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民俗婚嫁
擇吉
男婚女嫁是人生大事,關係到家族興旺、子嗣延續……所以不能草率行事。三媒六證、納彩行聘、換帖傳柬等必不可少,迎娶完婚也要選擇“黃道吉日”。俗話說:“看個好日子”,也就是“擇吉”。
舊俗一般由男方選擇兩個吉日,一個在上半月;一個在下半月,供女方挑選。有些地區還注重屬相,民諺有:“正、七迎雞兔;二、八虎和猴;三、九蛇和豬;四、十龍和狗;牛羊五、十一;六、臘馬和鼠。”但一般都是在陰曆的雙月雙日,如每月二、四、六、十等日,其中占“六”比較多,取“六六大順”之說。農村裡得避開農忙時節,那時“黃金鋪地,老少彎腰”,大家都“抽不出手”來。城裡一般都喜歡選假日或雙日的星期天等。
按照過去“老門舊家”,傳期得通過書面形式進行,專派一人挎着紅包袱,裹着個“拜盒”,內裝婚書、艾條、麥麩子等吉祥物。婚書上得寫明:何時為“行嫁利日”,上下車轎面向何方迎喜神,冠戴面向何方迎貴神,坐帳面向何方迎福神。還要寫些祝福語。如“天地氤氳”、“咸恆慶會”、“長命富貴”、“金玉滿堂”等。現在只是雙方先定好,男方通知媒從、女方就成。婚期臨近了,得通知親戚朋友,請他們屆時光臨,此謂“叫客”。城裡多用請柬,農村一般口傳。近親一般都早到,一圖熱鬧,二給打個幫手,當舅當姨母的更是理所當然。
於是乎,“鋪新床、迎新娘、全家老少喜洋洋”,男方開即新房的布置。“鋪新床”相當重要一定得由兩位或四位“全福太太”承擔重任。全福者須是原配夫妻、兒女雙全。先填枕、套被。填枕有《填枕頭歌》:“一頓吃飯不再餓,紅羅帳里去上宿;花言巧語多聽些,不向人前學是非。”還有《套被歌》:“一把栗子一把棗,大的領着小的跑;一把花生一把錢,大的領小的玩。”鋪床時要在四角放些蓮子、花生、紅棗、桂園、白果等,以示“早立子、花着生(有男有女),連生貴子”。
為了預示。早生貴子,婚禮前夜,要請一未成年,父母雙全的童男,陪伴新郎過夜,稱作“滾新床”。大喜之日還得由他充當“壓轎郎”。
嫁 妝
“嫁妝”舊稱“妝奩”,原指女子梳妝用的鏡匣,唐宋以後,則泛指女子所有的陪嫁品。徐州陪送嫁妝的俗規有十多種。有整枝子、半枝子、巧十三、大八件、中八件、小八件、六件、四件、燈盆兩種及軟包袱等等。所謂整枝子、半枝子在古時徐州地區只有掛有皇帝恩準的“雙千頃”牌或“千頃”牌的大戶人家才能陪得起。嫁妝配備有土地、奴婢、車馬、服裝、箱櫃、桌椅、古玩等。陪送土地的多少,以放在桌上亮相的“土基”(形如磚坯)為標記,每塊土基代表一百畝。雙數稱著“整枝子”,單數叫著“半枝子”。清徐州籍翰林院學士崔燾曾感嘆曰:“百年所積,能嫁幾女?幸得一見,後世難效。”這是封建社會達官貴人奢侈鋪張的見證。
“六件”原狀指配有大立櫃、雙門櫥、八仙桌、長條幾、梳妝台、太師椅雙數、春凳雙數等。大中之會在於傢具的檔次,而小八件為大櫃、小櫥、地八仙(矮八仙桌)、馬杌子、木箱、茶几、桌椅等。大件超過八件統稱“巧十三”,這是民間最高檔次的。傢具款式歷代有所不同,還有地方的特點。如邳縣農村不定期有尿罐子、針筐子、洗臉盒和燈盞等,且家境再貧寒也不可缺,往東南一帶還有陪 的,都有黃布包好(請專人背着尾隨送嫁妝隊伍前往),內盛有一把紅漆筷子,叫著“百子桶”,象徵“快生貴子”。以上這些都是父母給女兒的,女兒一般是無法過問的。現在不同了,不僅要過問,有些甚至不達目的不進婆家門。不光女家要陪嫁,男家也要準備好幾大件。六七十年代要“三轉一響”,指手錶、自行車、縫紉機、收音機;八十年代要彩電、冰箱、洗衣機;九十年代開始要電話、空調、攝像機;還有直接要錢的,自己想買什麼就買什麼。
準備好的嫁妝,都要在婚期前一至三天內,由女方請人護送到男家,一般多在上午。妝奩上須有紅紙剪成的紅雙喜字及鴛鴦、蝴蝶等花樣作為喜慶標記;櫃櫥內裝有“喜果”和紅紙包的挂面等物,以示吉祥。無論車載人抬,所有嫁妝都得公開亮相,廣而告之,擴大影響。護送者中須有一名指導婚儀的“新乾娘”專門調度,此婦必須是有公婆、兒女雙全的“全乎人”。快到男方家門時要鳴鞭通報男方聞訊出迎,設宴款待。妝奩進房,新乾娘要請示婆婆如何放置,然後將鑰匙交給婆婆執掌。其姑嫂叔侄便翻箱倒櫃,並對其評頭論足一番。此叫作:“不翻不發”。迎 娶
舊時婚禮的前一天,男方須備好花轎。轎分三式:最高為“八人轎”,俗稱“官轎” ;其次為“四人轎”,轎圍為彩色,頂置麒麟送子,四周飾民間戲曲人物等;“二人抬”被稱作小轎。同時還要雇好“執事”、鼓樂班子。徐州把全付執事稱作“大五堂”,配有兩套鼓樂;選用其一,稱作“小五堂”。另外古時納妝、填房的排場、用轎不能超過原配,只有原配夫人以“明媒正娶,八抬大轎”為榮,以示正位。
接下來就得“過嫁妝”,這也是頭一天的事(也有喜日那天嫁妝頭裡走,車轎跟後頭)。新郎要去祭拜祖宗,告訴先人本家族香火將能延續下去,以示告慰先靈。與此同時新娘則開始“飢嫁”,因為大喜之日,禮儀繁雜,新娘的行動極不方便。頭两天就得少吃少喝,只吃點雞蛋、栗子之類的食品。嫁日頭天則不吃不喝,以避免嫁日“方便”,讓人恥笑。這風俗現在除農村少數地方還有,城市裡已免了。
喜日清晨,早早發轎,新郎“披紅”帶轎前往女家迎娶。花轎不空發,必有童男“壓轎”,並懷抱紅公雞。“壓轎娘”返回時得同時帶上女方準備的花母雞,這對雞並稱“長命雞”,被視為新人的“吉人”,至老不能宰殺。迎親花轎不能從原路返回,據說不能讓新娘子走回頭路。
大喜之日,新娘也應儘早梳妝打扮,並要絞臉。民間稱姑娘為“毛臉”,稱媳婦為“光臉”。新娘得“全乎人”絞臉,谷稱“初臉”,由娘家嫂子或姐妹承擔,一般要絞三下,俗稱“三把臉”。絞完用兩個紅雞蛋在臉下滾,還唱道:“紅雞蛋,滿臉串,今年唱喜酒,明年把‘喜’見。而正式“開臉”儀式要等到了婆家,由婆婆開臉。
花轎臨近,女家放鞭炮歡迎。嫁女便換上隨轎帶來的“上轎紅”,頂着“蒙面紅”,開始“哭嫁”。“哭嫁”的淚花是“珍珠”,是撒給娘家的“金豆子”,也表示感激父母美育之恩和對全家的留戀之情,以及對“前途未卜”的憂戚之感。
新娘上轎的儀式各異,東南鄉由新娘兄弟或舅、叔背上轎;西北鄉是讓新娘穿着史長的鞋子跨上轎;城裡則時興由兩名“陪嫁嬤嬤”攙扶推送上轎;如今變成由未婚“伴娘”護送上轎的習俗,總之是表示並非新娘自己想走,更不是“私奔”。上轎前得拜辭祖先,叩謝父母,然後在三遍催轎樂曲中頭頂紅蓋頭入轎坐定。請“全福太太”用紅線封轎門,由新娘父母發令,方可抬轎啟程。
日當中午,花轎將至男家,以三聲鞭炮通報,男家放鞭相迎。臨門,先有兩位兄嫂拿一個用柴禾捆成的火把,迅速圍繞花轎插轉一圈,稱為“燎轎”,並唱道:“老嫂燎轎,天神知道;火把一照,邪氣跑掉。”以此除去沿途所沾邪氣(也有下轎后跨“火盆”一俗)。燎轎畢,由一至八對小姑娘隔着轎門給新娘“添妝”,象徵除去了沿途灰塵。此時,吹奏《梳妝台》、《百鳥朝鳳》等曲牌。然後由新郎兄嫂或叔嬸領着新郎在轎前三次長揖,恭請新娘下轎。禮畢,由“全福太太”開轎門,由大姑、小姑相扶出來,還叫道:“要想發,大姑拉;要想有,小姑扭。”這時,新郎家大門緊閉,新娘上前“叫喜門”,並喊道:“娘,開門!”此俗稱“改口”。婆婆在門內問“來家是否聽話?”等問題,新娘得一一回答,使婆婆滿意方可開門放行,俗稱“開喜門”。進門后,由迎新夫婦攙送一室小憩,待到“吉時”再拜堂成親。
自新娘出轎,至入洞房,都有專人手持執盤,內入麥麩和喜果,向新人身上撒落,俗稱“撒帳”、“迎面麩”,同時唱着《撒帳歌》:“新人進門前,福壽兩雙全;吉星高照起,榮華千萬年”,以示祝福。此俗在漢時就有多子多福之意。
喜果有:紅棗、栗子、花生等。紅棗取“早生”意。棗樹多果,又象徵多子。栗子即“立子”,與紅棗一起寄寓“早立子”。俗諺有:“一把栗子一把棗,明年生個大胖小。”花生寓意男女雙全。麥麩子,取諧音“福子”。生個兒子有福氣。也有撒“五子”----松子、瓜子、蓮子、白果子、棗子(或是五穀雜糧)代替的,希望“五子登科”、“兒女滿堂多得福”。
“吉時”時,喜樂起。新娘、新郎披紅戴花,共牽一條系有紅花的紅綢,由伴娘、伴郎攙扶,踏着紅氈進入大堂,舉行“大禮”,女左男右,徐州習俗“女人占上首,只有這一次。”樂止,司儀誦唱“香煙縹緲,燈燭煌煌,新郎新娘,齊登華堂”,新人立刻就位。司儀再唱“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新婚夫妻隨聲叩拜。隨着司儀一聲“送入洞房”,新郎牽着紅綢將新娘引入洞房。喝罷交杯酒,新娘更換時令紅衣裙,由姑嫂代婆婆開臉、修眉、梳少婦妝。
鬧洞房 回門
待到喜宴過去,親戚朋友便簇擁到新房,開始“鬧洞房”。新婚“不鬧不發,越鬧越發”似乎由來以久。徐州有“新婚三日無大小”之說,在此期間,男女老幼可匯聚新房盡情“取鬧”。其形式和內容都是鬧者隨時發明而來,如現在流行的咬糖、啃蘋果、點煙、脫“銹鞋”等。想盡花樣讓新人當眾表演,以逗樂取笑。這其中也有出格不文明的鬧房。
新婚三天,新房內燈燭不能滅,謂之“長命燈”。若是紅燭,又稱作“花燭”。婚禮第三天,新郎陪伴新娘拜謁本族長輩,謂之“分大小”。現在都把時間提到“拜堂”之後進行。受拜禮的長者要給見面禮,謂之“磕頭錢”。禮畢,請來賓入座“吃大席”。
新婚三天後,新郎陪同新娘回娘家,俗稱“三天回門”並帶禮品兩樣:兩隻大壽桃,二斤糖糕。送給父母,祝他們長壽、甜蜜、幸福。娘家對新姑爺頭次臨門,看得很重,必上席相待,請有聲望的人物陪酒,左臨右舍也來鬧一陣,氣氛不亞於“鬧新房”。
至於新娘在娘家住幾天,說法不一,有“叫二還三”之說,就是出嫁后第二天接回娘家,第三天返回婆家。又有“叫六住九”,即婚後第六天回門,住九天返回。現在一般都是小兩口共同商定日期。
從娘家返回,也要帶些禮物。鞋子,寓示夫妻和諧。過去都是新娘親自做,以显示新媳婦針線活功夫。現改為娘給閏女買好,婆家每人一雙。也有隻給丈夫一人的。白菜,取“白頭偕老”之意。此時叔侄們口裡就稱好作“新嫂子”或“新嬸子”了。
從娘家回來,新娘子生活便告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