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蛇年元宵節
二人轉起源薩滿歌舞
二人轉是東北古老的民族民間藝術,至今已有三百餘年歷史。有的說“二人轉”泉源於“蓮花落”; 有的說源於“打連廂”; 有的說泉源“秧歌”; 有的說“蓮花落”打底,“秧歌”鑲邊; 有的說“秧歌”打底“蓮花落”鑲邊; 另有說“秧歌”打底,“百戲”鑲邊等等眾說紛繁, 莫衷一是, 只好懸案於歷史。筆者近二十年來涉獵東北滿族民間術術品珍藏與對東北滿族民俗文化的研究,歷經較長時間查閱年夜量圖書資料、走訪觀察、研究論證, 終於對二人轉的歷史淵源、文化特徵等理出一個較清脈絡, 並從文化形態學和對照文化學角度, 力爭展現其生長淵源和歷史面目。
以下從六個方面敘述二人轉起源於薩
滿教歌舞文化:
一、二人演唱形式是薩滿教祭祀歌舞形式的承襲。二人轉發生年月約在清代前期, 通過二個演員說、唱、做、舞、絕等演出手段的綜合藝術, 早年二個演員扮“上裝”、“下裝”,其上裝男扮女裝稱“包頭”, 下裝男扮“丑角”。統稱“一付架”。這兩個演員歌舞演出形式和北方薩滿祭祀歌舞中年夜神、二神演唱形式、形態基本一致。祭祀歌舞中年夜神為主神(女) , 二神(男) 為幫神, 和二人轉同樣“下裝”( 男) 圍着“上裝”(女) 轉。通過分析對照可見二人轉最早來自薩滿教祭祀歌舞演唱形式。薩滿教降生在北方原始母系氏族社會, 最早“薩滿”由女酋長擔負, 隨着時間的推移父系氏族社會的出現, 也出現了男薩滿(男酋長擔負)由於那時受女神權習慣勢力的制約, 故男子當“薩滿”必須裝扮成女人的樣子①。祭祀時臉要塗黑, 並在神帽的帽檐部縫上許多皮條遮面等。這就是東北二人轉早期’男扮女裝”, 面塗玄色的歷史由來。
二人轉早期化妝與裝束:“上裝”頭上包一塊青布, 戴上五朵年夜紅花和用玻璃珠子串成的齊眉帘子戴在腦門上。另有一類用青布包頭, 插四個年夜簪、戴三朵年夜花, 上身穿紅襖, 下身穿綠彩褲, 外衣一個年夜花坎肩, 左右各有一個兜(可裝扇子、手玉子等)。下裝“丑角”頭戴氈帽、上穿喜鵲褂(利劍袖頭) , 下穿紅褲子, 足蹬三道臉鞋, 腰系利劍腰包②。上裝青布包頭插年夜簪戴五朵年夜紅花正如薩滿神帽頂戴十五叉鹿角, 寓意生命樹崇敬演化而來。腦門前玻璃珠子裝飾純系早年薩滿神帽帽檐上多皮條遮面的歷史演變遺存, 青布包頭是上裝“包頭”名稱的由來,“丑角”是為突出上裝, 下裝扮丑相由來。
至於上、下裝的其它穿着如氈帽、年夜坎肩、喜鵲褂、利劍腰包(腰帶) 等均系清代東北滿族人的裝束風俗, 是民族歷史的痕迹寫照。
早期二人轉手裡拿的不是手絹和扇子, 而是竹板和一尺三寸的木棒(一頭釘塊紅布條) , 這二件道具都在薩滿祭祀歌舞中應用。神棍和拍板瀋陽故宮薩滿祭祀用神具中都有原件。
再有二人轉演出最先, 倒退進場, 顯得稀奇神秘, 極富吸引力, 這在薩滿跳神祭祀中都有真相排場。如瀋陽故宮薩滿夕祭③“舞前, 薩滿坐在神位前小凳上唱請神歌。當太監用鼓槌擊年夜鼓‘一點’應合薩滿所敲手鼓時, 薩滿應鼓點逐步“拱立”並腰肢還要盤旋扭動, 薩滿立起后, 要面向神位, 其死後是舞蹈空間, 故首先向退卻,“盤旋蹌步”以雙腳向後按點蹭步、扭動腰肢、腰鈴嘩嘩聲響, 舞蹈呈盤旋之勢。太監雙手擊年夜
錠鼓“三點”以合薩滿手鼓, 薩滿以盤旋蹌步向神位標的目的前進, 邊蹭步邊扭動腰肢邊擊打手鼓誦禱神辭, 回到神位前小凳處坐。太監雙手擊鼓“五點”、“七點”、“九點”到“十一點”一再三次禱祝、拱立、前後倒退。擊鼓“四點”“夕祭”完畢。以上可見二人轉倒退進場淵源。
2、音樂唱腔泉源於薩滿神歌眾所周知二人轉音樂曲調有“九腔十八調, 七十二咳咳”之說。這樣火熱、厚實的藝術信託一定“事出有源”, 絕不會憑空締造。經由多方查證, 最新發現二人轉音樂曲牌“九腔十八調、七十二咳咳”是東北滿族單鼓音樂的突出特徵, 如“文嗨嗨”、“武嗨嗨”、“咿幺咳調”、“九郎悲”、“喊年夜腔”、“慢四棒”、“二十四節氣歌”、“天干地支歌”、“放牛調”、“盼五更”、“誇桑”、“揀棉花”、“武王伐紂”、“孟姜女哭長城”等單鼓唱腔多數是二人轉“九腔十八調”的源頭。而單鼓正是薩滿跳神的演出形式。這在研究民間音樂多年的專家劉桂騰先生著《單鼓音樂研究》一書都有先容和相似敘述。尤其二人轉曲調中較早普遍使用的《文嗨嗨》曲牌即是單鼓音樂中的《點八卦》曲牌。為破譯二人轉音樂曲牌起源解開了一年夜謎團。所謂“七十二咳咳”除“文嗨嗨”外, 一樣平常都是加在某些腔調尾音上“哼噯喲、噯噯喲”:例如二人轉《許仙借傘》詞
(上句) 令郎高山把書念, 噯咳喲, 噯嗨喲。
(下句) 令郎念書正三年哪! 噯咳喲、噯咳、噯
咳、噯噯喲、噯咳喲!
再如二人轉《蘭橋會》詞
我是那哈, 河東東那哈。魏學士。嗨嗨、嗨嗨,
哪啦咿呼嗨。
以上幾例尤其較早二人轉都有噯咳喲
的形式, 唱法有分唱、合唱, 有主唱和幫腔
等。
據老藝人口碑和部門史料先容, 較早
的二人轉都是《幺咳腔》, 據查證其本源在
北方薩滿教文化寶庫中蘊藏, 如下例:
(1) 單鼓音樂《喲咳腔》
曲一 《請神歌》(接宗譜)
打打鼓哇, 撞金鐘呀, 哎呃呀!
香主爺爺上了香主身上, 回家赴宴席呀, 哎
呃呀!
一步兩步往搶�_呀, 哎呃呀!
逐步走哇, 逐步行呀, 哎呃呀!
穩穩鐺鐺接香主爺爺回家赴宴席呀, 哎呃
呀!
曲二 《跳虎神》
打打鼓哇, 撞撞金鐘呀!
請虎神老爺下山峰啊, 哎嗨哎喲!
吃也好, 喝也多, 有些事情和你說, 哎嗨哎
呀! ④
曲三 《過天河》
神龍馬一到天河, 吱兒吱兒叫羅!
哎、哎咳哎, 呀哈, 哎咳, 哎咳, 呀, 哎!
叫一聲龍馬你聽我言哪,
哎呀, 哎咳呀哈, 呀哈, 哎咳呀!
(2) 北方薩滿神歌中喲咳腔
蒙古《請祖先神》唱神歌:
先從小輩(呵) 往上請呵,
請父親(呵) 和祖先呵;
請所有的(呵) 祖父呵,
降臨(呵) 顯靈呵。
祖先的神靈呵呵,
向你祈禱呵呵;
病魔和痛苦呵 呵,
請你給排除呵 呵。
薩滿《脫僧衣》神歌
花僧衣呀, 脫下來,
鷹鳥神帽呀, 摘下來;
祈請各路神靈呀,
各回各神台, 嗬嘿呀!
再如東北盛行諺語:“遼陽城, 九座門,
滿漢都供一個神, 遼陽城, 九道街, 滿城都
唱呼么咳。”
以上諸例證實二人轉“九腔十八調, 七
十二咳咳”均出自薩滿教文化神歌中無疑。
二人轉伴奏樂器: 有毛竹板、玉子、梆
胡、喇叭、年夜鼓、底鼓、年夜鑼、小鑼共八種。
薩滿祭祀歌舞伴奏樂器: 單皮鼓(抓
鼓) , 腰鈴、卡拉器(柏板)、台鼓、神棍、神
刀、三弦、琵琶。
通過兩者對比, 主要樂器相同, 其伴奏
功效亦同。二人轉中音樂鼓點及東北秧歌
鼓點和薩滿祭祀歌舞樂曲鼓點均是三音列
曲調,“三擊為一節”的老三點為基礎, 老三
點、五點、七點、九點、十一點, 三者在流動
中是不成缺的打鼓套路。這在撫順研究薩
滿音樂的胡偉光先生和專家劉桂騰先生等
三、舞蹈動作泉源於薩滿祭祀歌舞
二人轉是有歌有舞, 有說有相, 有特技的藝術特徵。以前叫雙玩藝、雙條、碰碰、蹦蹦、地蹦子、小落子、小秧歌等多種叫法, 東北有許多區域叫“小秧歌”, 尤其二人轉開場一二三場”和演唱中載歌載舞等舞場較多。其舞步、腕功、兩肩、腰、全身扭動等舞蹈動作均來自秧歌(也是薩滿祭祀舞蹈傳承) 和薩滿祭祀歌舞。據總結二人轉舞蹈特徵歸納綜合起來為揚、蹲、擺、顫四個方面:揚: 雙臂擺動, 年夜開年夜合, 極為坦蕩年夜方, 是東北各族人粗獷豪爽、恣意縱情性格的抒發, 如奔馬神鷹擊空萬里, 狩獵民族理想的示意, 也是金代莽式舞的繼續, 舞姿動作多出於秧歌和薩滿神舞動作。
過年貼春聯的來由
蹲: 歌舞中有蹲步、跺子步、出溜步、盤旋步、奔馬步、七山步等, 這在薩滿祭祀歌舞中都可找到演出實例和出處。尤其二人轉下裝“丑”角下蹲舞蹈以突出上裝“包頭”以挺為尚, 以高而美的動作最為普遍的遺存。擺: 擺腰胯, 二人轉和秧歌中扭腰擺胯是絕美的舞步, 極富藝術魅力, 這是薩滿歌舞薩滿鈴系臀后, 搖之嘩嘩作響擺腰動作泉源。顫: 是東北滿族秧歌和薩滿歌舞的一年夜特徵, 據薩滿講“不顫神不來”。記得小時刻在本溪家鄉親眼見過一女薩滿“跳神”,她手中拿太平鼓邊敲邊哆嗦, 從坐、站、舞始終離不開哆嗦, 並在屋內盤旋作舞。二人轉着彩裝在場內盤旋年夜歌年夜舞邊顫邊舞,不只異常之美, 更示意出東北人民熱烈紅火、剛健、豁達性格。四、曲目唱段多從“薩滿神歌”中來陰魂陣》是東北二人轉曲目“四梁四柱”之一, 其唱詞中五方五色旗將軍部門五段是從瀋陽市法庫縣單鼓藝人陳俊清演唱薩滿神歌》唐神懺, 唐王詩中來, 對照如下:
二人轉《陰魂陣》五方五色旗將軍詞
為:
正東方本屬青, 一哨人馬青登登。
青人青馬青旌旗, 青甲將軍率領兵。
正西方本屬利劍, 一哨人馬利劍登登。
利劍人利劍馬利劍旌旗, 利劍甲將軍率領兵
正南方本屬紅, 一哨人馬紅登登。
紅人紅馬紅旌旗, 紅甲將軍率領兵。
正北方本屬黑, 一哨人馬黑登登。
黑人黑馬黑旌旗, 黑馬將軍率領兵。
正中央本屬黃, 一哨人馬黃登登,
黃人黃馬黃旌旗, 黃甲將軍率領兵。
單鼓藝人陳俊清演唱《薩滿神歌》唐神
懺, 唐王詩詞為:
一挑東方甲乙木, 青旗人馬往外出。
青人青馬青旌旗, 青盔青甲青戰袍。
二挑南方丙丁火, 紅旗人馬往上裹。
紅人紅馬紅旌旗, 紅盔紅甲紅戰袍。
三挑西方庚辛金, 利劍旗人馬往上跟。
利劍人利劍馬利劍旌旗, 利劍盔利劍甲利劍戰袍。
四挑北方壬癸水, 黑旗人馬緊跟隨。
黑人黑馬黑旌旗, 黑盔黑甲黑戰袍。
五挑中央戊巳土, 黃旗人馬賽猛虎。
黃人黃馬黃旌旗, 黃盔黃甲黃戰袍。⑥
二人轉《王二姐思夫》( 單出頭)、《摔鏡
架》均是二人轉“四梁四柱”之一, 其給二哥
綉腰褡詞與陳俊清演唱《薩滿神歌》綉腰褡
詞有顯著的繼續關係。
二人轉《楊二舍化緣》中王美蓉洗臉梳
頭年夜段唱詞和《小王打鳥》中苗梅女洗臉梳
頭年夜段唱詞均從王國興整理《薩滿神歌》奠
酒歌開金口詞中來。《小王打鳥》中觀花, 並
以句句混名和滿族婚俗相連等也來自王國
興整理《薩滿神歌》巧聯混名唱詞, 下面舉
例中可看出兩者的淵源關係。
二人轉《楊二舍化緣》詞中王美蓉洗梳
唱詞為:
旦 雙手捧水凈了面
丑 用汗貼擦去臉上的泥兒
旦 象牙木梳拿在手
丑 打開青絲髮萬根
旦 左梳左綰盤龍髻
丑 右梳右綰水磨雲兒
旦 中央剩下亂頭髮
丑 梳上童子拜觀音
旦 面擦官粉利劍如玉
丑 朱紅胭脂點嘴唇兒
陳俊清演唱《薩滿神歌》奠酒歌開金口
詞中苗梅女洗梳唱詞為:
一堂新神來凈面,
三尺利劍綾趕灰塵,
江南官粉擦在臉,
蘇州胭脂點朱唇,
象牙篦子拿在手,
梳頭櫳子手中擎。
左梳左挽盤龍髻,
右梳右挽水墨雲。
前梳燕子三抄水,
后梳童子拜觀音。
《小王打鳥》中巧聯混名唱詞為:
旦 花盆好比天和地,
丑 花根好比爹和媽。
旦 青枝好比兄和嫂,
丑 有個綠恭弘=叶 恭弘好比小奴家。
旦 接個骨朵兒十五六,
丑 開朵鮮花十七八。
旦 梨花就把梅花叫,
丑 三媒六證四序花。
旦 棗花吃了婚姻酒,
丑 桃花杏花軋親家。
陳俊清演唱《薩滿神歌》巧聯混名詞
為:
花園好比天和地,
花盆好比爹和媽。
枝恭弘=叶 恭弘好比姐和妹。
開朵小花十七八。
“一串紅”碰上“晚香玉”,
“石榴花”作媒把纖拉。
“仙客來”吃會親酒,
“桃花杏花”攀親家??⑦
以上枚舉二人轉諸曲目中多段均出自
《薩滿神歌》儀式歌單鼓唱詞。從中不難看出其源流關係。另據李微先生著《東北二人轉史》中也講:“單鼓又名太平鼓, 原為東北滿族的民間藝術, 淵源於薩滿教神鼓。二人轉《天緣配》中的‘南天門’一年夜段唱是從神鼓第五鋪鼓《請天神》而來”。滿族單鼓音樂源於薩滿祭祀歌舞, 從滿族軍隊確立“漢軍八旗”制起至今已有三百五十餘年歷史, 其頭腦看法, 頭腦系統具有頑強的繼續性、恆定性。故其主題內容、唱詞恆久穩固, 但在撒播歷程中也吸收他族先進部門, 逐步厚實藝術演唱內容,到達娛神娛人功效。二人轉和單鼓音樂比歷史較晚, 娛人功效是絕對為主。雖然發展早期也有娛神功效, 是因早期脫胎於薩滿文化所致。但隨着歷史不竭發展前進, 其為廣年夜群眾、稀奇是农民群眾文化生涯所需求, 其內容知識性、意見意義性更強, 不竭厚實發展。滿族單鼓音樂與二人轉同屬東北民間演唱藝術, 在歷史發展中後者肯定向前者學習、借鑒、有利於發展自己文化和藝術部門, 去失蹤晦氣部門, 故此也可以看出其起源和撒播的歷史痕迹, 為確定二人轉的起源時空提供很主要證據。
五、曲目中示意的滿族古老
婚喪習俗是薩滿文化遺存。
東北二人轉曲目中示意滿族風情民俗
內容相當普遍, 其中演唱滿族婚俗、喪俗部
分更具典型, 如《蘭橋》、《紅月娥做夢》等其
中示意滿族婚俗部門較集中年夜段唱詞有一
百多句。而且這兩個曲目滿俗文句基秘聞
同。二人轉《蘭橋》詞:
旦 你把你女兒許配我兒做續弦,
手鐲給你四兩, 另有一根黃盤頭簪,
衣裳給你四件, 給夾不給單,
看個良辰日, 五月二十三。
五月二十三年夜好之日,
我婆家套輛喜事又來搬娶咱。
今天過門好去拜地天,
拿起紅皮雞蛋給我滔滔臉。
旦 轉過來我的哥哥抱我把車上,
吹喇叭的是將軍令,
有一對銅鑼前引路,
怕只怕五鬼利劍虎把路攔,
一進庄村三聲炮,
轉過來我的公爹就把年夜門關,
要問關年夜門所謂何事?
他們都說: 憋憋性氣怕我過門耍年夜顢。
娶親婆送親婆攙我把車下,
又來了個小女人給我倒紅氈,
鋪紅氈倒紅氈來的好快,
天地桌不遠來在眼前。
風刮蓋頭我仔細旁觀,
天地桌放置甚覺周全。
上面放着紅糧半斗,
鬥口就擱紅紙粘。
上面插着一桿秤,
光有秤桿沒有秤盤。
上邊插着三支箭,
寶雕彎弓上滿弦。
這叫秤平斗滿多合理,
到厥後生下孩子一馬三箭中狀元。
有碟粟子有一碟棗,
年夜蔥三棵頭髮三錢。
這就叫智慧智慧早能立子,
結髮伉儷能到百年。⑧
後面另有四十多句約束新娘的禮貌
如: 新娘跨騎馬鞍, 別踩着滴水檐, 別衝著
太歲, 勉得十二年不舒懷, 踩高粱袋子上炕
坐福、給親友裝煙、翻菜碗、麵條搭縵稈, 吃
子孫餃子等等均是十足的滿族風俗和禁
忌。
二人轉《包公賠情》中示意東北滿族等
人辦喪事民俗的形貌:
丑 嫂嫂黃金(身體) 入了櫃,
我情願搭個排了屍首停,
靈前供上倒頭飯, 飯碗里,
我給你插上三棵棉花絨。
我給你蒙上蒙臉紙,
我拿個糧碟壓你前胸。
絆手絲絆腳絲我給你絆,
在兩手我給你攥上打狗乾糧。
靈前給你擱上江水罐,
在足下給你點上照屍燈。
三親六故來弔孝,
我能坐草去陪靈。
靈前燒上千張紙,
我能哭嫂嫂親媽幾聲,
旦 三七二十一天起靈走,
我能給拉着那根老喪繩,
打領頭幡我願意,
摔喪盆子我願扔。
三十二杠我仰面抗,
買路紙錢撒溜平。
我給嫂嫂送到包家老墳上,
給嫂嫂挖個黃土坑。
寬打墓子, 深打井,
裡邊填上兩條土龍。
四角我把饅頭墊,
五穀糧江水罐放在當中,
看個吉時來下葬。
頭鍬土我來給扔,
我能守你一七、二七、三七。
四七、五七、三十五日,
我按着癸年癸月癸日上墳塋。
三月清明我插柳,
七月十五紙錢生。
十月月朔寒衣送,
正月十五我送燈。
將燈送到你的墳上,
省得你墳前墳后黑咕隆咚。
以上僅舉二人轉曲目中滿族婚俗, 喪
俗一部門, 就足以證實其與古老薩滿文化
歷史淵源關係。
六、二人轉是東北滿、華文化融合的結晶二人轉從發生撒播至今歷史悠久, 幾經朝代興衰更疊, 仍常盛不衰, 並撒播中外。是東北滿、漢等族文化相互滲透融合的結晶, 以下分五個方面歸納綜合總結: 二人轉二人歌舞演唱形式是薩滿教祭祀歌舞形式的繼續, 又發生在東北滿族聚居區域民眾中。其“男扮女裝”、“倒退進場”均出自薩滿祭祀歌舞, 其狂舞、熱烈、演出熱潮時學鷹、鳥怪叫均從薩滿祭祀歌舞中來, 故滿族民俗文化特徵較突出。自十七世紀初, 滿族自遼寧興起,又入主中原, 出於統治和政治的需要, 先後對華文、漢語及華文化的吸收和行使, 並動員民間藝術“二人轉”拋卻滿族語言的使用, 而自然的以漢字寫詞, 以漢語謳歌。據據原鐵嶺市藝術研究所所長徐天欣先生講:“在弄全省民間歌舞集成於各縣調研中, 聽老藝人先容西豐縣(向來是滿族人聚居區)早年有用滿族語演唱‘二人轉’戲班。其班名叫‘富喜班’, 班主姓肇, 都稱其肇班主。其滿族二人轉戲班在演唱唱詞每句滿語後面加唱‘壓不生’三字。用漢語翻譯即是‘噯嗨喲’的意思”。如最早唱二人轉《小天台》
詞:
丫環上樓 壓不生,
仰面旁觀 壓不生,
瞥見年夜嬸 壓不生,
泣如雨下 壓不生,
年夜嬸你嘆傷 壓不生。
通過前例看歷史較早, 其年月可推斷
到滿族語言、文字普遍漢化前即有此類戲
班。
用漢語演唱二人轉是滿、漢等族人文
化普遍融合的歷史符號和里程碑。為東北
人年夜真話、土語、歇後語等演唱二人轉開拓
出一個新天地。
二人轉說出了東北老鄉心裡話, 示意
了他們愛和憎, 成為他們的代言人, 以是東
北人民喜歡二人轉, 熱愛二人轉, 創作發現出了
二人轉, 故二人轉是東北各族人民土生土
長的藝術。
二人轉曲目的主題內容多傳承中
國歷史知識, 滿、漢等族文化傳統。具有反
封建頭腦、稱道自由戀愛、揭破社會陰晦與
不合理制度、頌揚為人民利益鐵面無私的
清官。另有示意東北區域風景民俗和民族
風情等。
二人轉曲目如《年夜西廂》、《蘭橋》、《王
婆罵雞》均源於宋雜劇、元雜劇;《盤道》源
於西遊記;《禪宇寺》、《密建游宮》、《古城
會》、《霸橋》、《羅章跪樓》、《雙鎖山》、《探
病》、《陰魂陣》、《楊八姐游春》等均源於列
國傳、三國演義、隋唐演義、宋代文學等;
《包公賠情》源於清代小說;《王二姐思夫》、
《馬未亡人開店》、《馬前潑水》、《鋸年夜缸》等源
地民間故事、民間傳奇和民間傳說, 另有
《小賀年》、《小送飯》、《揀棉花》等均出自東
北民歌(滿族民歌) 等等。從眾多的二人轉
曲目, 可見其厚實的華文化秘聞。是東北廣
年夜人民群眾的百科全書和教課書。
二人轉較多曲目中的主題內容多
是男子念書做官和農村勞動婦女(女人) 戀
愛故事, 並已成了二人轉曲目中一年夜定式
之一, 如《西廂》、《蘭橋》、《擀麵》、《開店》、
《王二姐思夫》、《馬前潑水》、《賠情》、《十八
里相送》、《摔鏡架》等均是滿華文化融合集
年夜成的二人轉曲目。這與那時民眾中“念書
做官論”於清初推行“儒學”有關, 清聖祖玄
燁曾“要求日講官日日侍講”, 以求“人心
服, ??無餘事”, 到達他“士心得, 則人心
得”於“道統”和“治統”辯證統一而統治人
民的主張。故此那時“太平盛世, 苦學索官、
夫官婦榮”的社會民俗, 也成為社會底層民
眾最高願望追求。二人轉這一原始民間藝
術也成為那時滿、蒙古、漢等族文化年夜融合
的載體而常盛不衰, 撒播至今。
二人轉曲目中“九腔十八調、七十
二咳咳”年夜體上是從滿族單鼓音樂而來。據
老藝人講二人轉《文嗨嗨》是遼寧新賓古老
民歌曲調, 在滿族秧歌中使用, 那時叫秧歌
調。《文嗨嗨》曲牌又是單鼓音樂中[ 點八
卦]的別稱。
在二人轉的發展歷程中又不竭吸收其
它姊妹藝術精髓: 如“秧歌”、“蓮花落”、“什
不閑”、“年夜鼓”、“京劇”、“評戲”等。
綜上通過文化形態學和對照文化學方式、筆者從六個方面提出二人轉起源於北方薩滿教文化―祭祀歌舞。在歷史的長河中, 由於滿、漢等族不合精神文化的相互滲透融合使二人轉具有神秘、怪異、粗獷豪爽、火辣熱情、年夜喜年夜悲、年夜歌年夜舞、厚實多彩、文化秘聞厚實、歷史悠久等東北區域文化特色。
從歷史宏觀來看東北二人轉藝術和東北其它民族民間藝術一樣負載着東北區域人文、地理、歷史、民族、民俗、宗教、科學、醫學、美學等的文化載體, 是“活古代”、“活化石”。它既是已往的, 也是現在的, 既是原始的, 也是現代的, 它既是民族的也是天下的。我們研究其歷史, 是不切斷歷史, 也將更好地發展歷史。為弘揚東方古老民族的絢爛文化, 經由一代代人的起勁, 信託東北二人轉這朵怪異美麗的山花將不竭放出榮耀。
華夏民族的吉祥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