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究竟“姓甚名誰”
“七夕”中國情人節的習俗
從“五福”到“福”字的民俗象徵
由於地域文化的差異,統一個七夕節,天下各地的節日流動內容也各不相同,出現出厚實多彩的特色。這裏略加論述各區域的流動。
在浙江嘉興塘匯鄉古竇涇村,有七夕香橋會。每年七夕,人們都趕來介入,搭制香橋。所謂香橋,是用種種粗長的裹頭香(以紙包着的線香)搭成的長約四五米、寬約半米的橋樑,裝上欄杆,於欄杆上紮上五色線製成的花裝飾。天黑,人們祭祀雙星,乞求福祥,然後將香橋焚化,象徵著雙星已走過香橋,歡喜地相會。這香橋,是由傳說中的鵲橋傳說衍化而來。
在膠東區域,多於七夕拜七姐神。年輕婦女穿上新裝,歡聚一堂,於庭中盟結七姐妹,口唱歌謠:“天皇皇,地皇皇,俺請七姐姐下天堂。不圖你針,不圖你線,光學你七十二樣能手段。”不少地方還製作“巧花”,少女們用麵粉制牡丹、蓮、梅、蘭、菊等帶花的餅饃食物(或稱巧果),尚有巧菜,即於酒盅中培育麥芽(此即宋代的“種生”),用巧果、巧菜來祭祀織女。
在陝西,七夕夜女孩子們則要用稻草紮成個一米多高的“巧姑”之形(又叫巧娘娘,即織女),並讓她穿上女孩子的綠襖紅裙,坐在庭院里;女孩子們供上瓜果,並端失事先種好的芽菜、蔥芽(即“種生”,婦女們稱巧芽芽),剪下一截,入擴一碗清水中,浮在水面上,看月下的芽影,以占卜巧拙;並穿針引線,競爭快慢;舉行剪窗花競賽,以爭智巧。
在福建,婦女、女孩子們鋪排香爐和各式祭品:茶、酒,花瓶中插花,尚有五子(桂圓、紅棗、榛子、花生、瓜子)和織女用的脂粉。祭拜雙星后,即把獻給織女的脂粉分成兩半,一半投向屋頂給織女,一半自己梳妝美容。相傳與織女共用脂粉,可使自己的優美容貌保持不衰。而五子的鋪排,寓有求生育之意。婦女們並吃茶食瓜果,玩乞巧遊戲。
在廣東,最重視七夕節的是清代、民國年間,並撒播有許許多多有趣的風習。屈大均《廣東新語》中,即已紀錄了清初“七娘會”的盛況,民國年間,並撒播有許許多多有趣的風習。屈大均《廣東新語》中,即已紀錄了清初“七娘會”的盛況,民間多稱“拜七姐”。據加入過民國年間的“拜七姐”流動的老人回憶,廣州西關一帶,尤為盛行“拜七姐”。流動一樣平常是在少女少婦中舉行(男子與暮年婦女只能在一旁旁觀,并行禮祭拜而已),預先由要好的十數名姐妹組織起來準備“拜七姐”,在六月份便要將一些稻穀、麥粒、綠豆等浸在瓷碗里,讓它們發芽。鄰近七夕就加倍忙碌,要湊起一些錢,請家裡人協助,用竹篾紙紮糊起一座鵲橋而且製作林林總總的優美手工藝品。到七夕之夜,便在廳堂中鋪排八仙桌,繫上刺繡台圍(桌裙),擺上種種精彩紛呈的花果製品及女紅巧物,大顯女兒們的巧藝。有用剪紙紅花帶圍着的谷秧、芽菜盤,盤中點着油燈,燈光透出彩畫薄紙燈罩,艷彩精明;有全心部署的插花,幽香四溢的白蘭、茉莉、素馨及其他鮮花插在銅瓷花瓶里;有茶匙般大的荷、玫瑰、夜合、山茶插在小盆中,一朵真的配一朵假的,真假難辨;尚有把蘋果、桃、柿等水果切削拼疊成種種鳥獸等形狀的果盤;寸許長的繡花衣裙鞋襪及花木屐;用金銀綵線織繡的小羅帳、被單、簾幔、桌裙;指甲巨細的扇子、手帕;用小木板敷土種豆粟苗配細木砌的亭台樓閣,總之是越仔細越顯得巧。又用米粒、芝麻、燈草芯、彩紙製成種種形式的塔樓、桌椅、瓶爐、花果、文房四寶及種種花紋和文字的麻豆砌成的供品;還掛一盞盞的玻璃或彩紙的花燈、宮燈及柚皮、蛋殼燈(上雕山水花鳥圖案),動物形燈。最惹人愛的,是女兒們用綵綢扎制的優美的雛偶,即布娃娃。雛偶有牛郎、織女及一對小後裔的形象,一樣平常放於上層,下邊是吹蕭撫琴舞蹈的小兒形象,祝賀雙星相會之意。尚有“西廂”、“紅樓”、“楊門女將”等成套的戲劇人物形象(也與瓷塑雛偶,是家長買給小後裔作節日禮物的)。
滿族曾有的兄死弟娶嫂的婚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