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十二生肖 民間習俗 正文

雲南少數民族年節習俗簡介

中國情人節簡介

雲南少數民族年節習俗簡介

淺談 舊北京民間絕活――吆喝

 

    雲南元陽哈尼族彝族自治縣的彝族,根據古老的彝族太陽曆,一年中要過兩次年。
   
    彝族太陽曆將一年分為10個月。每月以鼠日為一個月起頭,12屬相循環3次,在豬日終結為月末,每月36天。一年360天,剩下五或六天為過年日,不盤算在10個月之內。大年在每年夏至日,過三天。第一天為接祖日,第二天為祭祖日,第三天是送祖日。小年在冬至日,只過两天,一天接祖,一天送祖,閏年加祭祖日過三天。
   
    元陽縣彝族與漢族來往多起來后,也與漢族一起過春節,但仍然保留着濃郁的民族特點。春節前三天內,家家殺年豬。屋裡屋外要掃除得干清清潔,門前栽松樹,巨細門頭、灶前廄旁都插上松枝,祝願來年生涯完善幸福。年三十晚上不在別人家住宿,借了別人的器械要所有還清。
   
    除夕之夜,嚴禁說不吉祥的話,禁絕惡言穢語,禁絕打妻子小孩。父親或宗子率領全家老小,用托盤托着酒、肉、飯、水等祭品,依次向祖宗、天地、土、水、日、月、龍、灶獻祭,然後又向門、柱、水缸、畜廄、大農具逐一獻祭。全家入席后,將飯菜每樣取一點放到門外給無家可歸的野鬼。然後盛一碗飯給狗,傳說第一次洪水年裡莊稼全被淹死了,是狗從天神那裡討回了五穀種子,以是年節首先慰勞狗。等狗吃飽了,然後全家才吃年夜飯。
   
    正月月朔早上,雞剛打鳴,天還未亮,各家男子就鳴槍放炮,到水井祭祀水神,爭取第一個取回新水。天剛剛放亮,全家已經起床,穿上節日艷服迎接財神,然後做湯圓獻祭各路諸神。再做一個湯圓貼在小孩子腦門上,示意孩子又長了一歲。元陽彝族把正月月朔稱作“女皇日”,婦女不作或少作家務,做菜做飯全由男子操辦。飯甄子無論有多大,飯都要蒸得滿滿的,示意糧食整年有餘。月朔全天都不動刀斧,不出寨門,不出門作客,不到菜園取菜。初二、初三才最先走親探友,女人帶着孩子回外家。
   
    木刻“請帖”邀親友
   
    在每年的冬月或臘月,獨龍族要過唯一的傳統節日,獨龍族語叫“卡雀哇”,是獨龍族的年節。節日的是非主要看食物的準備情形而定,一樣平常是兩三天或四五天。節日也沒有一個統一的牢靠日期,各家各族自由選擇好吉日,就最先過年。
   
    獨龍族棲身在高黎貢山和經受力卡雪山之間的獨龍江流域,是我國人口較少的民族之一。選定過年的吉日後,各家都約請親友一起來過年。他們在特製的木條上刻上缺口,這就是“請帖”,派人送往約請的村寨。木條上刻了幾個缺口,就示意再過幾天後要舉行儀式,慶祝年節。接到木刻“請帖”的人,要帶上種種食物,前往致意祝賀。賓主相見,要配合飲一筒水酒,相互對歌。晚上,全村的人都陪着客人歡聚一處,圍着篝火,一面品嘗食物,一面看青年男女跳“鍋莊舞”,配合祝賀一年一度的豐收。男子一邊祝詞,一邊喝酒,喝完酒就把酒碗拋入懸挂在火塘上空的竹架以卜禍福,碗口朝上為佳兆。
   
    “女兒國”女人忙
   
    “女兒國”雲南寧蒗彝族自治縣永寧鄉瀘沽湖畔的摩梭人,把春節叫“庫詩”,即新的一年。摩梭人過春節,意味着祭拜祖先,祭祀天地日月和萬物,這是“女兒國”里婦女最忙碌的時刻。
   
    摩梭人保留着的母系社會,至今還執行以情緒為唯一基礎的男不娶、女不嫁的“走婚”習俗。在摩梭人中,母親的權威最高,因此被稱為“女兒國”。在摩梭家庭,由家中年數最大、最有威信的老祖母或母親主持家政,全家每小我私人的收入都交給她,由她放置全家人的生涯。過年前一個月,主持家政的婦女就要為全家每人買新衣褲,每人至少一套。接着,婦女們最先釀酒、榨油、做米花糖、舂米磨面,春節所需的松明子、柴禾也要準備齊。由於,根據摩梭人習俗,從正月月朔到十六,不能動用繩子,否則新的一年會遇到蛇。臘月二十四日,所有摩梭人家的婦女都從屋頂屋角到門縫鋪下,舉行徹底清掃。女人給孩子剃頭沐浴,換上干清清潔的衣服。
   
    正月月朔,黎明剛剛來臨,摩梭婦女就背上木桶,到清泉或小溪邊背水,這叫“爭頭水”。誰起得最早並爭到頭水,意味着這家人在新的一年裡人畜興旺,財源興隆。以是婦女很早就起床梳洗好,等到天涯泛白時刻,爭先恐厥後到山泉溪流邊。水背回來后,主婦準備好早餐,全家祭鍋莊,向祖宗和老人叩首。太陽出山,母親帶着孩子,背籮里裝着豬膘、茶恭弘=叶 恭弘、酒,到統一“斯日”(統一母系血緣的各個家庭組成一個氏族)的父老家賀年。
   
    過完大年就成人
   
    對於年滿十三歲的普米族孩子來說,過大年對他們稀奇主要。由於過大年要為他們舉行“穿褲子”“穿裙子”禮,以後他們就是成年的小伙子、小女人了。
   
    過大年是雲南普米族最主要的傳統節日,男女老小都穿上鮮艷的民族服裝,迎接新年。除夕之夜,滿了十三歲的孩子們,根據性別各自團圓在一起,通宵作樂,告辭可愛的童年生涯。一等雄雞高唱,東方吐白,他們立刻回到自己家中,準備加入專為他們舉行的成年儀式。家裡人憑證要舉行成年禮的孩子是男孩照樣女孩,在火塘邊的“男柱”或“女柱”旁,放好一袋糧食和一隻豬膘。豬膘是將殺好的豬掏空內臟、抽去骨頭,在豬肚子里抹上花椒、鹽巴后風乾作成的,是普米族和摩梭人的特有食物。豬膘象徵財富,糧袋象徵豐收。
   
    女孩的成年禮叫做“穿裙子禮”,由母親主持。小女孩走到火塘右前方的“女柱”旁,雙腳劃分踩在糧袋和豬膘上,右手拿着耳飾、串珠、手鐲等裝飾品,左手拿着麻紗、麻布等一樣平常生涯用品,手上的物品象徵婦女將有享受的權力和肩負家庭的義務。接着巫師向家祖和灶神祈禱,母親給女孩脫去麻布長衫,換上麻布短衣,穿上百褶長裙,繫上綉有圖案的腰帶。換上新裝的女兒向灶神和親友叩頭示意謝謝,親友送給禮物示意祝福。
   
    男孩的成年禮叫做“穿褲子禮”,由娘舅主持。普米族保留許多母系社會遺俗,娘舅在家中職位最高。小男孩走到火塘左前方的“男柱”邊,雙腳踩在豬膘和糧袋上,右手握尖刀,象徵勇敢;左手拿銀圓,象徵財富。巫師向灶神和家祖祈禱,娘舅把男孩的麻布長衫脫下來,給他穿上麻布短褂、麻布長褲,繫上腰帶。換上新裝的男孩也要向女孩一樣給灶神和親友逐一叩頭,用牛角羽觴向親友敬酒。親友們往往送他一隻羊,祝賀他日後平安吉祥,牛羊成群。
   
    舉行“穿裙子禮”、“穿褲子禮”時,女孩或男孩的怙恃要舉行盛大宴會,招待加入的親友客人。他們端給客人每人一碗骨頭湯,一塊肉和一些豬心豬肝,示意人人是至親骨血,心肝相連。宴會後,儀式才算竣事。
   
    舉行了“穿裙子禮”和“穿褲子禮”,小女孩和小男孩算是成人了,成了小女人和小伙子,可以加入生產勞動和社交流動,成為家族的正式成員。


彝族少女的“換裙”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