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還是放花盒 好
春節漫談
雖然“春節”正式成為中國陰曆新年的名字只是近百年間的事情,然則,有關“春節”的歷史卻源遠流長。上下五千年,一年一度的春節犹如腳步一樣,既厚重又輕靈地邁過神州大地。
“春節在古代一直叫‘年’,陰曆正月月朔就是新年。老國民叫‘大年頭一’,文人學士叫‘元旦’、‘元日’。”北京大學民俗學副教授陳連山說,“雖然辛亥革命之後引進陽曆,春節丟掉了‘元旦’的名字,但仍然是我們最大的節日。”
農業生產催生春節習俗
天下上似乎很難找到另一個節日,像中國的春節一樣快樂、祥和,而且時間跨度那麼長。雖然準確地說,春節一樣平常指除夕和正月月朔,但在老國民的一樣平常生涯里,春節更像一次漫長的沐日狂歡。
北京舊時的童謠這樣唱――“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至於春節的竣事,一樣平常都以為要到來年的正月十五“元宵節”。從臘八到元宵節,算起來竟有一個多月。節日的熱潮,便在除夕之夜和正月月朔。
今人鄧雲鄉在《增補燕京鄉土記》中,曾生動地形貌了一番北京年夜的“協奏曲”,是“噼啪”的爆竹聲、“噔噔噔”的剁餃子餡兒聲和各路鋪子里“噼噼啪啪”算盤結賬的聲音。現在,結賬早已不用算盤,剁餡兒聲音亦不常聞,只有煙花爆竹的聲音還隨同着人們的言笑,迎來一個又一個新年。
“關於春節起源,由於遠古時代文獻缺乏,詳細起源時間很難考證。學術界有過幾個假說,例如‘臘祭說’、‘巫術說’和‘鬼節說’,都沒有充實論據。”陳連山說,“然則,我們可看到春節和農業生產之間的親熱聯繫。”
“好比,‘歲’字原來是一種斧類砍削工具,用來收穫莊稼,也用於收穫后的殺牲祭祀,‘歲’逐漸成為該祭祀的名字,最後,‘歲’成為一種時間段落標誌。‘年’字也云云,《說文解字》的註釋,‘年,谷熟也。’厥後也生長為時間段落標誌。《爾雅・釋天》說:‘夏曰歲,商曰祀,周曰年……’這說明,在農業生產實踐中,人們發生了年的看法。確定了年的長度以後,一年的劈頭就是新年,逐步就演化出過新年的習俗。以是,新年或者說春節,無疑是一個異常古老的節日。”陳連山說。
守歲在唐代盛行天下
所謂“一夕變冬春”,在春節里最易勾起中國詩人心緒的,也許就是完成辭舊迎新的除夕了。“今歲今宵盡,明年明日催。寒隨一夜去,春逐五更來。”這是唐人的詩句。
而與除夕親熱相關的節俗,即是守歲。
“晉朝已經泛起守歲習俗。晉人周處《風土記》說:蜀人‘至除夕達旦不眠,謂之守歲。’到唐代,守歲習俗已盛行天下。”陳連山說。
從唐太宗李世民傳世的幾首詩歌來看,唐代過年,天子會召集近臣一起守歲。“暮景斜芳殿,年華美綺宮。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東風。階馥舒梅素,盤花捲燭紅。共歡新故歲,迎送一宵中。”這正是出自李世民的“御制”。
在除夕守歲一夜時光里,昔人何以遣懷?“守歲家家應未卧,相思那得夢魂來。”這是唐人孟浩然的婉約;“老漢冒冷披衣起,要聽雄雞第一聲。”這是清人趙翼的豁達。
宋代詩人陸遊有一年過除夕,正遇上下雪,他很喜悅,寫了一首《除夜雪》:“寒風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歲除。半盞屠蘇猶未舉,燈前小草寫桃符。”也有像明代文徵明這麼“另類”過除夕的人,“人家除夕正忙時,我自挑燈揀舊詩。莫笑書生太迂腐,一年功事是文詞。”
過春節要注意的問題
固然,更多的照樣歡欣。唐代大詩人杜甫的爺爺杜審言寫過一首《除夜有懷》詩,有“故節當歌守,新年把燭迎”、“興盡聞壺覆,宵闌見斗橫”兩句,似乎人人可以在守歲時玩一些類似射覆猜謎式的小遊戲。
更早的春節節俗紀錄,可以到南朝梁人宗懍《荊楚歲時記》中尋找,“爆竹”、“桃符”、“屠蘇酒”等傳統春節意象,都已走進那時人的影象。
體驗存在的行為藝術
清人沈太侔《春明採風志》紀錄:“凡年終應用之物,入臘,漸次市井設攤結棚,謂之躥年。如臘八日前菱角、米、棗、栗攤。次則年糕、饅首、乾果……太平鼓、響壺盧、琉璃喇叭,率皆童玩之物也。買辦一切,謂之忙年。”可見昔時北京過年內容之厚實。
明人袁於令寫《隋史遺文》,交接主人公秦叔寶在一番“賣馬當鐧”的昏暗境遇后,客居在潞州密友單雄信的農莊,“到了除夕,雄信陪叔寶飲到天明,擁爐言笑,卻忘了身在客鄉。叔寶又想着功名未遂,蹤跡漂蕩,離母拋妻,卻又揪然不樂。”秦叔寶日後與戰友尉遲恭一起化作門神,走進千家萬戶,險些成了春節最主要的符號。但《隋史遺文》是敘述秦叔寶未遇時節的小說,這番過年情景,恰如宋人蘇洵的詩:“佳節每從愁里過,壯心時傍醉中來。”
無論歡欣照樣鄉愁,無論新景照樣舊詩,在唐詩宋詞明清小說留下的歷史影象里,人們更多看到的照樣一種沉澱下來的情緒――稀奇是在除夕夜,在這個時空交織的特定節點,田園、親人、未來……經常夾雜成一種巧妙的融會與感動。
相比起來,現代人往往會有一種“年味淡去”的感受,不少人為之傷感,以為隨同現代文明而來的快節奏與物質化,襲擊了本該加倍溫潤的心靈天下。
“這種感受對照普遍,問題是怎麼看待。”北京大學民俗學教授陳泳超說,“隨着經濟條件提高,春節原先負載的‘非同尋常的物質享受’功效,自然會‘領土盡失’。‘年味淡薄’主要是在心理層面:人們天天生涯越來越相似,反而失去了抑揚頓挫的節奏感和原先春節帶來的岑嶺體驗。”
陳泳超說:“我建議多轉頭看看、學學傳統節日習俗。好比除夕團圓守歲,那是血緣關係的溫情展示;好比賀年,那是血緣、地緣和業緣關係得以溫習的大好時機,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主要不就這些嗎?我們甚至可以以為,這些節俗是傳統中每小我私人體驗自己社會性存在的行為藝術。當我們專心去體會那些細節時,我們自然會感動。”
慎終追遠教人尊重和感動
傳統春節負載着兩大功效,周期性物質知足和家庭倫理親情誼識的強化。體現這些功效的,即是節俗。千變萬化的春節習俗總是圍繞着這些功效睜開。
對聯取代了桃符,碰頭賀年改成發短信,人們也許再也不去喝一種叫做“屠蘇”的酒……雖然有不少春節的節俗正在中國消逝,然則也有一些新的節俗在興起。
“這些新節俗大要上仍然施展着與傳統節俗類似的社會功效。”陳連山說,“春節習俗轉變的緣故原由,主要有兩條:一是社會生涯的世俗化趨勢,使傳統節俗的信仰色彩不停淡化。好比,最初用以驅邪的桃木板簡化為表達祥瑞祝願的對聯,而現在的樓房很少有寬門框,連對聯也無處可貼了,於是許多人改貼‘福’字斗方,然則其所表達的意義卻是跟對聯一樣的。第二,新手藝生長使聯繫方式發生很大轉變。已往不碰頭就無法交流。現在電話、手機和互聯網使人們可以跨越時空舉行交流。”
此外,傳統春節習俗具有很強的社會整合功效。其中祖先崇敬、尊老愛幼、社區相助等內容,通過一年一度的頻頻展示,很自然地傳給下一代,從而完成一種社會教育。
“最主要的主題、也最有教育意義的,是慎終追遠。”陳泳超說。
“最古老的過年用詞‘年’、‘歲’、‘祀’等,都帶有粘稠的祭祀儀典的色彩,有些是團體性的,好比祭祀農業神,後世則更多以家族為單元和工具,也就是祭祀祖先。”陳泳超說,“一年到頭,你成也罷、敗也罷,也無論喜悅、沮喪,總得停留一下,好好想想,事實你另有幸在世,以是你得感恩,感念着祖先的恩義,這就是傳統文化中最名貴的慎終追遠的心態。祭拜、供奉之類的儀式千姿百態,細節差異不主要,主要的是每個細節中,都包羅着你生命的過往形態甚至於原始基因,它教會你尊重和感動,也帶給你平安和紮實。這就是《論語》所說的‘祭如在,祭神如神在。’主要的不是祖先的神靈有沒有,而是在不在你的心中。”(
過年的傳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