福。
關於佩長壽縷的習俗,最早可追溯到漢代。據《荊楚歲時記》、《習慣通》、《歲時廣記》以及《留青日札》等書的紀錄。在漢代。每逢五月初五端午節。家家戶戶都在門楣上懸挂上五色絲繩,以避不祥。到了魏晉南北朝時,這股絲繩被移到了婦女臂上,漸成為婦女和兒童的一種臂飾。不僅用於端午,還用於夏至。在那時,由於戰爭頻仍,加之瘟疫,災荒不停,寬大人民盼望平安,以是用五色彩絲編成繩索,纏繞於婦女和兒童手臂,以祈求辟邪去災,祛病延年。到了宋代,這種習慣,仍然存在。不僅盛行在民間,還傳入宮廷,除婦女兒童之外,男子也可佩之。每到端午節前,天子還在長春殿親自將續命縷賞賞給近臣百宮,以便他們在節日佩帶。宋代稱這種五彩絲繩編結物為“珠兒結”、“綵線結”,可見其形制已較龐大,除絲繩、綵線外,還穿有珍珠等物,在那時京都等地的市井上尚有不少店肆和市販,專門以銷售這種飾物為生。到了明代,習慣變遷,成年男女使用者日少,通常用於兒童,並成為一種兒童頸飾。一樣平常多用於小兒滿周歲時,百索的進一步生長,就成了長壽鎖。易德軒為你舉行解說。
中國“酒文化”在重大節日中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