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十二生肖 民間習俗 正文

漫談麻將桌上的中國人

陝西春節習俗

漫談麻將桌上的中國人


    馬斯洛在論及人的需要時把需要分了幾個條理,其中一個是愛和歸屬感。愛這個詞對照西洋化,在西方似乎是人生頂主要的一件大事,不外在中國――在傳統的中國――卻險些找不到對應的詞。中國人講求的是“倫”,什麼君臣有義,父子有親,長幼有序,配偶有別,同夥有信,中國人總愛把道德、情緒,甚至尚有執法都綜合到一起,天真掌握,以是中國人若把這一套綜合藝術搞得好了,上可以當賢人,下可以稱人精。

    歸屬感也是這樣。在西洋,這種歸屬感涇渭明晰,什麼基督教堂,天主教堂,動物珍愛者協會,以及林林總總專門的沙龍,一個蘿蔔一個坑。中國人卻仍是綜合到一起,玄門的太上老君,釋教的觀音菩薩,儒教的孔子,有時尚有祖宗的牌位,都可以供到一起。“西方人重剖析,中國人重綜合”,一點不錯。

    有歸屬感了就好比找到了組織,找到組織自然就有了組織生涯。重剖析的西方人組織生涯也極認真,星期天做星期,每月幾號去什麼聚會,什麼沙龍,議題是什麼,對於政治主張差其餘,也劃分組織政黨――順便說一下,政黨是入口的觀點,中國傳統有朋黨無政黨,以是近代以來的政黨往往著名無實――約定遊戲規則,同場競爭。中國人的組織生涯則從心所欲,所謂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圖的就是誰人熱乎勁,何須斤斤於懂或不懂,會或不會。以前的組織生涯有廟會,社戲之類,現在的則首推麻將。那次在美國時我一個同事說,我發現美國人為什麼不打麻將了,由於他們搞不到一塊去。着實美國人自有其尋找歸屬感的方式,那是我們無法明晰的,就象美國人也許也無法明晰我們在麻將中找到的歸屬感一樣。

    麻將似乎發現於清末民初,但不出數十年,其勢已大大蓋過了其他兩種博奕流動――象棋和圍棋。似乎只要有四個以上中國人的地方,就能找到麻將,以至於胡適搬到了美國,他的太太江冬秀還經常和其他太太們一起打麻將,聽夏志清說,胡適那時沒有辦公室,基本無法事情。胡適是個隨和人,聽說在台北臨死前不久還在託人買屋子,由於在西席宿舍打麻將影響學校學習。這也許是真的,由於我在現代作家裡,只見到胡適對國民着迷於麻將提出過呼籲,他還認真盤算過天下人民用於麻將的時間,想是太太的麻將癖是他的心頭之痛吧,他又不願違拗太太。

    象棋最常見的排場是一個黃昏的街角,兩名老者對陣,周圍一堆人指指點點。圍棋最常見的是幽窗下,竹林邊,或者竟在山間林下,從容而奕,指尖生涼,謂之“手談”。象棋的棋子品級明晰又正大灼爍,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雖兵不厭詐,但那詐都是“孫子兵法”上找獲得的,是陽謀非陰謀。圍棋的棋子無貴無賤,以氣而生,以勢而顯,或以輕靈勝,或以質厚長,其幻化處有鬼神意外之機。象棋近儒,圍棋似道,象棋寓人事,圍棋蘊天機。
   但象棋的人事卻是儒的人事,其君仁臣良父慈子孝竟恰似儒家想象中的《周禮》,圍棋的天機更非凡人所能參透。最靠近中國人的生涯的――注重是生涯,中國人的文章和生涯是兩種文化――卻是麻將。麻將讓大多數中國人發現了屬於自己的天地,屬於自己的興趣,屬於自己的人生價值。中國人天生適合麻將,麻將天生適合中國人。
 
   有人說,圍棋是最伶俐的人玩的遊戲,但最伶俐的人玩起麻將也許也會力有未逮。中國就是這樣新鮮的國家,一小我私人不能由於極伶俐就能樂成,一小我私人樂成的主要條件也不是伶俐,而是會做人,有時甚至其餘什麼都不會而僅僅會做人就能獲得樂成。麻遷就是這樣新鮮的遊戲,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在這裏竟可以改成智者三慮,必有一失。你盡可以說麻將只是靠運氣沒有競技性匹敵性,但中國人自有中國人的邏輯:能讓最伶俐的人也無可怎樣的遊戲,豈非不是最龐大的遊戲嗎。你不佩服,那是你不懂麻將,不懂麻將所代表的中國人的“綜合藝術”。外國人是不會明晰的,用那套剖析歸納演繹的邏輯基本看不懂中國。
 
   現實上,做人就是一種綜合藝術。西方人演戲歸演戲,生涯歸生涯,但中國人卻合二為一,統稱為做人。演戲的身分太少,我們稱之為“不會做人”,是會被中國人瞧不起的,演戲的身分太多,稱之為“太會做人”,也是會被中國人懷疑的。西方人事情歸事情,家庭歸家庭,事情關係和私人關係絕不混淆,在中國就沒有那麼貧苦,同是一小我私人,哪能分那麼清呢?西方人在公開場所有禮貌,講秩序,重形像,對人熱情,但私人場所沒有電話預約的話甚至不能進去,生疏人突入可能會被開槍打死。這在中國人看來也有些不能思議,把私人情形瞞得那麼緊,一定有不能告人的器械。

香港春節習俗

    麻遷就是這種做人的綜合藝術的一個反映,在麻將桌上,最主要的不是伶俐到能算出若干步,而是憑證差異情形天真順應接納響應對策,亦即善做人。做人方面的甜頭在麻將桌上總會獲得響應的利益,好比說憑證牌型和桌面上已打出的牌制訂對策,能成大牌則成大牌,不能成大牌則成小牌,不能成小牌則阻止別人成牌,好比察言觀色以判斷別人手中的牌。做人的弱點也會帶來損失,好比性貪者過於追求大牌反連小牌也成不了,怯弱者不敢成大牌只是廣種薄收,優柔寡斷者因舉棋不定而錯失良機。這些與其說是一門科學倒不如說是一門藝術,由於原理似乎很簡樸,但運用起來全要靠機緣和天稟了。

    說到機緣和天稟,這也許是中國人做人方面的兩大因素,也是麻將方面的兩大因素吧。機緣着實就是運氣,天稟就是性格,亦即那種左右逢源的手段的融會能力。中國人是樂觀的,既然決議麻將輸贏的因素有兩個,也就給了中國人一個選擇的空間,他贏了都是由於手藝精彩,他輸了都是由於運氣欠好――他總是對的。哪怕麻將桌上的常敗將軍,也可以大談他的成大牌履歷,自我感受優越。

    西方人的橋牌考究協作配合,公正競爭,中國人的麻將則要求盯着上家,防着下家,各自為政,但在某一方在做極大的牌時,另三家又可暫時團結起來。中國的人際關係在西方人看來是簡直一團亂麻,但中國人自有分寸,他們從小就在舉行着這方面的訓練,他們一生都在做着這些事,對許多人來說這可能是唯一的甜頭。每小我私人都有需要的牌在別人手上,每小我私人手上都有別人需要的牌,說明中國人的運氣多若干少掌握在別人手上,而每其中國人又多若干少握着別人的運氣,以是運氣為另一些人掌握也就不以為很要緊了,樂觀的中國人總能在掌握別人運氣的歷程中獲得興趣,哪怕那些人只是婦孺。西方人的一致是指每小我私人――最壯大的和最弱小的――都有同樣的時機,中國人的一致是指每小我私人都有他控制的工具。君控制臣,臣控制更小的臣,官控制民,民控制他的妻子,而他的妻子熬成婆之後就可以控制媳婦。司機可以暫時左右一下搭客的運氣,醫生可以怠慢一下病人,售票員可以暫停售票,甚至要飯的還可以在看不順眼的地方吐上一口痰。趙太爺可以打王胡,王胡可以打阿Q,而阿Q還可以欺凌小尼姑――樂觀的中國人總能找到自己的興趣。
 
   忠實說我極不喜歡這種遊戲,我以為若是我贏了不外是恰巧,若是我輸了也怪不得手藝,無論輸贏,我都有給運氣戲弄之感。以是我寧願下圍棋和象棋,若是我必須玩遊戲的話。下圍棋和象棋時,能手比低手有絕對的優勢,伶俐人比不伶俐人有絕對優勢,贏得正大灼爍,輸得顯著了白,手藝的提高是可以顯而易見的。不外由於親戚熟人十有八九樂於此道,他們到了一起很自然地就會開起了麻將,春節時刻更是“豈可一日無此君”的。以是雖然一直“怕人推說病,避俗詭逃禪”,對於麻將桌是能逃則逃,能避則避,照樣有幾回迫於人情觀戰了良久。雖然從未實戰過一盤,但觀戰幾回,也逐漸悟出一些原理。“唐虞揖讓三杯酒,湯武征伐一局棋”,可謂“雖小道,其義大焉”,中國人云雲喜歡麻將,着實不是一件有時的事。

    我想西方人也許永遠也想不出麻將的魔力吧,中國人同化能力雖壯大,但至少我沒聽說過外國人喜歡麻將的。中國文明和西方文明基本就是兩種文明,陰差陽錯地落到了一個星球上。以是我經常想,若是這個星球上沒有西方文明或沒有中國文明會怎麼樣。
    若是沒有中國文明,西方文明會照樣生長。四大發現在中國是幾個有時事宜,並非源於愛發現締造的民俗,中國在宋代以前,尚有不少其他的小發現厥後傳到了西方,對西方文明的演變有某種彌補作用。但西方那些民族似乎是天生愛探索的民族,以牛頓那樣的推理熱情,以愛迪生做試驗時百折不撓,四大發現只是時間問題。西方文明無論物質照樣精神都可以在不知道中國文明的情形下生長成今天這個樣子,然後在天下大戰中撲滅,或是走向靈魂拯救走向和平,然後向宇宙更深處邁進。

    若是沒有西方文明,中國還會一如既往地舉行着。宋以後無發現,那是由於中國人想出防止少數人愛製造“奇巧淫技”的壞習慣的法子。劉慈欣在《西洋》中假設了鄭和下西洋後進一步抵達西歐的情形,文章很是不錯,但他也許並不很領會中國文化。他不知道中國文化有多頑固,除了西洋的大炮,什麼器械也撼動不了它,現實上西洋的大炮也只是叫它震了震,一百年了,變得照樣那樣少。
    若是沒有西方文明,有人說也會緩慢地過渡到資源主義,我不知道那要多久,一千年夠嗎?現實上中國也許從來就沒想到過要發現什麼“奇巧淫技”,即是有時泛起了,也會讓中國人骨子里傾軋,中國人稱之為“玩意兒”,那是舍本逐末的行為,是墮落的標誌。宋代以前不外是中國文化還沒定下來而已。中國的商品經濟――準確地說是官商勾通經濟――發到達了一定水平,就會被改朝換代的戰火盡數摧毀。

    不外對於中國人,這也沒什麼欠好。沒有西方文明,中國文明基本不知道什麼叫資源主義,他們理想中的社會是想象中的伏羲,黃帝,堯,舜,禹,湯。在一代代的“人心不古”的搖頭嘆息中,中國人照樣可以過得很好,不知道民主、自由、一致、泛愛,社會上的亂子可能還要少些。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雖然要打上不少仗,死上不少人,但總不會把地球分掉。田園牧歌式的經濟也不會把環境搞壞,至於麻將,就是搓上一萬年也搓不垮地球。
 
   以是中國文明還會這樣存在下去。中國人發現了陰、陽兩個字,可以席捲天上地下一切徵象(雖然在重剖析的西方人看來這種席捲着實綜合得過了分),這樣也就一勞永逸地解決了宇宙觀問題。中國人發現了干支紀年,六十年一甲子,正好與一亂一治的循環相映成趣,又可以在時間上制止了世紀末恐慌或末日審訊一類的器械,可以“子子孫孫無限盡矣”。中國文明將一亂一治下去,麻將桌也可以一直擺下去,直到一萬八千年後,小行星撞擊地球。


廣西春節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