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有別 財神座向的講究
整理民俗忌諱二十八條
不要去看天葬,是我對每個進藏的同夥必囑咐的事項,然則照樣有許多網絡上的同夥無邪地問我“為什麼不能看天葬呀?人家好想看天葬的嘛。”
今天從天葬的意義、藏族的習慣和執法律例詳細講講為什麼不要去看天葬。
一、天葬的意義:
崇信釋教的藏族自古就有放生和珍愛自然環境的習俗與看法。藏文古籍中有紀錄:吐蕃“五松”時期,松贊干布把“不殺生”定為王法的頭條,並嚴酷執行。把不殺生列為王法的頭條,除藏族以外世上從來沒有其它國家這樣做過。逐漸地,放生和珍愛自然環境逐漸從“王法”轉釀成為藏族人民的一種“約定習俗”。
藏族人們以為,把遺體施給那些本以其它小生命為食的動物后,它們就不會再去危險那些小動物。這樣可以珍愛許許多多動物的生命,視為一件好事無量的善事。也正由於有藏族人民這樣的呵護,天下上險些要滅種的許多動物和植物,仍然在藏區生長、繁衍。
天葬焦點是靈魂不滅和循環往複,殞命只是不滅的靈魂與陳舊的軀體的星散,是異次空間的差異轉化,西藏人推許天葬,是以為拿“皮囊”來餵食禿鷲,是最尊貴的布施,體現了大乘釋教波羅蜜的最高境界―捨身布施。而非網絡旅遊指南中說的“天葬可以讓靈魂上天堂”之類的謬傳,藏傳釋教里沒有“人死了可以上天堂”的說法。
天葬提倡把遺體施捨給禿鷲、不留遺體、不修宅兆。因此節約了大量原本用於修宅兆的土地,很好的解決了人口多、土地相對欠缺的現實問題。
這是一種體現慈悲、同時又異常環保,具有超前看法的喪葬方式。
二、藏區喪葬禮儀是怎樣的?
《新唐書》中紀錄吐蕃傳時雲:“居怙恃喪,斷髮、黛面、黑衣”。雖傳到今天有所改變。但這種嚴酷的禁忌制度仍然在藏區盛行。在藏區不管誰家辦喪事,全村都市着力、出錢、出糧,而且常聚在一起為往生者誦經。
為使往生者的靈魂獲得平靜,全村都市住手所有的娛樂流動。那你說,如若來藏區旅遊的旅行客,聽聞這家有人要天葬,您興沖沖地背着攝影包就趕已往了,合適嗎?
大部門區域天葬的時刻,根據禮俗,只有天葬師和助手、認真抬運遺體的家族、或者另有為死者念經的喇嘛在場,一樣平常情形下,家族都是迴避的,女眷也不會在場,以免親人的傷心流淚會影響死者的靈魂進入中陰。
這種時刻,若是有無關的外來者在場是異常隱諱的,
在宗教儀式上,這打擾了死者靈魂的鎮靜,性格烈一點的天葬師和家族會不虛心地趕你走,然則多數藏族人在那時陶醉在悲痛的氣氛里,也無暇理睬你,但越這樣你能心安理得地站在那看嗎?
三、你為什麼要去看天葬?
為了知足好奇心?火葬你怎麼不想去瞧瞧呢?將心比心地想想;若是您的家人去世遺體拉到了火葬場,有倆掛着單反穿着衝鋒衣的人跑到爐子邊旁觀,你是什麼心情?不把他推進爐子里也得打個半死吧?看天葬就是這種情形,你不就以為一樣平常農牧民脾性好不會生機嗎?
為了回去以後吹牛逼炫耀?很遺憾,當我聽到誰誰從藏地回來放肆地談論看天葬的履歷,我會以為這小我私人不只無知,而且異常沒有修養。
另有一種人自己是釋教徒,他跟我爭辯:我都懂天葬的意義,但我就是想親眼旁觀那屍骸消逝的歷程,來磨鍊自己的意志,增添對無常的明白,更好地精進我的白骨觀呀,有什麼不能以啦。
聽到這我就大笑三聲了:云云自私,心裏只有我我我,懂一堆佛法卻不懂尊重,美意思自稱釋教徒嗎?
四、關於珍愛天葬的執法律例
2005年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宣布了關於《天葬治理暫行劃定》的通知,這是我國政府自1985年以來第三次專門宣布關於珍愛西藏天葬台的通告和通知,這為天葬這種藏民族擁有上千年歷史的喪葬習俗給予了充實的尊重和珍愛。
“第四條天葬受執法珍愛。任何組織和小我私人阻止從事下列流動:
(三)對天葬流動現場舉行圍觀、攝影、攝影、錄像;
(四)通過報紙、雜誌、圖書、廣播、影視、網絡等媒體刊登、播放、刻錄、轉載渲染天葬流動有關的文字、圖片、報道等;
(五)將天葬台作為旅遊景點組織中外遊客遊覽旅行。
第十條違反本劃定,造成嚴重結果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公安部門依法處罰。
綜上所述,天葬也許神秘,但並不殘忍,從環境珍愛的角度來講,天葬不僅是一種布施性的葬法,亦是一種具有異常環保意識的葬法,這對藏區、中國、甚至對整個天下的環境珍愛都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它完善地展現了一個崇尚宗教的民族,對殞命的熟悉和對宗教最高境界的追求。迎接人人來西藏感受藏地之美,但請保留天葬台的一方清凈,也請列位導遊不要誤導遊客,敬畏生死,不要去看天葬,叩謝!
勤積福德,是讓財源滾滾的秘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