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祭神之風俗
你知道泉港的飲食習俗嗎?
民以食為天。飲食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心理需要之一,但飲食習俗是隨着火的使用而形成的。隨着經濟文化的生長和科學手藝的提高,飲食民俗越來越显示出其強烈的時代特徵和鮮明的地方文化色彩。人們對食物的選擇不僅取決於其小我私人的機體特徵、時代條件、自然環境等,而且更取決於所在區域的文化特點。差其餘文化,對食物有差其餘尺度和消費方式,如中國人以為“以形補形”,視動物的肝、腎、心肺為佳肴,而美國人則以為其對人體康健無益,卻拿它們來喂貓、狗。而在飲食流動歷程中的飲食物質、審美體驗、情緒流動、社會功效等所包羅的怪異文化意蘊,也反映了飲食習俗與傳統文化的親熱聯繫。
一直以來,泉港人謂出門營生為“討食”,可見一樣平常飲食看法在人們心中的根深蒂固。泉港人重逢,頻率最高的問候語仍是:“吃了沒有?”而聽者並不拘泥於其時其地是否適當,皆禮應之。當地孩子周歲時,親友要吃紅蛋示意喜慶。“蛋”示意着生命的延續,“吃蛋”寄寓着中國人傳宗接代的厚望。孩子周歲時要“吃”,娶親時要“吃”,到了慶壽時,更要觥籌交織地祝賀一番。這種“吃”,外面上看是一種心理知足,但現實上“醉翁之意不在酒”,它借吃這種形式表達了一種厚實的心理內在。泉港人對其飲食的選擇,也正是其文化耐久潛移默化影響的效果。吃的文化已逾越“吃”自己,具備了更為深刻的社會意義。
家常食俗
一千五百年之前,中國人就有常饌(即用飯)和小食(即吃點心)之分。唐代,人們用點心一詞來示意稍許吃些食物的意思。唐代後期,點心盛行起來,宋代時,稱早晨的小食為點。與天下大部門區域一樣,泉港居家食俗在很長的歷史時期都是保持一日三餐,在封建時代和民國時期,各階級配備點心有所差異,官紳有早點和晚點,有的甚至還吃午點,平民農忙時才多加“一點”,而窮人家三餐難繼,點心純屬奢想。清至民國,境內冬春二季三餐食地瓜粥、地瓜片粥為主,秋夏二季食大麥糊粥為主。年景不佳時,三餐只能食地瓜湯甚至地瓜渣。吃一頓鹹粥就算改善伙食,米飯、麵條多為宴客和節日之用。副食物有青菜、花生油、海味、禽蛋、豆製品等,逢年過節才改善一下伙食,合家食點魚肉。
新中國確立后,主食增米粉、麵條,副食物增魚肉等。1978年後,三餐以地瓜粥、米粥、米飯為主,副食物有海味、水果、山珍。節日或宴客備有多道菜肴,席間多飲瓶裝白酒、啤酒、紅酒,以及罐裝精製飲料等。
還須稀奇提到地瓜這一物產。嘉慶年間的《惠安縣誌》卷十三對這種特產着墨頗多:“薯,種來自外國,一名地瓜,皮有紫有白,肉則皆白。有自文來國來者,名文來薯,肉淡紅。有芋薯似文來薯,而皮紅。種法治地成段,剪藤之四節,連恭弘=叶 恭弘斜插段中,留一節出土外,不宜太深。陰雨時植,無雨用泥水洗窟,一夜生根。溉時將段犁開,沃糞水。凡藤所至,即根所至。一窟可得數斤,視他谷畝兼數倍。切薄曝干,今有為簽,曝干可經年,洗粉為用最廣,人甚資之,故種志多於他谷。”又說:“食薯自八九月抵越年夏,不啻半年之用。其利能令谷賤,而又易生無事。糞多力勤,其八畝五六千�,沃壤獲倍。豈非天地辟一嘉種哉。藏至冬至則易爛,以其色朱又名朱薯。萬曆間始有其種,又曰蕃薯,不忘舊也。”
縣誌對地瓜的來源、品種、植法、習性、食用和孝順說得極為清晰,原處於惠安之北的泉港一帶,自古有“農商稅賦半惠安”之稱,其蒔植地瓜之盛亦可推測。在災荒時,地瓜則成為填飢救命的良食。如嘉慶年間,有一年天災不停,米價一石高漲至三四金,而獨甘薯豐收,惠平安縣靠吃甘薯無一人餓死。舊時陌頭,有專門賣地瓜的商販,將地瓜蒸、燜、烤、炸出售。上世紀五六十年月還隨處可見。蒸地瓜用蒸籠,燜地瓜用鐵鍋,烤地瓜則用烤爐。烤爐用廢油桶糊上泥巴製成,老遠就能聞到熟地瓜誘人的香味。
現在地瓜蒔植幾經改良,品種繁多,內陸农民最常栽種的有“新種花”、“湖南薯”和“白海風”三種。白海風黃皮黃心,皮下一層是淡淡的黃色,內里則金燦燦,此品種蒸或烤熟,鬆散香軟,如吃蛋黃。新種花紅皮紅心,含糖量極高,綿軟甜嫩,摻米煮成地瓜粥,連米粥都是甜的。湖南薯白皮白心,質硬,如香芋,宜製成地瓜粉。甘薯除了作為三餐的主食,以及製作薯粉糊、炸薯片等風味小吃外,也是饋贈外地親友的特產禮物。
當前泉港家常一樣平常是中午或晚上煮一頓“好”(境內通常加油加咸加副食物的主餐即可稱為“煮好”,主要有咸飯、乾飯、麵食之類),其餘兩餐則是稀粥或地瓜粥。如《惠安縣誌》所述,地瓜還可切成片和簽,晒成地瓜干或地瓜簽。地瓜片和地瓜簽能夠貯藏八九個月,既可以摻在飯中煮,也可以單獨和水烹煮,成為鮮味適口的地瓜簽(片)湯。地瓜還能製成粉,性涼和,用法極廣,是煮肉羹、海蠣羹等種種羹湯的必不能少的粉料。
舊時一樣平常民眾生涯質樸,粗食淡飯,佐食之物多是新鮮蔬菜、自家腌制的瓜菜和豆製品等,魚、肉、禽、蛋往往要逢年過節才得一嘗,俗諺有“日日醬瓜豆豉,終年不知肉味”之說。新中國確立稀奇是1978年之後,物質生涯水平逐步提高,主食結構已以細糧為主,麵食物也進入正餐。由於生涯節奏的加速,不少家庭以牛奶、豆乳、麥乳精和營養麥片等,配麵包、油條或糕點為早餐。經濟條件較好的家庭,時常合家到飯館酒家進餐。
泉港人向來有主、副食“二合一”的服法,即把蔬菜、海鮮、肉類等副食物直接摻入大米煮成咸飯(如高麗菜飯、紅膏�飯、肉飯等)和鹹粥(如花生仁粥、蚵仔粥、鴨仔粥等),年月越近,其中的副食物越厚實,檔次也越高,這種服法頗具地方風味。家常咸飯有芋飯、菜豆飯、高麗菜飯等。芋飯是將芋頭去皮切塊,放熱鍋中油炒,加適量的米和水,有的還要摻豬肉、蔬菜,蓋上鍋蓋煮熟,就成了一鍋香馥馥的咸飯。家常的“鹹粥”,一樣平常有“芋粥”和“蚵仔粥”。芋粥用芋頭摻米煮,再加扣肉絲、炸豆乾,最後淋上“蔥頭油”,香氣誘人。蚵仔粥則是用海蠣(俗稱“蚵”)摻粥一道煮。泉港沿海盛產海蠣,每逢冬春之際,海蠣上市,十分廉價。一樣平凡人家買來做菜,甚至爽性摻在粥中煮,放上油、鹽,擱上薑絲、青蒜,再撒上胡椒粉,鮮味適口。鹹粥將米和菜一道煮,省卻許多做菜的功夫,也算是一種家常速食菜肴。
大米不僅僅用於煮飯、煮粥,而且可以用石磨磨成漿,做成米粉絲等。米粉也是泉港人家常備的食物。逢年過節或親友密友來,招待的菜肴中常有一道炒米粉。家常則做成米粉湯來吃。米粉分“水粉”和“蒸粉”。“蒸粉”是做成一疊疊后蒸過再晒乾,或烘乾,“水粉”則不經由蒸這道工序。早年的米粉都是“水粉”,“蒸粉”是近幾年才生產的,較考究衛生,工效也對照快。
泉港主食除了上述的大米和地瓜外,也有少量用麥粉製作的麵食,如麵條、麵線。舊時麵條一樣平常是待客及年節才用,麵線則多用作產婦、病人、老人的食物,現在也成為主食了。至於用小麥粉做成的包子、饅頭,當地都把它看成點心,而不作為主食。境內過年過節時,還用糯米做�、圓仔和糕,都是極富特色的小吃。
泉港區海域面積105平方公里,占區域總面積的1/3,七個鎮中有五個鎮沿海,另有一個國營鹽場更是瀕海之區。稀奇是峰尾、後龍、南埔三鎮的誠平、誠峰、前亭、割山、肖厝、沙格等墟落田地少,民眾多務漁。在山腰鹽場、奎壁、崢嶸有大片自然灘涂,那裡盛產貝類、蟹類、軟體類、魚蝦類,尤以蟶、牡蠣最着名。因內河泥沙不入海域,污染少,那一帶灘涂地有泥無沙,且肥沃而清潔。生產的蟶不淤泥,不積沙,品位更高。漁民的一樣平常飲食習慣和其它墟落大同小異,一樣平常主食大米和地瓜都是從市井上買來,他們捕來的海產大多出賣,只留一些小魚小蝦作配飯的小菜。隨着經濟的生長,漁民們也捨得將海味辦立室常食物。下面簡略先容一下沿海各村一樣平常海產食物。
蟶、海蠣、花蛤、帶魚和海帶是通俗人家常見的海味。蟶、海蠣、花蛤可以加到麵條和米粉中,煮成鮮美的主食,也可以做湯或油炒,做湯用來配乾飯,油炒則用來配稀飯。蟶和海蠣還可以做成羹湯。帶魚以往一樣平常腌製成咸帶魚,可蘊藏經年,現在常見用其煎食和做湯。以前漁民出船回家,都市帶二三十斤海帶放在家中,由家人逐日煎熟配飯,現在常加肉炒,味道更佳。
墨魚和“小管”也在漁村飯桌上常見。“小管”即小魷魚,作湯、燙、炒皆宜。炒墨魚則要有點功夫,火候稍過就不爽口了,再過則咬都咬不動。一樣平常先在魚肉上交織地拉幾刀,再切塊,在滾水中稍燙即撈起。然後用油鍋炒菜,菜熟了,再把墨魚倒入鍋中翻幾下。這樣炒出的墨魚又鮮又脆,十分爽口。
泉港漁村常見的蝦類有對蝦、紅蝦、九節蝦、白丁蝦等。對蝦與九節蝦都是上宴席或婦女做月子的上等海味。紅蝦捕捉量大,個兒亂七八糟,且多已死,以是價錢廉價,常為尋常國民盤中餐。蝦仁可炒菜,可煮湯。舊時貧困漁民用蝦頭蝦殼熬湯、煮麵、煮菜。
蝦菇和螃蟹也是泉港人常食之物,俗話說:“正月蝦菇,二月�。”點出了兩者最相宜食用的時間。不外紅膏�價錢昂貴,一樣平凡人家不能能經常吃,只有梭子蟹、菜�才成為一樣平常的菜肴。梭子蟹又稱為“蜞”,在二月份左右膏滿肉肥,吃起來十分鮮美。民俗有“死蟹活蜞”之說,梭子蟹一定要活煮,死了煮着吃,味道就差遠了。
舊時泉港人一樣平常三餐雖質樸,卻總能名堂翻新。近年來,生涯水平直線上升,已往夢想的“日日月朔早,頓頓三十暝(除夕夜)”,對許多家庭來說已經成為現實。國民的膳食日益注重一樣平常三餐的營養配搭,家常飲食變得更為厚實多彩。但無論若何轉變,傳統食俗中諸如甘薯粥、咸飯、鹹粥之類的浸透了鄉情鄉思的居家美食,一定會世代沿繼。
佳肴小吃
隨着時代的生長,菜肴和小吃日益多樣化。各地域的菜肴小吃也反映了當地的商業環境、主要物產及其飲食習慣。好比北方的小吃質樸無華,十分實惠;南方的點心受外洋飲食的影響,做工十分考究。泉港地處山海之會,食料種類厚實,既有山珍又有海味,菜肴小吃注重口味和營養,品種繁多,式樣翻新,鮮味適口,一樣平常喜酸甜不喜辛辣,喜清淡鮮美不喜油膩。
境內視婚嫁、壽誕、滿月、開業、新屋完工、燕徙為喜慶。屆時,主人多辦酒席宴客,通常要上十多道菜肴。以前常以燜豆腐開宴,一盆一盆端出來,叫做“出匹”或“出落”。最後一道菜叫“尾落湯”,以甜湯竣事。以示甜味無限、喜慶不停之意。壽宴則以“炒麵條”開席,以示福壽綿長之意。隨着時代美食的提高,泉港“出落”的菜肴名堂日益繁多,令人大飽口福。
小吃也是泉港食俗的一個主要內容。這不僅是泉港小吃品種厚實多樣,體現了泉港人的想象力和締造性;也不僅是泉港小吃的風味怪異,令人難忘;更由於對泉港人來說,小吃既可是點心,亦能作正餐,甚至可以上宴席待客。小吃已經深深融於泉港人飲食習俗之中,成為一種偏好,一種習慣,一種民俗。
改造開放以來,泉港美食向高等次生長,對傳統的價值看法形成強烈的襲擊。改造大潮中的泉港人意識到,生涯上不尚奢華是可取的,但絕不能以固窮作為判斷操守的尺度,這使他們能夠摒棄舊頭腦,去勇敢追求生涯質量。在泉港,一種潮水是將通俗化的小吃“宴席化”,又較那些小攤點做工細膩,風味更佳;另一潮水則將宴席佳肴“家常化”,像插蟶、蚵煎、魚頭豆腐湯等等,都成為不少人家的三餐飲食。下面向讀者同夥先容十八種主要的特色佳肴和小吃:
口酥。將花生、芝麻炒熟、搗碎,和糖成為內餡;以麵粉調水,再加少許肉油,揉成麵糰,取一小團,以圓木棍或酒瓶等圓滑的器械擀平,平攤於手,將餡置於其中,捏拳使麵糰合攏成雞冠狀。一個個捏成之後,分批放入油鍋炸熟,即成又酥又脆又香又甜的口酥。
雞卷。先把瘦肉剁碎,加上香菇、蝦仁、尾梨(荸薺)、冬瓜條、五香、胡椒等佐料,再用豬網油裹卷,切成半寸左右的圓柱狀,油炸成焦黃色,趁熱沾上醬醋,酥脆香甜,五味俱全。
肉丸。用瘦肉為主料,捶打成漿,加上尾梨、硼砂、胡椒、食鹽、薑汁等佐料,刮成小圓球,放在熱水中燙熟。食用前加上清骨湯煮沸,即成為當地著名的湯餚。
鏟餅。白米摻小量黃豆磨成稀糊漿,再將高麗菜、南瓜或蘿蔔等蔬菜剁碎;以海蠣、豬瘦肉或三層肉作餡,將味精、鹵料、鹽少量和入餡中;再將米漿放進直徑約10公分、中央微凹的圓形鏟勺中,用湯匙薄鋪,放進蔬菜、肉、蚵等;然後再在上面蓋一層米漿,成凸形。放入油鍋炸熟后,皮酥、餡咸甘,油香四溢,蘸醬醋食用滋味更好。因形與餅相似,味因蚵佳,故又名“蚵餅”。
浮�。將蔬菜切碎與地瓜粉兌水和成稠糊漿,加入少許鹽和味精;用湯匙勺到特製專用的直徑6―7公分五瓣花瓣形的炸具內,添上蚵、肉后再鋪上糊漿,然後放進油鍋炸熟撈起即可。食用時蘸點醬醋,更是香嫩適口。
�浮。將大米磨成漿,分數次用勺倒進蒸籠蒸熟,一層蒸熟再添蒸一層,每層厚約0.3公分,因最高可達九層,故又名“九重�”;用麵粉摻地瓜粉兌水製成稀漿,蒸熟的�切成小方塊,蘸稀漿為皮,放入熱油鍋小炸即可。吃起來脆嫩爽口。
糯米叟。以糯米為主,摻適量大米磨成粉,兌水揉成團,把花生和芝麻拌糖為餡,做成蛋圓形,外層再裹上疏密平均浸泡濕透的糯米粒,放進蒸籠蒸熟即成。因外皮上的糯米粒象在轉動行走,故名“糯米叟”。
閩南用筷子的禁忌
卷煎。先將糯米煮成米飯,再將米飯頻頻揉成粘狀,然後將粘狀的米飯放在桌上搓揉發展卷狀(為防止粘手,可在桌上灑些麵粉),再將其切成小塊,放在鍋里油煎,之後放在盤子里,灑些糖,即可食用。因其做法而稱“卷煎”,吃起來香甜而不膩。
蟶猴。蟶猴即蟶羹,因做成后肥嫩溜滑,白膩甜脆,故又稱蟶溜。首先將蟶洗凈去殼,拌以適量的醬油、地瓜粉,攪成粉團狀。再佐以油炸蔥頭、薑片等,水煮沸后,將蟶粉團逐個放入鍋里煮熟,加點米醋,撒上香菜即可。那湯汁稀稠相濟,素葷互補,濃淡咸宜,常為家宴或菜館的湯菜。鄉人走遍天下,都以為家鄉蟶溜是湯中“王牌”。
插蟶。將蟶洗凈,一隻一隻直立置於瓷罐中,加入適量的食鹽、薑末、白酒(不加水和醬油),扣緊罐蓋,文火燉熟,色香味並存,雅稱“玉箸”。
芋頭小吃。上世紀八十年月之前,境內住民在除夕等重大節日自製一種俗稱“芋圓仔”的特色小吃,即將芋頭煮熟去皮,搗成芋泥,再加入適量的肉泥、蔥泥、姜泥和細碎的咸帶魚,在盆子里攪和,再搓成湯圓狀,置於油鍋中炸熟,食之香甜脆嫩。另有一種較為淺易的芋頭小吃,先將香芋或檳榔芋去皮洗凈切塊,先油炸薑片,再將兩者熱炒,加點豬骨湯、醬油、味精,再加上一些水,把鍋蓋好,燉爛即成香馥馥的燉芋頭。
燜豆腐。將嫩豆腐攪碎,加進瘦肉絲、蝦仁、花生仁、香菇、芹菜、紫菜等,再加適量的清骨湯、精鹽、味精燒煮,煮開后,再淋上攪拌的雞(鴨)蛋糊。文火燜熟,撒上碎蔥末即可。食之質地優柔,潤滑爽口,湯鮮味純。
跳魚穿豆腐。選肥大肉厚、味鮮少腥的跳魚為主料。先煸蔥頭、蒜頭、生薑,至香味飄出時加入清湯、小方塊豆腐和鮮活跳魚。從文火逐漸到旺火,燒至豆腐被跳魚穿成蜂窩狀后,再下精鹽、味精等調料品即可。豆腐呈玉色,跳魚如卧龍,湯清味鮮,營養厚實。
炒麵。主料是麵條,配以切絲的瘦肉、少量香菇、牡蠣和蝦肉。先將蔥、姜油煸至出香味,用旺火快炒肉、蝦、香茹及青菜,加入適量的清湯、醬油,待清湯煮沸後下麵條,再將牡蠣放在麵條上面,待面熟后翻炒即成,清香撲鼻,別具風味。
海蠣煎。海蠣煎是境內民眾最喜歡的菜肴之一,也是頗具特色的一道地方風味食譜。把主料海蠣洗凈瀝干后待用,將青蒜切粒狀,雞蛋打散;在碗中放入地瓜粉、青蒜、薑末、味精、精鹽、辣椒粉,拌勻,後放入海蠣和熟肉絲,再輕輕拌勻待用;將鍋燒熱放進適量花生油,油熱後放入拌好的海蠣於鍋中,用鏟子鋪開,不時翻動至快熟時,將雞蛋淋在海蠣煎上面至酥熟,配上甜辣醬、香菜即可。
魚頭豆腐湯。水燒開后把切好的魚頭放入稍烫一下,去血污撈起;鍋燒熱后倒進少許油,放進薑片、魚頭,略炒一下,倒進清水和青翠,煮開后再去掉浮在水面上的雜物,放進豆腐,調入白酒、鹽、味精,燉至湯成乳白色時,撿去薑片、蔥,裝於碗內,撒上胡椒粉即成,清香四溢。
蟶乾燉湯。每年盛夏是制蟶乾的季節。先把蟶洗凈瀝干,再將其煮沸,撈剝除殼,接着是晾與曬,注意翻動,至干透珍藏。蟶乾分大、中、小差異規格。除了看巨細肥瘦水平,還辨色澤判斷其鮮度品質,微黃色為上,淺橙色居中,灰褐色屬下;而且通過手感,測定其干度,愈干貯藏期愈長,一樣平常以第二年新蟶乾上市為界線。蟶乾清補滋陰,居家常清燉食用,也有加入蘿蔔燉湯。境內孕婦坐月哺乳期常食蟶乾與紅菇煲湯,“山珍海味”兼得,是最珍貴的美食補品之一。
海帶龍骨湯。先將龍骨剁成塊狀,入滾水攪洗,去除血沫;另起鍋,入泰半鍋水,龍骨放進去,拍碎生薑,和胡椒粒一起放進去,倒入一湯勺醬油,一湯勺料酒,一小勺糖,鹽適量;大火煮開,轉中火燉。近兩個小時放入海帶節,再煮十分鐘即可。聽說內陸養殖的海帶較厚,燉起湯來更是營養適口,是居家滋補的上選佳肴。
無論是風味小吃“宴席化”照樣特色佳肴“家常化”,都體現了泉港人對當地佳肴小吃的深切喜歡。這些佳肴和小吃通過承繼和撒播,形成了獨具地方特色的風味。對於許多泉港遊子來說,那陌頭巷尾小攤上“浮�”和“�浮”的香味,即是銘肌鏤骨的田園印象。
品茗之俗
境內稱飲茶為“品茗”或“吃茶”,是一種常見的生涯習慣。許多泉港人晨起第一樁事就是烹水沏茶,否則整天都提不起勁。縱然不大品茗的人,家中也必備茶具。“寒夜客來茶當酒”,泉港是客一進門即沏茶。敬茶時應先賓後主、先長后少,添茶時不能斟得太滿,雙手將茶端到客人眼前。客人也須以雙手接茶,主人添茶時客人將手放在杯邊,有的還用手指輕叩桌面以表謝意。工廠、機關也備有茶具茶恭弘=叶 恭弘,招待來訪客人,而且要馬上煮水,常換茶恭弘=叶 恭弘。這一習俗難免令人有太虛耗時間的感傷,卻也显示了主人的好客熱情。
雖然泉港山區也有一些農戶種茶,但在泉港盛行的主要照樣安溪茶,不少茶行多標榜為正宗安溪茶行。安溪茶中又以鐵觀音為上品。鐵觀音如青橄欖,初入口略有苦澀,入喉后逐漸回甘,韻味無限。若喝黃旦,碰杯即有淡淡的幽香,入口香醇,只是回味略差一些。泉港人為人處世,崇尚考究雋永遠長,視鐵觀音為上品,而不選黃旦,更輕視花茶。農村也愛喝“向陽茶”。向陽茶是盛產於塗嶺山區的“土茶”,有紅綠兩種,以紅茶為主,均屬烏龍茶,素為農村老人、婦女所喜歡。
農村品茗較不考究,以止渴或消暑為目的,大碗小泡均有,口渴即泡,泡了就喝。企事業單元事情職員等“出社會”之人沏茶的程序較為考究,所費的時間功夫,多於品茗。首先是茶具,一樣平常喜用紅色的宜興陶壺,只掌心巨細,叫“小掌”,配套的茶杯自然就更小了。用這樣的茶具泡出來的茶叫“小掌茶”,以別於大壺茶。除了茶壺、茶杯,還得有擱茶杯的茶盤和一個碗狀的放置茶壺的茶洗。每一次喝完茶和沏茶之前,都要將茶杯置茶洗中,用煮沸的開水沖燙。此即茶洗的功效之一。已往燒水沏茶用木炭爐、油爐,現在大多用電爐。水壺也都是特製的,約莫只裝得一碗水,以便很快燒開。
水開之後,第一道程序就是燙壺、燙杯。先將茶壺和茶杯都放在茶洗中,開水傾入壺中和茶杯上,再將壺中水也一起傾於茶洗中,然後用手輕撥茶杯,讓它們在開水中浸洗,再一個個拿出,一個緊挨着一個,在茶盤上擺成一個圈。
厥後將茶恭弘=叶 恭弘置於茶壺,開水突入,這時會浮起一些泡沫,水要繼續衝下,讓壺中的水溢出壺外,把那些泡沫帶出。有時要用壺蓋輕輕撥動,把泡沫撥出。蓋上壺蓋后,再從壺蓋上淋下開水,一來把壺外那些泡沫衝下茶洗,二來使茶壺內外溫差不致太大,以免走了熱氣。
第一沏茶水要全都倒出,目的是洗濯茶恭弘=叶 恭弘。第二道水衝進去時,仍然要有少許的溢出,蓋上蓋后,再淋上一些開水,然後馬上斟茶,不能延候,最隱諱浸茶,一浸茶就變苦了,味道就損壞了。
於是,主人最先請茶。一杯茶雖然很少,卻是不能一飲而盡的。由於那水是剛燒開的,會燙口。必須先淺淺地抿一口,在口中稍留,再徐徐咽下。咽下后,不要急於飲第二口。不妨先“嘖”幾下,品味茶在嘴裏留下的余香。若真是好茶,就會有回味從喉中湧起。真正懂行的茶仙,第一口下去,就最先評點。一樣平常的則要在三四口飲完第一杯后,才最先評茶。這樣,縱然生疏的人也馬上就有了配合的話題。你若懂茶,盡可據實而談,從茶的品種、茶恭弘=叶 恭弘的珍藏到水質的利害、茶具的趣聞等等,都可知無不言,話題相當普遍。能手甚至一杯茶就可以品出是春茶,照樣秋茶。若不懂,也不妨道些“茶香回喉”一類的讚美。
中國現代茶學泰斗、泉港山腰人庄晚芳教授提出“中國茶德”的理論,可以說也是泉港人品茗敬茶習俗的哲學升華。庄晚芳教授在窮苦的生涯中渡過童年,由於怙恃信基督教,才得以就讀教會辦的小學,1934年結業於南京中央大學農藝系,開國后先後任復旦大學、浙江農業大學教授,兼任國家供銷總社茶恭弘=叶 恭弘加工研究所信用所長、天下茶恭弘=叶 恭弘學會副理事長、中國農學會照料,他從事茶恭弘=叶 恭弘教學和科研六十多年,是我國著名的茶恭弘=叶 恭弘專家和學者。在茶文化的研究中,庄晚芳把“中國茶德”精鍊地歸納綜合為“廉、美、和、敬”四字:
廉即“廉儉育德”。清茶一杯,以茶代酒,以茶敬客,削減洋飲料節約外匯,從家庭到整個社會,周全提倡、推行清廉節儉之風。
美即“美真康樂”。茶真形美,器清水甘,環境幽雅,考究茶藝,清茶一杯,共品鮮味,共嘗清香,美化生涯,康樂長壽。
和即“和誠處世”。人世萬物,以和為貴,清茶一杯,以茶聯誼,德重茶禮,修身養性,確立美妙的人際關係。
敬即“敬愛為人”。清茶一杯,相敬如賓,尊老愛幼,清閑祥和,共促社會精神文明。
這裏的茶德之說,把飲茶的社會效益、倫理道德、處世哲學、養身之道、文藝熏陶融為一體。作為泉港人,庄晚芳教授的茶論無疑融入了泉港茶俗文化的影子。《每周文摘》曾刊發一篇茶文化的文章,將唐代劉貞亮的茶德之說與庄晚芳的“中國茶德”相提並論,以為庄晚芳的中國茶德之論,“把新時代的茶文化升華到一個新的境界,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重視和關注。”
以前盛夏時節,為讓行人消暑解渴,泉港墟落的蹊徑旁常有一些樂善好施的人家,泡製茶水於大缸之中,缸外貼着“奉茶”字樣的紅紙,缸旁還備有杯子,讓過路客旅免費飲用。此舉可謂是“廉、美、和、敬”茶德的最好註腳,至上世紀90年月仍有此俗,后因各種飲料爭先湧現,才悄然隱去。現泉港市井的茶室如雨後春筍,竟相冒出。茶室內窗明几淨,茶香四溢。經由一天的勞累之後,在夜幕降暫且,邀幾個同夥,在品茗的同時,一邊聽歌,一邊談心,成為泉港人主要休閑方式之一。
飲酒之俗
古代泉港人常飲家釀醇酒,糧食花果皆供糟湯。有常見的米酒、地瓜酒和荔枝酒等。酒用酒糟蒸造者,為燒酒;用白曲蒸造者,為甜酒;取白甜酒和燒酒煮成者,為蜜林擒。古來以喝燒酒居多,至今泉港人還稱飲酒為“喝燒酒”。民國年間,漸有北高粱、國光酒、紹興酒等外來酒。80年月以來,盛行啤酒或低度白酒,馬爹利、威士忌、人頭馬等入口洋酒也泛起在宴飲桌上。
家常品飲,重酒不重菜,小菜一碟,或花生數顆,也無礙飲興。逢上冬至、清明、除夕等節令,合家聚餐,則必以酒相敬,縱然不敢喝的,也要將酒摻到湯食中,如排骨湯、鴨湯,一併喝下。款待客人,縱然滿桌佳肴,如無酒下菜,主人也會自愧不成敬意。酬酢宴會,更離不開酒,主人常以有高等名酒宴客而自豪。許多人家自己買來中藥,浸於酒中,每晚一小杯,長年飲用,健補身體。產婦一樣平常喝老酒,即糯米酒,此酒度數底,營養高,含糖分,易入口,坐月子時一天至少要喝兩次。
酒席之上,除了相互敬酒乾杯,也常豁拳助興,拳令都用閩南方言。出拳有一條“拳不離拇”的禮貌,除非你不出指,出指則必須出大拇指。再則若是喊“八”,只出二指,那就犯規了,由於與對方的五個指頭加起來也只有“七”,云云脫手叫着“出土拳”,有時要罰酒。酒令也不能喊“五”,喊“五”被稱作“女人拳”,按科學盤算,“五”的擲中率較高,不禁會造成競相喊的事態。
舊時峰尾漁人常自湄洲灣揚帆至浙江,因此取福建至浙江帶有数字的水中島嶼礁石和岸邊山谷的名字,創出一套怪異的拳令自娛。憑證峰尾人劉大慶搜集,這種拳令的詳細內容為:“一江(一山河),二錢(錢嶼),三山(山名),四嶼(群島名),五虎(五虎山),六耳(海礁名),七星(海礁名),八畝(海礁名),九山(山名),十浦(即石浦)。”漁人在工閑之時,設酒消遣,以自創的拳令助興,成為當地獨具特色的一種酒俗。
泉港人具有熱情待客之稟性,以往甚至泛起多方勸酒和強行敬酒的徵象,許多不善飲者遇到這種事態頗覺尷尬。近年以來,泉港的酒場民俗趨於溫順,強人所難的勸酒徵象基本消逝,低度酒和啤酒漸趨盛行,果汁、飲料、茶水、礦泉水也紛紛擺上宴席,可以充作酒來相敬,席上相互尊重,願喝什麼就喝什麼,使宴席加倍輕鬆愉快、科學康健。
閩南民俗女婿日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