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十二生肖 民間習俗 正文

閩南節日習慣

中秋節的由來與傳說

閩南節日習慣


       春節,新年伊始,萬象更新之時,閩台兩地普遍行開正儀式。家家戶戶貼新對聯,象徵歲序更新,萬象皆春。男女老小,穿着新裝,設齋果、茶酒、歲飯,祭祀天地、家神及祖先。早飯,多吃長壽麵(線面)或年糕,寓意“長壽高壽”、“年年高升”。飯後,少長序拜,拜祠堂及尊長,戚友相過賀,道祥瑞語。尊長多數要給晚輩壓歲錢。客至, 以果糖、福橘、瓜子、檳榔等,一品既行。與賀年同時舉行的另有出行習俗,即身着新裝,到某一寺廟燒香叩首,祈求菩薩保佑。月朔日,普遍忌殺生、吃粥、吃香薯、清糞、哭泣、吃藥、打破物品等,以求一年吉祥。明代最先,福建有春節上墳的習俗,尤其是初二、初三日,華門巨姓多數攜長幼掃祖墳。正月初四,為接伸日。所接之身,一樣平常是指灶君、灶媽等家神。初五為假開日,鳴炮開市。莆田、仙游等地,定初五為“做大歲”。聽說是明代某年過除夕,倭寇突襲,燒殺掠奪。初二日倭寇被趕出后,逃難者才相率歸來。初二、初三日,各家各戶均忙於收殮親人遺體出殯,無心串門賀年。遂相約往後初二日為各家祭祀受難者之日,互不串門賀年,於初四、初五日補行度歲過年。以是,以後莆仙區域每年都在初四晚補過大年,初五日再行大歲之禮。

重陽節幾種的傳說

       閩南語系民歌就是指用閩南話演唱的民歌,它在閩台區域撒播甚廣,並隨着區域環境、生涯習慣、歷史變遷等方面的差異,形成種種差其餘氣概特點。閩南民歌按其氣概差異,在福建主要分為泉州和漳州兩個區域。在泉州區域,民歌受南曲的影響很大,包羅變宮、變 的古音階,旋律呈平穩級進和迴繞型線狀、中速稍慢的節奏,具有優美雅緻的特點。漳州區域的民歌以 調式居多,色彩對照淳樸。當地錦歌和 劇也給民歌以深刻的影響,如漳州《做戲歌》與 劇《雜碎調》音調上有慎密的聯繫,形成羽商、商 兩個音區和旋律音調的對比,色彩鮮明。

        明清時期,泉州、漳州人大批移民台灣,帶去了數目相當厚實,具有粘稠地方特色的閩南鄉土音樂。隨着移民的流布,又形成各地方的調律,如台北調、台南調、漳化調、恆春調、宜蘭調等。只管云云,這些民歌仍具有配合的閩南鄉土氣息,台灣學者統稱其為福佬系民歌。福佬系民歌在各地撒播中不停獲得厚實生長,如福佬系人進入恆春后,受客家系影響,創作了《頭腦起》、《四序春》、《三聲無奈》、《牛尾擺》等民歌;進入台北后,創作了《台北調》、《莰仔腳調》、《艋胛哭調》等。此外,一些古老的閩南民歌撒播到台灣后,經由數代加工,形成相當完善的調。台灣的閩南話民歌,在旋律舉行上多以級進為主,精巧秀麗,質樸流通,夷易上口,親熱感人。閩南語系民歌的謳歌內容涉及面相當普遍,有童謠、情歌、敘事歌、祭祀歌、勞動歌等。

         閩南方言在福建閩南區域形成和生長的,它主要是北方中原的人在差異歷史時代因避戰亂,平叛戰亂或逃荒等緣故原由多次向南方******,進入閩南區域后逐漸形成的。在中原跟當地土著語言的交流和融合曆程中,中原漢語是佔著絕對優勢的,是融合了土著語言的,雖然也吸收了土著語言的若干因素,但最後形成的是以漢語為主體的閩南方言。
明末清初,隨着鄭樂成率領閩、客人士入台,閩南話成為台灣最主要的語言。就海內漫衍說,閩南方言可分為本土閩南話、台灣閩南話、潮汕閩南話、瓊雷閩南話和浙江閩南話五大塊。由於所處區域其他方言的影響和時間的推移,五大塊的閩南話略有差異,其中閩南本土和台灣最為靠近,險些沒有差異。全台約有75%的人講閩南話。其次才是客家話、山地話。


世界三大姓氏統計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