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水城婚嫁習俗:
正常的婚俗,一般要經過通媒、定親、送婚貼、賀喜、迎親、住日子等過程。
通媒:男女青年到了成年,即由父母央媒求親,若女方聘媒向男方求親,名曰“倒提媒”,如女方要求男方條件高,習稱“攀親”。雙方在對彼此年齡、外貌、人品及財產情況探聽了解后,認為基本可以,即行“允婚”,允婚時必男方家先允,女方后允,互相允婚後即委託媒人換“小啟”(俗稱換小字),載明屬相年庚及生辰日月。雙方央人(多為算命先生)合八字,無衝剋和不中意處雙方可成親。再另擇吉日並且交換正式婚約,稱“大啟”。也有到男方家親自看的,叫“相親”,若相不中,則不吃男家飯告辭。男女通婚年齡以女大為貴,俗說“女大一,穿金衣,女大三,抱金磚,女大五,賽老母”。
定親:多稱“傳柬”或“換貼”。男家寫好柬貼(即訂婚書)附彩禮送女家,婦家回貼作為定親的依據。換柬后,親友鄰居送錢物祝賀,男家備酒席答謝媒人和親友。
送婚貼:又叫“送年命貼”。男女到結婚年齡,男方根據女方的命相,請人擇定吉期(俗稱“選日子”,“看日子”),並將吉期通知女方,女方若同意,便選吉日良辰,正式向男方送婚貼。貼上寫明迎親日期、新婦冠帶、坐帳、開面、梳妝、上下轎的方向及禁忌等事宜。女方家中根據自己的經濟條件,置辦被褥、衣物、首飾、傢具等陪嫁,做婚嫁準備。
賀喜:婚前,男方的親友領導都準備禮品祝賀,稱“賀喜”,向待嫁的女子送喜禮,稱作“填箱”或“添箱”。男方在結婚前一天備酒席慶賀。
迎親:俗稱“辦喜事”。迎親的前一日,女方即將嫁妝送至男家。男方貼喜聯,掛喜帳,鋪炕,填枕頭做好迎親準備。晚上,新郎給近處的親友長輩“行禮”。迎親這天,按即定時辰,男方排列依仗,吹鼓手奏樂,用轎到女家迎娶。娶親有“大娶”與“小娶”之分。一乘轎為小娶,即備花轎一乘將新娘抬來,謂之“不迎親”;大娶用兩乘轎,新郎乘官轎到女家迎親,另一花轎為新娘所備,去時由幼童乘坐,俗稱“壓轎童子”;轎內還要放一隻大紅公雞,回時女方壓回一隻母雞。不論大娶或小娶,其習俗大致相同。嫁女開臉、上頭后便開始少吃少喝、坐炕待嫁的“禁閉”生活。男方到女家迎親必須帶紅襖,紅氈,紅頭巾等。
是日,新娘早起梳妝打扮,蒙上頭紅,吹鼓手高奏喜樂,新郎在送女客的陪同下,拜辭岳父母,例行“謝親”等禮然後新郎先上轎,新娘由自家親人用椅子抬入轎內,俗稱“發轎”,“升轎”,賓客坐車隨行。新娘升轎離家時必灑淚而泣,以示依戀。路上,大紅紗燈籠開道,笙簫嗩吶齊奏,車馬轎夫前擁后簇,轎面四閉,新娘不得與外界接觸,若路人相遇,即躲避讓道。來到男家村頭和門首,鞭炮齊鳴,並按規定時辰和方向落轎。即有人點燃草束繞新娘所乘彩轎一周,稱之“燎轎”,傳說可以驅除邪氣與不祥。在鼓樂及鞭炮聲中,由娶女婆和陪女扶駕新娘進入大門,腳踏紅氈(曰倒氈),至院內擺設的香案前,與新郎並立,行拜天地之禮,禮畢,新娘入洞房。有的地方入洞房時,男方長輩則在院子時撒大棗,栗子,花生(有的地方縫在被角內裝入枕頭內),亦取諧音“早得貴子,並男女花着生”之意,洞房花燭高照,新郎揭去新娘的蒙頭紅,同吃“寬心面”,共飲“交杯酒”,並例行填枕等儀式,新娘開始“坐帳”,亦稱“坐床”,多為一天。是日,不論輩分大小,好事者大鬧洞房,直到深夜。新婚夫婦睡下后,有青年男女窗下“聽房”(聽悄悄話)的舊俗。新婚日,男家張燈結綵,貼紅喜聯,殺豬宰羊,盛宴款待親友。境內還有拾娶的風俗。同時同村若有多家娶親者,則認為誰搶在前頭誰家就吉祥。故迎娶的時辰多在黎明之前。
住日子,會親家:婚後第三天,新娘回娘家住兩日,曰“住對日”,或女家下貼接閨女請女婿。新郎,新娘雙方同去岳丈家,此謂“回門”或“認親”(俗說“接三天”)。女家設宴款待女婿,俗稱“請女婿”。接三天回來,新娘拜見公婆及近族長輩,並祭告於祖祠或去祖塋祭奠,然後下廚做飯。至第六日,男家復設宴“會親家”,同時宴請至親好友。聊城一帶除3天回門外,娘家人還要接6天,9天,12天等;同時還有“住對月”的風俗,即婚後一個月,娘家人接回去住幾天,然後送回家。至此,整個婚禮程序結束。
嫁女忌諱較多,如做嫁衣忌用寡婦及獨生女不全者,寡婦不當送女婆,姑姑不迎取新娘,姨、嫂不送娶,俗雲:“姑不娶,姨不送,嫂子送了光着腚”。
回族青年男女結婚,結婚時請阿匐證婚,念“伊扎布”(證婚詞):“你們是自願結合,成為夫妻,和睦親鄰,互敬互愛,白頭到老”,問新娘“有沒有意見?”新娘回答:“達丹”,意為“同意你的意見”,新郎回答:“蓋不里楷爾丹”,意即“我承領新娘的意願”。阿匐隨將桌上的糖果撒向觀眾(俗稱“搶喜果”),以示吉利。當晚由女方家嫂將新娘接回家,次日傍晚送回,方可同居。