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忌“貓”的傳說
中國詩詞及相關民俗匯總
春節簡介
春節,是陰曆正月月朔,又叫陰曆年,俗稱“過年”。這是我國民間最盛大、最熱鬧的一個傳統節日。春節的歷史很悠久,它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流動。根據我國陰曆,正月月朔古稱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稱年頭一,到了民國時期,改用公曆,公曆的一月一日稱為元旦,把陰曆的一月一日叫春節。
春節到了,意味着春天將要來臨,萬象蘇醒草木更新,新一輪播種和收穫季節又要最先。人們剛剛渡過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隆冬,早就希望着春暖花開的日子,當新春到來之際,自然要充滿喜悅載歌載舞地迎接這個節日。
千百年來,人們使年俗慶祝流動變得異常厚實多彩,每年從陰曆臘月二十三日起到年三十,民間把這段時間叫做“迎春日”,也叫“掃塵日”,在春節前掃塵搞衛生,是我國人民素有的傳統習慣。
然後就是家家戶戶準備年貨,節前十天左右,人們就最先忙於採購物品,年貨包羅雞鴨魚肉、茶酒油醬、南北炒貨、糖餌果品,都要採買足夠,還要準備一些過年時走親探友時贈予的禮物,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準備過年時穿。
在節前要在住宅的大門上粘貼紅紙黃字的新年寄語,也就是用紅紙寫成的對聯。屋裡張貼色彩鮮艷寓意祥瑞的年畫,心靈手巧的女人們剪出優美的窗花貼在窗戶上,門前掛大紅燈籠或貼福字及財神、門神像等,福字還可以倒貼,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氣到了,所有這些流動都是要為節日增添足夠的喜慶氣氛。
春節的另一名稱叫過年。在已往的傳說中,年是一種為人們帶來壞運氣的想象中的動物。年一來。樹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過,萬物生長,鮮花各處。年若何才氣已往呢?需用鞭炮轟 ,於是有了燃鞭炮的習俗,這實在也是陪襯熱鬧排場的又一種方式。
春節是個歡欣祥和的節日,也是親人團圓的日子,離家在外的孩子在過春節時都要回家歡聚。過年的前一夜,就是舊年的臘月三十夜,也叫除夕,又叫團圓夜,在這新舊友替的時刻,守歲是最主要的年俗流動之一,除夕晚上,全家老小都一起熬年守歲,歡聚酣飲,共享天倫之樂,北方區域在除夕有吃餃子的習俗,餃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餃子的餃和交諧音,合和交有相聚之意,又取更歲交子之意。在南方有過年吃年糕的習慣,甜甜的粘粘的年糕,象徵新一年生涯甜蜜蜜,步步高。
待第一聲雞啼響起,或是新年的鐘聲敲過,街上鞭炮齊鳴,響聲此起彼伏,家家喜氣洋洋,新的一年最先了,男女老小都穿着節日艷服,先給家族中的父老賀年祝壽,節中另有給兒童壓歲錢,吃團年飯,初二、三就最先走親戚看同夥,相互賀年,祝賀祝福,說些恭賀新喜、恭喜發家、恭喜、過年好等話,祭祖等流動。
節日的熱烈氣氛不僅洋溢在各家各戶,也充滿各地的大街小巷,一些地方的市井上另有舞獅子,耍龍燈,演社火,游花市,逛廟會等習俗。這時代花燈滿城,遊人滿街,熱鬧特殊,盛況空前,直要鬧到正月十五元宵節事後,春節才算真正竣事了。
春節是漢族最主要的節日,然則滿、蒙古,瑤、壯、白、高山、赫哲、哈尼、達斡爾、侗、黎等十幾個少數民族也有過春節的習俗,只是過節的形式更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更蘊味無限。
春節的詩歌
田家元日 《除夜》
(唐)孟浩然 (唐)來鵠
昨夜斗回北,現在歲起東; 事關休戚已成空,萬里相思一夜中。
我年已強壯,無祿尚憂農。 愁到曉雞聲絕後,又將憔悴見東風。
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 元日 玉樓春
田家占天氣,共說此年豐。 (宋)毛滂
《賣痴獃詞》 一年滴盡蓮花漏,碧井屠蘇沉凍酒。
(唐)范成大 曉寒料峭尚欺人,春態苗條先到柳。
除夕更闌人不睡,厭禳鈍滯迫新歲; 美人重勸千長壽,柏恭弘=叶 恭弘椒花芬翠袖。
小兒呼叫走長街,雲有痴獃召人賣。 醉鄉深處少相知,�與東君偏故舊。
元日 除夜
(宋)王安石 (南宋)文天祥
爆竹聲中一歲除,東風送暖入屠蘇; 乾坤空落落,歲月去堂堂;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末路驚風雨,窮邊飽雪霜。
賀年 命隨年欲盡,身與世俱忘;
(明)文征明 無復屠蘇夢,挑燈夜未央。
不求碰頭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
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
已酉新正 元旦口佔用柳亞子懷人韻
(明)恭弘=叶 恭弘� 董必武
天地風霜盡,乾坤氣象和; 共慶新年笑語嘩,紅岩士女贈梅花;
歷添新歲月,春滿舊山河。 碰杯互敬屠蘇酒,散席分嘗勝利茶。
梅柳芳容�,松篁老態多; 只有精忠能報國,更無樂園可為家;
屠蘇成醉飲,歡笑白雲窩。 陪都歌舞迎佳節,遙視延安景物華。
癸已除夕偶成 春節看花市
(清)黃景仁 林伯渠
千家笑語漏遲遲,憂患潛從物外知, 邁街相約看花市,卻倚騎樓似畫廊;
悄立市橋人不識,一星如月看多時。 束立盆栽成排隊,草株木本斗芬芳。
甲午元旦 通宵燈火人如織,一派歌聲喜欲狂,
(清)孔尚任 正是今年景物美,千紅萬紫報春景。
蕭疏鶴髮不盈顛,守歲圍爐竟廢眠。 鳳城新年辭
剪燭催干消夜酒,傾囊分遍買春錢。 (清)查慎行
聽燒爆竹童心在,看換桃符老興偏。 巧裁幡勝試新羅,畫彩描金作鬧蛾;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歡笑拜新年。 往後鉸剪閑一月,閨中針線歲前多。
春節的由來與傳說
春節和年的看法,最初的含意來自農業,古時人們把谷的生長周期稱為“年”,《說文。禾部》:“年,谷熟也:。在夏商時代發生了夏曆,以月亮圓缺的周期為月,一年劃分為十二個月,每月以不見月亮的那天為朔,正月朔日的子時稱為歲首,即一年的最先,也叫年,年的名稱是從周朝最先的,至了西漢才正式牢靠下來,一直延續到今天。但古時的正月月朔被稱為“元旦”,直到中國近代辛亥革命勝利后,南京暫且政府為了順應農時和便於統計,劃定在民間使用夏曆,在政府機關、廠礦、學校和整體中執行公曆,以公曆的元月一日為元旦,陰曆的正月月朔稱春節。
1949年9月27日,新中國確立,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集會第一屆全體集會上,通過了使用天下上通用的公曆紀元,把公曆的元月一日定為元旦,俗稱陽曆年;陰曆正月月朔通常都在立春前後,因而把陰曆正月月朔定為“春節”,俗稱陰曆年。
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月朔為熱潮。在春節這一傳統節日時代,我國的漢族和大多數少數民族都有要舉行種種慶祝流動,這些流動大多以祭祀神佛、祭祀祖先、除舊布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流動形式厚實多彩,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春節傳說之一:熬年守歲:守歲,就是在舊年的最後一天夜裡不睡覺,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來的習俗,也叫除夕守歲,俗名“熬年”。探討這個習俗的來源,在民間撒播着一個有趣的故事:
遠古時期,有一種兇猛的怪獸,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們管它們叫“年”。它的形貌猙獰,生性兇殘,專食飛禽走獸、鱗介蟲豸,一天換一種口味,從叩首蟲一直吃到大活人,讓人談“年”色變。厥後,人們逐步掌握了“年”的流動紀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竄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嘗一次口鮮,而且出沒的時間都是在天黑以後,等到雞鳴破曉,它們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準了“年”肆虐的日期,國民們便把這恐怖的一夜視為關口來煞,稱作“年關”,而且想出了一整套過年關的設施:每到這一天晚上,每家每戶都提前做好晚飯,熄火凈灶,再把雞圈牛欄所有拴牢,把宅院的前後門都封住,躲在屋裡吃“年夜飯”,由於這頓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以是置辦得很豐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圍在一起用餐示意友善團圓外,還須在用飯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靈保佑,平安地渡過這一夜,吃過晚飯後,誰都不敢睡覺,擠坐在一起閑聊壯膽。就逐漸形成了除夕熬年守歲的習慣。
守歲習俗興起於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歲的詩文。“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人們點起蠟燭或油燈,通宵守夜,象徵著把一切邪瘟 病疫照跑驅走,期待着新的一年祥瑞如意。這種習慣被人們撒播至今。
春節傳說之二:萬年確立曆法說:相傳,在古時刻,有個名叫萬年的青年,看到那時節令很亂,就有了想把節令定準的設計。然則苦於找不到盤算時間的方式,一天,他上山砍柴累了,坐在樹陰下休息,樹影的移動啟發了他,他設計了一個測日影計天時的晷儀,測定一天的時間,厥後,山崖上的滴泉啟發了他的靈感,他又着手做了一個五層漏壺,來盤算時間。天長日久,他發現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四序就循環一次,天時的是非就重複一遍。
那時的國君叫祖乙,也常為天氣風雲的意外感應苦惱。萬年知道后,就帶着日晷和漏壺去見皇上,對祖乙講清了日月運行的原理。祖乙聽後龍顏大悅,感應有原理。於是把萬年留下,在天壇前修建日月閣,築起日晷台和漏壺亭。並希望能測准日月紀律,推算出準確的晨夕時間,確立曆法,為天下的黎民國民造福。
有一次,祖乙去領會萬年測試曆法的希望情形。當他登上日月壇時,瞥見天壇邊的石壁上刻一首詩:
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復始重新來。
草木枯榮分四時,一歲月有十二圓。
知道萬年確立曆法已成,親自登上日月閣探望萬年。萬年指着天象,對祖乙說:“現在正是十二個月滿,舊歲已完,新春復始,祈請國君定個節吧”。祖乙說:“春為歲首,就叫春節吧”。聽說這就是春節的來源。
冬去春來,年復一年,萬年經由耐久考察,全心推算,制訂出了準確的太陽曆,當他把太陽曆呈奉給繼任的國君時,已是滿面銀須。國君深為感動,為紀念萬年的功勛,便將太陽曆命名為“萬年曆”,封萬年為日月壽星。以後,人們在過年時掛上壽星圖,聽說就是為了紀念德高望重的萬年。
春節傳說之三:貼對聯和門神:聽說貼對聯的習俗,約莫始於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時期,這是有史為證的。此外憑證《玉燭寶典》,《燕京歲時記》等著作紀錄,對聯的原始形式就是人們所說的“桃符”。
在中國古代神話中,相傳有一個黃泉的天下,當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籠罩三千里的大桃樹,樹梢上有一隻金雞。每當早晨金雞長鳴的時刻,夜晚出去遊盪的幽靈必趕回黃泉。黃泉的大門坐落在桃樹的東北,門邊站着兩個神人,名叫神荼、鬱壘。若是幽靈在夜間幹了傷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鬱壘就會立刻發現並將它捉住,用芒葦做的繩子把它捆起來,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懼神荼、鬱壘。於是民間就用桃木刻成他們的容貌,放在自家門口,以避邪防害。厥後,人們爽性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鬱壘的名字,以為這樣做同樣可以鎮邪去惡。這種桃木板厥後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人們便最先在桃木板上寫對聯,一則不失桃木鎮邪的意義,二則表達自己美妙心愿,三則裝飾門戶,以求雅觀。又在象徵喜氣祥瑞的紅紙上寫對聯,新春之際貼在門窗雙方,用以表達人們祈求來年福運的美妙心愿。
為了祈求一家的福壽康寧,一些地方的人們還保留着貼門神的習慣。聽說,大門上貼上兩位門神,一切妖妖怪怪都市望而生畏。在民間,門神是正氣和武力的象徵,昔人以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稟性和特殊的手段。他們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們的天性和責任,人們所仰慕的捉鬼天師鍾馗,即是此種奇形怪相。以是民間的門神永遠都怒目圓睜,相貌猙獰,手裡拿着種種傳統的武器,隨時準備同敢於上門來的鬼魅戰鬥。由於我國民居的大門,通常都是兩扇對開,以是門神總是成雙成對。
唐朝以後,除了以往的神荼、鬱壘二將以外,人們又把秦叔寶和尉遲恭兩位唐代武將看成門神。相傳,唐太宗生病,聞聲門外鬼魅呼號,通宵不得安寧。於是他讓這兩位將軍手持武器立於門旁鎮守,第二天夜裡就再也沒有鬼魅搔擾了。厥後,唐太宗讓人把這兩位將軍的形象畫下來貼在門上,這一習俗最先在民間廣為撒播。
春節的習俗
春節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整年最主要的一個節日,若何過祝賀這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生長中,形成了一些較為牢靠的習慣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
掃塵:“臘月二十四,撣塵掃屋子”,據《呂氏春秋》紀錄,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習慣。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一切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着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掃除環境,洗濯種種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四處洋溢着歡歡喜喜搞衛生、干清清潔迎新春的歡欣氣氛。
貼對聯:對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緻、對偶、精練、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靠山,抒發美妙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都會照樣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對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添喜慶氣氛。這一習俗起於宋代,在明代最先盛行,到了清代,對聯的頭腦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編寫的對聯專著《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種作品的特色都作了敘述。
對聯的種類對照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披、春條、斗方等。“門心”貼於門板上端中央部位;“框對”貼於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於門媚的橫木上;“春條”憑證差其餘內容,貼於響應的地方;“斗斤”也叫“門恭弘=叶 恭弘”,為正方菱形,多貼在傢俱、影壁中。
貼窗花和倒貼“福”字: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種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陪襯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瀏覽性和適用性於一體。剪紙在我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歡,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以是也被稱其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歸納綜合和誇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妙願望显示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得紅火雄壯。
在貼對聯的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巨細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習慣。“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涯的憧憬,對美妙未來的祝願。為了更充實地體現這種憧憬和祝願,有的人爽性將“福”字倒過來貼,示意“幸福已到”“福氣已到”。民間另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種種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穀豐登、龍鳳呈祥等。
年畫: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欣的喜慶氣氛。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質樸的習慣和信仰,寄託着他們對未來的希望。年畫,也和對聯一樣,起源於“門神”。 隨着木板印刷術的興起,年畫的內容已不僅限於門神之類單調的主題,變得厚實多彩,在一些年畫作坊中發生了《福祿壽三星圖》、《天官賜福》、《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畫、以知足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妙願望。 我國泛起了年畫三個主要產地:蘇州桃花塢,天津楊柳青和山東濰坊;形成了中國年畫的三大派別,各具特色。
我國現今我國珍藏最早的年畫是南宋《隨朝窈窕呈傾國之芳容》的木刻年畫,畫的是王昭君、趙飛燕、班姬和綠珠四位古代尤物。民間撒播最廣的是一幅《老鼠娶親》的年畫。描繪了老鼠遵照人世的習慣迎娶新娘的有趣排場。民國初年,上海鄭曼陀將月曆和年畫二者連繫起來。這是年畫的一種新形式。這種合二而一的年畫,以後生長成掛歷,至今風靡天下。
守歲:除夕守歲是最主要的年俗流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最早紀錄見於西晉周處的《風土志》:除夕之夜,各相與贈予,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整,稱為“分歲”;人人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
“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團圓在一起,吃過年夜飯,點起蠟燭或油燈,圍坐爐旁閑聊,等着辭舊迎新的時刻,通宵守夜,象徵著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着新的一年祥瑞如意。這種習俗厥後逐漸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寫有“守歲”詩:“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東風”。直到今天,人們還習慣在除夕之夜守歲迎新。
古時守歲有兩種寄義:年父老守歲為“辭舊歲”,有珍愛歲月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為延伸怙恃壽命。自漢代以來,新舊年交替的時刻一樣平常為夜半時分。
爆竹: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炮竹”、“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放爆竹可以締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流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祥。隨着時間的推移,爆竹的應用越來越普遍,品種花色也日見繁多,每逢重大節日及喜事慶典,及婚嫁、建房、開業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祝賀,圖個吉祥。現在,湖南瀏陽,廣東佛山和東堯,江西的宜春和萍鄉、浙江溫州等區域是我國著名的花炮之鄉,生產的爆竹花色多,品質高,不僅脫銷天下,而且還遠銷天下。
賀年:新年的月朔,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服裝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探友,相互賀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賀年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是同族長率領若干人挨家挨戶地賀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幾小我私人去賀年;也有人人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為“團拜”。由於登門賀年費時艱辛,厥後一些上層人物和士醫生便使用各貼相互投賀,由今生長出來厥後的“賀年片”。
春節賀年時,晚輩要先給尊長賀年,祝尊長人長壽安康,尊長可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聽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由於“歲”與“祟”諧音,晚輩獲得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渡過一歲。壓歲錢有兩種,一種是以彩繩穿線編作龍形,置於床腳,此紀錄見於《燕京歲時記》;另一種是最常見的,即由家長用紅紙包裹分給孩子的錢。壓歲錢可在晚輩賀年後當眾賞給,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時,由家長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頭底下。現在尊長為晚輩分送壓歲錢的習俗仍然盛行。
春節食俗:在古代的農業社會裡,約莫自臘月初八以後,家庭主婦們就要忙着張羅過年的食物了。由於腌制腊味所需的時間較長,以是必須儘早準備,我國許多省份都有腌腊味的習俗,其中又以廣東省的腊味最為著名。
蒸年糕,年糕由於諧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千變萬化的口味,險些成了家家必備的應景食物。年糕的式樣有方塊狀的黃、白年糕,象徵著黃金、白銀,寄寓新年發家的意思。
年糕的口味因地而異。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黃米製成的紅棗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則喜歡在年糕中加入大棗、小紅豆及綠豆等一起蒸食。山西北部在內蒙古等地,過年時習慣吃黃米粉油炸年糕,有的還包上豆沙、棗泥等餡,山東人則用黃米、紅棗蒸年糕。北方的年糕以甜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爽性沾糖吃。南方的年糕則甜咸兼具,例如蘇州及寧波的年糕,以粳米製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還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湯。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豬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細膩,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真正過年的前一夜叫團圓夜,離家在外的遊子都要不遠千里萬里趕回家來,全家人要圍坐在一起包餃子過年,餃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做成餃子皮,再用皮包上餡,餡的內容是五花八門,種種肉、蛋、海鮮、時令蔬菜等都可入餡,正統的餃子服法,是清水煮熟,撈起后以調有醋、蒜末、香油的醬油為佐料沾着吃。也有炸餃子、烙餃子(鍋貼)等服法。由於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餃子的“餃”和“交”諧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以是用餃子象徵團圓合歡;又取更歲交子之意,異常吉祥;此外,餃子由於形似元寶,過年時吃餃子,也帶有“招財進寶”的祥瑞寄義。一家巨細聚在一起包餃子,話新春,其樂陶陶。
民間“做滿月”閑談
元宵節簡介
每年陰曆的正月十五日,春節剛過,迎來的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
正月是陰曆的元月,昔人稱夜為“宵”,以是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祝賀新春的延續。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
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這天上皓月高懸的夜晚,人們要點起彩燈萬盞,以示祝賀。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合家團圓、同慶佳節,其樂陶陶。
元宵節也稱燈節,元宵燃燈的習慣起自漢朝,到了唐代,賞燈流動加倍鬱勃,皇宮裡、街道上四處掛燈,還要確立高峻的燈輪、燈樓和燈樹,唐朝大詩人盧照鄰曾在《十五夜觀燈》中這樣形貌元宵節燃燈的盛況“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宋代更重視元宵節,賞燈流動加倍熱鬧,賞燈流動要舉行5天,燈的樣式也更厚實。明代要延續賞燈10天,這是中國最長的燈節了。清代賞燈流動雖然只有3天,然則賞燈流動規模很大,盛況空前,除燃燈之外,還放煙花助興。
“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元宵節后增的一項流動,泛起在宋朝。南宋時,首都臨安每逢元宵節時制迷,猜謎的人眾多。最先時是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由於謎語能啟示智慧又饒有興趣,以是撒播歷程中深受社會各階級的迎接。
民間過元宵節吃元宵的習俗。元宵由糯米製成,或實心,或帶餡。餡有豆沙、白糖、山楂、各種果料等,食用時煮、煎、蒸、炸皆可。早先,人們把這種食物叫“浮圓子”,厥後又叫“湯糰”或“湯圓”,這些名稱“團圓”字音
近,取團圓之意,象徵全家人團團圓圓,友善幸福,人們也以此眷念離其餘親人,寄託了對未來生涯的美妙願望。
一些地方的元宵節另有“走百病”的習俗,又稱“烤百病”“散百病”,介入者多為婦女,他們結伴而行或走牆邊,或過橋,走田野,目的是驅病除災。
隨着時間的推移,元宵節的流動越來越多,不少地方節慶時增添了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傳統民俗演出。這個傳承已有兩千多年的傳統節日,不僅盛行於海峽兩岸,就是在外洋華人的聚居區也年年歡慶不衰。
元宵節詩詞選
《元夕於通衢建燈夜升南樓》 詩曰
(隋) 隋煬帝 (唐)李商隱
法輪天上轉,梵聲天上來; 月色燈山滿帝都,香車寶蓋隘通衢。
燈樹千光照,花焰七枝開。 身閑不睹中鬱勃, 羞逐鄉人賽紫姑。
月影疑流水,東風含夜梅;
燔動黃金地,鍾發琉璃台。
詩曰
(宋)姜白石
貴客鈎簾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時來,
簾前花架無行路,不得款項不願回。
《上元夜》 (注:珍品這裏指元宵)
(唐)崔液 《青玉案 元夕》
玉漏銅壺且莫催,鐵關金鎖通宵開; (宋)辛棄疾
誰家見月能閑坐,那邊聞燈不看來。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十五夜觀燈》 寶馬雕車香滿路,鳳蕭聲動,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
(唐)盧照鄰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幽香去。
錦里開芳宴,蘭紅艷早年。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 那人卻在,火衰退處。
縟彩遙分地,繁光遠綴天。 《生查子 元夕 》
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宋)歐陽修
別有千金笑,來映九枝前。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正月十五夜燈 月到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唐)張祜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地京。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三百內人連袖舞 ,一進天上著詞聲。 《汴京元夕》
《京都元夕》 (明)李夢陽
(元)元好問 中山孺子倚新妝,鄭女燕姬獨擅場。
�服華妝着處逢 ,六街燈火鬧兒童 。 齊唱憲王春樂府, 金梁橋外月如霜。
長衫我亦作甚者 ,也在遊人笑語中 。 《元 宵》
折桂令 元宵 (明) 唐寅
(元)失名 有燈無月不娛人,有月無燈不算春。
愛元宵三五風景,月色嬋娟,燈燭絢爛。 春到人世人似玉, 燈燒月下月如銀。
月滿冰輪,燈燒陸海,人踏春陽。 滿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賽社神。
三美事方堪勝賞,四無情可恨難長。 不展芳尊啟齒笑,若何消得此良辰。
怕的是燈暗光澤,人靜冷落,角品南樓,月下西廂。
《元夜踏燈》
(清)董舜民
百枝火樹千金�,寶馬香塵不停。飛瓊結伴試燈來,忍把檀郎輕別。
一回佯怒,一回微笑,小婢扶行怯。
石橋路滑緗釣躡,向阿母低低說。妲娥此夜悔還無?怕入廣寒宮闕。
不如回去,難疇疇昔,總是團圓月。
《上元竹枝詞》
(清)符曾
桂花香餡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見說馬家滴粉好,試燈風裡賣元宵。
《元夕無月》
(清)丘逢甲
三年此夕無月光,明月多應在田園。
欲向海天尋月去,五更飛夢渡鯤洋。
《元夕影永冰燈》 《元宵月正圓》
(清)唐順之 閩南歌謠
正憐火樹千春妍,忽見清輝映月闌。 鬧元宵,月正圓,閩台同胞心相依,
出海鮫珠猶帶水,滿堂羅袖欲生寒。 扶老攜幼返家園,了卻兩岸長相思。
燭花不礙空中影,暈氣疑從月里看。 熱淚盈眶啥滋味?久別重逢格外喜!
為語東風暫相借,來宵還得盡余歡。 鬧元宵,煮湯圓,骨血團圓滿心喜,
男女老幼圍桌邊,一家同吃上元丸。
搖籃血跡難割離,恭弘=叶 恭弘落歸根是正理。
元宵節的由來與傳說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漢就有了,元宵賞燈始於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釋教,聽說釋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下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裡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以後這種釋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該節履歷了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到天下的生長曆程。
在華文帝時,已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流動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馬遷確立“太初曆”時,就已將元宵節確定為重大節日。
尚有一說是元宵燃燈的習俗起源於玄門的“三元說”;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劃分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樂,故上元節要燃燈。
元宵節的節期與節俗流動,是隨歷史的生長而延伸、擴展的。就節期是非而言,漢代才一天,到唐代已為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裡才落燈,整整十天。與春節相接,白晝為市,熱鬧特殊,夜間燃燈,蔚為壯觀。稀奇是那精巧、多彩的燈火,更使其成為春節時代娛樂流動的熱潮。至清代,又增添了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百戲”內容,只是節期縮短為四到五天。
關於元宵節的來源,民間另有幾種有趣的傳說:
關於燈的傳說:傳說在良久以前,凶禽猛獸許多,四處危險人和牲畜,人們就組織起往複打它們, 有一隻神鳥困為迷路而下降人世,卻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獵人給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刻傳旨,下令讓天兵於正月十五日到人世縱火,把人世的人畜財富通通燒死。 天帝的女兒心地善良,不忍心看國民無辜受難,就冒着生命的危險,偷偷駕着祥雲來到人世,把這個新聞告訴了人們。眾人聽說了這個新聞,有如頭上響了一個焦雷。嚇得不知若何是好,過了良久,才有個老人家想出個法子,他說:「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這三天,每戶人家都在家裡張燈結綵、點響爆竹、 燃放煙火。這樣一來,天帝就會以為人們都被燒死了」。
人人聽了都頷首稱 是,便分頭準備去了。到了正月十五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覺察人世一片紅光,響聲震天,延續三個夜晚都是云云,以為是大火燃燒的火焰,以中大快。人們就這樣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財富。為了紀念這次樂成,往後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戶戶都懸挂燈籠,放煙火來紀念這個日子。
華文帝時為紀念“平呂”而設:另一個傳說是元宵節是華文帝時為紀念“平呂”而設。漢高祖劉邦死後,呂后之子劉盈登位為漢惠帝。惠帝生性懦弱,優柔寡斷,大權逐漸落再呂後手中.漢惠帝病死後呂后獨攬朝政把劉氏天下釀成了呂氏天下,朝中老臣,劉氏宗室深感憤慨,但都恐懼呂后殘暴而敢怒不敢言.
呂后病死後,諸呂惶遽不安畏懼遭到危險和傾軋。於是,在上將軍呂祿家中秘麋聚集,同謀作亂之事,以便徹底爭取劉氏山河。
此事傳至劉氏宗室齊王劉囊耳中,劉囊為保劉氏山河,決議起兵誅討諸呂隨後與開國老臣周勃,陳平取得聯繫,設計排除了呂祿,“諸呂之亂”終於被徹底平定.
平亂之後,眾臣擁立劉邦的第二個兒子劉恆登位,稱華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來之不易,便把平息“諸呂之亂”的正月十五,定為與民同樂日,京城裡家家張燈結綵,以示慶祝。往後,正月十五便成了一個普天同慶的民間節日――“鬧元宵”。
東方朔與元宵女人:這一則傳說與吃元宵的習俗有關:相傳漢武帝有個寵臣名叫東方朔,他善良又有趣。有一天冬天,下了幾天大雪 ,東方朔就到御花園去給武帝折梅花。剛進園門,就發現有個宮女泣如雨下準備投井。東方朔慌忙上前援救,並問明她要自殺的緣故原由。原來,這個宮女名叫元宵,家裡另有雙親及一個妹妹。自從她進宮以後,就再也無緣和家人碰頭。每年到了臘盡春來的時節,就比平時加倍的忖量家人。以為不能在雙親跟前盡孝,不如一死了之。東方朔聽了她的遭遇,深感同情,就向她保證,一定想法讓她和家人團圓。
一天,東方朔出宮在長安街上擺了一個占卜攤。不少人都爭着向他占卜求卦。不意,每小我私人所佔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簽語。一時之間,長安里起了很大恐慌。人們紛紛求問解災的設施。東方朔就說:“正月十三日黃昏,火神君會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察訪,她就是奉旨燒長安的使者,我把繕寫的偈語給你們,可讓當今天子想想設施。”說完,便扔下一張紅帖,揚長而去。老國民拿起紅帖,趕快送 到皇宮去稟報皇上。
漢武帝接過來一看,只見上面寫着:“長何在劫,火焚帝闕,十五天火,焰紅宵夜”,他心中大驚,連忙請來了足智多謀的東方朔。東方朔冒充的想了一想,就說:“聽說火神君最愛吃湯圓,宮中的元宵不是經常給你做湯圓嗎?十五晚上可讓元宵做好湯圓。萬歲焚香上供,傳令京都家家都做湯圓,一齊敬奉火神君。再傳諭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掛燈,滿城點鞭炮、放煙火,似乎滿城大火,這樣就可以瞞過玉帝了。 此外,通知城外國民,十五晚上進城觀燈,雜在人群中消災解難”。武帝聽后,十分喜悅,就傳旨照東方朔的設施去做。
到了正月十五日長安城裡張燈結綵,遊人熙來攘往,熱鬧異常。宮女元宵的怙恃也帶着妹妹進城觀燈。當他們看到寫有“元宵”字樣的大宮燈時,驚喜的高喊:“元宵!元宵!”, 元宵聽到喊聲,終於和家裡的親人團圓了。
云云熱鬧了一夜,長安城果真平安無事。漢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後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湯圓供火神君,正月十五照樣全城掛燈放煙火。由於元宵做的湯圓最好,人們就把湯圓叫元宵,這天叫做元宵節。
元宵節習俗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以是天下各地都過,大部門區域的習俗是差不多的,但各地也照樣有自己的特點。
吃元宵: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為食物,在我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盛行一種元宵節吃 的新穎食物。這種食物,最早叫“ 浮元子”后稱“元宵” ,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 。元宵即"湯圓"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為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可湯煮、油炸、蒸食,有團圓完善之意。陝西的湯圓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滾"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熱熱火火,團團圓圓。
觀 燈:漢明帝永平年間(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適逢蔡�從印度求得佛法歸來,稱印度摩喝陀國每逢正月十五,僧眾雲集瞻仰佛舍利,是參佛的吉日良辰。漢明帝為了弘揚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宮中和寺院"燃燈表佛"。往後,元宵放燈的習俗就由原來只在宮廷中舉行而撒播到民間。即每到正月十五,無論士族照樣庶民都要掛燈,城鄉通宵燈燭絢爛。
元宵放燈的習俗,在唐代生長成為盛況空前的燈市,那時的京城長安已是擁有百萬人口的天下最多數市,社會富庶。在天子的親自提倡下,元宵燈節辦得越來越豪華。中唐以後,已生長成為全民性的狂歡節。唐玄宗(公元685--762)時的開元盛世,長安的燈市規模很大,燃燈五萬盞,花燈名堂繁多,天子命人做巨型的燈樓,廣達20間,高150尺,金光璀璨,極為壯觀。
宋代,元宵燈會無論在規模和燈飾的奇幻優美都勝過唐代,而且流動更為民間化,民族特色更強。以後歷代的元宵燈會不停生長,燈節的時間也越來越長,。唐代的燈會是"上元前後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後加了兩日,明代則延伸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滿族入主中原,宮廷不再辦燈會,民間的燈會卻仍然壯觀。日期縮短為五天,一直延續到今天。
燈在台灣民間具有灼爍與添丁的涵義,點燃燈火有照亮前途之意,且台語燈與丁諧音代表生男孩,因此往昔元宵節婦女都市刻意在燈下遊走,希望“鑽燈腳生卵葩”(就是鑽到燈下遊走,好生男孩)。
中國的情人節:元宵節也是一個浪漫的節日,元宵燈會在封建的傳統社會中,也給未婚男女相識提供了一個時機,傳統社會的年輕女孩不允許出外自由流動,然則過節卻可以結伴出來嬉戲,元宵節賞花燈正好是一個交誼的時機,未婚男女藉著賞花燈也順便可以為自己物色工具。元宵燈節時代,又是男女青年與情人相會的時機。
在台灣,另有未婚女性在元宵夜偷摘蔥或菜將會嫁到好丈夫的傳統習俗,俗稱:“偷挽蔥,嫁好�”、“偷挽菜,嫁好婿”,希望婚姻完善的女孩,要在元宵之夜到菜園裡偷摘蔥或青菜,期待未來家庭幸福,唐代的燈市還泛起樂舞百戲演出,成千上萬的宮女,民間少女在燈火下載歌載舞,叫做行歌、踏歌。
歐陽修(生查子)雲: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書;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辛棄疾(青玉案)寫道:眾里尋它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衰退處。就是形貌元宵夜的情境,而傳統戲曲陳三和五娘是在元宵節賞花燈進相遇而一見鍾情,樂昌公牘與徐德言在元宵夜墜歡重拾,《春燈謎》中宇文彥和影娘在元宵訂情。以是說元宵節也是中國的“情人節”。
走百病:元宵節除了慶祝流動外,另有信仰性的流動。那就是"走百病"又稱"烤百病""散百病"介入者多為婦女,他們結伴而行或走牆邊,或過橋過走田野,目的是驅病除災。
隨着時間的推移,元宵節的流動越來越多,不少地方節慶時增添了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流動。
正月十五元宵節另有一些鮮為人知已經失傳的民間流動,這裏枚舉二三。
祭門、祭戶古代有“七祭”,這是其中的兩種。祭祀的方式很簡樸,把楊樹支插在門戶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雙筷子,或者直接將酒肉放在門前。
逐鼠:這項流動主要是對養蠶人家所說的。由於老鼠常在夜裡把蠶大片大片地吃掉,人們聽說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蠶了。於是,這些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鍋粘糊糊的粥,有的還在上面蓋上一層肉,將粥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沒的頂棚、牆角、邊放嘴裏還邊念念有詞,詛咒老鼠再吃蠶寶寶就不得好死。
迎紫姑:紫姑是民間傳說中一個善良、貧窮的女人。正月十五,紫姑因窮困而死。國民們同情她、眷念她、有些地利便泛起了“正月十五迎紫姑”的習慣。每到這一天夜晚,人們用稻草、布頭等紮成真人巨細的紫姑肖像。婦女們紛紛站到紫姑常做活的茅廁、豬圈和廚房旁邊迎接她,象看待親姐妹一樣,拉着她的手,跟她說著知心話,流着眼淚撫慰她,情景十分生動,真實的反映了勞苦民眾善良、忠實、同情弱者的頭腦情緒。
“客家搖籃”地的締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