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西北民間習俗 ------接財神
春節習俗總述
基諾族的風俗習慣介紹
春節,對於中國人來講是最重視的一個節日。千百年來,中華民族形成了許多過春節的習俗。這些習俗隨同着中國人走過一年又一年,其中有許多的習俗消亡了,也有許多新的習俗降生了,在這樣的演變中形成了中國最具傳統特色的春節民俗文化。
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俗稱臘八節)或臘月二十三的祭灶(俗稱灶王節),一直連續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月朔這两天為熱潮。在春節這一傳統節日時代,我國的漢族和大多數少數民族都有要舉行種種慶祝流動,這些流動大多以祭祀神佛、祭祀祖先、除舊布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流動形式厚實多彩,帶有濃郁的民族習慣特色。
祭灶王神。在臘月二十三這一天,即為春節最先的第一天,一定要拜祭灶王神。相傳灶王神是掌管天下收穫的神,之以是要拜祭他,主要是祈求五穀豐登,能有好的日子過。此外在這一天還要打囤。就是用麵粉在地上(一樣平常是存放糧食的地方)畫出一個或數個圓形,就像是囤的樣子。囤――在農村是存放糧食的主要工具。這一習俗的形成主要的主要緣故原由是在已往生產力不蓬勃的時刻,人們祈求神明對莊稼的珍愛。打囤的主要目的是祈求莊稼能有個好的收穫,能夠把自己家的囤都裝滿。
掃塵。“臘月二十四,撣塵掃屋子” ,據《呂氏春秋》紀錄,我國在上古的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習慣。民間的說法是這樣的: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一切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着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每逢臘月二十四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掃除屋子,洗濯種種用具,拆洗被褥窗帘,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四處洋溢着歡歡喜喜搞衛生、干清清潔迎新春的歡欣氣氛。
貼對聯。對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緻、對偶、精練、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靠山,抒發美妙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都會照樣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副大紅對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添喜慶氣氛。這一習俗起於宋代,在明代最先盛行,到了清代,對聯的頭腦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編寫的對聯專著《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種作品的特色都作了敘述。對聯的種類對照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披、春條、斗方等。“門心”貼於門板上端中央部位;“框對”貼於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於門媚的橫木上;“春條”憑證差其餘內容,貼於響應的地方;“斗斤”也叫“門恭弘=叶 恭弘”,為正方菱形,多貼在傢具和影壁中。
倒貼“福”字。在貼對聯的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巨細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習慣。“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涯的憧憬,對美妙未來的祝願。為了更充實地體現這種憧憬和祝願,有的人爽性將“福”字倒過來貼,示意“幸福已到”“福氣已到”。民間另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種種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穀豐登、龍鳳呈祥等。
年畫 。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欣的喜慶氣氛。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質樸的習慣和信仰,寄託着他們對未來的希望。年畫,也和對聯一樣,起源於“門神”。 隨着木板印刷術的興起,年畫的內容已不僅限於門神之類單調的主題,變得厚實多彩,在一些年畫作坊中發生了《福祿壽三星圖》、《天官賜福》、《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迎春接福》等經典的彩色年畫、以知足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妙願望。 我國泛起了年畫三個主要產地:蘇州桃花塢,天津楊柳青和山東濰坊;形成了中國年畫的三大派別,各具特色。
在整個春節歷程中,除夕這一天是最為要害的一天,由於它們是歲末。對於人們來講,若何渡過這最具有意義的一天是很主要的。千百年來,在民間形成了許多過除夕夜的習俗。
除夕。陰曆一年最後一天的晚上。除是除舊布新。一年的最後一天叫“歲除”,那天晚上叫“除夕”,俗稱“大年三十兒”。 關於除夕的由來有一種傳說:古時刻有個兇險的怪獸叫夕,昔人曾遭受這種最兇猛的野獸的威脅,它每到歲末便出來害人。厥後,人們發現,夕怕三種器械,朱顏色、火光、響聲。於是在冬天人們在自家門上掛上朱顏色的桃木板,門口燒火堆,夜裡通宵不睡,敲敲打打。這天夜裡,"夕"闖進墟落,見抵家家有紅色和火光,聞聲震天的響聲,嚇得跑回深山,再也不敢出來。夜已往了,夕被除掉了,人們相互祝賀賀喜,人人張燈結綵,飲酒擺宴,慶祝勝利。 於是以後的年三十晚上,家家戶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來驅除夕獸.以求新的一年安寧.這種習俗往後撒播下來,年三十晚上便稱為除夕了。除夕這一夜有許多的習俗一直延續到現在。
燃放煙花爆竹。燃放爆竹是除夕夜必須要做的一件事。傳說怪獸“夕”最怕爆竹的響聲,我們的祖先就是用爆竹驅走了怪獸的。現在,冉犯爆竹又被賦予了新的寄義,它另有驅散窮氣和晦氣的作用,響聲也代表了在新的一年裡生涯有聲有色,紅紅火火。因此,在除夕這天是一定要點爆竹的。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炮竹”、“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放爆竹可以締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流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祥。隨着時間的推移,爆竹的應用越來越普遍,品種花色也日見繁多,每逢重大節日及喜事慶典,及婚嫁、建房、開業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祝賀,圖個吉祥。現在,湖南瀏陽,廣東佛山和東堯,江西的宜春和萍鄉、浙江溫州等區域是我國著名的花炮之鄉,生產的爆竹花色多,品質高,不僅脫銷天下,而且還遠銷天下。
守歲。除夕守歲是最主要的年俗流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除夕人們往往通宵不眠,叫守歲。蘇軾有《守歲》:“兒童強不睡,相守夜歡嘩。”的形貌.最早紀錄見於西晉周處的《風土志》:除夕之夜,各相與贈予,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整,稱為“分歲”;人人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除夕之夜,全家團圓在一起,吃過年夜飯,點起蠟燭或油燈,圍坐爐旁閑聊,等着辭舊迎新的時刻,通宵守夜,象徵著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着新的一年祥瑞如意。由於意義重大,直到今天,人們還習慣在除夕之夜守歲迎新。守歲有兩種寄義:年父老守歲為“辭舊歲”,有珍愛歲月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為延伸怙恃壽命。自漢代以來,新舊年交替的時刻一樣平常為夜半時分,即現在的午夜子時,在新舊友替的這個時刻,還要燃放爆竹,以示慶祝。人人都希望自己家的爆竹是在子時的整點點燃,希望在新的一年裡可以事事順遂。
吃年糕和餃子。傳統的春節是始於臘月初八的(即臘八節),在這一天最先,家庭主婦們就最先張羅過年需要的種種食物了。蒸年糕,年糕由於諧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千變萬化的口味,險些成了家家必備的應景食物。年糕的式樣有方塊狀的黃、白年糕,象徵著黃金、白銀,寄寓新年發家的意思。年糕的口味因地而異。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黃米製成的紅棗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則喜歡在年糕中加入大棗、小紅豆及綠豆等一起蒸食。山西北部在內蒙古等地,過年時習慣吃黃米粉油炸年糕,有的還包上豆沙、棗泥等餡,山東人則用黃米、紅棗蒸年糕。北方的年糕以甜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爽性沾糖吃。南方的年糕則甜咸兼具,例如蘇州及寧波的年糕,以粳米製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還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湯。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豬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細膩,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包餃子。吃餃子是北方傳統的過年方式。在除夕夜是必須吃餃子的。春節是一個家人團圓的節日,在這個節日,離家在外的遊子都要不遠千里萬里趕回家來,全家人要圍坐在一起包餃子過年,餃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做成餃子皮,再用皮包上餡,餡的內容是五花八門,種種肉、海鮮、蛋和時令蔬菜等都可入餡,正統的餃子服法,是清水煮熟,撈起后以調有醋、蒜末、香油的醬油為佐料沾着吃。也有炸餃子、烙餃子(鍋貼)等服法。由於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餃子的“餃”和“交”諧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以是用餃子象徵團圓合歡;又取更歲交子之意,異常吉祥;此外,餃子由於形似元寶,過年時吃餃子,也帶有“招財進寶”的祥瑞寄義。過年時,一家巨細聚在一起包餃子,話新春,歡聲笑語,其樂陶陶。
“泰山石敢當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