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民祭神樹風俗簡介
“客家搖籃”地的締造者
在全天下近1.2億客家後裔中,十有八九皆稱其一世祖來自福建寧化石壁這個“客家搖籃”。最多時,石壁棲身了150多個姓氏的世祖。而這“客家搖籃”的締造者巫羅俊卻鮮為人知。
隋朝,福建寧化石壁是個群山環繞,森林茂密之地。棲身的只有為數不多的畲族、古越族和少量漢族人,他們刀耕火種,過着原始的生涯。
在西晉永嘉“五胡亂華”之後,武藝高強的中原人巫羅俊從山西平陽輾輾到了福建寧化。巫羅俊充實行展自己的伶俐才幹,率眾闢土開山、墾殖開發。巫羅俊樂成墾殖開拓了近千里地。同時,“開山伐木,泛筏於吳,居奇獲贏”,讓這個偏僻的山區和榮華的吳地確立了一種親熱的商貿來往,從中獲得利潤。接着,巫羅俊又在當地開採礦藏、燒制擂茶,修建橋樑、學堂,使這一帶的經濟繁榮起來,在巫羅俊的率領下,當地住民不僅解決自身最基本的生計需求,而且過上殷實生涯。
漫談客家女人
隋末,群雄並起、戰火紛飛,南朝統治閩中的陳寶應和江西臨川的周迪兩大盤據勢力余部乘隙作亂,時常攔路搶劫,甚至打家劫舍,姦淫婦女。巫羅俊率眾奮起還擊,築堡自衛,使土寇不敢侵略。周圍飽受土寇擾亂之苦的住民紛紛逃進巫羅俊所築的城堡生涯。
這塊昔時的“蠻荒地”吸引了周邊漢人和土著住民“遠近爭附之”。並成為厥後南遷漢人投奔的目的地,最終形成客家民系的發祥地――“客家搖籃”。
唐貞觀三年(629年),唐太宗封巫羅俊為威武侯,成為當地客家人的首腦,並賜尚方寶劍。
巫羅俊及其世襲侯位的子孫,藉助唐天子所賜的尚方寶劍,在這一區域確立起穩固的統治權力和首腦職位。在巫羅俊及厥後裔的耐久治理之下,寧化石壁社會穩固,經濟騰飛。對於散居在周圍,不停遭受戰亂威脅以及土寇騷擾的漢人,紛紛舉家遷入寧化石壁棲身,並以能在石壁棲身為豪。
隨後,在數百年間發生的幾回大遷徙運動,中原和江淮漢人都以寧化一帶為南遷的目的地。那時撒播着“北有大槐樹,南有石壁村”的說法。巫羅俊辭世后,唐高宗特降旨在寧化縣建“青州公祠”(俗稱土地祠)。厥後由於在這個“自由王國”的人越來越多,泛起了人多地少的事態,一些富有創業精神的客家人又最先尋找新的開拓之地,他們以這裏作為新的起點,邁出堅實的措施,走遍天下,爾後又飄洋過海,奔向五洲四大洋。
因此,開疆始祖巫羅俊被後人稱為“客家搖籃”地的締造者。
媽祖故鄉“媽祖頭”傳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