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十二生肖 民間習俗 正文

山西民間麵塑與人生儀禮

春節習俗與“姜太公”有關

山西民間麵塑與人生儀禮
 
   山西民間麵塑山西民間麵塑以造型藝術的身份泛起是近幾年的事,已往它只是一種被裝飾過的食物,故從歷史上講既無作品紀錄也無珍品傳世,着實是一大憾事。麵塑在民間叫面花,是作為儀禮、歲時等民俗節日中饋贈、祭祀、喜慶、裝飾的信物或標誌,是一種由習慣習慣久而積澱成的極有代表性的地方文化。 當今麵塑稱之為藝術,而且以它絕美的身姿倍受眾人青睞,這正是由於它所注入的世代文化的積澱和創作者絕無的功利頭腦的熱情和才思,使得它成為一種出於俗而脫於俗的質樸文化。
 
 
春節麵塑
  春節民俗與山西民間麵塑:源於先秦而成型於漢代的中國節日習慣,是人類熟悉自然和征服自然的積澱物。春節是人們對物候曆法熟悉上的一個要害節日,以是對春節的祭祀流動顯得尤其盛大,優美的麵塑隨着人們的心理需求應運而生,並成為節日的一種主要显示形式。
  春節山西民間麵塑的主要功效是對天、地、神的祭祀和祈禱,是追求人給家足,萬事如意的生涯理想的體現。春節的麵塑在造型意識上,大多是抽象性的、信仰性的、理想性的。供奉天地的叫棗山,祭供灶神的叫飯山、花糕,形制都較大,謂之米面成山,晉南傳說是為紀念大禹治水而作的。祖靈前一隻面羊為牲祭之俗,以表虔敬之意。尊長送兒孫子弟“錢龍”意在引錢龍入府、招財進寶,……尚有種種點彩的帶花饃饃,即是酬賓待客訪親探友的考究禮物。
  晉北人家供神所用棗山是頗為考究的。這是由於它是作為一種祭物而泛起的。人們以為它有着某種超於自我的神秘氣力,是人與神的交流橋樑。製作時把發好的面擀成大三角形,使其扁平,上面鋪一層紅棗,再用面做成盤雲、盤龍、盤兔、如意紋樣,間或掩飾以連理、元寶、下山虎、上山鹿、瓜果之類,以五穀雜糧點睛鑲鼻,蒸出鍋來、綿穎憨實,雪白的面與深紅的棗、五彩的糧、豆形成色彩上整體的對比效果。大年頭一迎神之時供於神位之前是說米面成山,表達一種人給家足的美妙願望。一些地方還要在旺火上燃點柏柴,烤食花饃,謂之避邪饃饃,保一年無災無病,平安 吉祥。晉南面花中另有“五子錄取”、“巧公巧母”、“萬事如意”等造型。
  無論是棗山、飯山照樣花糕、可說是在這一盛大的節日中,鄉下的國民們自己創作的一種心靈崇敬物,一種寄託心愿的方式。至於錢龍,則是一種類似於蟾的三足理想動物,表達民眾一種憧憬富足的頭腦。有些地方在臘月廿三祭灶時還要灶馬灶雞等作為供奉。這些供物既是供品又是崇敬物,實質上仍是食物,未了總要分而食之的。正是這些 複合性功效使它成為一種最易普及、最易傳承的藝術形式。
  山西春節麵塑造型精練渾樸、質樸雅潔,是自然崇敬、宗教頭腦、心理意識、造型語言的綜合凝聚物。造型一樣平常是外型整齊、歸納綜合,內蘊豐滿厚實,既有幾何直線形式,又有飽含秦漢遺風的適合紋樣,另有加倍具象的獨具民間造型氣概的人物、動物、植物形象。將種種差其餘造型意識融合一體組成了怪異的民俗節日內容,形成了特殊的民間藝術形式。
清明習俗與寒燕
  清明與寒食合二為一是唐代的事了,那時作為遠古歲時標誌的習慣節日已加進了敬神、祭祖、崇念聖賢的複合性內容,因此;省墓之風尤盛。要說祭神是春節習俗之特徵的話,那麼清明則主要是祭祖祭人。孔之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因此極考究“事死如事生”。宗廟,祖墳即是種性之魂,家族之根。山西晉南晉北、祭掃時都要用面做貢,晉南叫蛇盤盤,有的分單頭蛇與雙頭蛇,祭祖前繞墳一周,晚輩吃掉蛇頭,示意滅毒頭、免災禍。這種蛇盤盤造型精練、少少雕飾,似有漢唐凝練明快渾沉之遺風。
  山西寒食節之本質內容已由古代原始的禁火俗轉化變異為紀念晉國賢臣介子推。民間普遍製作的昭示春天來臨的百樣寒燕麵食,也被易名為“子推燕”。事實上按山西自然地理位置和天氣特徵,春燕凌空正是萬物新生的季節,於是墟落巧婦感自然之變而為之,借柔軟的麵糰、籍靈巧的雙手,締造出一個個鮮天真物,一片片盎然生氣,展示出一個美妙神奇的民間藝術天下。稀奇是山西代縣一帶所作的寒燕天飛地走,水生土長、目中所見、心中所想自然萬物無一不在塑造之列。這些麵塑精巧別緻,方不盈寸。所塑動物如虎、獅、馬、牛、貓、龍、猴、羊等,着重強調頭部比例,增強尾部動感,描繪四肢的天真,使人感應神似而形美。飛禽類如雞、鴨、孔雀、鳳凰、喜鵲及種種小鳥,則誇張显示其尾羽的動感,強調其嘴部、眼部,使其具有擬人的效果,與觀者在情緒上發生共識。所塑人物造型都大於動植物,有種種戲劇人物,爬娃、抱雞娃、蓮花娃娃等,造型獨雅而生動有神。植物類有種種瓜果、蔬菜、花卉以及祥瑞圖案紋樣。蒸出後用品色點染開臉,設色濃艷、對比鮮明,極合理地適用了對比色的比值關係,發生強烈的藝術效果。清明時節相互饋贈,做成花架系插,懸挂於室內牆壁,頓覺東風掠面,生氣盎然。究其泉源,可能是這些花色食物是為寒食節禁火時準備的乾糧,后禁火俗廢,麵塑食物作為一種藝術隨習慣保留了下來。
  清明節只管由於寒食習俗的複合揉進了一些深沉神秘的氣氛,但照樣一個希望之節,是一種對春的回歸的祝福和萬物興旺的祈望。麵塑藝術則天經地義地成為這種祝福的主要手段和心靈显示天地。麵塑使習俗成為一種充實的文化,習俗又為麵塑的發生和生長提供土壤和空氣,最終使民藝和民俗成為一種文化整體。
七月十五與送面羊
  每個民俗節日的形成,都有它特定的寄義,這寄義又都有它的文化指向與表達方式。
  七月十五家家做面羊,上墳祭祖,饋贈親友,是山西民情習慣的一大特點。從傳統習慣講,七月十五稱為“鬼節”,源於釋教“目連救母”的傳說:佛祖釋迦牟尼學生目連之母生前不做善事,死後靈魂墜入餓鬼道中,食物入口既化為猛火,其魔難忍,目連求於佛,佛祖告他於七月十五日做盂蘭盆會,置五味百果,靠眾佛僧之善德以超度亡魂,拯救其母。此說又與我國玄門中“地官赦罪”之說相融合,深深地影響到民眾生涯,於是形成了每年七月十五國民都蒸做面羊貢祭祖上墳的習慣。實在七月十五祭祖本意正象《東京夢華錄》所說是“……乃告祖秋成之意”,是一種祈望豐收的願望。富有宗教意味的鬼節,生長到厥後已全無鬼的蹤影,已是一種人與人的祝福和情緒融會的節日。節日前幾天,墟落的巧婦們三個五個聚在一起,發好細膩白面,家長理短談言笑語中,搓的捻的,剪的壓的,一紮一挑,盤棗點豆,一個個活物生生從手下蹦出:急蹦的兔、憨威威的虎、綿善善的羊、活溜溜的魚、獅子,小豬、小雞、小狗,每個物象身上施之於智慧,注之於情愛。待餳好上鍋急火蒸出,一個個白白胖胖,鮮嫩天真,嬌態可掏,然後點施丹青,服裝齊整,便成為饋贈親友的最好禮物。晉寒習慣送男孩為羊,羊為祥瑞之陽物。送女孩為魚,魚屬陰,是為順乎陰陽秩序之作法。晉北的面羊造型渾樸豐滿,內蘊力極強,又加之身上點線的對比,使之極富漢魏氣概,這與當地歷史文化和地理環境有關。晉南的走獸花饃造型琳瓏精巧,神志獰厲,設色濃郁。所謂面羊實質是代稱,飛禽走獸實在什麼都有,另有組合的十二生肖,二子戲桃,五子爭腚等。面羊是山西的象徵。
  定襄的“面羊”更以其豐滿挺秀,渾樸博大的造型力度而享譽中外。形制大至三、五斤白面一個,小至三五寸之間,視饋贈工具而定。在造型氣概上準確地掌握住了隨意性這一特色。在簡括整體的形體上以梳子、錐子等器物壓出點、線或以面做成精巧的紋飾,形成一種力度上的強對比,極象漢霍去病石雕上刻線的運用。製作技巧上掌握了優越的分寸感,做成形但不做足,留給面的自然餳發和蒸氣來完成作品,以充實行展面的特徵,體現面的質感,自然天成、質樸渾樸、令人愛不釋手。稀奇是一種叫“辯不清”的造型,幾個小胖娃娃纏身交臂盤在一起戲耍,使你辨不清是誰的胳膊誰的腿,只看到一組優美的造型,精絕的構想,讓人讚歎不已。
人生儀禮習慣與麵塑
  在歲時節令習慣中麵塑充當了舉足輕重的角色,在人生各個展現生命意義的儀式中,麵塑更有它不能取代的職位。
  滿月,是人來到天下上的第一個對照盛大的儀式,其時麵塑也頗為考究。霍縣一帶,外婆要做一個直經尺余的叫“囫圇”的食物,上有細膩的十二屬相造型,孩子屬什麼,就在誰人屬相上點一個紅點,謂之“頷首腦”。“囫圇”中央放置優美的龍、鳳或虎頭叫龍鳳呈祥或猛虎驅邪。送與孩子,分給來探望祝賀的親友吃,取免災之意。晉北人家則多做花饃,叫“桃”,形狀似乳房,乳頭點紅,饃上裝飾種種花卉,紋飾祥瑞圖案。桃在古俗中本為驅邪之物,諧言“逃”,意為免災。做成乳房狀,示意成熟,是墟落民俗母性特徵的一種隱喻手法。到孩子周歲時也要做相似的大花饃饃或十二屬相,造型或拙或巧,或雅或俗都隨地方而變。
  婚禮迎娶之俗向來是極為盛大的人生大典。俗語道“娶親勝如小錄取”,晉寒習慣,迎聚之日早上新郎新娘各自吃一對“歡魚吉兔”,洞房門頂上放一對用紅線連在一起的面兔以象徵玉兔金緣。實則兔之本意為虎,是民間鎮宅驅邪的護佑之神。婚禮麵塑必提及忻州、定襄、原平、代縣一帶的“宮食”,一樣平常要三、五斤白面做一對,大部門造型是玉兔馱仙桃,金魚背石榴,上面精塑十二生肖造型,細加掩飾,造型生動,情趣悅人,

趣談【台灣地道】傳統婚禮繁瑣的流程

五彩繽紛,鮮麗明快,線與面、點與塊、塑與畫、拙與巧的連繫與對比,形成強烈感人的藝術效果,增強了喜慶的氣氛,厚實了民間婚俗的內容,更為民間藝術增添了俏麗的一枝。
  老人們年至花甲,晚輩們慣常要為之祝壽祝賀,祝賀者蒸做漂亮的大壽桃以祝願老人康健長壽,表達對老人們的孝順之心。
  宗教的教義告訴人們,當每小我私人急遽走完自己可以感知的人生之路以後,人的靈魂將在另一個天下獲得永生和升華。因此,人們將葬禮的種種程序鋪排得格外的盛大和龐大。這是一種對人生意義的讚頌和一定。這項流動中的主要麵食供品,視親近水平而區別差異形式,有“大供”,“小供”之分,直系的兒孫之輩所做的大供又叫饅頭,圓形上面飾以明快精練的花瓣,插上棗花,源於古時三牲祭祀之遺俗,其他親友則敬奉類似蛇盤盤的小供。定襄宏道一帶則要塑出幾響―個甚至上百個的麵塑人物系列,戲劇人物、天神、地官等等,再以彩紙作裝點服裝。所差其餘是在五官描繪上用色甚怪,畫眼不點睛。在分寸上顯著與人世享用品有着美學結構上的區別,讓人在濃艷中感受到一種陰冷的凄涼。
  麵塑在人生儀禮中一樣平常是以食的面目泛起的,只是把它賦予了一種文化和宗教的意味,使其具有一種複合的價值,從而成為研究民間文化的一種不能忽視的資料。
一樣平常習慣中的麵塑
  民俗使生涯充滿了神秘和興趣。大的如歲時儀禮的流動若比作人們生涯的節奏熱潮的話,一樣平常的來往禮儀流動自然使時時刻刻的生涯變得厚實多彩,麵塑的介入是必不能少的。
  新居起架,上樑大吉,畫八卦,貼賀聯,點燈放炮,親戚同夥街坊鄰人做好花桃花饃來祝賀,謂之“扶梁”。
  新居完工,燕徙入居。當新麥上場,要磨一斗白面做雪白的大貢,油炸出種種精巧的面花,酬謝五土,恭請土神安家,保佑金梁玉柱,千年永固。
  七月七乞巧節,牛郎織女鵲橋相會共訴衷腸。織女巧手早巳成為人世婦女崇敬之偶像。於是每到這一天,女人媳婦們要吃面做的“頂針”、“針線笸籮”,期望自己心靈手巧。
  八月十五中秋節,月餅成為人們傳說的食點。在造型紋樣上都精巧別緻,心曠神怡,當稱麵塑藝術別樣之花。
  新媳婦過門的第一年,外家要給女兒送羊羔饃。窮人家送幾個,富足一點的人家要送卜幾個甚至幾十個。都配成套,與生命意識,生殖崇敬有關的造型圖案許多。
各地麵塑
霍州麵塑
  霍州麵塑,當地人稱之為“羊羔兒饃”,古時的“羊”即是“祥”,有着“祥瑞”的寓意。
  春節來臨前,農家婦女用家庭自磨的精粉按當地習俗捏制小貓、小狗、小虎、玉兔、雞、鴨、魚蛙、葡萄、石榴、茄子、“佛手”、“滿堂紅”、“巧公巧母”的麵塑製品,以象徵萬事如意、多福多壽、發家致富、友善友好,祝願萬事如意。
  在“寒食”節時,霍縣人上墳祭祖用的麵塑造型是“蛇盤盤”。有的,還分單頭蛇、雙頭蛇。舊時民俗,祭祖時晚輩吃掉“蛇頭”,示意“滅毒頭、免災禍”。
  陰曆七月十五日,霍縣境内面塑種類最多。有豬頭、羊頭、麥秸集、針線籮筐、頂針、剪子、針線、坐餑餑(是塑造女子坐於蓮台上的造型)、獅、虎、狐狸等等造型。
  陰曆七月七日是“乞巧”節,傳說這一天婦女吃了“針線”、“頂針”之類的麵塑就心靈手巧。
  嬰兒鬧滿月,一樣平常由姥姥家製做直徑達尺余的“囫圇”,即一個圓形面圈上再置放細膩的十二屬相的麵塑。有的在大“囫圇”里還會有較小的“囫圇”,中央放龍鳳或虎頭造型的麵塑,名曰“龍鳳呈祥”或“猛虎驅邪”。誰來看孩子,便把“囫圇”切一塊送給來人享用。
  新媳婦過門第一年,外家要給女兒送“羊羔兒饅頭”。舊社會,由於窮困,給女兒送去幾個“羊羔兒”饅頭,就算全心了。現在,生涯富足了,一次送給女兒的“羊羔兒饅頭”幾十個甚至幾百個。饅頭造型多樣,而且都有寓意。好比“牛羊”,象徵六畜興旺,“麥秸集”象徵五穀豐登,石榴比喻多子多福。
  霍州麵塑造型質樸,不多修飾着色,往往僅用品紅點彩。
忻州麵塑
  忻州麵塑,是撒播於這個地域內的民間傳統藝術活品它深藏於民間、紮根於民間,成為當地的工藝品之一。
  忻州一帶地域內,春節期內要敬神蒸供。春節前,把發好的麵糰,捏製成佛手、石榴、蓮花、桃子、菊花、馬蹄等種種形狀的供物。通稱之為“花饃”。
  忻州花饃,中央往往插以紅棗,既有裝飾性,又是營養品、調味品,很受迎接。當地另有一種大型供品名為“棗山”。這種棗山以面卷紅棗,拼成等腰三角形,角頂往往塑一層如意形圖案,在上面再加上麵塑的“小元寶”三至五個,同時,還塑上一個供咬銅錢的“錢龍”。“棗山”蒸出后,可以顏色點染,成為一種鮮艷的民間藝術品。
  清明節,捏制一種當地人叫做“寒食供賢”的面人頭。這種面人頭,內里包油、鹽、小米和芝麻的素餡,捏成男女小孩人頭,用紅蓮豆作嘴,黑蓮豆作眼睛,外加面鼻子、耳朵、眉毛等,蒸熟后加以點染,甚是無邪可愛。有的還捏制一種“寒燕兒”,捏好蒸熟的寒燕兒,插在酸棗枝上,很像是停在樹枝上的群燕。這些供奉的民間麵塑,相傳與“寒食節”有關,“寒食禁火,冷食一日”,燕子是象徵春天的到來。
  陰曆七月十五,忻州民間有着蒸“面人”的習俗。相傳,這種習俗最先於元代末年,聽說人們用互贈“面人”轉達信號,至今,民間有着“七月十五捏面人,八月十五殺韃子”的說法。然而,七月十五的麵塑樣式繁多,有牛、羊、豬、兔、貓、雞、鴨、娃和花卉、瓜果。另有寓含幸福、祥瑞、戀愛的鴛鴦、孔雀、獅、虎、鹿等動物造型。十五事後,險些家家牆上都掛着一串串麵塑。
  忻州一帶,在婚娶之日,男女兩家都蒸許多大“喜饃”。這些大“喜饃”,要擺在桌子上供人們瀏覽、品嘗。與此同時,還要蒸大“花糕”,有的地方習習用十來斤麵粉捏一個“花糕”。這種花糕,以面作圓底盤,卷條邊緣為紋,鋪一層紅棗,上面再加上一層比第一層略小的帶花邊的面盤,上面捏上“魚鑽蓮”的浮塑,蒸熟后加色點染,供人們瀏覽和食用,也可作為禮物饋贈。
  忻州一帶的壽誕之期,也常蒸制“喜饃”。“喜饃”多以桃形為主體,上面加上種種寓意祥瑞長壽的小裝飾物,點染色彩,做為“壽饃”贈予親友之用。
  辦喪事時,當地人還要捏制一種在靈堂前面供奉的“小食兒”麵塑。這種麵塑捏成種種花果、小動物形象,甚為精巧別緻,有的蒸熟後點染,有的晾乾後點染。
  在忻州區域的繁峙縣一帶,有一種以胖娃娃為題材的人物麵塑。同時,另有一種玲瓏小巧,不加點染顏色、白胖素雅的小面人。這種小面人,有着爬、卧、抱花、啃瓜的種種姿態。有時,還將置其於染成大紅大綠的“大面花”之中。相傳,這類麵塑是當地群眾為上五台山釋教寺院拜佛求子而專門製作的供品。
  忻州民間,另有着塑造生、旦、凈、末、丑等戲劇人物的人物麵塑,甚至拿到廟會的市場上出售。這種麵塑,製作也頗為精巧。
  總之,忻州麵塑林林總總,五花八門,厚實多彩,成為民間具有審美情趣的藝術作品。
絳州麵塑
  絳州,即今日新絳縣,是晉南平原上的一個縣份。這一帶歷史上盛產小麥,一直是山西省小麥、棉花產地。以是,逢年過節,這裏的家家戶戶都要用上等的小麥磨成麵粉,捏制出千姿百態的麵塑歡渡節日。由於這裏的麵塑注重彩色點染,花色壯麗,以是當地人稱之為“花饃”。
  絳州花饃,造型對照誇張,塑造造型別緻,尤其以“走獸花饃”最為精彩。
  絳州城鄉,大部門居庭婦女都市捏制花饃,而且普遍都市捏制多種通俗的造型,由於是自做自用,只管水平紛歧,並不影響食用,久而久之,一些家庭婦女熟能生巧,花饃的捏制水平便能不停提高。
  由於這種家家戶戶都要舉行的民間流動,作育了大批捏制花饃的能工巧匠,而且世代相傳。
  每當城鄉嫁喪婚娶,捏花饃便會成為一種一定的流動。而且,這些花饃會在眾目睽睽眼前展示,從而獲得品評,這種不推選冠軍的自覺的群眾性品評,無疑成了推動捏制花饃的一種動力,成為促進麵塑水平不停提高的民間評議。
  以是,絳州至今捏花饃的名手輩出,成為一種傳統的民間工藝品而名聲在外。
  總之,麵塑作為一種民間生命力極強的造型藝術,生長和紮根於民眾生涯,成為民俗風情的一種显示方式,無時不在,無時不有。它作為一種藝術形態也好,一種食物文化也好,都有其怪異的系統程式。其中的造型意識和方式,原始宗教意識和衍變,人文頭腦及生長,都有着亟待開發的深刻內在。 
 


廣州“羊城”之名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